一、弹性支撑块式无碴道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无砟轨道施工前,对隧道底板表面高程、宽度、平整度、排水坡度等按照《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 号)进行评估验收。
(二)轨道施工认真做好过程质量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作业。
(三)每一道工序作业时,采取措施对已完工部分和轨道部件进行保护,防止人为因素造成浪费和返工。
(四)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及钢筋连接、安装等均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和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号)的有关规定。
(五)在施工前根据无砟轨道铺设范围内的线路平、纵断面资料,确定道床的位置及标高。注意消除因线路纵坡、平面曲线及施工等引起的误差。并根据隧道变形缝做好道床布置的统筹规划。
(六)所有进场部件及材料由供货商出具满足设计及相关技术要求的书面文件,供货商应保证寿命期内产品质量的稳定。业主及监理认为必要时,可按相关规定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上道使用。
(七)混凝土施工前,需进行混凝土原料及配比等试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八)道床板施工前对隧道仰拱回填层表面进行拉毛或凿毛处理,仰拱回填层表面的浮砟、碎片、油渍等 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前回填层表面 洒水湿润,并至少保湿2小时,回填层表面无积水时方可浇筑混凝土。
(九)逐根检查弹性支承块组装是否密贴,否则重新组装,在组装轨排前用木锤或橡皮锤逐个对支承块和橡胶套靴的组装状态进行复检,检验合格后方可架设轨排并粗调到位,轨排的组装及架设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十)轨排精调到位后加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轨排横向移位及上浮,并禁止在轨排上进行任何作业或行人。轨排精调好后 及时浇
筑混凝土,如间隔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或受外部条件影响时,重新检查或调整轨排。
(十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道床板混凝土的水化热,控制早期强度。
(十二)施工时严格控制橡胶套靴帽沿与混凝土道床面的标高,道床面严禁高于套靴帽沿上沿,也不低于套靴帽下沿。
(十三)浇筑道床混凝土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扣件、轨枕及套靴;保持支承块和橡胶套靴连接缝的密封状态,严禁混凝土进入套靴内。
(十四)施工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 5℃;夏季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得高于30℃,且不宜高于当地60年内统计的最低平均气温加40℃。
(十五)浇筑道床混凝土时,沿线路纵向由支承块一侧边浇注边振捣,直至混凝土从弹性支承块底部流出;对弹性支承块下及四周加强振捣,确保弹性支承块下无气泡、空洞现象,同时避免捣固棒接触橡胶套靴和轨排。
(十六)在道床混凝土浇筑捣固后抹面前,拆除支承块上的绑扎带。并注意充分捣实弹性支承块下的混凝土,防止支承块空吊,严禁撞击模板及轨枕。
(十七)施工道床伸缩缝时确保伸缩缝垂直于线路中心,位于两支承块间且居中,不得歪斜。伸缩缝密封后,密封面与道床顶面平齐,不得凸出于道床表面。遇隧道变形缝处,设道床伸缩缝。提前统筹考虑道床分板长度,使道床伸缩缝与隧道结构缝对齐。
(十八)道床施工中断时设置施工缝。新混凝土浇筑前,将既有混凝土断面凿毛,并涂刷界面剂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界面的结合。
(十九)施工时保证施工面干净无杂物,潮湿及泡水时禁止施工。 (二十)混凝土浇筑后,避免与流动水接触。道床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之前,禁止在道床上行车或撞击轨枕,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12h内进行覆盖洒水或喷养护剂养护,洒水次数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洒水养护,可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养护,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养护时间根据所采用的水泥品种及相对湿度确定,最短不少于7天。
(二十一)道床混凝土初凝后及时松开扣件。在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75%之前,严禁在道床上行车及碰撞轨枕。
(二十二)道床板养护完成后,将表面清理干净,将套靴与道床混凝土四周的间隙采用硅酮填缝密封材料封闭,封闭处干燥、清洁,无灰尘、杂物等。
(二十三)轨道精调时,注意系统协调性,从无砟轨道地段向外精调,防止过渡段附近轨枕出现空吊现象,邻近无砟轨道的有砟轨道道床状态 保持稳定,其轨道状态需要调整时,严禁相邻无砟轨道轨枕出现空吊现象。
(二十四)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必要时,需在施工后对道床混凝土进行检测复查。
(二十五)过渡段道砟施工前,道砟必须水洗干净,不得有污染物。道砟清洁度等指标 符合《铁路碎石道砟》(TB/T2140-2008)的相关规定。
(二十六)有砟过渡段道床状态参数指标 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二、 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
(一)做好原材料的进场检验,确保材料合格。尤其对到场的轨枕进行合格验收,确保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二)无砟轨道施工前,根据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相关要求对线下工程进行评估验收,线下工程验收合格,工后沉降变形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无砟轨道施工。
(三)施工过程严格遵守相关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及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要求;无砟轨道模板、钢筋、混凝土均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的有关规定。
(四)混凝土底座为分块结构,同一底座范围内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对钢筋的撞击,混凝土底座抹面时,严格按设计进行高程控制,只有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进行下一步施工作业。
(五)浇筑道床板混凝土前,底座顶面浮渣、碎片、油渍等清除干净,无积水。
(六)隧道内道床板施工前对隧道仰拱回填层表面进行拉毛或凿
毛处理,仰拱回填层表面的浮砟、碎片、油渍等 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前回填层表面 洒水湿润,并至少保湿2小时,回填层表面无积水时方可浇筑混凝土。
(七)架立混凝土模板,充分湿润轨枕混凝土,并保持一段时间,精确调整规矩、水平方向后,进行道床混凝土浇筑。
(八)施工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 5℃;夏季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得高于30℃,且不宜高于当地60年内统计的最低平均气温加40℃。
(九)混凝土浇筑后,避免与流动水接触,并再12h内覆盖和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养护,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d。
(十)轨道精调时,注意系统协调性,从无砟轨道地段向外精调,防止过渡段附近轨枕出现空吊现象,邻近无砟轨道的有砟轨道道床状态 保持稳定,其轨道状态需要调整时,严禁相邻无砟轨道轨枕出现空吊现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