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2022-05-11 来源:客趣旅游网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执教:济源市玉泉办事处罡头学校  高艳  执教学校:黄河路小学

  (特向支持、指导我的老师及合作的同学们表示感谢!)

  一、课前激情

  师:老师带来一个小小的录音器,希望他能记下我的声音,也能记下你的声音!好吗?

  生:好!

  师: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我还是希望我们彼此的声音能印在永久的印象中。行吗?

  生:行。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看着同学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知道大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希望这40分钟能给我们留下永久的回忆!

  (反思:面对从未谋过面的学生,课前需要一个感情沟通,让教师融合到学生的群体中去。我抓住佩戴录音器的契机,激发学生上课积极发言的欲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时间:35"] 

  二、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文章。文章的主题有两种动物。这两种小动物在我们的头脑中,妈妈的故事中,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来,和老师一起写下它们的名字吧。(教师边说边板书:鹿    狼)

  生:随老师一起书空。

  师:老师看到有同学写得很认真哪!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谈谈你印象中的鹿和狼。

  (反思:上课开始,教师都应有个开场白,这就称之为导语。一个好的导语设计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当堂的学习任务,而且更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短短的一、二分钟内就能使学生进入角色。我让学生从思维定势谈起,为教学结束后,对动物的重新善恶定位做伏笔。)

  生:我认为鹿是一只温顺、可爱的小动物。

  生:我认为鹿是机灵、可爱、聪明的。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鹿角的样子,我感到它很可爱;从鹿的眼睛我感到它很机灵;从鹿躲避狼,我看出它十分聪明。

  师:太棒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吧!你叫什么名字?

  生:李zhimin

  师:我要在黑板上记下你的名字,你是同学们的第一个榜样。中国的汉字太丰富,为了避免别字,我就用双语记下你的名字吧!我相信,这是我们班独一无二的李zhimin同学。希望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让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

  (反思:用汉字加拼音的方式记下学生的名字,避免写错字耽误时间。在没有重名的情况下,这种独一无二,会让学生非常自豪!)

  生:在妈妈的童话故事里,鹿总是美丽、善良的化身。

  师:三位同学对鹿情有独钟,谁来谈谈对狼的认识呢?

  生:小时候,妈妈给我讲《小红帽与大灰狼的故事》,我听出,狼非常邪恶,满脑子都是坏主意。

  师:“邪恶”一词可以看出,你对狼不太喜欢呀!

  生: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课前,我读了这篇课文,选中了这个词语来概括。

  师:这种课前预习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刚才大家对狼和鹿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两种动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如果让你在这两种动物之间加一个字,你会怎么加?

  (反思:让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鼓励中,学会有效地预习课文,学会学习。)

  生:鹿怕狼。

  生:鹿躲狼。

  师:大家不必局限于鹿在前的思维模式,可以自由发挥。

  生:狼吃鹿。

  生:狼追鹿。

  生:狼与鹿。

  师:你和老师的想法一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来到鹿和狼身边,再读课题吧。

  生:读课题。

  师:鹿和狼之间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大声朗读课文吧!

  (反思:在猜测和想象中寻求课文主题的教学设计如放在学生没接触课文之前是很好的!这里,学生已经进行了课前阅读,就显得有点儿画蛇添足了!如果再次教学,我可以从概括文章为突破口,让学生明晰此文是讲故事还是讲道理,直接引入课文中心,开始练读,学生收获或许会更大!)

  三、图文转换

  师:合上书本,请默读老师出示的词语,你的头脑中会浮现什么样的画面呢?思考后,与你的同伴交流交流!

  (反思:短短40分钟的备考,仓促中忘记课前书写词语,只得现场板书到黑板右侧。为了节省时间,有些成语我以填空的方式出现,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寻找并画出词语。让学生的找与老师的写比赛,活动中提高快速浏览能力,变失误为契机。)

  师:找见之后请相互交流一下。

  生:交流读字词。

  师: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词语读给大家听![时间:10ˊ20"]

  生:松杉( )  生机( ) 凶恶残忍 冰冷的枪口

  一命呜呼 食物充足 自由(  ) 面目(  ) 

  难逃厄运 苟延残喘  

  师:你和他的一样吗?

  生:我和他找到有一个不一样,我的是“自由王国”。

  师:这两个词语字面不一样,意思相同,能够自由自在生活的地方,便可称为“自由王国”。让我们齐读一遍,把词语深刻地印到脑子里吧。

  生:齐读。师:大家长大了。小孩子会扯着嗓子去读,你们却那么深沉。是在思考着读吗?再次默读这些词语,它们是否能连成一段话,或在你的头脑中又呈现了什么画面呢?[时间:13"]

  生:我的头脑中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松杉葱郁,到处充满了生机。森林中有一群狼,猎人把狼都给杀了。

  师:是哪些词语让你的头脑中浮现了这幅画呢?

  生:我从“松杉葱郁  生机勃勃 凶恶残忍 冰冷的枪口 

  一命呜呼”五个词语想到的。

  师:通过词语联想是一种训练思维的好办法,你做到了,继续努力!

  生:在大森林里,有许多鹿和狼,鹿在吃草,狼盯上了它们。猎人看见了,用冰冷的枪口对准狼,狼被枪杀了。鹿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慢慢地,一大群鹿饿死或病死,森林也失去了绿色。

  师:太棒了,你把整个故事复述了下来,如果把这些词语也加入其中,复述会更精彩。在这些词语中,不仅饱含着可爱的鹿因为受到保护而惨遭不幸,还看到残忍的狼可怜的命运。作者又是怎么叙述的呢?文章写得更详细,下面,让我们走进文本,深入体会其中的奥秘吧![时间:15ˊ]

  (反思:这里提出的学习目标因为教师的评价语言而脱离了文本。教师只注重对故事情节的完整,没有指向文本,引导学生用文本来表达。这种引导语言,方向不明确,引导就有些肤浅,导致学生失去朗读文本的机会,从而脱离了文本,开始用词语编故事。如果这一环节深入引导:“文章又是怎样运用这些成语描述画面的呢?请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读一读。”这样设计,或许离文本会更近些!)

  三、角色转换

  师:(过渡语)走进文本必须走进角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个角色体验。我,做一回美国大名鼎鼎的罗斯福总统,男同学就是凶残但命运悲惨的狼先生,女生则是人见人爱的宠儿。细读课文后,我们交流一下内心的感受吧!或欢喜,或悲伤,或忧愁,或怨恨,或幸灾乐祸等,都尽情表达吧!下面读课文,一会儿,可以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也可以用文章中的语言来表达。[时间:16ˊ10"——21']

  (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情,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反思:学生读文太少,此时,直接进入角色,有点儿唐突。这一环节应该是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效果更佳!不是走进文本必须进入角色,而是要想进入角色,必须深入文本呀!)

  师:大家的朗读声渐渐消失了。我试探一下,大家是否进入了角色。你是谁?

  生:我是一只狼,凶残的狼。

  师:大家遇见他可要小心。它面目慈善,说话温柔,却是一只凶残的狼。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呀!你又是谁?

  生:我是聪明可爱的小鹿。

  师:这只小鹿饿都都没气说话了,好心的朋友快救救她吧!生:我是一只心里充满冤屈的狼。

  师:一会儿,老师会给你机会,让你尽情倾诉自己的冤屈。

  生:我是一只凶残的狼。

  师:刚才的那只狼有性情相投的同伴了。

  生:我是一只温顺的狼,从来不吃小鹿。

  师:小鹿要非常感谢你了。你们相处融洽。小鹿在哪儿呢?大家都找见自己的同伴,相互交流交流吧![时间:22ˊ——24ˊ]

  (反思:学生开口之前先充分交流,教师给他们提供吸收信息的机会。学生拥有一定的信息积累之后,他们进行口语讨论时便会有话可说,表达自如。)

  师:好,停一下。20世纪初,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就是我,来到凯巴伯森林,准备召开一场谈话节目。访谈对象就是你们——鹿和狼,你有什么需要帮忙吧?你心中是幸福还是痛苦,是快乐还是冤屈,现在就尽情倾诉吧!(板书:森林  鹿   狼)

  生:狼是我们的天敌,见到狼我会撒腿就跑,否则会被狼吃掉的。

  师:多么可爱的一只小鹿呀,却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这不公平。

  生:我快乐极了!因为……

  师:no,我刚刚到达你的居住地。我恩赐给你的生活好还是坏,一会儿再说。

  (反思:打断学生的发言,似乎忘记了学生的内心感受。让学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失误,也是一种成长吧!)

  生:我是一只可怜巴巴的鹿,每天吃不饱饭,睡不着觉,都是因为那可恶的狼。

  师:多么让人心疼的小鹿呀!身为一国总统,我要保护你们,所以的猎人注意,三天之内,杀光所以的狼。[时间:26′30〃]

  师:咦?怎么这么多狼都抢着发言,导播,快把话筒递给他。

  生:我是一只充满爱心且有幽默感的狼。我只不过是想吓唬吓唬她们。

  师:我可是整天看书读报的,我对你的话有疑问。大家看手中的报纸(教师把课本举起)161页。小鹿们,用新闻事实来说话,他只是吓唬吗?

  生:不是这样的。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师:你具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会从书中读出答案。你是谁?

  生:小鹿。

  师:当你说到你的大敌,什么心情?

  生:憎恨!

  师:再读这句话,试着把感情读进去。

  生: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学生重读“凶恶残忍”和“大敌”)

  师:有进步,请读完整的一句话!

  生: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反思:终于将学生毫无边际的言论引导了文本上!可应多找几个学生读一读,练一练。让学生明白“天敌”的含义,渗透一些生物链的浅显道理。)

  师:狼先生,无言以对了吧?

  生:我是一只冤屈的狼。你们不是有鹿角吗?是用来看的,那么长,怎么不抵抗、攻击我们呀?

  师:它美丽的鹿角和你那满嘴尖牙相比,相差太远了!一只小蚂蚁,再奋力反抗,也不能从我们的指头肚下溜走。鹿在狼跟前,永远是弱者。这是生存规律。

  生:总统先生,你处理问题太武断了,这对我们非常不公平了。我们狼吃鹿,是维护生态平衡,你下达枪杀我们种群的命令,是不对的。

  师:真没想到,我的决断,竟带来了这么多怨言!我不就是为了保护弱者——小鹿吗?我错在哪里了呀?这可是我的一片爱心呀!

  生:我是一只心里充满冤屈的狼。你虽然要保护鹿,那只是片面之道。我们吃去的只是一些病鹿,以防老弱病残的鹿死后传播疾病,二是防止森林的植被不被鹿全部吃掉。(学生停顿,说不下去,拿起了书)

  师:对,从课文中找!

  生:生活在同一地球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师:你的话让我有些惭愧。确实如你所说,我为了保护鹿,片面认识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在我保护下,小鹿,你们生活在自由王国里,生活的快乐吗?你们找到真正的幸福了吗?请用课文中的语言,来描述你们种群现在的生活吧!

  生:灾难终于降临到我们头上。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两年以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学生用课文第六段来回答)[时间:32′]

  师:你现在的生活在文章的第几段?

  生:第六段。

  师: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体会鹿现在的生活状态吧!

  生:齐读第六段。

  师:听到这样的状况,看到因为保护而出现的不幸画面,受保护者鹿,又作何感想呢?[时间:33′18〃]

  生:非常伤心!

  (反思:应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去朗读课文,加深印象!这儿又失去了接触文本的机会!)

  师:那狼呢?

  生:高兴!

  师:你们也高兴不了多久了!鹿的渐渐消失,也预示着我们没有食物填补肚子。这是多么的悲哀呀!灾难降临到鹿群头上,我们的幸福生活也会销声匿迹。请大家再来读一读吧,把悲哀融进去,读出来!

  生:学生齐读第六段。[时间:35′10〃]

  师:我的“宠儿”们,还有对不起的“狼先生”,你们还有话说吗?

  生:我要告诉我的子孙后代,为我报仇,把小鹿统统吃光。师:这是你的本性!你的话毋庸置疑。

  生:刚才有只狼说,他吃的是病鹿。难道,生病的鹿注定要被狼吃掉吗?生了病就要死吗?

  师:生了病就要死吗?我听出你善良的心在为可怜的鹿呐喊。生老病死是生存的规律,死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是太可悲,可恨了!谁让我们是弱者呢?小鹿们,加强锻炼,努力做主宰命运的强者吧!

  生: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有生存的自由,生活的空间。人类不能根据自己的喜欢,破坏大自然的平衡。[时间:36′50〃]

  师:事实面前,我不得不同意你的看法了!我的干涉,不仅小鹿没过上好日子,还收获了一堆怨言,就连松杉葱郁的森林也发生了改变。是吗?

  生:是的。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十万只。十万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了就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难逃厄运。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时间:38′]

  师:我的过分保护断绝了鹿的食物来源。我的保护反而成了伤害。(教师在板书“保护”二字上画上大大的问号,同时,用三角形将“森林”“鹿”“狼”稳固连起来)森林的葱郁,狼和鹿的幸福生活,靠的不是人为的片面保护,而是——

  生:生物链。

  生:靠自己。

  生:生态平衡。(板书:维护生态平衡)

  生:人类不能干涉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

  师:“干涉”一词用得很棒!每个小生命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生存法则。

  生:我想让鹿和狼分开,生活在两个地区,这样,鹿活了,狼也活了!(引来一片争议)[时间:38′50"]

  师:大家的争议声告诉我,这个生存法则行不通。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更何况是活生生的,以鹿为食的狼呢?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拥有共同的家园。什么?

  生:森林。

  师:不!我们和所有动植物,都生存在——

  生:地球。(学生齐答)

  (反思:揭示了本单元的主题。)

  四、深化主题

  师:是这样的。我们不仅要爱护我们的家,同一个家园中的生物也应该相互尊重,互相爱护。给他自由,互不干涉,是尊重的最高体现。把课文再读最后一遍,用印象最深的句子或用精炼的语言来概括本节课的收获吧!

  生: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生:我改变了对狼的认识。狼的凶残有时也是为了自身生存。

  师:让我们用公平的心再读课题,为狼鸣不平吧!

  生:齐读课题。

  师: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动物之间有更深的认识。下课!

  教学反思:

  走进文本,让语文返璞归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阅读互动三维结构。语文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下,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去体味、体验内中情感或情味,最终得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形成一定的语言文字素养。解读文本应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之根本。

  静下来,细细聆听本节课的每一句话,揣摩每一个环节,品味评委老师的每一处点拨,越来越深地感觉到:课堂气氛多热烈,问题设置再精巧,这些表面的繁华都掩盖不了内在的空虚。这节课虽然模仿名师之教学设计,却没具备名师有效调控课堂的能力。最大的失误就是学生接触文本的机会太少,课堂变得热闹了,语文味却变淡了。

  究其原因有五个:

  一、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具备非常大的导向作用、调控作用。正确的评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课堂的注意中心应从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维,教师还要把注意中心集中在对学生活动的反馈上。教师必须具备敏捷地捕捉多种信息的能力,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推动教学发展的进程。本节课,我因为语言不够精炼,学生回答一句,我评价一句;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说了一遍又一遍,因啰嗦致使大量课堂时间流逝去。语言的不准确,表述出来的学习要求指向不明,学生的学习游离于文本之外。

  改进:如果学生脱离了文本,教师应及时地抓住其内容与文本的结合点,引进文本,把教学引入到正常轨道。

  二、教师的示范性应得到充分的体现。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要想让学生走进文本,自己必须先走进去。

  改进:当我进入角色——罗斯福,走进森林,说眼前景色的时候,就可拿起课本,陈述文本,给学生以示范,引导他们走进文本。

  三、朗读指导的实质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朗读既是目标,更是方法,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教学的设计,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分角色朗读是朗读的一种形式,但应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指导的重点应落在体会角色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挖掘角色的个性上。我这节课缺乏对课文的充分阅读。

  改进:学生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应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从课文的语句中品味。这就又走进了文本。

  四、语文姓语名文。这就规定性地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具有“语”和“文”的特质,即必须重视语言教学,必须讲究咬文嚼字;必须以“文”为本,帮助学生把文本的感情变为自己的感情(才能产生共鸣),把文本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学习语言运用)。本节课,道理浅显,预习之后,学生很快就与文本的感情产生了共鸣,认识到了不能人为的改变动物的生存方式,应维护生态平衡。但咬文嚼字能力却没得到有效训练。课堂没体现浓浓的语文味,过度的善恶论证有语文课上成品德课的倾向!

  改进:“图文转换”和“角色对换”这两个环节是品读课文,积累语言的最佳时机。教师可以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画面后,适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朗读作者又是怎样叙述的?在学生走进角色之前,得先进入文本,给自己的角色深入定位,才能有感情说出心中的欢喜、冤屈、愤怒,此后,还可再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语言,再读文本。

  五、“把感受最深的地方背下来,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也可以作为作业,让学生积累语言的同时又一次接触文本。

  语文教学中文本的处理虽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而仅仅是第一步,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离开了这一步,要想跨入语文教学的第二步,第三步,那无疑是痴人说梦,那所谓的第二、第三步也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语文教学不是作秀,货真价实是我们应有的追求。我们的语文课要返璞归真,少一些花哨,多一些实在。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抓品读.实实在在抓双基,真真切切为发展,让语文教学回归简约朴实之美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