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课本第5页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二第5-8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基本思考方法,会正确地进行日常存款利息的计算,并能解决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银行定期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老师的家里有8000元钱暂时还用不着,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有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
2.这位同学的建议真好,我就把这八千元进行储蓄。在储蓄之前,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二、联系生活,理解概念
1.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储蓄知识
2.说得真好,储蓄能支持国家建设,这是储蓄的优点,我们一起看以下的信息,投影:2001年12月,中国各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18363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8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2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5711亿元。这些钱都是我们大家平时的储蓄。据统计,到2005年底,我国城市居民的存款总数已经突破10万亿,所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对国家、个人都有好处。
3.储蓄时要做哪些工作?储蓄分几种类型?
结合自己的理解,向大家说说什么是活期和定期,什么是零存整取各整存整取吗?
三、参与实践,内化体验
1.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老师先谢谢大家能相互交流这么多的储蓄知识。现在老师就带上这些钱,准备把钱存入我们昆山的建设银行,存款之前,银行的工作人员给了老师一些存款单,要老师完整的填写这张存款单,现在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这样一张存款单,你知道各部分该如何填写吗?试试看!(学生一边相互讨论一边填写)
2.学生展示所填表格,并相应介绍
3.刚才同学们都顺利的把八千元存入了信用社。假设过了几年之后,存款到期了,老师去信用社把它取出来,同学们都记得当初存入银行的金额是人民币八千元整,现在取出来是不是也只是人民币八千元整?是少了还是多了?这些多出来的一部分钱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什么?
4.什么是利息?八千元又是什么?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
5.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进行调整,我国1998年到2006年银行活期和整存整取的利率如下:(投影)
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刚才的交流,你认为应如何计算利息?
6.根据你们刚才所填写的存单,你能帮助老师算出八千元到期时有多少利息吗?
四、联系例题,升华认识
1.你能帮亮亮算一算,到期时他可以得到多少利息吗?
学生计算后看书,与书上校对。
指名读: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到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缴纳利息税。
2.存款的利息必须按20%的利率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那么亮亮应缴纳的利息税是多少元?亮亮实得利息多少元?
学生尝试练习,可能会有两种思路:
(1)18-18×5%=14.4元 (2)18×(1-5%)=14.4元
集体交流:18×5%表示什么?(上缴的利息税)
18-18×5%表示什么?(应得利息-上缴的利息税=实得利息)
1-5%表示什么?(实得利息占应得利息的百分率)
18×(1-5%)表示什么?(应得利息×实得利息的百分率=实得利息)
(板书:应得利息 实得利息)提问:谁来说说应得利息和实得利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练一练”。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汇报交流。
4.提问: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纳税?
如果你购买的是国库券和建设债券不仅仅可以用来支持国家的发展,而且不要纳税,希望同学们今后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哪个同学知道,还有哪种储蓄形式不纳税?
五、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练习二第7题。
引导学生阅读存单,分析题意:从存单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对“王强一共可以取回多少元”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独立做题,然后指名交流,共同订正。
2.课后拓展
学生到银行做调查,把练习二第8题的表格填好。
小华准备将过年时收到的1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到期后把利息捐赠给“希望工程”。按现在的年利率计算,到期后小华可以捐多少钱?
甲、乙两人不久前各向银行存入1000元。甲先存一年定期,到期后连本带息又存了一年定期;乙直接存了两年定期。到期后,你认为谁取回的钱多?
六、自主归纳,实际运用
1.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掌握了什么本领?
2.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二的5、6、7、8题。
七、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第5、6、7题。
板书设计: 利息问题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实得利息=应得利息-利息税
200×4.50%×2=18元
课前思考: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孙老师的的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宽松的学习情境,从想了解关于储蓄的知的话,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积极回忆有关储蓄的知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充分利用学生乐于帮助教师解决困难的心理,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才能显得真实和精彩。
“利息”这一教学内容虽然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能接触到的活生生的知识,但对储蓄方面的知识也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在课前因让学生进行资料查询,再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充分让学生 “做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有关利息、利率、本金的含义、体会数学的真实。
为了提高计算的兴趣,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味浓的习题:
李阿姨今年存入银行8万元,定期二年,年利率4.68% ,二年后到期,扣除利息税5% ,得到的利息能买一台6000元的电脑吗?
王刚家有6000元计划存入银行三年,王刚的妈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助算一算,是存定期三年合算?还是存定期一年,然后连本带息再转存合算呢?
课前思考:
本节课是在百分数的知识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上新课之前,为了让学生对储蓄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我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为下面的新授作铺垫,这样学生更能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利息、本金、利率等概念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难度,教学中让学生实际动手填一填,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计算利息时,一定要审清是算应得利息(税前利息)还是实得利息(税后利息),要不要扣20%的利息税。
课前思考:
由于学生对利息等概念无生活经验,尽管我周五布置了调查任务,但学生对这方面获取的信息还是不多的,这影响了学生对利息计算方法的理解。孙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注意了这方面的引导,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这些信息的交流理解上,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计算。
建议:孙老师设计了8000元的存款计算,是否直接按例题上数据进行计算?
附网上收集到的活期与定期存款类型说明,不知是否正确?
一、定期存款
1、整存整取定期储蓄
50元起存,存期分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和五年,本金一次存入。存期内只限办理一次部分提前支取,且只能在存单开户局办理。用户可在开户日约定自动转存,存款到期可按原定存期连本带息自动转存。存单到期,可在同市县范围内(下同)通存通兑。
2、零存整取定期储蓄
5元起存,存期分一年、三年和五年,按固定金额每月存入一次。中途如有漏存,应在次月补存,未补存者,到期支取时实行分段计息。漏存前存入的金额按零存整取利率计息,漏存后存入的金额按活期利率计息。
3、存本取息定期储蓄
5000元起存,存期为一年、三年和五年,一次存入本金,定期支取利息,到期归还本金。在约定存期内如需提前支取,利息按取款日银行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息计算,存期内已支取的利息要一次性从本金中扣回。
二、活期类储蓄(包括活期、定活两便、通知存款等)
1、活期储蓄
指单位有权随时支取或用于结算的款项。
1元起存,由储蓄机构发给存折,凭折存取,开户后可以随时存取。活期储蓄可在全国联网网点通存通兑,并可凭活期存折申领一张配套的邮政绿卡。
2、定活两便储蓄
50元起存,不确定存期,记名可挂失。存期不足三个月,按支取日挂牌的活期利息计算;存期满三个月以上(含三个月),按一年期内的整存整取同档利率打6折计息(注:存期在一年及以上,都按一年期利率的6折计息)。
3、个人通知存款
通知存款
您在存款时不约定存期,并与银行约定存款支取时提前通知期限的一种存款品种。其利率高于活期存款,本金一次存入,多存不限,可一次或多次支取。
存款人可自由选择存款品种(一天或七天通知存款),金融机构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相应利率水平和实际存期计息,利随本清。
目前人民币通知存款有一天通知存款和七天通知存款两种,最低起存金额为人民币50万元,最低支取金额为10万元;外币通知存款现有七天通知存款一种,最低存取金额不低于折合人民币一万元的等值外币。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利息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这节课没有我料想的顺畅,首先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不是很充分,尽管让学生课前做了相关的资料查询,但是真正做到的学生只有一部分。组织学生交流的时候气氛不够活跃,还是我讲得比较多,学生听得也很认真,主要是对这部分知识相当感兴趣,但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我没让学生拿8000元来计算利息,而是直接以书上的例题让学生计算。从整体的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掌握,问题仍然出现在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上。当学生在黑板上板演时,我发现学生打草稿列竖式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或许也是导致学生正确率不高的原因。
在这里我也有些疑惑,求实得利息的时候有两种方法:
实得利息=应得利息—利息税
实得利息=本金×利率×时间×95%
在这里采用哪种方法更好些呢?还是尊重于学生的选择?在学生做题的时候我发现他们不够灵活,大部分学生都采用第二种方法,可数字大的情况下学生乘95%很容易算错。
孙老师补充的拓展练习第二题和潘老师补充的第二题学生能够理解,可是计算的难度很大,不用计算也可以直接判断出,所以我讲解了一下 “连本带息再转存”的意思,让学生回家自己拿计算器验证。不知道这样的处理是否妥当?
课后反思:
今天在上课前,我先认真学习了同年级组老师的“课前思考”,感到对我的教学都很有帮助。尤其是高教导谈及的学生课前预习工作做得不够充分这一点,我有同感,所以还是需要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提供给学生。另外,我补充的第二道习题的计算比较复杂,正如沈老师建议的那样,如果学生借助计算器就比较方便,而且本题的重点不在于让学生学会计算,而是要通过计算体验两种不同的储蓄种类的利息是不同的。看来,设计练习题时需要教师考虑周全些,这样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中结合例题及相关练习,我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应得利息与实得利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应该说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相关计算,但作业中存在的错误主要是计算错或是求一共取回多少钱时忘了加上本金,还有计算应得利息时忘了乘上时间。
课后反思:
今天教学的利息问题,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弄清一些关键词的含义——主要的是应得利息(税前)和实得利息(税后)。习题主要也应以这两种为主,再加上到期后一共可以取回多少钱这三种题型。
从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对“到期后一共可以取回多少钱?”这种题型容易出错,要么用本金+应得利息,要么就是算了实得利息后忘记加本金;由于乘利率时小数位数较多,导致计算正确率不高,学生的计算还是有待提高
课后反思:
在交税问题中由于自己没有好好学习同组老师的建议,也没有认真核对生活实际情况,吃了大亏,所以在这课教学时,我再次认真分析教材,学习同组教师建议,上网查看相关资料,再根据班上实际情况,对孙老师的教学设计稍有调整,整个课上下来,自己比较满意,学生的理解情况也比较好,但在作业中确实和其他老师一样存在两种情况的问题:1、计算正确率不高;2、部分学生漏乘时间。
沈老师提出的问题我觉得应该随学生的能力来选择其中的计算方法,但我班学生倒是用第一种的情况居多,因为第2种理解比第一种更抽象,对学生理解的要求更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