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课文《狐假虎威》的优秀教案

2022-08-28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一、背景

  《狐假虎威》是一篇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把森林中的百兽吓跑。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善于借着别人的力量来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真正的本事,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当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方式、价值观念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个有趣的故事也被人们赋予了许多新的含义。有些学生不觉得狐狸是狡猾的、伪善的,而是认为它是机智的、灵活的,他对老虎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自保,因为本来老虎是要吃狐狸的,“狐假虎威”是狐狸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保护自己的一种应急措施。而且在小学生看来,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别人是一个难以理解的道理深刻的行为,而随机应变,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坏人坏事做斗争,却是他们喜爱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教学参考。

  二、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狐狸和老虎的故事。(教师简单介绍狐假虎威成语故事)说一说在“狐假虎威”故事中,狐狸是怎样把百兽吓跑的?

  生:狐狸是躲在老虎身后把百兽吓跑的。

  师: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狐假虎威(师补充板书并带领学生齐读两遍)想想这里的“假”应该是什么意思?

  生:狐狸的威风是假的。

  (“假”这个字在成语里的意思是借用,学生一般很难想到,这时要通过结合故事和成语的意思来让学生理解。)

  师:这里的“假”的意思很不寻常,不是假冒的意思,而要结合成语故事来理解。故事里面的威风是真的,可是不是狐狸的,是谁的?

  生:是老虎的。

  师:那么不是自己的东西,你暂时拿来用了,那叫什么呢?

  生:偷。

  师:但是没有据为己有,后来又还回去了。比如说老师没带伞,于是我拿了别的老师的伞来用一下,这个叫什么?

  生:借用。

  师:对了。那么这个“假”字的意思明白了吗?是什么意思?

  生:借用

  师:还可以用哪个字来代替?

  生(齐):借。

  师:为什么在“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中,一只狐狸却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给吓跑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成语故事。

  (在教学“假”字的意思时,我采用了类比的方法,逐字分析,深入解释,结合成语故事来使学生理解“假”字的与众不同的含义。)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师:每人选择一小节或几小节读给本组内的其他同学听,大家评议。

  2、一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3、二读课文,做到读通顺,做到不断句,不破句,不重复。

  学生小组学习。

  (三)识字

  师:接下来我们学习生字。(多媒体出示识字学习的要求。)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小组内集体读,说说各自理解的意思,如不能统一,拿出来全班讨论。

  2、本文要学习的这些生字,有多少是你已经掌握的,将你的经验说给组内的其他同学听听,让大家都来记住。

  3、说说哪些字需要特别注意以及原因,遇到难以记忆或理解的生字,可以查字典,也可组内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学习。

  师:刚才狡猾的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有的小动物吓得找不到家了,我们来帮助小动物回家好吗?只要读出动物卡片背后的生字,你就能把它们送回家。

  指名学生读生字卡片。

  (四)精读课文

  师:读一读这篇课文,看一看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书上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且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师:找找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虎比狐狸厉害?说说自己的意见。

  生:从第一自然段可以看出老虎比较厉害。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从狐狸被老虎“逮住”了可以看出狐狸的本领没有老虎大。

  师:找的非常正确。我们来看一看第一自然段。在这其中,有一些词语的意思我们来理解一下:“窜”、“扑”、“逮”,谁来做做这些动作?

  学生分别上台做动作。

  师:我们再来理解“纳闷”、“撒腿就跑”等词语,谁能来做一做动作?

  学生上台做动作。

  师: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百兽的神态。我们请几位同学上来合作表演,来表现这些词语的含义好不好?

  学生分组上台合作表演。

  师:我们结合同学们的表演来理解“狐假虎威”中的“假”字,思考狐狸是怎样借老虎的威风,用了哪些手段,取得了怎样的结果。狐狸的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

  生:狐狸采用让老虎跟在身后的手段,取得了百兽四散逃跑的效果。这个办法非常好,因为狐狸既在百兽面前显了威风,又使得老虎以为是狐狸的本事,最后把它放了。

  师:我们来一起朗读一遍课文,体会狐狸的狡诈、做作,并且体会“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

  学生齐读。

  师:接下来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再请几个小朋友当导演。各位导演注意,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要这样走?

  几位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举手发言评价。

  师:老虎和狐狸看见小动物们都逃走了,它俩分别会怎么想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们,《狐假虎威》是个成语,直到现在,人们说话的时候写文章的时候还经常运用这个成语。其实,像这样的成语故事还有很多,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这样的成语故事?

  生:叶公好龙、邯郸学步、破釜沉舟、杯弓蛇影……

  师:同学们懂得的成语真多!这个故事学完了,狐狸和老虎,你更喜欢哪一个呢?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我更喜欢狐狸,因为狐狸很聪明,临危不惧,随机应变。

  生:我更喜欢老虎,它本领很大。

  ……

  师:试想一下,如果狐狸遇到的不是这只老虎,而是其他更聪明的大动物,它用这个方法还会跑得掉吗?如果遇到的是更狡猾的狼呢?

  生:它有可能跑不掉,狼可能会识破它的诡计,一口就咬死了它。

  生:它也有可能会用别的方法跑掉。

  ……

  三、反思提升

  (一)让学生自主

  经过将近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很强的自学生字的能力,拥有熟练查阅字典的能力和极强的阅读能力。对于字词已经无须老师一一来讲解了。对于生字的教学,我放弃了原先的统一教学,代之是充分发挥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小组里一起学习,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听取尊重他人的见解,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成为为完成同一学习任务作出努力的合作伙伴。由小组长带领,依靠大家的力量,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重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学习工具的能力,质疑和解疑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引学生感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我们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中,朗读中不光是要求学生的朗读貌似,而且更要求神似。需要学生不仅会读课文中的对话,而且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揣摩课文中人物的心情。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角色,了解课文内容。老师则起指导作用。如:引导学生读句子“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我先让学生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四个词语的意思。再让学生自己自由读,个别指名读之后,让学生自己把句子演出来,看看是不是把这句句子读懂了。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边读边演,再让同学之间进行合作表演与集体评议。通过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运用动作、面部表情进行朗读表演,初步掌握朗读技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朗读和表演中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