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缓刑有期徒刑考验期限是多长

2023-06-24 来源:客趣旅游网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缓刑的执行程序可以由原审法院或特设的保护观察机关执行,我国的缓刑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在缓刑考验期内,罪犯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规定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离开居住地需经批准。参加劳动时应同工同酬,同时判处的附加刑仍需执行。

法律分析

一、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多长时间

1、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二、缓刑的执行程序

1、由法院宣告缓刑后交有关机关执行。由于各国司法机关的体制和缓刑的内容不同,执行的机关也有区别。主要有二类:

2、一类是原审法院或其委托的其他法院负责缓刑的执行。法院内设专门的执行法官或缓刑监督官,罪犯应定期与缓刑监督法官联系,报告情况,这一类占绝大多数。

3、另一类是由特设的保护观察机关执行,由原审法院指导。

4、此外,我国的缓刑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17条第1款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宣告缓刑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后,人民法院应将判决书、执行通知书送交罪犯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将罪犯交由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考察。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罪犯参加劳动,应同工同酬。如果同时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应执行。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缓刑的执行程序主要由法院宣告后交由相关机关执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判决书和执行通知书将送交罪犯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负责考察缓刑期间的行为。在缓刑考验期内,罪犯应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并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同时,如果判处了附加刑,附加刑仍然需要执行。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节 羁 押 第一百四十九条 下列案件在本规定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应当制作提请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意见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在期限届满七日前送请同级人民检察院层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五节 缓刑 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八节 技术侦查措施 第一百五十三条 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但是,不得诱使他人犯罪,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

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