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且不能剔除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特殊工作环境津贴和法定福利待遇等。计件工资或提成工资形式的用人单位也需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试用期间和非全日制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时,工资也要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应以人民币形式支付,每月至少支付一次,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一次付清工资,并提供工资清单。
法律分析
国家对最低工资有什么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1)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3)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实行计件工资或提成工资等工资形式的用人单位,在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基础上,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相应的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或建立劳动关系后,试用、见习期间,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其所在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在非全日制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支付的小时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相关知识内容链接
劳动者工资的支付
(1)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即人民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2)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3)用人单位可直接支付工资,也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4)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5)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6)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拓展延伸
劳动法中最低工资调整的程序和标准是什么?
劳动法中最低工资调整的程序和标准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定的。通常情况下,最低工资调整由政府部门负责,经过一系列程序和程序来确定。首先,政府会进行调研和分析,考虑劳动力市场情况、经济发展水平、物价变动等因素。然后,相关部门会召开听证会,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确保调整方案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最后,政府会发布最低工资调整的通知或决定,并确保执行和监督。最低工资调整的标准通常会综合考虑生活成本、劳动生产力、社会保障水平等因素,以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不过度增加用人单位的负担,维护劳动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结语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剔除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福利待遇等。试用、见习期间提供正常劳动的劳动者应获得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非全日制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小时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调整由政府负责,经过调研、听证等程序确定,综合考虑生活成本、劳动生产力等因素,维护劳动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