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观念,其中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理论最被大家熟知。在上述对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介绍中,也已经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观念。“以学定教”与“以考定教”完全不同。前者相信教的本质是一个互动过程,承认学生在学习中拥有自己的观点和个性,强调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共承担学习任务、享受学习成果,追求学生有序、健全地发展是其终究目标,而不仅仅是看学生的学业成绩一个方面。后者即便主张学生有自学能力,也还是将获得优良学业成绩看成教学第一位的任务,甚至不借代价。也可以这样说,衡量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标尺是考试,包括知识和技能在内的一切进步,最后要以考试成绩来衡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互动的,包括教师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文本及社会的互动。单向的、接受式的教学,则让学生失去主体感和创造力,并在学习中始终被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要求教师能够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你在这节课中,想告诉学生些什么呢?”意味着教师要懂得“为何而教”。在理论上是对学科教学本质的追问,旨在揭示学生将学到什么,在形式上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相信学生具有形成相对稳定的观点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学生才能承担起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角色。事实证明,课堂环境越是自由,学生就越是乐意释放自己的学习能量。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还需要教师给学生“悬念的期望”。或许这样的课堂不如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更有序、更有效率,但是只要教师有能力让学生理解和组织学习问题,扮演好学习环境的提供者、学习问题的咨询者、创造性学习的合作 者、心理的支持者,以及资源的弹性支持者的角色,课堂教学就会更有效果和效益。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校教育的复杂性。学校课程是人类经验凝结的成果,并非学生人生经历的产物。即便是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关于人类的过往经验,无论它包含着多么丰富、多么复杂的人生指引功能,也不具有知识终点——所谓终极价值——的作用。任何学习阶段,对学生的经历而言,都是暂时的需要。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力图合情合理地把学生的经验与所学知识关联起来,帮助他们选择适宜的方法,去认识“不是我该知道多少”而是“知道怎样知道”的道理,以使课堂也具有社会交流功能。在课堂学习环境中,承认学生各有的需要和指导者,也是参与者和学习者;教师应从学生的立场,倾听他们的问题,否则就很难营造充满快乐的学习环境。这些符合“学习维度”理论,即学习包含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和内部心智获得与加工过程。前者要求使用适宜学生表现的材料和设计方案,后者依赖启动学习动机及定向个人学习水平,来实现真实的活动、对话和合作。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顺应数字化时代学生的学习要求。诸如自由地做事,喜欢自己定制,富有个性化;更强调公开、公平、公正,并愿意承担监督员的角色;习惯性地把娱乐融入到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注重协作,要求速度,并主动地尝试各种创新。据此,学校教育应减少对学习自由的限定,以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教师不仅应理解学生的思考,激大励他们集中精力支完成应做的事情,而且要有能力帮助学习把握学习节奏,熟练速浏览,研究达成最侍学习效果的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