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方言之于普通话
对外汉语091班 戴霖 14号
摘要:建立和谐的语言环境,要对语言多样性有充分的认识,要尊重各种方言,因为方言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做文化的守护者,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继承下来,弘扬起来。通过尊重、保存、保护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够真正达到对包括各种方言使用者在内的群体的尊重。学习普通话要保护自己地区的方言,有时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地方方言帮助你学习普通话。
关键字:泰和方言、普通话、矣、刮、
泰和地处江西省中部吉安泰和盆地,泰和方言按口音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五个小片,这里记录的是县城小片语法的现实体的情况。
所谓现实体(也有人叫完成体、实现体),•指的是相对某个参照时间而言,句子所表述的事件已经成为现实,赣语泰和方言中有两个表示现实体的语法形式:矣[i 42]、刮[kua 55],(这两个词都表示某事已经做了或完成了)。这两个语法形式的句法位置均处于动词后面。例如:
(1)几去年养矣五头猪(用普通话译为:他去年养了五头猪)
(2)娥们在革侯坐刮半工去矣。(用普通话译为:我们在这里坐了半天了)
(3)隔壁辛啊子早就吃改饭。(用普通话译为:隔壁的小孩子早就吃完了饭)
除了以上三个语法形式之外,泰和方言中还有一个句法位置在动词前的语法形式:能[len 33]。“能”表示的也是现实体意义,也是一个虚语素,它只出现在疑问句或否定句中,组成表疑问的现实体形式“阿能”[a 55 len 33](普通话表示的是“有没有”的意思)•或表否定的完成体形式“呒能”[m 55 len 33](在普通话中译为“没有”)。例如:
(4)你们咯罗昨日阿能落雨?(你们那里昨天有没有下雨?)
(5)今日一工娥乃当都呒能去。(今天一天我哪里都没有去。)
下面分别讨论现实体的几个语法形式在泰和方言中的具体用法,同时也夹杂着普通话的理解。
一. 表示实现意义的“矣”,在普通话中可以译为“了”。
“矣”是一个虚化程度较彻底的现实体标记,它的依附性最强,紧挨在动词语的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实现或事件已经成为现实,“矣”可以用在动词或动词语组成的各种句法结构之中。例如:
(6)日头出来矣,地下阿能干?(无宾语)(太阳出来了,地下有没有干?)
(7)你买矣老德?我买矣三斤桔子。(带宾语)(你买了什么?我买了三斤桔子。)
(8)娥们等矣半点零钟,门才打开来。(带时量补语)(我们等了半个钟头,门才打开来)
(9)几瓦矣几次还呒能瓦清楚。(带数量补语)(他说了几次还没有说清楚)
(10)几日日吃矣早饭就切出。(连续动作)(他天天吃完早饭就出去)
(11)我打烂矣一个碗。 (动补+矣)(我打烂了一个碗)
(12)一个人做多矣坏事,冒老德好结果。(动补+矣)(一个人干多了坏事没什么好结果)
(13)我寻矣几三道都呒能寻到。(带宾、补)(我找了他三次都没有找到)
(14)几做木匠做矣一生世。 (重复动词)(他做木匠做了一辈子)
(15)公家奖矣渠一笔钱。 (双宾语)(公家奖了一笔钱给他)
(16)昨日陈师傅请矣王老师吃饭。(兼语式)(昨天陈师傅请了王老师吃饭)
以上都是出现了“矣”的句子,“矣”的体意义可概括为现实性。如例6“日头出来矣”指的是“太阳出来”这个事件在说话时间已成为现实;例8“娥们等矣半点零钟”指的是“我们等了半个钟头”已成为事实,“等”的动作是否完成了,“等”的行为是否还要继续,在这个句子里说话人并没有回答,要根据上下文去判断。后面接续的句子是“门才打开来”,说明“等”的动作完成了;后面接续的句子如果是“门还呒能开”,则说明“等”的动作也许还要持续。所以,“矣”表示的语法意义是指明事件的现实性质,或者说“矣”完成了对一个事件的现实性质的表述,但并不保证动作的完成(结束)。这一点对理解“矣”的用法很关键。例如,以下是“矣”附着在形容词后面的句子,不存在动作或动作的结束问题,但是“矣”仍然完成了对句子反映的事件具有现实性质的表述。例如:
(17)晒得外头个衣服半工就干矣。(晒在外面的衣服半天就干了)
(18)你自家个面肿矣都呒晓得。(你自己的脸肿了都不知道)
(20)几妈而间老矣蛮多。(他妈妈一下子老了很多)
(21)饭跟菜都冷矣,热滚矣再吃。(饭跟菜都冷了,热滚了再吃)
(22)鸡阿能煮烂? 煮烂矣。(鸡有没有煮烂?煮烂了)
泰和方言中,“矣”可以直接跟在形容词后面。不管形容词出现在句尾还是句中,“矣”表达的语法意义都是指出句子所反映事件的现实性质,同时也表明形容词反映的性质或状态已成为现实。这里需要指出两点:一、成为现实不等于事件结束。二、体的语法意义由句子表述而不仅仅由动词或形容词加上体特征来承担。从语法分析的角度来说,表示体意义的语法形式“矣”、“刮”、“改”等等是附着于整个句子的。
“矣”和现实体的另一个形式“刮”在表示事件的实现这一点上有相通之处,以下句子中的动词语后面用“矣”或者用“刮”都可以,二者可以互换而意义基本不变。例如:
(23)娥们等矣\刮两工一夜。(我们等了两天一夜)
(24)几踢矣\刮水生一脚。(他踢了水生一脚)
(25)今日夜晚几吃矣\刮半斤烧洒。(今天晚上他喝了半斤烧酒)
(26)叔叔当圩去矣\刮一次。(叔叔上街去过了一次)
(27)昨日当圩赚矣\刮几十块钱。(昨天上街赚了几十块钱)
(28)公公病矣\刮蛮久去矣。(公公病了很久了)
不过,“矣”和“刮”也有不同之处。“矣”的意义是表示事件在参照时间之前已经成为现实,但并没有事件终结或动作对象完结的含义。“刮”除了表示事件的现实性质之外,还含有事件终结或对象完结的意义。以下句子中的“矣”不能换成“刮”。例如:
(29)隔壁请个客来矣。(句尾)(隔壁请的客来了)
(30)操场来矣当兵个。(动补后面)(操场来了个当兵的)
(31)几们吃矣饭。 (简单动宾)(他们吃了饭)
(32)县浪早就放矣刮格只片子。(宾语定指)(县里早就放了这个片子)
(33)旧年我做屋叫矣刮水根来帮忙。(兼语结构)(去年我做房子叫了水根来帮忙)
此外,泰和方言中表示现实体的“矣”同专用于句尾表示变化情状的“去矣”、“来矣”也有一些纠葛,主要是处在句中和句尾两个句法位置中的“矣”读音相同。不过,在泰和方言中,句尾的“矣”并不是一个”凝结在一起才能表示事件的变化情状这一语法意义。所以,我们认为,“去矣”和“来矣”在泰和方言中不是现独立的语素,它必须同“去”或“来实体的形式,而是以表示语气为主的语言成分。下面是几个句尾出现“去矣”或“来矣”的句子。例如:
(34)水生叔去田里做事去矣。(水生叔去田里做事去了)
(35)几吃刮三碗饭去矣。(他吃完三碗饭了)
(37)天要落雨去矣\来矣。(天要下雨了)
(38)姨娘一天光就到圩浪来矣。(姨娘一大早就上街了)
(39)老云盘水库修好来矣。(老云盘水库修好了)
二. 表示完结意义的“刮”(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了”)
“刮”是现实体的另一个形式,它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事件在参照时间之前已成为现实,这一点与“矣”相同;但是,“刮”着意强调动作的完成和动作对象的完结,这一点与“矣”有重要区别。“刮”主要用在带有动量补语或物量宾语的句子中,因为这些成分都使句子带上了动作完成或者对象完结的含义。例如:
(40)几紧是咳嗽,昨日咳刮一个夜晚。(带时量成分)(他总是咳嗽,昨天咳了一晚上)
(41)娥们在门口坐刮半工。(同上)(我们在门口坐了半天)
(42)水根读刮十年书。 (同上)(水根读了十年书了)
(43)叔叔上半日吃刮一包瓜子。(带物量成分)(叔叔半天吃了一包瓜子)
(44)渠生刮两个辛啊子,呒可以再生。(同上)(他生了两个小孩子,不可以再生了)
(45)公公话刮三四道,渠就是呒听。(带动量成分)(公公说了三四遍,他就是不听)
(46)县里娥们去刮几回,冒老德好歇。(同上)(县里我们去了几次,没什么好玩的)
由于“刮”有动作完成和对象完结的语法意义,在祈使句使用的语言环境中,说话人要求听话人完成某事可以用“刮”,这种情况下的“刮”很象是一个表示完成意义的补语。而此时,刮可以译为“完”或“掉”的意思。例如:
(47)你洗刮格件衣服去。(你洗完这件衣服去)
(48)娥来铲刮格丘田。(我来铲掉这丘田)
(49)今日夜晚要磨刮格桌豆腐。(今天晚上要磨掉这桌豆腐)
(50)呒要丢刮格只帽子。(不要丢掉这只帽子)
三.疑问形式“阿能”和否定形式“呒能”
“阿能”是现实体的疑问形式,“呒能”是现实体的否定形式,二者是现实体在具体句类中的变体。其中“阿”负载疑问信息,“呒”负载否定信息,“能”负载现实体信息。由于“能”不可以离开“阿”或“呒”来同动词发生组合关系,所以把“阿能”、“呒能”直接看作是现实体的形式,以便于开展讨论。
“阿能”和“呒能”的句法位置都是出现在动词前面。例如:
(51)你们阿能做作业?(你们有没有做作业)
(52)几们阿能到北京?(他们有没有到北京)
(53)婆婆解放前阿能看过电影?(婆婆解放前有没有看过电影)
(54)昨日夜晚马家洲阿能落雨?(昨天夜里马家洲有没下雨)
(55)茶缸里呒能放茶叶。(茶缸里没有放茶叶)
(56)王师傅呒能买电视机。(王师傅没有买电视机)
(57)今年正月我呒能去走亲戚。(今年正月我没有去走亲戚)
(58)渠还呒能到十八岁。(他还没有到十八岁)
“能”的语法意义在泰和话中大致相当于“矣”,语义上与动词配合,表示动作或事件的现实性质,语音上与“阿”或“呒”组合成一个整体,共同表示对动作或事件现实性质的疑问或否定。因此,对带“阿能”句子的回答相应的也必须带上现实体标记,肯定回答在动词后用“矣”,否定回答在动词前用“呒能”。例如对上面51——54问句相应的回答是:
(59)我们做矣\呒能做作业。
(60)几们而间到矣\呒能到北京。
(61)婆婆解放前看过矣\呒能看过电影。
(62)昨日马家洲落矣\呒能落雨。
用“阿能”发问的句子回答的时候可以有简略形式,肯定回答的简略形式是“动词+矣”,其中的动词不能省,“矣”也不能省;否定回答的简略形式是“呒能+动词”,其中“呒能”不能省去,但是动词可以省去,而且以省去为常见,即作否定回答时仅仅说成“呒能”。例如:
(63)你叔叔今年阿能养鸽子?
--养矣。
--呒能。
如果问句中带上了经历体形式“过”(经历体形式“过”在泰和话中可以同现实体“矣”共现),则在用简略形式作肯定回答时不能省去“过”,可以省去“矣”;在用简略形式作否定回答时仍可以仅仅说成“呒能”。例如:
(64)你老表旧年阿能去过广东?
--去过矣。 \去过。
--呒能。 \呒能去过。
由于“阿能”中的语素“能”负载的是现实体的信息,使用“阿能”的句子是对事件现实性质的发问,所以这一类的句子中不能出现其他的现实体形式“矣”,以下是不合格的句子。例如:
(65)旧年过年间老家阿能落矣雪?(这句话是错误的)
不过,在带“阿能”或“呒能”的句子中却可以出现另一个现实体的形式“刮”,这是因为“刮”除了表示事件的现实性质之外,还着意强调了动作的完成和动作对象的完结。当“-能”字出现的时候,“刮”虽然不再负载事件的现实性质,但仍然负载着动作完成和动作对象完结的的语义内容,因此“刮”可以同疑问形式“阿能”共现,以下是合格的句子。例如:
(66)你阿能吃刮饭?(你有没有吃完饭)
(67)水生贩得来个录音机阿能卖刮?(水生贩来的录音机有没有卖掉)
(68)医院门诊部阿能下刮班?(医院门诊部有没有下班)
对这种既有“能”又有“刮”的问句的回答是,肯定回答通常是在动词后附上“刮+矣”的合音形式“改”,只有在需要特意强调的情况下才用分音形式“动词+刮+矣”;否定回答是“呒能+动词+刮”。如下:
(69)我呒能吃改饭。 (完全式)
——吃刮矣! (简略肯定式)
——呒能吃刮。 (简略否定式)
简言之,泰和话中的“矣”、“刮”、“阿能”、“呒能”四个形式在表示事件的现实性质这一点上是共同的,所以都归在现实体的语法形式中来讨论,但是在具体语法意义的承载上有所分工:“矣”是典型的现实体标记,仅仅指明事件的现实性质,附着性最强,使用最广。“刮”强调事件中动作的完成和动作对象的完结,一般不能足句,很少出现在句尾,可
用于祈使句、疑问句、否定句、连动句以及带有数量结构的简单陈述句中,在可能式结构中可以分析为粘着性的补语。以上两个形式的句法位置都是附着在动词的后面。“阿能”是现实体的疑问形式,实际含义是“疑问+矣”;“呒能”是现实体的否定形式,实际含义是“否定+矣”。这两个现实体形式的句法位置是附着在动词之前,其中“呒能”经常单独回答问题。
以上主要叙述了泰和话中个别词的现实体的具体用法。
附:主要方言字表
娥(们):我(们); 几们:他\她们; 格:这,那;
革侯:这儿; 咯罗:那儿; 乃当:哪里;
老德:什么; 劝你样:怎样 阿:(疑问助词);
呒:否定词; 阿能吃:吃了吗; 呒能吃:没有吃;
冒:没有; 闱里:家里; 墨候:夜晚;
格浪:这样; 而间:如今、现在。 几工:几天;
几个:他的; 一发仔:一点儿; 辛啊子:小孩子;
瓦事:说话; 先会:以前; 当圩:上街
一天光:一大早
参考文献:《新编现代汉语》张斌(本文中所用的标音均根据该书所述方法)
《助词“了”与完成体》李明霞(【期刊】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习)
“完成体”》望月圭子——东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部(【期刊】汉语 《汉语里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