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资料——农业生态学复习提纲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3分×5=15分) 单项选择题(2分×10=20分) 判断(2分×10=20分) 简答题(5分×6=30分) 论述题(15分×1=15分)
第一章 绪 论
1、生态学、系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中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环境, 研究对象随研究层次水平而变化。
系统: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的联合体。
钱学森: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在一定空间内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简单定义)。
农业生态系统: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共同制约。 2、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首次提出者
1866年德国学者H.Haeckel(海克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的科学”。
1935年英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尼(Tansley)第一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 3、五大生态危机
人口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 4、生态学有那些分支科学
按研究对象的生物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
按生物分类类群划分:普通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
还有更具体的生物类群,如昆虫生态学、鱼类生态学、鸟类生态学、兽类生态学、人类生态学 按生物栖息场所划分:陆地生态学 包括: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 水域生态学 包括: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
更具体的划分有:热带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山地生态学
按应用领域划分:农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家畜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污染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景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伦理学
按研究方法划分:野外生态学 、实验生态学 、理论生态学 5、农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与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6、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 生态学:研究对象随研究层次水平而变化。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 生态学原理是农业生态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系统论是其方法基础。 7、系统的特点
(1)结构的有序性;(2)结构的整体性;(3)功能的整合性;(4)功能的离散性
系统的构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两个以上的组分、组分之间有密切联系、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 系统有不同的层次,各组分可称为元素,各元素又自成系统,即子系统,而系统本身又是一个更大的子系统,且系统各组分功能之和不等于系统的整体功能或效应。
8、生态系统的特点
1)组分上:无生命和有生命;
2)空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动态性; 3)时间变化上: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
4)内部功能上:组分间不断进行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使系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5)外部关系上:开放系统,物质能量交换。 9、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1组分上:生物组分以人工驯化和培育的农业生物为主;人类——大型消费者,同时是管理者、调控者,环境组分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2.结构上:系统的组分及其量比关系、空间分布等都受到人类的调控,使农业生态系统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
3外部关系上: 输入:增加了大量的人工输入,如肥料、农药、薄膜、农业机械、人力、信息等
输出:农产品的大量输出,水土流失等;
4. 功能上: 系统开放程度高,自身稳定性减弱;
5. 调控上: 自然调控、农民直接调控与社会经济间接调控。
第 二 章 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
1、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哪些?什么是生态因子,请举例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制约、适应、影响
生态因子:指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起作用的各种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CO2、O2 、土壤PH值、土壤酸碱度等。
生态因子分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2.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的含义是什么?
⑴ Liebig最小因子定律(Law of minimum):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元素。这种元素不但直接限制植物生长,同时也会限制其他因子的效应。
应用条件: *仅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处于平衡状态时才能应用 *注意生态因子间的补偿作用 ⑵ Blackman限制因子定律(Law of limiting factors):生态因子的最大状态对植物生长具有限制性作用。 ⑶ Shelford耐性定律(Law of tolerance):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死亡。生物对每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性范围,即有一个生物学上限与下限。在此范围内生物才能正常生长与存活,在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3.什么叫生活型、生态型、生境,举例说明 生活型(life form):不同种的生物长期生活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会发生耐性范围的趋同适应,形成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相似的生物类群。如乔木、灌木、草本、水生与旱生植物等;鲸、海豚、海豹、海狮; 蝙蝠和鸟类。 生态型(ecotype):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发生耐性范围的趋异适应,形成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气候生态型:光照生态型:早稻与晚稻
温度生态型:籼稻与粳稻 南方:短日照生态型 北方:长日照生态型
土壤生态型:土壤水分:水稻和陆稻
土壤重金属:细弱剪股颖、羊茅、
生物生态型:病虫害:抗病与感病
植物群落:稗与稗草
生态型的研究意义:为选种、育种、引种等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生态型进化是物种进化的基础,对研究生物的生态适应机制与物种进化有重要意义
第 3 页 共 15 页
4.生境、生态位 生境(栖息地):在环境条件制约下,具有特定生态特性的生物种和生物群落,只能在特定的小区域中生存,此小区域称该生物或群落的生境。简单地讲,就是生物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综合环境。 生态位(niche):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出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物种之间的功能关系,亦即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地位与角色。同一生境中每一个物种都有一个特定生态位。在研究物种进化、竞争、资源利用等方面有理论价值 5.结合生态位理论,阐述高斯竞争排斥原理
草履虫实验:单独培养: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种群增长均呈Logistic型;亲缘关系近的两种共存培养:双小核草履虫生长快于大草履虫,大草履虫完全被排斥而灭绝;亲缘关系较远的两种共存培养:双小核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密度都降低但能稳定共存,但领域、食物分离,即生态位分化。
高斯竞争排斥原理: 具有相同生态位的不同物种,在同一生境中不能长期共存;两个物种的生态位越相似,竞争越激烈,生态位越分离,竞争越趋于缓和。 影响竞争的因素:
生态位或亲缘关系:生态位相近或部分重叠,亲缘关系近的物种,其生活史和取食习性相似,为争夺相同或相似的食物、栖息地,必然产生激烈的竞争; 资源条件:当成为限制因子时影响竞争; 环境条件:影响竞争的结果(在稳定环境条件下构成竞争双方的一方将取代另一方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双方可能达到平衡共存);
竞争排斥理论的意义:1、建立农田复合群体时,注意物种的选择与搭配(生态位差异,空闲生态位),以减少不利竞争作用,充分发挥物种间的有利互补作用2、高矮胖瘦肥瘠深浅阴阳3、马铃薯间作玉米 6.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和环境容量
种群(population):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具有独特的性质、结构和功能 。
内禀增长率(rm)又称为生物潜能或生殖潜能,即种群在不受空间、食物的限制,并排除了天敌、疾病、其他种群的生物危害、干扰,处于最佳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且具有最适密度和稳定年龄分布时表现出的最大增殖速度。
环境阻力:内禀增长率(rm)与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实际增长率(r)之间的差值,可看作是环境对种群增殖阻力的量度,称为环境阻力f。
环境容纳量:种群在一定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为该环境条件对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常用K表示。K值大小取决于环境和种群遗传特性。 Logistic(逻辑斯蒂)或S型曲线方程: dNNrN(1)
K dtLogistic增长方程的重要意义:1、它是许多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 2、是渔业、林业、农业等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 3、模型中两个参数r、K已经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7.农业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种之间的关系有那些?举例说明 中性作用
负相互作用:竞争、偏害作用、捕食作用、寄生作用; 正相互作用:偏利作用、原始协作、互利共生。
种群间的相互作用(甲、乙两物种)
作用类型 甲乙 相互作用的一般特征 中性作用 0 0 两个种群彼此都不受影响 竞争 直接干涉型 - - 两个种群直接相互抑制 资源利用型 - - 资源缺乏进,双方受抑制
偏害作用 - 0 种群甲受抑制,种群乙不受影响
第 4 页 共 15 页
捕食作用 + - 捕食者得利,被捕食者受抑制 寄生作用 + - 种甲寄生者有利,种乙寄主受抑制 偏利作用 + 0 甲共栖者得利,乙宿主不受影响 原始协作 + + 都有利,但不发生依赖关系 互利共生 + + 都有利,
8.简述r对策和K对策生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生活史对策:生物在生存斗争中为适应环境而采用的不同进化对策,表现在体型大小、生理功能、繁殖方式、迁移方式、寿命长短等方面,也称生态对策(bionomic strategies)。
生活史对策的基本类型:生物按其栖息环境和进化对策分为r—对策型和k—对策型两种。 属于K选择类的生物的特点:
个体较大,寿命较长,存活率高,要求稳定的栖息生境,不具较大扩散能力,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其种群密度较稳定,常保持在K水平,自平衡时间长,容易灭绝。如乔木、大型肉食动物。 属于r选择类的生物的特点:
个体较小,寿命较短,存活率低,增殖率r高,适应多变的栖息环境,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其种群密度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自平衡时间短,灭绝危险小。如昆虫、细菌、杂草及一年生短命植物。 两种生态对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重视保护K-对策生物:一般数量较稳定,一旦受危害造成种群数量下降、恢复较困难。
农业生态系统r—K对策类型者的合理配置:利用r-生物加速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损失,增加次级产品的输出;利用K-生物稳定农业生态环境。
9.描述一个群落的结构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以及怎样描述群落的结构? 生物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的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时间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物种在水平空间方向上的配置状况,主要特征是斑块状镶嵌,即不均匀分布,原因是生态环境(地形、土壤、水分等)异质性、种间关系及人类的影响。生态意义:保护野生动物、海涂养殖、城郊农业、提高作物产量(高要窄、矮要宽)等。
群落的垂直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不同类型群落在海拔高度不同的生境上的垂直分布,同一群落中不同类型物种在垂直空间方向上的分层配置,即成层性,最基本的外貌特征,自然植物群落的成层性比较典型,如森林群落一般可分为五个层次:地下层、林底层、草木层、灌木层、乔木层;不仅表现在地上,也表现在地下。生态意义:提高群落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物种互为补充地利用不同高度层的生态因子;提高群落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增强群落的稳定性。 群落的时间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因素的时间节律所引起的群落各物种在时间结构上相应的周期性变化,即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的有序变化。生态意义:农业生产在利用资源方面要互相补充,充分利用;二是:群落演替。
群落多样性(diversity):群落中物种的多样化和变异性,是群落生物组成结构的重要指标。群落多样性由物种的丰富度与均匀度构成,丰富度(richness):指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寡,均匀度(evenness):指一个群落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即反映分配的均匀程度。群落多样性对群落生产力的积极作用。生态位多样化,更有效利用资源。
群落稳定性(stability):包括两个不同的特征方面:抵抗力(resistance): 指群落在受到干扰时维持物种相互结合及各物种数量关系的能力;恢复力(resilience):指群落受干扰后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群落的稳定性有一定限度,而非无限。
群落多样性是影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多样性有利于提高稳定性:
较丰富的物种和物种个体的均匀分布 较复杂的种间关系 较长而交错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较多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路径 较强大的反馈系统,可减少群落的波动。
描述群落的结构主要要描述群落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时间结构、群落多样性、稳定性以及群落成员组成与类型的划分。
10.群落演替特点?怎样利用群落演替原理为农业生产服务? 群落的演替(succession):指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环境随时间发生有序变化的现象。主要标志:物
第 5 页 共 15 页
种组成上质的变化。依据演替发生的最初场所性质,分为原初演替与次生演替。 原初演替:指在从未有过生物的裸地上开始形成的演替演替进程慢。
次生演替:指在原有群落被破坏后的地面上进行的演替,如撂荒、火烧后的森林地,演替进程快。 特点与趋势: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可逆过程。演替过程中:最早出现的物种是先锋物种,中期出现的物种是过度物种或演替物种,最后出现的稳定的成熟群落是顶级物种与群落。 群落演替趋势表现在以下方面: 1)群落中生物种类随演替而变换。
2)群落总生物量随演替而增多,同时自养者和异养者的呼吸消耗也不断增加,因而群落的净生产量,在演替的前期较多,后期较少甚至等于零,但生物现存量以顶极期为最高。
3)随群落演替可溶性物质如糖、氨基酸等不断聚集,并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如抗生素,维生素等,这些物质对生态系统的发展和生物种间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4)营养物质N、P、K、Ca等的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随演替而增大,使生态系统保持养分的能力增强。 5)由于物种的多样性、物质循环的封闭性和各种化学物质调节作用的加强,使群落的稳定性随演替而提高。
群落演替原理农业利用:初级演替相与成熟演替相结合起来(草本与木本);模仿自然顶级群落;利用和仿照自然演替过程建造农业生态系统,环境恶劣地方先锋植物的引入。 种群的结构包括年龄组成和性比。
11.生物多样性含义及生物多样性的层次性,生物多样性计算公式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生物的多样化或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包括3个主要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潜在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计算公式:
①辛普生指数(Simpsion index):
s
D1(Pi)2(0≤D≤1-1/S)
i1
式中:D为辛普生多样性指数,Pi为群体中物种i个体所占的比例,S为种类数目。
②香农-威纳指数:信息论中熵的公式是表示信息的紊乱和不确定程度的,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也越大。种的多样性高,随机取样时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不确定性越高,可理解为信息量越大。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S为物种数目,Pi为属于种i的个体在全部个体中的比例,H为物种的多样性指数。公式中对数的底可取2,e和10,但单位不同,分别为nit,bit和dit。香农-威纳指数包含两个因素:其一是种类数目,即丰富度(richness);其二是种类中个体分配上的均匀性(evenness)。种类数目越多,多样性越大;同样,种类之间个体分配的均匀性增加也会使多样性提高。 12.景观、景观生态学,景观要素包括哪些?
景观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活动的场所,是许多生态过程发生和发展的载体。狭义的景观是指一般在几平方千米到数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组织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广义的景观则没有地域空间范围的原则性限定,包括从微观到宏观不同空间尺度上,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 ;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 。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区域内(即景观)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作用过程的综合性学科。
景观要素有三种类型: 斑块(patch)、廊道(走廊) (corridor) 、基质(matrix)
基质的特点:1 相对面积比景观中的其他要素大;2 在景观中连接度最高;3 在景观动态中起最重要的
第 6 页 共 15 页
作用。
13.景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景观。
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包括4个方面:景观结构 、景观功能、.景观变化、景观管理。 14、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对自然保护区的设置方式有启发吗?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是研究物种生存过程的时空耦合理论,既涉及物种的空间分布,又涉及物种的迁移、扩散、存活及动态平衡,它的最大贡献就是把生境斑块的空间特征与物种数量联系在一起,为此后许多生态学概念和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最直接的应用价值则是为生物保护的自然保护区设计提供了原则性指导,并为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与其他相关理论的结合为景观综合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例如在建立保护区的时候,必须保证足够大的保护区面积,区域形状也不可以过于狭窄,保护区区域不应当分离,而应当联合,这样才能在保护物种多样性方面起到作用。 15、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农业生产中作物如何发挥边缘效应?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holism)和系统论(system theory),但对景观生态学理论体系的认识却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说来,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等级理论与尺度效应、自组织理论、边缘效应与生态交错带。
边缘是指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相交而形成的狭窄地区。
边缘效应或边际效应(edge effect)是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两侧生态系统的共同影响和交互作用而表现出与斑块内部不同的生态学特征和功能的现象。
许多研究表明,生态交错带或边际带通常具有较高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速率更快,生态过程更活跃。需要稳定而相对单一环境资源条件的内部物种,往往集中匀在斑块内部,而另一些需要多种环境资源条件或适应多变环境的物种,主要集中在边际带,则称为边缘物种(edge species)。 一般而言,内部物种更容易受生境退化和破碎化而灭绝的威胁。因此,斑块大小变化的一个重要生态效应就是导致内部生境的变化。边际带的宽度和边际效应的大小与斑块的大小和相邻斑块本底的特征及其差异程度密切相关。由于边际效应,生态系统光合作用效率以及养分循环和收支平衡特点,都会受到斑块大小及有关结构特征的影响。斑块边缘常常是风蚀或水土流失的起始程度严重之处。一般而言,斑块越小,越易受到外围环境或本底中各种干扰创响。而这些影响的大小不仅与斑块的面积有关,同时也与斑块的形状及其边界特征有关。
农业生产中作物如何发挥边缘效应:间作、套种,多层配置、多种共生的立体种植,轮作(克服连作障碍,利用时间边缘效应)等。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组分在时间、空间上的配置及组分间的能物流顺序关系。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组分的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 • 物种结构:生物种群组成及它们之间的量比关系
• 空间结构:生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和水平格局变化
• 时间结构:生态区域内各生物种群生活周期在时间分配上形成的格局 • 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生物间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 2、食物链
食物链(Food chain):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员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联系起来的链状结构。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 营养级:食物链上的每一个食性环节。 3、食物链类型
按照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将食物链分为捕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碎食食物链)、和寄生食物链。... 4、链加环类型与作用
食物链加环类型:生产环、增益环、减耗环、复合环、加工环
食物链加环的作用: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高能量的利用
第 7 页 共 15 页
率和转化率。
5、简述生态系统结构多业结合的必要性
多业结合的必要性:在生态系统内安排各种行业(种植业、养殖业、环保业、旅游业、工业等等)的合理共存,可以有效提高当地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多数多业结合的养殖场在建设沼气工程过程中,已从单纯追求其能源效益转向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把沼气工程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生产等多业结合,形成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模式。既大大减少粪污对环境的污染,又变废为宝,生物质原料得到最大化利用。先进的厌氧发酵技术和专业的沼气发电设备,既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广大养殖场企业对环保的需求,又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6、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 垂直结构:群落分层现象、立体养殖
水平结构:森林、草原的差异,农田、鱼塘、林地的差异等 时间结构:繁殖期的异同、间作、轮作、套作、轮养、套养
7、60年代前苏联在东部地区大举开垦荒地,取得了明显的粮食增产效果,但是短短几年前苏联农业又陷入困境,开荒的成果荡然无存,请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生态系统的结构缺陷,开荒后种植单一农作物导致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差,土地利用率低下。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指在同一土地单元内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或畜牧业生产同时或交替结合起来,使得土地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系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式是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和综合生产途径,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自然环境条件,也有助于减缓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程度。农林复合包含许多生态学原理的应用,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思考:
1、我国丘陵、岗地资源丰富,请结合生态对策和群落演替原理来说明如何进行开发利用? 1)人多地少,耕地不够,开发丘陵岗地资源
2)破坏原由生态系统,重建新的生态系统,在追求经济效益同时要符合生态学规律
3)系统构建时要注意农林复合;r、K对策生物的结合,高级演替相与初级演替相的结合 4)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梯田、鱼鳞坑、竹节沟)、并结合农艺措施、生物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2、种群指数增长模型与阻滞生长模型对于农业生产中病虫草害的防治具有什么理论指导意义? 1)害虫(昆虫)往往成指数式增长,做好虫情预测,治理在爆发之前 2)天敌防治病虫害,增大环境阻力
3)前期加强对草治理,优先让大田作物生长,封行之后就可以加大环境阻力,有效控制草害 3、近年来人们大讲生物入侵,请你谈谈你对水花生、大米草蔓延问题的看法。 1)物种引入前要作好生态评价,防止生态危害
2)物种引入后应先在一个可控范围进行种养,进行充分评价、分析,可靠之后才能逐步扩大其范围。并进行继续跟踪生态分析。
3)加强生物防疫、进出口检验检疫。
4、我国以杨树为主要树种的农田林网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病虫害严重而对杨树林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经常见报道,请从生态学观点分析其原因并阐述你的解决对策? 1)物种单一,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 2)适当多样化,地方物种的应用 3)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
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
1.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来源分类 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
• 太阳能(直接辐射) 生理辐射50%
辅助能 除太阳辐射能以外,对生态系统所补加的一切形式的能量统称为辅助能。 • 根据其来源可分:
第 8 页 共 15 页
• 自然辅助能非人类投入的能(风、流水)
• 人工辅助能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所投入的辅助能,有成本,影响环境,促进生命活动、提
高转化效率。
• 按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
• 生物辅助能 种子、有机质、人畜力 • 工业辅助能 商业能、化石能 • 按其形式分为:
• 直接工业辅助能 能量形式输入燃料、电力
• 间接工业辅助能 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以产品形式投入 2.生态系统能流基本途径
• 太阳能――初级生产――可采食量――采食――同化――生产量――可采食量 • (固定量1-5%) Ct At Pt (产品) • 不可采食量 未采食 排泄 呼吸量 不可采食量 • 1/6 1/10 1/2 1/3 1/2 3.生态效率和能量转化效率、林德曼效率、光能利用率之间的关系
生态效率:某一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与前一营养级所持有的能量之比。 Ct+1/Ct 采食/采食 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At+1/At 同化/同化
Pt+1/Pt 生产/生产 资源转化利用效率主要指标
采食时的选择浪费和呼吸及排泄导致食物链中某一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与前一营养级所持有的能量之比大致为1/10,能量传递的1/10定律。
能量转化效率(transfer efficiency):某一种生物固定的能量与所消费的能量之比。 At/Ct 同化量/采食量 吸收效率 Pt/Ct 生产量/采食量 生产效率 Pt/At 生产量/同化量 积累效率
林德曼效率 (Lindemans efficiency)是指n+1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占n营养级获得能量之比,相当于同化效率、生长效率与消费效率的乘积。但也有学者把营养级间的同化能量之比值视为林德曼效率。即能量传递的“十分之一定律”。
光能利用率: 反映初级生产能量转换效率的重要指标,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干物质中所积累的能量与同期投射到该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或光合有效辐射能)的比值。
4.什么是生态金字塔,三种生态金字塔有什么区别,如何在宏观农业管理中运用生态金字塔指导农业结构的调整?
生态金字塔:营养级由低到高,各级生物个体数目、生物量或所含能量就呈现出下多上少的塔形分布,称为生态金字塔。
根据计量单位不同生态金字塔可分为三种:
数量金字塔:捕食食物链,大食小,可比性差。如小食大、寄生食物链不好用。
生物量金字塔:营养级之间生物的生活周期差异不大,陆地捕食食物链,小食大,较易观测,大多适合。寄生、水生不太好用。 繁殖速度慢捕食速度快时不适用(海藻-浮游动物-鱼) 能量金字塔:表达了生态系统能量转移的本质,通用。 宏观农业管理中运用生态金字塔指导农业结构的调整:
正确理解人类的位置、农业的出路;营养级之间能量逐级减少,人类在最高的营养级上,以动物产品为主食,需要较多耕地面积,人均耕地应在0.4公顷以上;全面利用整个国土资源;保护耕地;控制人口;以素食为主;生物保护;基一级营养级生物量大;高一级营养级(人)生物量小。
第五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和营养物质在自然动力和生命动力的
第 9 页 共 15 页
作用下,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内,乃至整个生物圈里,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从生物体再到环境,不断地进行流动和循环。 2、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 地质大循环:指化合物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然后生物有机体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经过五大自然圈循环后,再被生物利用的过程。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是闭合式的循环。
生物小循环:生态系统环境中的元素或化合物被生物利用后返回环境,不经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又相继被生物利用的过程。
特点: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式的循环。 3、物质循环的基本类型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以分为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三种类型。
水的主要循环路线是从地球表面通过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作用)进入大气圈,同时又不断地通过降水从大气圈返回到地球表面。每年地球表面的蒸发量与全球降水量是相等的,因此,这两个相反的过程能够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水循环对于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任何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水携带着大量的矿质元素在全球周而复始地循环,极大地影响着各类营养元素在地球上的分布。此外,水还有调节大气温度等重要生态作用。气体型循环包括氮、碳和氧等元素的循环。在气体型循环中,物质的主要贮存库是大气和海洋,循环过程与大气和海洋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性能也最为完善。属于气体型循环的物质,其分子或某些化合物常以气体形式参与循环过程。沉积型循环包括磷、硫、钙、钾、钠、镁、铁、碘、铜等物质的循环。这些物质的分子或化合物没有气体状态,其贮存库主要是岩石、沉积物、土壤等,与大气没有密切联系。这些物质主要是通过岩石的风化和沉积物的分解,转变为可以被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转化的速率是缓慢的,而海底沉积物转化为岩石圈成分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时间要以数千年记。由于这些物质不是以气体形式参与循环的,因此,循环的全球性不像气体型循环表现得那么明显。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虽然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它们都受到能量的驱动,并且都依赖于水的循环。生物圈水平上的生物地化循环研究,主要是研究水、碳、氧、氮、磷等元素的全球循环过程。人类活动对生物地化循环产生的巨大影响,使这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与自然发生的循环过程相比,人类对生物地化循环的干扰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人类活动已经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排入海洋的汞量已经增加了1倍铅输入海洋的速率大约相当于自然过程的40倍。 4、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由大气中的CO2、CH4、水蒸气、N2O、O3等气体成分吸收长波辐射而使地球保持较高温度的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 (global warming):由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引起温室效应加强而导致的全球温度升高、降水量增加、海平面上升等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生态和环境变化。
5、试述农业生态系统碳素循环的主要途径和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干扰及改善途径 农业生态系统碳素循环的主要途径: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大气CO2——植物(个体);大气CO2——植物——动物——微生物 (食物链);大气CO2——植物——动物——化石;大气CO2——水体碳酸盐——沉积物(地质大循环) 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干扰 :植被破坏:CO2大量释放,同时CO2同化能力减弱; 草原的沙漠化、水土流失、酸雨、化肥和农药的危害,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 化石燃料燃烧:CO2大量释放,加快了岩石圈中化石能源的消耗;工业、交通灯行业的气体废弃物排放导致大气中污染增加,CO2 、CH4、N2O及卤代烃类浓度的不断上升。
改善途径:农业(土壤固碳、多施有机肥、适量化肥农药、绿化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生态农业);
工业(循环工业、节能减排、环保技术、提升科技); 生活(适度消费、节能产品、节约能源、);
改进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生物乙醇、风能、核能、水能、生物质能)。
6、简述N、P、S循环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改善措施?
N:水体富营养化、农作物品质与硝酸盐超标问题、温室效应、大气氮沉降与酸雨、臭氧层破坏、土壤质量降低。
第 10 页 共 15 页
P:水体富营养化(P的作用大于N);有机磷的毒害作用。
S:酸雨直接影响作物生长与产量,使土壤pH值下降,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进而影响土壤养分分解,使一些营养元素流失,而使重金属释放。
改善措施:合理施肥,控制反硝化、氨挥发、淋失、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种植制度中合理安排归还率较高的作物及其类型,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实行农林牧结合,农产品就地加工,提高物质的归还率,平衡施肥,减少肥料、养分的流失通道,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回收利用,规模化畜禽养殖废物无害化处理。
7、生物学放大作用及改善措施
生物学放大作用:当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沿着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并逐渐累积,使其残留浓度逐渐增大,顶级生物忍受最高浓度的现象。特点是不易代谢、不易转化。
改善措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缩短食物链;通过改变作物种类或是遗传育种方式减小生物富集作用;加强污染物的控制与处理;加强生物修复研究,利用特定富集物种来处理污染。 8、环境污染的本质
环境污染的本质:元素或物质在局部积累。 9、物质循环的库与流,物质循环快与慢
库:物质在循环过程中被暂时固定、贮存的场所。
储存库:即环境库,容积较大,物质交换活动缓慢。如大气库、土壤库、水体库等; 交换库:即生物库,容积较小,与外界物质交换活跃。如植物库、动物库、微生物库。 源(source):产生与释放物质的库; 汇(sink):吸收与固定物质的库。 流:物质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运动状态。 物质循环快与慢的衡量标准:
周转率:指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某一组分(库)中的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所流出的量或流入的量占库存总量的分数值。
单位时间交换量 周转率= ———————— 库存量
周转期:是库中物质全部更换平均需要的时间,也是周转率的倒数。
10、什么是循环经济?什么是循环农业?从物质循环的角度论述循环农业的好处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循环农业是指以生态规律为基础,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基本特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发展模式。
循环农业的好处:循环农业强调农业发展的生态效应,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或再生产”的循环机制,农业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协调以及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两低一高”(即资源的低消耗、污染物的低排放、资源利用的高效率)的目的。
11、由于现代养殖业中时有存在配方饲料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此时,在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型农业中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1严控工业“三废”排放,从源头上减少重金属污染;
2加强农业生产管理,禁用重金属污染的水灌溉农作物,减少含重金属有毒物质的化肥、农药的施入;
第 11 页 共 15 页
3通过施加改良剂、有机还原剂减少重金属向植物中的迁移; 4加强饲料生产前的原料品质检验工作;
5增加饲料中某些成分的营养修复作用,减少重金属的危害; 6加强饲料生产管理,防止重金属在生产过程中进入饲料。
12、什么是排污权交易,什么是碳交易,请说明国外以及我国碳交易状况。
排污权交易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污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碳交易(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采用的市场机制。在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中,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简称为碳交易。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时可以采取三种交易机制:联合履行(JI)、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排放贸易(ET)。其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在6种被要求排减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计算单位,所以通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场(Carbon Market)。
国外以及我国碳交易状况: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07年碳交易量从2006年的16亿吨跃升到27亿吨,上升68.75%。成交额的增长更为迅速。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达400亿欧元,比2006年的220亿欧元上升了81.8%,2008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值甚至就与2007年全年持平。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已通过碳交易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如英国通过“以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的气候政策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德国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做到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美国堪萨斯州农民通过农田碳交易,获得了新的农业收入来源;日本则把碳排放权交易看作是“21世纪第一个巨大商机”,近年来通过在世界各地大量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入。此外,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看到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商机,陆续进入全球碳交易市场“淘金”。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到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国际碳交易市场特征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正成为主要的卖方市场;交易市场流动性差,发展不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波动剧烈。我国应该分两步组建碳交易市场,并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制度建设。在1996-2000年间,大部分碳交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但是,最近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减排量的合同交易份额已经由2001年的38%上升到2002年的60%。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积极参与碳交易。2005年10月,中国最大的氟利昂制造公司山东省东岳化工集团与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铁和三菱商事合作,展开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业务。估计到2012年年底,这两家公司将获得55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此项目涉及温室气体排放权的规模每年将达到1000万吨,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项目。我国积极参与CDM项目合作,截至2009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接近2000个,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注册成功的项目接近500个,居世界首位。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这两大领域,其次是甲烷回收利用、低排放的化石能源发电、燃料替代、燃料转换、分解温室气体HFC-23、N2O减排,分解N2O。但从减排量来看,我国主要减排量来自于HFC-23和N2O项目。这两类项目只需要在现有设备上稍微进行技术改进,即可获得大量温室气体减排,开发成本低,风险低,收益大,项目开发者最乐于开发。但是,此类项目对东道国的区域环境改善、社会环境效益增加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并不大。可再生能源项目、能效提高项目、甲烷回收利用项目等对技术转让和新技术应用促进较大,可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就业率,对落后地区扶贫帮助也很大,具有明显的可持续发展效益,但往往属于资金密集型,减排成本较高、风险较大、投资回收期长,产生的CERs(Certification Emission Reduction,核查证实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较少,而不被重视。我国CDM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分布不合理2、推动技术转让的效果欠佳 3、缺乏规范指导,偏离方法学要求、4、信息不对称,延误注册时机5、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1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第 12 页 共 15 页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的目标是保证社会经济具有长时期持续发展的能力,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能力构成危害。它的要点是:发展是核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就要求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资源的永续利用是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主要依赖于可再生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维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多样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重要标志。可持续发展谋求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维持新的生态平衡。这就要求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是基本要求,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代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及其调控
1、生态平衡、生态失调、生态重建、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
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 生态失调: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压力或冲击,系统的平衡受到影响,如果这种压力或冲击超过了生态系统的生态阈值时,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或消灭,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生态系统衰退或崩溃。
生态重建:生态平衡失调时,为了防止系统逆行演替,人们工具生态失调的调整,通过相应的调节和控制,使破坏的生态平衡得到恢复,并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稳态调控机制:包括内源稳定性机制和外源调控机制。 内源稳定性机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外源调控机制:人们利用等衡调控原理,在一定技术条件或投入限量下,力求使生态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功能均衡地发展到一定水平使系统功能最佳。 2、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基本特点:兼有中心式调控和非中心式调控(自然生态系统属非中心式调控;人工控制的系统属中心式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层次有自然调控、人工直接调控和社会间接调控。 3、生态平衡是静止的与绝对的吗?
这是错误的观点,从哲学角度看,世界上没有一件事物是静止与绝对的,而生态系统也是一样,生态的平衡也是一个动态和相对的过程,这和化学平衡、物理平衡是一样的。 生态平衡有两个特点即动态平衡和相对平衡:
1.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这是因为变化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最根本的属性,生态系统这个自然界复杂的实体,当然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例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以及环境各因子之间,不停地在进行着能量的流动与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化:生物量由少到多、食物链由简单到复杂、群落由一种类型演替为另一种类型等;环境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因此,生态平衡不是静止的,总会因系统中某一部分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与进化。
2.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平衡而不是绝对平衡,因为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会经常遭到外界的干扰。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干扰和压力具有一定的弹性,其自我调节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或压力在其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当这种干扰或压力去除后,它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能力而恢复;如果外界干扰或压力超过了它所能承受的极限,其自我调节能力也就遭到了破坏,生态系统就会衰退,甚至崩溃。通常把生态系统所能承受压力的极限称为“阈限”,例如,草原应有合理的载畜量,超过了最大适宜载畜量,草原就会退化;森林应有合理的采伐量,采伐量超过生长量,必然引起森林的衰退;污染物的排放量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否则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及生物的正常生活,甚至死亡等。
第七章 农业资源与效益(资金流)
1、名词解释:资源、农业资源、收益递减律、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第 13 页 共 1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