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谣教学设计
《长城谣》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长城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现代诗两首》中的第一首。《现代诗两首》都是台湾著名现代诗作家的作品,都体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长城谣》,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诗歌,学习本诗,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让学生了解诗歌语言和意境的优美。鲜明的节奏和和谐的韵律是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获取独特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乡情感的有效途径。学生在七年级下册就学过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因此已初步具备感知分析诗歌意境的能力,对游子的思乡爱国情怀也有所体会,但学生在学习中仍会出现抓主题难、明意境难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时鼓励创设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达到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品,利用朗读调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诗歌的主题,激发爱国热情。 2.把握长城形象,在朗读中感悟诗情。
1 、齐读诗歌、初步体会《长城谣》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明确:主题意象—长城,也有对黄河的思恋。
抒情主线——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审视历史,凸现长城的沧桑。 追寻作者的情感历程: 借助长城,倾诉满腔热情。 依托梦境,流露深沉的乡思。 2、深入探究《长城谣传》隐含的思想根基。
(1)男生齐读第一节。 题问:你从简洁质朴的文字里读到什么? 历次战争与“长城” 明确要点: 恩怨荣辱与“长城” 千年历史与“长城”
以上内容可以各抒己见,可让学生理解“无情”、“冷眼”等词语的含义,了解作者是怎样以历史的视角、现实的笔法来写长城的。看似无情的建筑,作者却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它当人来写,“蹲踞”的姿态里隐藏了超乎寻常的客观与冷静,曾经的发光剑影,鼓角争鸣都已经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一个“泠眼”亦瞥尽长城上下的千年恩怨与荣辱,唯有长城悬卧天地间成为历史的见证。
(2)全班齐读第一节,要求用深沉、舒缓、凝重的语调突现历史的沧桑,配音渲染课堂气氛,营造悠远深邃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背诵。 (3)女生齐读第二节
在第一节客观呈现长城的历史面貌后,诗人并没有直接倾诉对长城的赞美依恋之情,而是非常含蓄地写出了古老的长城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长城已成为民族的象征、祖国的象征,作者心系长城、心系故乡,视古老的长
城为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面对它,自然歌不成声、赋不成篇,又魂牵梦绕、挥之不去,和种思乡情结便借助长城的“躯体”、“面容”、长城的“云”、“树”、“风”传递出来。 教学这一节,可让学生反复自由朗读,体会游子的爱国思乡情绪,领悟那种无法用言语言爱的炽爱情感。提醒学生朗读时注重轻重缓急,前三句在处理时,可轻读、慢读第一二句,读第三句时重读、稍快,形成语气上的强烈对比,突出由抑而扬的情感波动。 (4)全班有感情朗诵第二节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情感发展至极点便演化为梦境,于是,诗人梦到了记忆与想象中的故乡—“敕勒川 阴山下”月色如水,乡愁似海。同样象征中华民族的黄河,此时也不知不觉流进了诗人的梦、不眠的夜。 (5)全班齐读第三节,感受作者浓烈的思乡情怀。 边读边体会诗人浓郁的乡愁,将情感与物象叠加,长城就会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思恋,黄河也就会流淌出游子盼归的颤音。 3、再读《长城谣》,感悟其中浓烈的思乡情结。 遥望长城:千年沧桑 (七)课堂小结 : 悲诉长城:依恋和赞美 情系长城:梦回故乡 情系祖国 (八)比较阅读。朗读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九)作业: 背诵《长城谣》,完成课后第一、二题。 (十) 板书设计: 《长城谣》----席慕容 审视历史,凸现长城的沧桑 梦回故里 长 城 借助长城,倾诉满腔的热忱 情系祖国 依托梦境,流露深沉的乡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