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卷 2013年第2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0l_32 NO.2,2013 文章编号:1006—2920(2013)02—0011—04 贾宝玉与 多余人”比较研究述评 李霞光 摘要:自20世纪8O年代始,已有论者将贾宝玉形象与“多余人”作比较研究。30年来,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也存在方法论上的不足和学理上的欠缺。 关键词:贾宝玉;多余人;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李霞光,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芜湖241001)。 贾宝玉形象研究是红学热点之一,将贾宝玉与 外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进行比较研究,是红学 研究的一个有机元素。本文对以往的研究作初步的 金、高觉慧的各种差异性,指出贾宝玉只是“一个生 活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有较大逆反心理的青年贵 族知识分子”和“耽乐主义者”,并指出贾宝玉既够 不上“叛逆者”称号,也还没达到“多余人”的 水准。 梳理述评,并对其成就和不足作初步分析,期望能对 贾宝玉形象研究略有裨益。 综合看来,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运用比较文 “多余人”这一概念,是赫尔岑在1851年评论 叶甫盖尼・奥涅金时提出来的,其主要特征是:出身 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 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 愤世嫉俗中自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多余人”是 一学理论,结合具体作品作了初步的比较分析,但学理 意识还不够强,论文数量较少,在贾宝玉是不是“多 余人”这个问题上,观点存在分歧。 进入20世纪90年代,贾宝玉与“多余人”的比 较研究相对增多。与前一阶段类似,观点也分成两 大类,而研究者之间的争论则更加激烈。 一个与特定文学形象相联系的概念。20世纪8O年 代,研究者开始将贾宝玉与“多余人”形象作比较研 究,并就这一问题展开了争论。 类观点赞同贾宝玉是“多余人”形象。薛瑞 生撰文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剖析贾宝玉“多余人”的 形象。 孙彦波、赵舒云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进行论 较早对贾宝玉与“多余人”形象进行比较研究 的是李湛章,他撰文指出“富贵闲人”与“多余人” 并非同一概念,贾宝玉与“多余人”存在鲜明的差 别,并作了详细论述。…此文首次将俄国文学中的 述和比较研究,但此文的政治色彩浓厚,脱离了文学 作品审美上的比较研究。 吴文娟则从作家创作的 角度出发,认为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和对社会现实的 态度使之成为“多余人”,而贾宝玉、林黛玉都是曹 雪芹笔下的“多余人”。 魏永贵的观点与吴文娟 相似,在分析贾宝玉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基础 “多余人”概念运用到《红楼梦》的研究当中,此后将 贾宝玉与“多余人”作比较的文章不断出现。王璧 成详细比较了贾宝玉和奥涅金的人物形象,认为贾 宝玉具有“多余人”形象的特点。 陈星鹤运用平行 研究的方法,从社会背景、生活志趣、爱情婚姻等方 面进行了论述,认为贾宝玉不是“多余人”。 傅加 令认为光源氏和贾宝玉都具有“多余人”的特质,只 是在形式上表现不同,并详细分析了形象的相同特 上,认为曹雪芹的时代环境和人生经历是其创造出 贾宝玉“多余人”形象的一个原因。 秦家伦撰文指 出,贾宝玉和奥涅金之所以都成为“多余人”的典 型,是因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资本主义文明 侵入封建贵族阵营所致。 。。吕志刚、朱传真以俄国 质和不同表现形式。 陈松柏论述了贾宝玉与奥涅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多余人”形象为参照, ・l1・ 选取了哈姆雷特、堂吉诃德、贾宝玉等典型形象,深 入分析其悲剧原因和个性弱点, 但论述略显 单薄。 另一类观点不赞同贾宝玉是“多余人”形象。 饶道庆认为贾宝玉形象与众不同,难以用一种既定 的概念来界定,并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出发,指出贾宝 玉“以他的言行和形象本身消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得出贾宝玉“只是萌生‘新人’的一个基因”的结 论。¨ 该文以西方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方法研究 形象,可谓独树一帜。李惠明在具体结合文本的基 础上,详细分析了贾宝玉形象:与俄国19世纪初出 现的“零余者”系列人物相比较,无论在历史时代的 矛盾冲突还是在主人公思想觉悟的程度上,贾宝玉 都远远落后于“零余者”系列。 吴邦文认为贾宝 玉虽也具有“多余人”的某些特征,但他的核心性格 是对本阶级的叛逆,因此他是封建贵族阶级的一个 叛逆者形象,而不是“多余人”形象。 当然,也有的研究者仅将贾宝玉与“多余人”的 相似之处进行比较分析。蒋濮认为在贾宝玉和“多 余人”的灵魂深处,都存在着一种对“无为主义”理 想的迫切追求,并且“贾宝玉的‘无为主义’理想比 起后来的,已经生活在应该真正行动起来的时代的 ‘奥博洛莫夫们’的‘无为主义’,就具有更高更强的 反抗意义了”。 此文主要是从精神层面来讨论贾 宝玉和“多余人”的相同和不同,切人点比较新颖, 论述也较为深入。杜正堂从贾宝玉与奥涅金的“富 贵闲人”和“多余人”相类似的方面进行了论述,指 出二者的人物形象具有相似性;文章还从两部作品 的题材、取材和人物的审美各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 贾宝玉与奥涅金具有“永久的魅力”。 叫高永刚撰 文指出,贾宝玉和奥涅金在社会背景、思想的进步性 和局限性等方面都有相似性,因此贾宝玉是类似于 “多余人”的人物形象的。Ⅲ 此外,尤海燕撰文对20 世纪贾宝玉研究状况作了述评,梳理了各种观点和 研究成果,其中也包括贾宝玉形象的比较研究。 这一时期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学理意识也逐 渐增强,对贾宝玉与“多余人”之间的比较分析较前 更细致入微,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有文章点到 即止,理论深入不够。 进入21世纪,关于贾宝玉与“多余人”形象的 比较研究又有新的进展。李新灿撰文对200多年来 的宝玉形象研究史作了综述和分析,其中涵括了贾 宝玉形象的比较状况。 相对20世纪的研究,学界 观点分歧逐渐减少,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以下两个 ・1 2・ 方面。 其一,认为贾宝玉是“多余人”。党静萍分别从 贾宝玉和奥涅金出身封建贵族、在人生的道路上的 殊途同归两个角度切入,认为“贾宝玉这个典型人 物身上更多地表现出‘多余人’的本质特征,他身上 表现出的不过是叛逆的萌芽”,“二者具有相似 性——皆为看不惯现实又不能逃避现实的‘多余 人”’。 万孟群通过与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别尔 托夫进行比较,认为贾宝玉具有他们身上憧憬未来、 空虚无为的特点,所以“是走向衰落的封建社会里 的一个‘多余人”’;贾宝玉之所以具有“多余人”的 特点,是由于贾宝玉身处封建时代,“厌恶那些陈腐 封建教条和伦理纲常,又不敢违背封建家族利益和 封建家长意志”。 周耀荣撰文提出,奥涅金和贾宝 玉自身都具有良好的素质,但最终都不由自主地被 分别抛离当时的社会核心,成为不受他们赖以生存 的上层社会所接纳的“多余人”,两人都深深地陷入 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由于贾宝玉和奥涅金分别 反映了各自时代同类人物的共性,在更深的层面上 展示了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众多的不可避免的矛盾 的一方面,这样,贾宝玉和奥涅金就不再只是两个单 纯的文学形象,而且还是这种矛盾和冲突的一个 缩影。 。 陈淑清认为,贾宝玉和奥涅金在社会背景、性 格、思想等方面都存在相似性,其“不同的归宿,都 是对社会绝望的不同表现形式罢了,这是‘多余人’ 的必由之路”。 吴桂华、刘玉霞撰文指出贾宝玉与 奥涅金在时代环境、人生命运等方面的相似性,又具 体分析了二人命运不同的历史内涵。 胡云波、刘 占惠以是否对自己所在的阶级表现出否定、在社会 历史发展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依据,认为在贾 宝玉身上表现出了l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笔下“多余人”形象的本质特征。 李根芹认为贾 宝玉生来即是多余,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也是多余, 在政治上的软弱反抗也是多余。 高春辉撰文列举 了从14世纪到20世纪文学作品中“多余人”的人 物形象,认为贾宝玉的“零余人”形象更为突出,可 以从人物身上看出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刻和曲折。 熊文斌认为,贾宝玉经历了一个从神仙到凡人,从凡 人到“多余人”,又从“多余人”向叛徒和信徒转变的 过程,永远追求美的贾宝玉走向了白茫茫的大地,走 向了开阔的未来;并指出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在一 步步的转变过程中逐渐浮现出现实意义和终极 意义。 其二,将贾宝玉与“多余人”形象作正面比较。 刘春芳撰文指出贾宝玉和普希金笔下的奥尼(涅) 金都是有各自鲜明个性而又极其类似的属于不同社 会、不同时代的艺术典型,认为二者都是时代先进青 年的代表,而且性格中又都存在着软弱和妥协的一 面,因此得出奥尼(涅)金这一形象是贾宝玉形象的 “平行性再现”的结论。 夏庆璞从“多余人”文学 精神悲剧的视角,探讨贾宝玉精神悲剧的中国文化 特色,并认为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环境、时代背景的 不同,贾宝玉的精神悲剧主要表现为纯粹的精神探 索,缺乏共鸣的社会基础。 叫因此,认为贾宝玉与 “多余人”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别。唐蔚从语言、行 文和章节上与夏文有诸多重复之处,论点也颇为相 似。 姚玉环从二者在上流社会的生活环境,对本 阶级及现实的不满,始终对官场表现冷漠,但又找不 到出路等诸多相似性出发,进而得出由复杂而矛盾 的性格导致人物避世、沉沦的结论,并认为贾宝玉的 爱情悲剧是这一形象区别于奥涅金的重要方面。 这一时期的研究者不仅关注贾宝玉与“多余 人”的相似方面,对二者的差异也有论及,但仍未有 深入论述。有的论文未能深刻把握比较研究中“可 比性”的原则,方法上只是简单比附,热情有余,严 谨不足。也有的论文能够自觉加强比较学理的意 识,注重平行研究的规范,但仍存在着研究得不够深 入、缺少创新等问题。 综而观之,30年来,研究者借助比较文学理论, 结合具体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对相关问题作了深入 而细致的探讨。这种研究视野,使读者对贾宝玉形 象的解读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但也有一些 论文仅止于研究对象之间异同的比较,未能深入揭 .… 示其成因。整体而言,比较文学的学理意识仍有待 加强。 四 “贾宝玉是否多余人”这一命题提出之后,论者 有的赞同并进一步阐论,也有的否定并作细致解剖, 迄今为止仍无定论。在具体的文学研究中,比较文 . 学的视野和方法能够拓宽我们研究的空间,能够加 深对贾宝玉和“多余人”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有学者认为,从世界文学的角度来说,“将《红楼梦》 与世界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既是红学研究的新 思路,也是中国比较文学的重要实践内容之一” 。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进行红学研究,将《红楼梦》置于 世界文学的范围内,极具学术价值。 有趣的是,论者将贾宝玉与“多余人”作比较, 多从相类似的时代环境、生活经历、爱情问题等方面 展开论述。这种情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 到现在都是如此。在这些方面,贾宝玉与“多余人” 的确具有一定的相似度,有其可比性;但不能仅凭这 点就下结论,说贾宝玉就是“多余人”。笔者认为, 贾宝玉是一个既与西方文学中的“多余人”具有相 似性,又存在深刻差别的文学形象,将贾宝玉加人 “多余人”行列则有点牵强。但就《红楼梦》而言,贾 宝玉又的确是典型的“富贵闲人”。这里涉及形象 的“可比性”问题。如果只强调相同,会失去比较的 必要;如果只强调差异,形象就缺乏比较的基础。在 关注两个形象相同点或相似点的同时,充分重视比 较对象之间的差别,将“同”与“异”结合起来比较研 究,才会与比较文学的学理相合。如果只侧重“同” 的一面,或“异”的一面,会造成研究中观点的偏差。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贾宝玉与“多余人” 形象作比较研究以后,这一论题便为诸多研究者所 关注。进入90年代,论者的研究视角进一步扩大, 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增加,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 也更趋激烈,研究文章也相对较多,但并没有出现多 少新见。究其原因,在于研究者没有“进一步挖掘 造成这种异同的深刻原因,挖掘出表层下面的历史 的、社会的、文化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学界观 点分歧减少,主要是因为论者更多关注贾宝玉与 “多余人”之间的相似之处。就研究方法而言,运用 平行研究关注形象的相似性,加深了对贾宝玉和 “多余人”形象的理解与认识;但因为不少人在关注 相似性的同时忽略了二者存在的差异,没有从差异 性角度作更深入的研究,如特定时代、特定国度大背 景下有差异的文学观,不同环境下作家思想、创作主 旨及文学形象内涵上的差异等,方法论上的缺失直 接导致了创新观点的缺失。因为缺少新的更深入的 挖掘,部分论述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显得比较牵 强。另外,学术史意识的缺乏,是研究中存在的又一 问题。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关于贾宝玉是否“多余 人”的探讨,有很多观点和依据基本上与前阶段研 究相似或者相同,后来者较少从纵向角度去梳理总 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导致一些低级重复现象的出现。 这提醒我们,在运用比较文学方法研究作品时,既不 能脱离文学作品本身,不作过度阐释和主观臆断;又 要有学术史意识,尊重前人的学术成果,不盲从跟 风,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学术研究,尽可能地避免较低 层次的重复劳动。 众所周知,只要是国度、民族、语言、地域存在差 异,文学作品(即使是相同的作品)都会表现出差异 和各自的独特性。我们在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 时候,必须认真进行甄别,不能一概而论,将舶来的 .1 3. 理论套用在本国文学作品的随意比较中。随着比较 [13] 李惠明.刨深痛巨的历史音符——论贾宝玉的性格矛盾[J]. 文学研究方法的步步深入,有的研究者已经不再满 衡阳师专学报,1992(3). 足于简单的比较,而是在文化学、文艺美学等方面作 [14] 吴邦文.是多余人,还是叛逆者?——贾宝玉与奥涅金比较研 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1992(1). 渗透并试图有所突破,但研究深度仍显不够。比较 [15] 蒋濮.贾宝玉和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J].复旦学报, 文学的终极目的应是同中求异:在对相类似的文学 1991(1). 作品主题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比较研究时,应关 [16] 杜正堂.运败“金”无彩 时乖“玉”不光[J].红楼梦学刊, 注相似中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地理解文学 1992(4). 作品,进而达到与世界文学的交流和融合。 [17] 高永刚.贾宝玉和奥涅金形象比较[J].学苑教育,1999(6). [18] 尤海燕.2O世纪贾宝玉研究综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 总之,对于贾宝玉与“多余人”之间的比较研 社会科学版,2003(3). 究,如果不作比较文学学理上的规范和加强,仅限于 [19] 李新灿.贾宝玉形象研究史论略[J].红楼梦学刊,1999(4). 争论贾宝玉是不是“多余人”,笔者认为,这是一种 [20] 党静萍.“多余人”的典型[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1). 舍本逐末的研究,其形象也会丧失继续比较的价值。 [21] 万孟群.浅析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贾宝玉[J].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参考文献 [22] 周耀荣.两个叛逆的多余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23] 陈淑清.社会的多余人——奥涅金与贾宝玉形象之比较[J]. [1] 李湛章.从贾宝玉的形象看《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4). [J].北方论丛,1980(6). [24] 吴桂华,刘玉霞.贾宝玉与奥涅金[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 王璧成.夕阳晚霞,遥以心照[J].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学 2004(5). 报,1983(1). [25] 胡云波,刘占惠.贾宝玉的“多余人”形象探究[J].语文学刊, [3] 陈星鹤.在贾宝玉和“多余的人”之间不能划等号[J].南宁师 2006(8). 院学报,1984(1). [26] 李根芹.贾宝玉“多余人”形象简论[J].时代月刊,2008(1). [4] 傅加令.从光源氏与贾宝玉的比较,看“多余的人”形象特征的 [27] 高春辉评析多姿多彩的中国零余人[J].文学教育,2009(3) 同异性[J].九江师专学报,1985(4). [28] 熊文斌.因为审美所以叛逆——对贾宝玉的另一种解读[J]. [5] 陈松柏.耽乐主义者・多余的人・叛逆[J].零陵师专学报, 文教资料,2009(27) 1989(1). [29] 刘春芳.贾宝玉和奥尼金形象比较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 [6] 薛瑞生封建末世的多余人[J].红楼梦学刊,1992(2) 学学报,2002(3). [7] 孙彦波,赵舒云.浅析贾宝玉的多余人色彩[J].辽宁教育学院 [3O] 夏庆璞贾宝玉与多余人比较谈[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 学报,1993(3). (3). [8] 吴文娟.“多余人”笔下的“多余人”[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31] 唐蔚.贾宝玉与多余人比较谈[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 1995(3). (1). [9] 魏永贵一个“多余人”的典型[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6 [32] 姚玉环.贾宝玉与奥涅金的形象比较[J].语文学刊,2005 (1). (11). [10]秦家伦.论贾宝玉形象的典型意义[J].贵阳师专学报,1996 [33] 管恩森.比较文学视域下的红学研究[J].红楼梦学刊,2007 (4). (6). [11]吕志刚,朱传真.“多余人”的悲剧性解析[J].齐齐哈尔社会科 [34] 雨虹.《红楼梦》与外国文学作品比较研究综述[J].红楼梦学 学,1999(5). 刊,1992(3). [12]饶道庆.贾宝玉:一个结构的解构因子[J].红楼梦学刊,1999 (1) (责任编辑毕凌霄) Commentary on Comparative Study of JIA Baoyu and “Redundant People” LI Xiaguang (Literature Academy,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 1 00 1,China) Abstract:Since the 1980s,many critics have made comparative study of JIA Baoyu and“redundant people”.In 30 years,we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studies,but there were still some lacks on methodology and theory. Key words:JIA Baoyu;redundant people;comparative study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