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理想的语文课堂

2021-02-24 来源:客趣旅游网


浅谈理想的语文课堂

石莉莉

【摘要】2001年和2003年教育部分别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本文结合语文基本特征探讨好客标准:1充满人文关怀和民主气息 2抓住双基训练 注重主体实践 3激发质疑意识 生成智慧结晶 4探究文本主题 涵养学生心灵

【关键词】 工具性 人文性 双基 主体

传统的语文教育突出教师教的作用,因而偏重于将教师的课堂表现作为评价一堂语文课好坏优劣的重要标准。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以及教师广博的文史知识成为一堂好课必不可少的亮点。在这种以评教师素养为主的评课理念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成效往往被忽视,或沦为评价教师素养的依据之一。现代语文课堂倡导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从教者转变为导者。从关注教给学生什么和怎么教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从以教师的教为主到“以学生发展为本”,语文教育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下,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一堂好的语文课的评判标准。

2001年和2003年教育部分别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为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学习策略的获得。人文性的定义虽尚不统一,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学生主体的阅读实践2.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经验3.体验和思考蕴含在文本中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4.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涵养心灵。对人文性的强调实质上是弱化化了语言语言的政治工具性和思想的

物质外壳的认识。但并不能就此误以为是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事实上,语文首先要抓的就是工具性这个特征,语文的人文性只能在工具性的落实之中体现出来,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或是在工具性得到落实之后的文化加餐。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双基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的根基,如何在双基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乃是当今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一 .充满人文关怀和民主气息

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表现在课堂环境的创设上,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安全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外在条件。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成果,学生回答有失恰当,教师应当尽力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并即时纠正错误;当学生有所进步时,教师应不失时机表达自己的赞赏,小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学得的愉悦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

二 .抓住双基训练 注重主体实践

语文知识即字词句篇语修逻常是死的东西,这些死的东西并不一定需要老师的讲述,有些知识由学生自己去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也能解决。因此,语文课堂上宝贵的40分钟应该讲什么知识,语文教师必须慎重选择。策略性知识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一个抓手,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当结合文本特点提供给学生关于分析鉴赏文本的策略性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在学生鉴赏活动开始之前先行讲授,以便学生能够在文本鉴赏的实践中即使运用、巩固,也可以在教师引导学生以某种思路分析鉴赏文本后由教师或学生总结出鉴赏的方法,或者学生在鉴赏文本过程中不自觉的运用了一种新的鉴赏方法,教师也应因势利导予以明确。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还是文本的分析鉴赏都不是死

的东西,必须在实践中逐渐养成。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结合文本特点组织充分的听说读写的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能力训练的机会。

三 .激发质疑意识 生成智慧结晶

文本的多义性决定了文本鉴赏的多元性。发现文本中的矛盾尤其是人物心理的内在矛盾是深入文本的前提。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善于发现蕴含在文本中的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得到唤醒和发展。学生的主动质疑往往会生成意想不到的思维结晶,对文本的创新解读也许就并不再是奢望了。

四.探究文本主题 涵养学生心灵

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其中也不乏思想深邃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中或舞动着时代的韵律,或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或闪现着科学的光芒,或蕴含着人性的本质,或诠释着人生的真谛。总之,这些作品给与了青年一代精神滋养的肥料。在学生主动感受人物内心情感,领悟作者真正意图,思考文本深邃主体的过程中,他们的精神和思想也同时受到了一次人文的洗礼和提升。语文教学中进行脱离文本的思想道德教育是违背语文教育的规律的,其效果也必定是事倍功半的,语文教育不是政治课,赤裸裸的道德宣讲只会遭到学生的抵触。在语文教育中唯一可行的思想道德教育是让学生走进文本,贴近人物。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真实体验到人物的所思所感,也可以通过分析人物的处境、人物的性格揭示人物导致命运的根源。启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感,也不失为精神熏陶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堂理想中的好课关键在看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是否学到了他们应该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这效果立竿见影的。而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是否有所提高,这在短期内是无

法衡量的,因而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在这堂课上是否进行了语文实践及实践的效果(难题是否得到解决)。语文的人文性则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作用于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