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生产技术规范及技术要点丛书
保 健 规 范
上海光明乳业 荷斯坦专家团 保健组
2002年11月
目 录
1、兽医室的设置及操作要求
1.1兽医室的环境要求„„„„„„„„„„„„„„„„„5 1.2人员的配备与分工„„„„„„„„„„„„„„„„„5 1.3兽医人员的岗位职责„„„„„„„„„„„„„„„„5 1.4保健资料的建立与保管„„„„„„„„„„„„„„„6 1.5药品的保管„„„„„„„„„„„„„„„„„„„„15 1.6医用器械的消毒与保管„„„„„„„„„„„„„„„15 1.7兽医室的清洁卫生制度„„„„„„„„„„„„„„„15 2.疾病的诊断流程与给药方法
2.1诊断流程„„„„„„„„„„„„„„„„„„„„„16 2.2手术流程„„„„„„„„„„„„„„„„„„„„„21 2.3临床实验室诊断„„„„„„„„„„„„„„„„„„26 2.4给药方法„„„„„„„„„„„„„„„„„„„„„46 3.干奶技术与干奶期管理
3.1干奶的方法„„„„„„„„„„„„„„„„„„„„47 3.2干奶期的驱虫工作„„„„„„„„„„„„„„„„„48 3.3干奶期隐性乳腺炎的治疗„„„„„„„„„„„„„„48 3.4体细胞大于50万牛只的治疗„„„„„„„„„„„„„48 3.5乳头药浴„„„„„„„„„„„„„„„„„„„„„ 48 3.6日常检查„„„„„„„„„„„„„„„„„„„„„ 49
保健规范
2
4.隐性乳腺炎的检查
4.1检测方法„„„„„„„„„„„„„„„„„„„„„ 49 4.2判断标准„„„„„„„„„„„„„„„„„„„„„ 49 5.母牛的分娩
5.1自然分娩的优点„„„„„„„„„„„„„„„„„„„53 5.2助产原则„„„„„„„„„„„„„„„„„„„„„ 53 5.3助产时的消毒方法„„„„„„„„„„„„„„„„„„53 5.4难产的处理„„„„„„„„„„„„„„„„„„„„„54 5.5助产方法„„„„„„„„„„„„„„„„„„„„„ 54 5.6难产的处理„„„„„„„„„„„„„„„„„„„„„55 5.7犊牛的处理„„„„„„„„„„„„„„„„„„„„„55 5.8产后注意事项„„„„„„„„„„„„„„„„„„„„55 5.9常见生产疾病„„„„„„„„„„„„„„„„„„„„56 6.修蹄
6.1修蹄的方法与标准„„„„„„„„„„„„„„„„„„61 6.2常见蹄病的预防与治疗„„„„„„„„„„„„„„„„62 7.防疫
7.1W疫苗的免疫程序„„„„„„„„„„„„„„„„„„67 7.2炭疽疫苗的免疫程序„„„„„„„„„„„„„„„„„67 7.3免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68 7.4可疑牛只的隔离„„„„„„„„„„„„„„„„„„„68 7.5阳性牛只的扑杀„„„„„„„„„„„„„„„„„„„68
保健规范
3
7.6周边地区发生疫情时的处置方法„„„„„„„„„„„„68 7.7本场发生疫情时紧急方案„„„„„„„„„„„„„„„69 7.8灭蚊、蝇、鼠的方法„„„„„„„„„„„„„„„„„69 8.消毒
8.1药物的选择„„„„„„„„„„„„„„„„„„„„„70 8.2消毒工具的配置„„„„„„„„„„„„„„„„„„„70 8.3消毒的方法„„„„„„„„„„„„„„„„„„„„„70 8.4消毒的范围„„„„„„„„„„„„„„„„„„„„„70 9.奶牛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
感 冒(71) 支气管炎(73) 支气管肺炎(75) 创伤性心包炎(77)真胃变位(79) 真胃扭转(82) 犊牛下痢(84) 腹 泻(86) 前胃弛缓(88) 瘤胃积食(90) 瘤胃臌气(92) 创伤性网胃炎(94) 瓣胃阻塞(96) 生产瘫痪(98) 酮 病(99) 亚硝酸盐中毒(101)
编著人员:
谢耀龙(保健一级专家 牧场管理部) 秋泉标(保健二级专家 专业产品部) 葛晓平(保健二级专家 专业产品部) 陆剑强(保健二级专家 金山总场) 谷长根(保健二级专家 第十牧场) 顾建华(保健二级专家 第七牧场)
保健规范 4
1、兽医室的设置及操作要求 1.1兽医室的环境要求
1.1.1兽医室应设在牧场生产区内,靠近产房附近。 1.1.2兽医室应有操作室与办公室。
1.1.3兽医室的环境应该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1.1.4兽医室内应设置药柜,操作台,办公桌以及消毒用的电炉、冰箱等,创造必要的操作条件。
1.2人员的配备与分工
根据牧场的大小,牧场内应设一名兽医主管,负责全场的牛只保健,防疫消毒工作。各兽医之间应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范围。但要有团队精神,遇到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应互相协助共同参与。兽医要有值班制度,牧场24小时内不能无兽医。 1.3兽医的岗位职责
1.3.1兽医在平常的工作中应积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1.3.2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畜禽防疫卫生条例。 1.3.3制定牧场内的防疫消毒制度并监督、指导该制度的落实与执行。
1.3.4积极认真开展牛只的免疫接种工作,抗体检测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1.3.5每潮巡视牛舍,加强与生产管理人员的联系,仔细观察牛只的情况,及时、正确的诊疗牛只疾病。
1.3.6做好保健资料的建立与完善工作,每天工作完毕后必须将当天的牛只病历卡等资料详细认真的填写,并妥善保管,并建立兽医交接班制度。
1.3.7做好药品的保管工作,定期清理药柜,废弃过期、失效的药物。 1.3.8妥善保管医疗器械,如有缺损,应及时补充、维修。
1.3.9与牧场其他技术人员互相沟通、互相协助,共同做好牛只保健工作。
1.3.10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1.3.11各种制度上墙公布,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1.4保健资料的建立与保管
1.4.1病历卡与台帐记录:每天记录牛只疾病与治疗情况。病历卡必须一牛一卡。在病历卡上还应记录每次的免疫过程,二病检疫过程以及重大的疾病。记录疾病时应有:症状、诊断与治疗的整个过程。症状必须要有体温、呼吸、心律等生理指数。第二次复诊时必须写明症状的变化过程。台帐(俗称流水帐):牛只疾病与治疗的简单记录,以便兽医之间的交接班。 1.4.2疾病(月)报表:每月疾病发生情况的详细汇总。
1.4.3药物(月)耗用记录:每月所耗用药物的名称、单价、总的使用量。(包括:清洗、消毒药)统计牛只的治疗成本。
1.4.4隐性乳腺炎的检测与治疗记录:每月至少一次。
1.4.5干奶记录:干奶日期、预产期、驱虫、高体细胞的治疗、干奶前乳房情况、J-5疫苗的使用记录等。
1.4.6产犊记录:母牛号、分娩日期、分娩方式、胎衣情况,犊牛体重、性别、开奶时乳房情况等的记录。
1.4.7被迫淘汰或死亡牛只的诊断报告。 1.4.8修蹄及病蹄治疗记录。 1.4.9二病检疫记录。 1.4.9免疫记录。 1.4.10消毒记录。
1.4.11兽医日志:记录在牛只保健工作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保健规范
5
牧场消毒记录本
日期 药液名称及浓度 消毒场地
兽医流水台账
年 月 日 日期 牛舍号 牛号 疾病名称 保健规范
备注 治疗用药品名称、剂量 6
年 月 日药品消耗统计表
药品名称 上月底 库存数 本月 耗用数 月末 结存数 损耗数 保健规范 7
年 月 日牧场牛只疾病统计表 分类 消化系统(合计) 其 中 瘤胃臌气 瘤胃积食 前胃弛缓 创伤性胃炎 真胃扭转 肠 炎 犊牛下痢 其 中 生产瘫痪 醋酮血症 羊五号布氏杆菌苗接种 头 日期 月 日至 月 日 炭疽芽孢苗 日期 月 日至 月 日 检疫情况 未接种的犊牛 共检 头 布接种后初检的犊牛 病 共检 头 普检(复检)共 头 阴性(头) 可疑(头) 阳性(头) 重大疫病记载 头次 其 中 分类 生殖泌尿系统(合计) 难产 子宫扭转 子宫脱出 产后大出血 胎衣滞留 恶露滞留 子宫内膜炎 流产、早产 激素失衡 其 中 头次 分类 泌乳系统(合计) 泌乳期乳腺炎 其 干乳期乳腺炎 中 育成牛乳腺炎 乳头乳房创伤 乳房坏疽 蹄病 关节炎 关节扭转 关节脱位 骨折 风温症 四肢疾病(合计) 其 中 头次 分类 呼吸系统(合计) 其 支气管、肺炎 牧支气管肺炎 中 其他疾病(合计) 五号病 白血病 流行热 结核病 布氏杆菌病 放线菌 ( )中毒 败血症 犊脐带炎 感冒 头次 代谢疾病(合计) 心血管系统(合计) 创伤性心包炎 其 中 发病决计 头,月发病率 %,因病死亡 头,体细胞90万及以下(SMT++) 头,占 % 保健规范 8
头 其他检疫记录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
保健规范 9
结核普检(复检)共 其他疫苗接种记录 疫苗名称: 接种日期: 共 头 牧场分管领导: 制表兽医:
免、检疫统计表
炭疽芽胞苗接种记录 日期 月 日至 月 日 接种 头 其他疫苗接种记录 疫苗名称: 接种日期 共 头 日期 头数 阳性(头) 可疑(头) 阳性(头) 布氏杆菌病普查 结核普查 W病疫苗接种记录 日期 月 日至 月 日 接种 头 主管兽医: 制表兽医: 制表日期: 年 月 日
保健规范 10
乳牛病史卡
牛号 出生日期 组别 牛主:
免疫记录 产科重大疾病记录 日期 日期 奶牛病史卡付页
日期 症状与诊断 治疗 兽医 免疫名称、批号 结核病检疫结果 - ± + 日期 日期 结核病检疫结果 - ± + 左前 左后 右前 左后 病名及愈后情况 检疫记录 乳房状况记录
保健规范 11
1.5药品的保管
药品必须分类保管,药柜内保持干燥、通风,做好灭鼠工作。药物(包括各种疫苗)进出必须要有记录。剧、毒类药物应放入专门药柜并上锁,在药柜上有明显标签。有专人管理。生物药品必须按规定冰箱保管,定期清理药柜,废弃过期、失效的药物。做好每月的药物耗用表。
1.6医用器械的消毒与保管
1.6.1注射器、注射针、静脉注射导管,每次使用后必须放在消毒液里清洗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入消毒盒内煮沸消毒,煮沸时间应在15分钟以上。消毒后不能打开消毒盒,等待下次使用。产科器械每次使用后,用消毒液清洗干净,再用清水冲洗并用无菌、干燥的纱布擦洗干净,注意不能有残留水滴。放入专用器械箱,如发现缺损应及时补上或维修好。
1.6.2手术器械,每次使用后,用消毒液清洗干净,用0.9%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用无菌、干燥的纱布擦净。放入专用箱,有条件的牧场可用高压蒸汽消毒。
1.6.3医用器械消毒所用的消毒液可用1/4碘伏液或0.1%新洁尔灭液等。 1.7兽医室的清洁卫生制度
1.7.1兽医室必须保持清洁、卫生,无蜘蛛网、无蚊蝇,无老鼠。各种保健资料有序归档。各类医用器械整齐放置。每天清理掉使用下来的药瓶及其废弃物。 1.7.2兽医人员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严禁留长指甲。
2、疾病的诊断流程与给药方法 2.1诊断流程 2.1.1询问病史
发病时间、发病当时环境条件、发病经过、发病后的表现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有无进行治疗、诊治经过、用什么药治疗过、剂量及效果、是否量过体温、牛只粪便情况、近期其他牛是否有类似问题、结局如何、该牛何时产犊、目前是否已怀孕等等。
2.1.2全身状态的检查
包括精神状态、营养、发育与体格、姿势与步伐检查 2.1.3体温、脉搏数及呼吸数的测定
2.1.3.1体温的测定通常以测直肠温度为准,健康牛的体温为38.4~39.3,健康牛的体温可受到某些生理因素及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而发生一定程度波动,测量体温时就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
2.1.3.2牛通常检查尾中动脉每分钟脉搏博动的次数,成年牛的正常脉搏率为60~80次/分钟,犊牛为72~100次/分钟。脉搏率也会受到一些生理性因素及外界条件变化而变化。牛只个体也略有差异,所以兽医应根据实际情况作鉴别诊断。
2.1.3.3呼吸数的测定:测定每分钟牛只呼吸次数,通常测2~3分钟的呼吸数,取每分钟的平均数。方法有目测法和用诊断器在气管和肺泡呼吸音来计数。正常成乳牛呼吸频率18~28次/分钟,犊牛为20~40次/分钟。呼吸数也同样会受某些生理因素和外界条件变化而出现一定的变动。
2.1.4被毛、皮肤检查和体表淋巴结检查。
2.1.4.1鼻镜的检查:健康牛鼻镜湿润,并附有少许水珠,牛患病时,鼻镜往往变为干燥。严重时甚至发生龟裂现象。 2.1.4.2被毛皮肤检查
Ⅰ、健康牛的被毛长短、粗细均匀,有光泽。被毛粗糙无光泽,易脱落,多见于营
保健规范
12
养不良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局部被毛脱落常于皮肤病。 Ⅱ、皮肤检查包括皮温、弹性
①、皮肤温度检查:全身皮温增高,见于发热性疾病;全身皮温降低,为体温过低的标志。局部皮温升高,见于局部炎症病灶。
②、皮肤弹性检查:检查时用手在颈侧或肩后等处将皮肤持成皱壁,然后放开,观其恢复原然的状况。如恢复缓慢,见于营养不良,被毛和皮肤病等。
2.1.4.3体表淋巴结检查:对某些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牛常被检查淋巴结有颌下淋巴、肩前淋巴、腹股沟淋巴及乳房淋巴,检查方法通常用触诊的方法,如有热、痛、肿胀,常见于该淋巴结所控制部位的感染和某些传染病。 2.1.5心血管系统检查 2.1.5.1心脏听诊
Ⅰ、部位:在左侧胸壁前下方,肘关节内侧(3~5肋间,肩关节水平线下方)。 Ⅱ、目的:应测寂静心率、节律和心音的强度,有无分裂和心脏杂音。借以确定心脏机能与状态,健康牛只心博频率为60~80次/分钟,犊牛稍快。 2.1.5.2表皮静脉检查
奶牛主要检查颈静脉,观察静脉的充盈度,颈静脉沟有无肿胀、硬结及热痛反应。静脉怒张,见于创伤性心包炎等血液回流严重障碍的疾病。颈静脉沟处出现肿胀并伴有热痛反应是颈静脉及其周围炎症的特征。 2.1.6呼吸系统检查
包括呼吸运动检查,呼出气、鼻液、咳嗽的检查及胸部检查。
2.1.6.1呼吸运动检查:正常奶牛为胸腹式混合型呼吸。病理性的呼吸型有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2.1.6.2呼出气息检查:正常奶牛两侧鼻孔呼出气流强度相等。呼出气稍有温热感,一般无特殊气味。
2.1.6.3鼻液检查:主要观察鼻液量、性状、有无混杂物,一侧性还是二侧性。健康牛由于量较少且经常用舌舔食,故不易见到。
2.1.6.4咳嗽的检查:咳嗽是由于呼吸道或胸膜受到刺激所致。 2.1.6.5胸部检查:主要有触诊、听诊的方法进行。
Ⅰ、胸部触诊主要判断其敏感性,有无水肿、气肿以及肋骨状态有无变化等。 Ⅱ、胸部听诊:一般采用听诊器进行听诊,听诊区域前界为自肩胛骨后角沿肘肌向下的一条似“S”形曲线,止于第四肋间。听诊应在两侧肺的听诊区内普遍、仔细地进行,并对两侧听诊音进行比较。正常肺泡呼吸音为柔和“夫夫”音,以肺区的中部最为清晰,支气管呼吸音稍微粗厉,类似“赫赫”音,牛只在呼气时,听得较为清楚。健康牛仅在第3~4肋间,肩端线以下的局限区域内听到。 2.1.7消化系统的检查
2.1.7.1当发现有流涎、采食、咀嚼及吞咽障碍时,应检查食道是否通畅,舌有无外伤,牙齿排列是否整齐,有无松动和龋齿现象,咽喉部有无热、肿、痛现象。 2.1.7.2腹部及胃肠的检查
①、腹围与腹壁的检查:观察腹围的大小、形状、触诊腹壁的敏感性与紧张性。腹围增大常见于消化道疾病,但妊娠后期腹围增大属正常的生理现象,腹部敏感和浮肿见于心脏、肾脏、腹膜炎、寄生虫等疾病。
②、瘤胃检查:主要检查瘤胃蠕动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其内容物的性状。健康牛的瘤胃内容物似面团样的硬度;听诊时可听到似远雷声的瘤胃蠕动音,每分中1~3次,每次持续15~20秒。瘤胃蠕动音减弱和消失,为疾病的标志。
保健规范
13
③、网胃检查:用重压的方法检查网胃有无敏感、疼痛。简易的方法是用一木棒于剑突下,两人分别于两侧握住木棒两端用力向上抬,压迫网胃区,观察牛的反应。如被检牛表现不安,呻吟或企图卧下,表明网胃区有疼痛反应,见于创伤性疾病。 ④、瓣胃检查:瓣胃位一腹腔右侧7~9肋间,肩端水平线上下2~3CM的范围内。检查时主要用听诊的方法能在该范围内听取蠕动音,再辅以强力重压,观察牛只的反应。瓣胃正常蠕动音随瘤胃蠕动音之后出现,呈轻微的“沙沙”音。在病理状态下,蠕动音常减弱或消失。
⑤真胃及肠管检查:真胃检查在牛腹腔右侧第9~11肋间沿肋弓下的真胃区进行。用视诊的方法观察真胃区有无隆起,用听诊的方法,听取类似肠音的真胃蠕动音。肠管检查在右腹壁区域内进行,主要以听诊听取肠蠕动音。真胃和肠蠕动音的亢进和减弱,都是病态的表现。 2.1.8乳房的检查
主要采用视诊和触诊的方法进行,必要时挤取少量的乳汁,进行乳汁感观检
查。乳房视诊应注意乳房的大小,损伤、肿胀及乳房对称情况。触诊时应注意其温度、硬度、弹性,有无硬块,结节或疼痛。乳汁感观检查应注意乳汁的颜色、稀稠状况,乳汁内是否混有血液,脓液,是否有凝块,进行综合判断。 2.1.9直肠检查
直肠检查可确诊处部检查腹部膨胀的多种病因,包括网胃变位,扭转、盆腔
脓肿、子宫情况等。
2.1.10四肢关节及蹄部的检查
主要检查关节是否肿胀,有无强直现象,蹄冠部有无肿胀,牛只有无跛行现
象。
2.2手术治疗流程 2.2.1牛只的保定
牛只的保定是为了确保人畜安全,使检查,治疗及手术顺利进行。常用保定方法有站立式和横卧式保定两种(背仰式保定除犊牛脐疝修补术时需要用外,对成乳牛不宜采用)。 A站立式保定:
站立式保定最简易的方法在牛只修蹄架上,用颈夹在牛只颈部夹住。牛头部用笼箍头固定后拉紧。对体质较弱的牛只,腹底部用两根腹带吊紧,以防牛只在手术过程中下蹲或卧下,尾巴用绳固定在一侧牛腿上。另一种方法可借助牛栏,在牛床上进行站立式保定。方法是将牛头部用笼箍头固定在牛栏纵向铁柱上,用较粗的棉纱绳在腹部自上而下固定在牛栏的横向铁柱上(需避开手术刀口)以防牛只左右移动,尾巴用绳固定在一侧牛腿上。(附图) B横卧保定:
用一根较粗5-6米长棉纱绳,一头在两牛角上打结固定(无角牛需要用笼箍头固定),然后另一头在被保定牛的肋胸区(两前肢肘突后)和第13肋骨后缘经腹底部环绕,在交汇处将绳头穿过,类似手术缝合过程中连续结节缝合样,然后,一助手徒手保定牛只的头部,用3-4人用力拉紧另一头,使牛只慢慢向指定一侧倒下,用绳捆扎两前肢及后肢予于固定,尾巴固定在一侧后肢上。(附图) 2.2.2麻醉
A、局部麻醉(主要指腹部手术) (1) 腰旁麻醉(手术侧)
用2%普鲁卡因溶液,每个穴位剂量20毫升,穴位进针深度15毫米,注射10毫升,注射针退至皮下再注射10毫升。注射针宜采用3.75厘米长的16号针。麻醉穴位是第一腰椎横突前面,第二腰椎横突后面及第四腰椎横突前面(简易记忆方法是1.2.4,前后前)进
保健规范
14
针部位在腰椎横突前0.5厘米处进针。 (2)浸润麻醉:
用2%普鲁卡因溶液200毫升,用16-18号兽用25厘米麻醉针,在选择刀口中心的两侧5厘米处,分两点做菱形浸润麻醉。
麻醉方法:将麻醉针穿透皮肤,进入腹外斜肌后,沿着斜肌平行方向徐徐插入,进针长度视手术刀口长度而定,刀口应在浸润麻醉区域内,然后接上注射器,边注射麻醉针边缓缓往后退。
B、全身麻醉(成乳牛一般手术不采用,剖腹产有时采用)
用5%10毫升/支静松灵1支,肌肉注射,手术部位用2%普鲁卡因200毫升作菱形皮下浸润麻醉(具体参照局麻) 2.2.3消毒
A、手术器械及用品的消毒 (1) 高温灭菌
有条件的牧场应对手术器械、护创布、纱布等在高压消毒锅内120℃,30分钟高压灭菌,待用。
(2) 浸泡消毒
用0。2%新吉尔灭溶液或1/4碘伏液浸泡10分钟消毒(用浸泡消毒发消毒时用于稀释液新吉尔灭水应用蒸馏水,如有沉淀应重换消毒液) B、手术部位的消毒
(1) 应对手术部位剃毛,在刀口周围约8厘米皮肤被毛应剃去。 (2) 应对手术部位先进行清洗,用5%碘伏溶液清洗,清洗应从预定手术切口由里向外进
行,除去污物和浮毛。
(3) 用药棉蘸10%碘酊涂剃毛区,约10分钟后75%酒精脱碘,用消毒过的纱布由里向
外擦净。
C、术者及助手的手部消毒
(1) 术者及助手的手应用肥皂洗净,用药棉蘸2%的碘酊对指甲进行消毒。然后过5分钟,
指甲部用70%的酒精脱碘,然后用0.2%新洁而灭浸泡5分钟(或1/4碘伏液)。
2.2.4组织切开方法
A、皮肤:采用锐性切开
术者用食指或中指抵住手术刀片前端,以控制进到深度,然后垂直插入,插入后,刀柄切皮肤成45度尖角后,缓缓向预定方向划下。到手术刀口末端,手术刀与皮肤成垂直后提起。
注意点:划开皮肤时,术者用力要均匀,尽量避免伤及皮下肌肉及切口呈锯齿型。 B、肌肉:锐性切开腹外斜肌,方法同上。注意点:
(1)尽量避免大的血管,无法避免的要即使止血,止血要完全。对较粗的血管要用手术丝线接扎。
(2)要杜绝伤及里面其他组织。
C、钝性分离腹内斜肌及腹横肌,方法用手术刀柄或止血钳头沿肌肉纤维走向掏一个小孔,孔的大小以容纳两手指为宜,然后用刀撕开。注意点: (1)钝性分离点要避开神经侧枝及可视的血管。
(2) 分清肌层,由于腹内斜肌及腹横肌纤维走向有异,故严禁两层肌肉一起作钝性分离。 D、腹膜:锐性打开。
方法:先用止血钳钳起腹模,助手手持止血钳稍用力向外提起,术者用圆头手术剪纵向剪一开口,以容纳一手指为宜,然后把食指伸入腹腔,使腹膜与内脏分离,然后用手术剪贴
保健规范
15
着食指纵向打开腹膜。
注意点:在打开腹膜时,要仔细,不要伤及内脏。为便于缝合,通常都采用纵向打开腹膜。 E、胃、肠、子宫的切开。方法:都采用锐性切开。注意点:
(1)在打开胃、肠、子宫时,要采用相应保护措施,以防内容物污染腹腔。 (2)刀口选择要避开大的血管,切开子宫时,还要避开宫阜。 F、缝合
(1)胃、肠、子宫切口的缝合,先对刀口作连续缝合,再作包埋缝合。
方法:先对切口用3#羊肠线和12*48圆针作连续逢合,把整个切口缝合起来,然后在缝合口的外缘,再作连续包埋缝合,使第一次缝合口内嵌。
注意点:第一次缝合不要穿透粘膜层,两边切口要对齐,针间距离要均匀,针间刀口应无明显裂口。包埋缝合要对第一次的缝合口完全包埋,以防内容物外漏。 (2)腹膜缝合
方法:用12*48圆针3#羊肠线作连续缝合。 注意点:缝合时不要把内脏与腹膜缝合在一起。 (3)肌肉缝合
对每层肌肉的缝合,都采用连续结节缝合,用3#羊肠线及12*48圆针进行缝合。
注意点:缝合前对创口进行清洗,除去血块,注意有否渗血,如有渗血,要用止血钳止血彻底后,方能缝合。每层肌肉处理清洁后,要放入抗生素以防感染(青霉素160万,链霉素200万。)
(4)表皮缝合
方法:用12*48三棱针(角针)和18#手术缝合线进行间断结节缝合。 注意点:皮肤缝合针间距离1~1.2厘米为宜,切口皮肤应对齐。缝合结束时,应用镊子或止血钳对刀口进行整理,使切口皮肤略外翻,涂10%碘酒。正常情况下15-20天后拆线,拆线前后必须涂10%碘酊,预防创口感染。 2.3.实验室诊断
有些疾病单靠物理检查听诊等难以确诊,需要有实验室的数据加以鉴别诊断。通常有血常规化验,尿常规化验及大便的隐血试验。 2.3.1血液常规检查
2.3.1.1血液的采取和抗凝剂
血液的采取:乳牛可采用尾根静脉采血,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先把尾根举起,穿刺部位用酒精棉球擦净,待充分干燥后,用采血针头从尾根刺入,使血液自然流出。做红白细胞计数等一般血液检验时,则应弃去第一、二滴(因常混有组织液,影响计数)然后取自然流出的血液,采血完毕后,局部消毒并用干棉球压迫止血。
抗凝剂:血液检查中,凡用全血或血浆的,均须加入适量的抗凝剂,以防血液凝固,常用的抗凝剂 见表。
保健规范 16
常用抗凝剂 抗凝剂 血液10毫升需要量 草酸纳钾15-30毫克 、溶液1毫升(注入试管,置温箱内干燥备用) 0.04-0.05克 3.8%或5%溶液1毫升 5-200毫升 10%溶液 0.1-0.2毫升 10%溶液 0.1-0.2毫升 配置 抗凝作用 优缺点 价格便宜,抗凝作用强,草酸铵能使红细胞鼓胀.草酸钾、草酸纳使细胞缩小.两者的混合液不改变红细胞容积,草酸盐有毒性,不能作输血用血液的抗凝剂 毒性低,可作输血用的血液抗凝剂.抗凝作用弱,而碱性较弱,不适于血液生化实验 不改变红细胞大小,白细胞着染力强,可阻止血小板集聚,血液在温室下保存9小时,冰箱内保存24小时,对血沉值无影响 不改变红细胞容积,对血液化合分析干扰小,但抗凝时间短,白细胞着染较差,价格昂贵 草酸盐 粉末 草酸钾0.8克 草与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解酸铵1.2克 蒸馏水100的草酸钙而阻止血液凝固 毫升配成溶液 粉末 3.8%或5%溶液 与钙离子形成非离子化的可溶性化合物而阻止血液凝固 夺取血中钙离子而阻止血液凝固 阻止凝血酶无转变为凝血酶而阻止血液凝固 柠檬酸钠 EDTA钠 肝素 粉末 10%溶液 1%溶液 保健规范 17
2.3.1.2红细胞检验
A、白细胞计数板,为一块厚,小透明玻板,中央刻有两个计数池,每个计数池分为9个大方格,每个大方格的长和宽均为1毫米,深为0.1毫米,其容积为0.1立方毫米,四角的4个大方格,又分别划分为16个中方格,供白细胞计数用,中央的1个大方格又纵横用双线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再分为16个小方格,共计400个小方格,供红细胞计较用. B、红细胞稀释液 :赫姆氏液
氯化钠 1.0克 结晶硫酸纳 5.0克(或无水硫酸钠2.5克)
氯化高汞 0.5克 蒸馏水 加至200毫升 溶解后加2%伊红水溶液1滴,过滤后用 C、操作
1) 取小试管1支,加红细胞稀释液1.99毫升 2) 用清洁干燥微量吸管取末稍血10微升
3) 擦去管尖外部采血,轻轻吹入红细胞稀释液底部,再轻吸上层清液,漱洗吸管2-3次,然后立即混匀
4) 充池后待2-3分钟,用低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四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 D、 计算,每立方毫米红细胞数,即将5个中格红细胞总数乘10000 E、 正常值,奶牛红细胞(万/立方毫米)603±115 F、 临床意义:
1)增加,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大出汗、重度腹泻、呕吐、体腔积水或大面积烧伤
2)减少,见于各种贫血性疾病及血液、寄生虫病等 2.3.1.3白细胞检验 A、 白细胞稀释液
冰乙酸 2毫升 蒸馏水 98毫升 1%亚甲蓝液 3滴 B、 操作
1) 小试管1支,加白细胞稀释液0.38毫升
2) 用微量吸管准确吸收末稍血20微升,擦去管尖外部采血,将吸管插入小试管中稀释液的底部,轻轻将血放出,并吸取上层清液,漱洗吸管二次,最后用于摇动试管混合 3) 充池,静置2-3分钟,待白细胞下沉
4) 用低倍镜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
C、 计算:每立方毫米血液内的白细胞数=四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50 D、 正常值:奶牛白细胞(个/立方毫米)8188±2230 E、 临床意义
1)增加,一般表示白细胞生成机能增强,见于大多数急性传染病和炎性疾病。如肺炎、胸膜炎、胃肠炎、化脓性炎症
2)减少,表示白细胞生成机能减弱,见于各种病毒性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感染或长期应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等。此外,胃肠破裂时,血液中白细胞常急剧减少 2.3.1.4白细胞分类计数 A、 试剂 1)、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取瑞氏染色粉1克,姬姆萨染色粉0.3克,置洁净研钵中,加少量甲醇(分析纯)研磨片刻,吸出上层染液。再加少量甲醇,继续研磨,再吸出上液。如此连续几次,共用甲醇500毫升,收集于棕色玻璃瓶中,每天早晚各振摇3分钟,共5天。以后再放一周即能使用。 2)、PH6.4-6.8磷酸盐缓冲掖
磷酸二氢钾(无水) 6.63克
保健规范
18
磷酸氢二钠(无水) 2.56克
加少量蒸馏水溶解,用磷酸盐调正PH,加水至1000毫升。 B、 操作 1)、采血后推制厚薄适宜的血膜片,血膜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分。 2)、推好的血膜在空气中晃动,以促使快干。天气寒冷或潮湿,应于37℃温箱内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 3)、染色,平置玻片于染色架上滴加染色3-5滴,促使迅速盖满血膜,约1分钟后,滴加缓冲液5-10滴,轻轻摇动玻片或对准血片吹气与染色液完全混合,5-10分钟后,用水冲去染液待干。 4)、选择涂片的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计数100个白细胞,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求出各类细胞所占的比值 C、正常值 奶牛白细胞分类(%)表
淋巴细胞56(46-66) 嗜中性细胞37(29-45) 嗜酸性细胞6.1(0-8) 嗜碱性细胞0.2(0-3) 单核细胞0.7(0-3) C、 临床意义 1)、 淋巴细胞 直径为7-15微米
增多,见于慢性传染病,也见于感染性疾病的恢复期 减少,多见于急性传染病的初期。 2)、嗜中性细胞 一般为11-14微米直径,细胞浆呈浅红色,其中散布有紫红色。细小颗粒核呈蓝紫色。依据其成熟程度又可分为幼稚型、杆状核、分叶型三种
增多,见于急性细菌性传染病、化脓性炎症。此外,中毒性疾病、溶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以及手术后
减少,见于流行性感冒。磺胺中毒和某些严重疾病末期。 3)、嗜酸性白细胞 直径为11-16微米,核常分为2叶,成一对梨状,染色质粗,染成淡紫色,无核仁,胞浆染成淡红色,含有粗大,规律的金黄色嗜酸性颗粒。 增多,主要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此外,烧伤,湿疹等。
减少,有时见于急性败血性疾病,病毒病等。嗜酸性白细胞减少甚至消失,表示疾病严重,如消失后又重现,则示疾病好转。 4)、嗜碱性白细胞 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8-15微米,核分叶不明显,染色深蓝紫色。胞浆呈蓝中红色,颗粒呈紫色,数量不多。
嗜碱性白细胞一般变化不大,仅在骨髓性白血病时出现,或在使用某些药物后出现暂时增多。一般无临床意义。 5)、单核细胞 直径13-23微米,胞核较大,呈肾形,马蹄形,核染色质疏松如网状,淡紫色,胞浆染成淡蓝灰色,含有许多细微的嗜天青颗粒
增多,见于败血性疾病或急性传染病的第二期,也见于园虫期。 减少,有时见于急性传染病的初期或严重的进行性贫血性疾病 2.3.1.5血红蛋白的测定
A、 试剂0.1N(当量)盐酸液或1%盐酸液 B、 操作 1)、于测定管内加入0.1N盐酸液或1%盐酸液,至2或20刻度处 2)、用清洁干燥微量吸管取末梢血20微升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轻轻吹入测定管盐酸液层底部,再轻吸上层清液漱洗吸管2-3次,然后立即混匀。 4)、静止10分钟,然后慢慢沿管壁滴加蒸馏水。随加随轻轻摇动,直至测定管内的颜色与
保健规范
19
标准色柱一致为止。 5)、读取测定管内液体凹面刻度,即为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克数或百分数。一般用克数报告。
牛的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00毫升血液中11克
C、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量的病理变化可表现为增多或减少,在一般情况下与红细胞数的临床意义基本相似。
2.3.1.6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1)、六五型血沉测定管 内径为9毫米,高17厘米,容量为10毫升,由上至下刻有0-100的刻度 2)、于六五型血沉管内,吸取加有抗凝剂的血液至刻度0处,将血沉管直立于血沉架上静置。于15、30、45、60分钟各观察一次,分别读取血沉管与红细胞柱高相当的刻度,即为上述各时间的血沉值。一般以1小时为标准,牛一般为0-12毫米 3)、临床意义:
血沉加速 主要见于贫血性疾病,血孢子虫病及营养障碍性贫血等。此外,急性传染病、恶性肿瘤、化脓性炎症、进行性结核、白血病,风湿症及铅、砷中毒和出血等,也可见到血沉加快。
血沉减慢 见于血液浓缩的疾病,如重度腹泻及大出血、汗后,此外,传染性脑脊髓灰质炎,破伤风及腹痛等,也见有血沉减慢。 2.3.2尿液检查
2.3.2.1尿液的采集和保存
采集尿液,通常用清洁的容器,在奶牛排尿时直接接取,必要时可人工导尿。尿液采取后应立即检查,如不能及时检查或需送检时须加入适量的防腐剂。
1)、甲苯,按尿量加入0.5-1%的甲苯,检验时吸取下层尿液。 2)、硼酸,按尿液的0.25%加入。 3)、樟脑末,加入微量。
以上三种防腐剂,对各项实验均无妨碍,可直接使用,但要注意,作细菌学检查的尿液,不可加入防腐剂。 2.3.2.2尿液物理学检验 1、浑浊度
即透明度 奶牛新排出的尿液,澄清透明,无沉淀物。尿液浑浊原因的的鉴别方法: 1)、尿液经滤过而透明的,是含有细胞、管型及各种不溶性盐类。 2)、尿液加醋酸产生泡沫而透明的是含有碳酸盐,不产生泡沫而透明的,是含有磷酸盐 3)、尿液加热或加碱而变透明的是含有尿酸盐,加热不透明的,加稀盐酸而透明的,是含有草酸盐。 4)、尿液加入乙醚,振摇而透明的是脂肪尿。 5)、尿液加20%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液而呈透明胶冻样的是混有脓汁。 6)、尿液经上述方法处理后仍不透明的是含有细菌。 2、尿色
正常的尿色,牛尿呈淡黄色。当尿量增加时,则尿色变淡。尿量减少时,则尿色变深。尿色变红色时,常见于尿中混有血液,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内服或注射某些药物时,也常引起尿色变化,不要误认为是病理状态。尿中含有多量蛋白质时,振荡时也可产生大量泡沫,但泡沫无色,不易消退。 3、尿液比重
测定方法:将尿振荡后,放于量筒内,小心的将尿比重计浸入尿液中,不可与瓶壁
保健规范
20
相接触,经一分钟,待尿比重计稳定后,读取液面半目形凹处与尿比重计上相当的刻度,即为尿的比重数。牛尿的比重为1.025-1.050。
比重增高,见于热性病、大下痢、呕吐或糖尿病。减少,见于慢性肾小管性肾炎、酮血病、尿崩症渗出液的吸收期以及服用利尿剂后。 2.3.2.3尿液的化学检验 1、酸碱反应测定
一般草食动物的尿在生理状态下是呈碱性反应。检查尿的反应常用广谱PH试纸测定。健康牛尿液的PH为7-8。草食动物的尿变为酸性,见于饥饿、大发汗。纤维性骨营养不良及一些热性病。 2、蛋白质检查
检验尿中蛋白尿时,被检尿必须澄清透明,所以多碱性尿及不透明尿,须先经过滤或离心沉淀或加酸使之透明。
煮沸加酸法: 1)、试剂10%硝酸液,10%醋酸液 2)、操作 取酸化的澄清尿液(对酸性及中性尿不须酸化,如浑浊则静置过滤或离心沉淀使之透明)放入试管内(约半试管)将尿液的上部置酒精灯上慢慢加热至沸。如果煮沸部分的尿液变浑浊下部未煮沸的尿液不变,待冷却后,原为碱性尿的加10%硝酸液1-2滴。原为酸性尿的或中性尿的,滴加10%醋酸液1-2滴。如果浊物消失是磷酸盐类,浊物不消失,证明尿中含有蛋白质。
根据浑浊程度,用下列符号做报告结果 — 仍澄清不见浑浊,为 阴性
+ 白色浑浊,但不见颗粒装沉淀
++ 明显的白色颗粒状沉淀,但不见絮片沉淀 +++ 大量絮状浑浊,但不见凝块 ++++ 见到凝块,且有大量絮状沉淀 3、临床意义
尿中检出蛋白质,要区分肾性蛋白尿还是肾外性蛋白尿。肾性蛋白尿,见于肾炎,肾病变,肾外性蛋白尿,见于膀胱炎和尿道炎。尿中检出蛋白尿时,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尿沉淀检查,以判定患病的部位。此外,某些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中毒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以及血孢子虫病等,均可出现蛋白尿。 2.3.2.4血尿与血红蛋白的检查
尿中混有血液叫作血尿。血尿静置或离心沉淀后,有红色沉淀,显微镜检查可见有红细胞。尿中出现血红蛋白叫作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是呈红褐色,但静置后无红色沉淀,显微镜检查也无红细胞。 联苯胺检查法
1、试剂: 冰醋酸、联苯胺粉末及3%过氧化氢液
2、操作: 取联苯胺粉末少许(约一刀尖)置试管内,加冰醋酸约2毫升,振荡溶解。加入3%过氧化氢液1-2毫升,混合后将被检尿重积其上,如两液接触面出现绿色或蓝色环的为阳性,证明尿中含有血红蛋白。
3、判定: 根据显色的快慢和深浅,用符号表示反应的强弱 ++++ 立即呈黑蓝色 +++ 立即呈深蓝色
++ 1分钟内出现蓝绿色 + 1分钟以上出现绿色
保健规范
21
— 3分钟后仍不显色 4、临床意义
血尿是伴有肾功能障碍的疾病及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损伤的重要的征候。见于肾破裂、肾恶性肿瘤及肾炎、肾盂结石及肾盂炎、膀胱炎及膀胱结石。尿道黏膜损伤,尿道结石,尿道溃疡和尿道炎,此外,在许多传染病,可发生肾性血尿。
血红蛋白尿,见于新生幼畜溶血病、焦虫病、大面积烧伤及氟化物、四氯化碳中毒等。
2.3.2.5葡萄糖检查(碱性铜法) 1、试剂:硫酸铜 17.3克 柠檬酸钠 173克
无水硫酸纳 100克 (如用结晶硫酸纳为200克) 蒸馏水 加至1000毫升
先将柠檬酸纳及无水硫酸纳放于700毫升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再另将硫酸铜溶解于100毫升蒸馏水中,然后将其慢慢倾入已冷却的前液中,不断搅拌并加蒸馏水使总量至1000毫升,过滤后放与于棕色瓶内,可长期保存。 2、操作:
Ⅰ、取碱性铜试剂5毫升置硬质试管内,加热煮沸,必须颜色不改变和冷却后无沉淀方可应用,否则试剂失效应重新配制。
Ⅱ、加入尿液0.5毫升,切不可过多,在火焰上煮沸1-2分钟,随煮随摇动,防止液体喷出管外,但必须保起持沸腾状态。
Ⅲ、冷却后,观察结果,根据颜色变化用符号或文字报告,制定标准如下:
试管变化情况 试剂仍清晰呈蓝色,如有多量尿酸盐存在,可能有少许蓝灰色沉淀。 仅于冷却后有少量绿色沉淀 煮沸约1分钟后显少量黄绿色沉淀 煮沸约15秒钟,即显土黄色沉淀 开始煮沸时,即呈多量红棕色沉淀 糖含量 (克%) 无糖 微量0.5以下 少量0.5-1 中等量1-2 多量2以上 符号 — + ++ +++ ++++ 3、临床意义
糖尿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糖尿。牛采食大量含糖的饲料或因恐惧、兴奋,可发生生理性糖尿,但多为暂时性的,妊娠母牛尿中含有少量糖,也属于生理性的现象。病理性糖尿病、狂犬病、产后瘫痪、长期痉挛、脑膜脑炎和脑出血等。 2.3.2.6酮体检查 (罗斯氏(ROSS)法) 1、试剂: 1)、ROSS氏试剂 亚硝基铁氰化纳1克,硫酸铵100克。混合放在研钵内充分磨细保存于棕色瓶内 2)、浓氨水(28%) 2、操作:
取被检尿5毫升放于试管中,加ROSS氏试剂1克,振荡溶解。沿管壁加浓氨水1毫升重积其上,静置。如有酮体时,则在两液接触面上形成高锰酸钾样,紫红色环。 3、判定:
+++ 20毫克%以上 立即显色
++ 15-20毫克% 10分钟后显色
保健规范
22
+ 10-15毫克% 20分钟后现色 ± 5毫克% 紫红色不鲜明 4、临床意义:
尿中酮体增多见于牛酮血症,前胃弛缓等。脂肪代谢增强,如糖尿病、产后瘫痪、尿中酮体也增多。此外,长期饥饿、衰竭症,恶性肿瘤,磷中毒和氯仿或乙醚麻醉,尿中酮体也增多。
2.3.2.7、尿沉渣显微镜检验 1、操作: 1)、取刻度离心管,倒入混合后的新鲜尿液10毫升,每分钟1500转速度,离心5分钟 2)、待离心停止后,取出离心管,弃去上层清液,留下0.2 毫升沉渣,轻摇离心管,使尿沉渣,有形成分充分混匀 3)、取尿沉渣0.02毫升,滴入载玻片上,用18×18毫米的盖玻片覆盖 2、结果判断:
尿沉渣镜检观察,用10×10镜头,观察其中有形成分的全貌及管型。用10×40镜头观察鉴定细胞成分和计算数量,应观察10个视野所见最低和最高值,再计算出平均每一个视野的数值,记录结果。管形及其他结晶成分,按偶见、少量、中等量及多量报告。 偶见 整个标本中仅见几个 少量 每个视野见到几个 中等量 每个视野数十个
多量 占每个视野的大部,甚至遍布视野 1)、无机沉淀检查:
Ⅰ、碳酸钙 牛尿中缺乏碳酸钙时,如无明显饲养因素的影响,则属于病态,若尿中重新出现碳酸钙,表示疾病好转。
Ⅱ、磷酸铵镁 新鲜尿中出现,表明有化脓性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Ⅲ、尿中磺胺结晶 牛在吸用磺胺类药物后,有一部分可从尿中排除,在随尿排泄的过程中,容易形成结晶,尿中出现,尤其是大量出现磺胺结晶时,可能在肾盂,输尿管内形成沉淀发生损伤而且时磺胺中毒的预兆,应立即引起重视。如疑为磺胺结晶而辨认困难时,可取一小片白纸,将一端浸入尿中使之润湿,滴加20%盐酸液1滴,显橙黄色的为磺胺类结晶。 2)、有机沉渣检查 ①血细胞 Ⅰ、红细胞
正常时一般没有,但当肾小球通透性增大时,血液中的细胞能进入尿中。尿中出现红细胞还应考虑是否为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的出血所致 Ⅱ、血细胞和脓细胞
正常尿中仅有个别的白细胞,而没有脓细胞。肾脏和尿路有炎性病变,或脓肿破溃流向尿路时,尿中可见多量的白细胞或脓细胞 ②上皮细胞
Ⅰ、肾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时,可在细胞质中见到散光的脂肪颗粒。肾小管病变时,肾上皮细胞可大量出现
Ⅱ、尾状上皮细胞 这种细胞来自肾盂,尿路和膀胱粘膜的深层,尿中的出现,表现尿路粘膜有轻重不等的炎症
Ⅲ、扁平上皮细胞 这种细胞来自膀胱或尿道粘膜的表层,大量出现时,表明膀胱或尿道粘膜的表层有炎症 ③管型(尿园柱)
保健规范
23
管型是在肾脏发生病变时,由于肾小球滤出的蛋白质在肾小球内变性凝固。正常状态下,肾小管能将起重吸收,病理情况下,如有血细胞或上皮细胞附着,则成细胞管型,如附着的细胞已退化、变性,则成颗粒管型,如附着的上皮细胞有脂肪变性则成脂肪管型 Ⅰ、透明管型 见于肾脏的轻度疾病或肾炎的晚期,也可见于发热等 Ⅱ、上皮细胞管型 见于急性肾炎
Ⅲ、白细胞或脓细胞管型 见于急性肾炎、肾盂、肾炎等 Ⅳ、红细胞管型 见于肾脏出血性疾病 Ⅴ、颗粒管型 表示肾小管有较严重的损伤
Ⅵ、蜡样管型 表示肾小管的严重变性和坏死,常鉴于重度的慢性肾炎 附:酮体试验
试剂:亚硝基铁氰化钠 0.5克 硫酸铵 20克 碳酸钠 10克
方法:研均干燥保存于棕色瓶中,备用。
用角勺挑取少许酮粉(0.2~0.4克)放入白瓷板内,
滴加被检尿液或乳汁1~3滴,观察结果。紫红色既为阳性(2~5分钟)。 2.3.3粪便检查 2.3.3.1标本的采集
检验时必须采集新鲜而未被检尿液污染的粪便,盛于清洁容器内,必要时可由直肠采集或用生理盐水灌肠采取。采集粪便时,奶牛一般不少于60克,并应包括粪便的内外各层。采集粪便后最好立即送检,如当天不能送检,应放在阴凉或冰箱内,不宜加入防腐剂。 2.3.3.2隐血试验(邻—甲苯胺法) 1、试剂 1)、0.15L/L邻甲苯胺:将邻甲苯胺150毫升加入到适量冰乙酸液中,用冰乙酸稀释到1000毫升 2)、3%过氧化氢液 2、操作 1)、用竹签挑取少量粪便,涂在消毒棉上或白瓷板上 2)、滴加0.15L/L邻—甲苯胺冰乙酸溶液2-3滴于粪便上 3)、滴加3%过氧化氢2-3滴 4)、立即观察结果,在2分钟内显蓝褐色为阳性 3、判断
阳性 加入试剂 2分钟后仍不显色
+ 加入试剂 10秒钟后,由浅蓝色渐变蓝色 ++ 加入试剂 初显浅蓝褐色逐渐呈明显蓝褐色 +++ 加入试剂 立即呈现蓝褐色 ++++ 加入试剂 立即呈现蓝黑褐色 4、临床意义
粪便试验阳性,见于胃肠出血,出血性肠胃炎,创伤性网胃炎和胃肠型肿瘤等。 2.3.3.3粪便内寄生虫卵检查
1、直接涂片法(用于检查产卵较多的寄生虫,如蛔虫等) 方法:
在清洁载玻片中央,滴加洁净水数滴。用镊子在粪便标本各处采取少量粪,与载玻片上的水充分混合,除去粗大的粪渣,涂成薄膜,加盖玻片即可镜见
保健规范
24
2、和盐水漂浮法(用于检查线虫与某些绦虫卵) 方法:
取食盐40克,加蒸馏水100毫升,煮沸,待冷后,瓶底有部分盐析出,取其上液使用。取粪便适量,加约5倍的饱和盐水,搅拌均匀后,滤过于试管中,使其滤液微凸出于管口为止,5分钟后取载玻片平放于管口,使其与液面接触,至30-40钟后,迅速翻转取下玻片,置于显微镜下检查。
3、清水沉淀法(用于检查吸虫卵,棘头虫卵及其他重大的蠕虫虫卵) 方法:
取适量粪便,加水约20倍,充分搅拌后,静置20-30分钟,徐徐倾去上层液体 ,再加适量水,再静置30分钟,倾去上清液。如此反复直到上清液透明为止,徐徐倾去上层液体,留下底部沉淀,涂片镜检
4、硫酸锌法(用于原虫包囊的检查) 方法:
取粪便5克,加温水20毫升稀释,过滤后,以每分钟2500转离心1分钟,倾去上清液,再加水离心沉淀,如此反复3-4次,直至上清液澄清为止。倒去上清液,加入3-4毫升33%硫酸锌溶液,搅拌后,再离心沉淀1分钟,取其表面液膜,置于载玻片镜检。 5、虫卵与异物的鉴别
虫卵特征如下:外形,有一定形状,多为长圆,卵圆或椭圆形 大小,有一定大小,最大与最小之差在范围之内 卵壳平滑,同种虫卵的卵壳厚度常一致 折光,有固定的折光性和色泽
特征,有固定的构造。如卵壳,卵细胞 6、血吸虫毛蚴孵化法
取牛粪250-500克,用水洗沉淀法取得沉渣,装于500毫升的三角烧瓶中,放满水(PH6.8-7.8)静置在室温25-32 ℃ 处,每2小时观察一次到第12小时为止,观察上清液中是否有上下直线运动的毛蚴。 2.3.4瘤胃PH值测定简便法: 2.3.4.1方法
在瘤胃三角区,选一进针点,剃毛、消毒。用20×50针头垂直穿过表皮,再向上倾斜60°左右继续刺入,直至穿透腹壁与瘤胃壁,然后用12号长针(25cm以上)穿过20号针管,直达瘤胃内,用注射器抽取瘤胃内浸出液1ml左右即可。把浸出液滴在PH试纸上,观察PH试纸的颜色变化,根据色板判定PH值。 2.3.4.2临床意义
奶牛瘤胃PH值在6.2—6.8之间,健康牛只应保持相对稳定的PH值。在实际生产中,常见于精粗比例过高。淀粉和籽实类饲喂过多,使得粗纤维摄入量相对不足,影响瘤胃正常的发酵机能,丙酸比例增加,乙酸比例减少,导致PH值偏低,微生物区系发生改变,纤维素消化率降低,结果会引发乳脂综合症、奶牛酸中毒及其他系列代谢障碍疾病。
保健规范
25
2.3.5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
2.3.5.1纸片法:纸片法操作简单,应用也最普遍 1、抗菌素纸片:可以到市场上去购买
2、培养基 :一般细菌,如肠道杆菌及葡萄球菌等可用普通琼脂平板,链球菌、巴氏杆菌或肺炎球菌等可用血液琼脂平板,测定对磺胺类药物的敏感试验时,应使用无蛋白胨琼脂平板。 1)、菌液 :为培养10-18小时的幼令菌液 2)、试验方法:用铂金耳取培养10-18小时的幼令菌,均匀涂抹于琼脂平板上,待干燥后,用镊子夹取各种抗菌素纸片,平均分布于琼脂表面(每个平板放置4-5个)在37℃温箱内培养18-24小时后观察结果 3)、结果判定:根据抗菌药纸片周围无菌区(抑菌区)的大小,测定其抗药程度,因此,必须测量抑菌范围的直径(包括纸片),按其大小报告该菌株对某种药物是敏感或是抗菌。 Ⅰ、青霉素抑菌圈的标准:
抑菌圈直径 敏感性
<10毫米 抗药 10-20毫米 中度敏感 >20毫米 极敏感 Ⅱ、其他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的敏感标准:
抑菌圈直径 敏感性 <10毫米 抗药 11-15毫米 中度敏感 >15毫米 极敏感 Ⅲ、中药抑菌圈的标准:
抑菌圈的直径 敏感性 <15毫米 不敏感 15毫米 中度敏感 15-20毫米 极敏感
2.3.6实验室常用仪器和玻璃器具
显微镜 培养箱 电动离心机 冰箱 烤箱 实验天平 试管 载玻片 盖玻片 量筒 量杯 容量瓶 三角烧杯 定量刻度吸管 毛细吸管 培养器
2.4给药方式 2.4.1静脉注射
2.4.1.1适用于药量较大,刺激性较强,急需发挥药效的药物的注射。 2.4.1.2注射部位牛颈部两侧颈静脉上1/3和中1/3交界处。
2.4.1.3注射针头选用:根据牛只体质、输液量多少,选用16号或20号的长不锈钢针头为宜,以防针头由血管内滑出造成血肿和静脉炎。 2.4.2肌肉注射
2.4.2.1适用于剂量较小的药液。
2.4.2.2注射部位在半膜肌和半腱肌上,偶尔也可在股二头肌和颈后肌群。
2.4.2.3注射针的选用不宜太长,一般采用3.75 cm长16号针头小于2月龄犊牛最好选用2.5 cm长12号针头。 2.4.3皮下注射
保健规范
26
2.4.3.1适用刺激性较小,易于溶解吸收,药量较少的药液。 2.4.3.2注射部位:前肢前部的颈后区和前肢后部的胸中部区。 2.4.3.3注射针宜选用2.5 cm长16号针头。 2.4.4乳房内注入法
2.4.4.1适用于乳腺炎的治疗。用通乳针,普通注射器或乳房内注射装置直接将药液注入乳房。
2.4.5经口给药法
2.4.5.1通常用灌服的方法。主要用于水剂药物,中药煎剂以及将粉剂、研碎的片剂加适量水制成的溶液或混悬液的投服。
2.4.5.2灌药用具可选用斜面竹筒,长颈橡皮瓶,塑料瓶。
2.4.5.3灌药时每口灌入药量不宜太多,不能过急,牛若发生强烈咳嗽,应立即暂停灌药,并将头部放低,以防药液呛入肺部,造成异物性肺炎。 2.4.6瓣胃注射
2.4.6.1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瓣胃的一种给药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瓣胃阻塞和真胃疾病。 2.4.6.2注射部位:在牛腹部右侧7~9肋间,肩关节水平线上下2 cm的范围内,通常注射点选在第8~9肋间,肩关节水平线上,垂直刺入皮肤,针头朝向左侧肘突方向刺入深约8~10 cm。判定方法可注入10~15ml灭菌生理盐水,立即回抽,若回抽液中混有细草屑,即可确认刺入瓣胃。
2.4.6.3注射针应选用15 cm 16号或18号针宜。
3.干奶技术与干奶期管理 3.1干奶的方法
3.1.1自然干奶:牛只到了预计干奶日期,由于泌乳性能差,已停止了泌乳(通常日产量少于1KG)称为自然干奶。建议仍用干奶油剂封闭一下乳头。 3.1.2人工干奶:正常牛只(一般日产量少于20公斤),到了预计干奶日期,手工挤尽乳汁,每个乳区分别注入适量的干奶油剂进行乳头封闭。 3.2.3产量相对较高牛只(一般日产量大于20公斤),采取隔潮挤奶或一天一潮的方式,逐步把泌乳量控制下来,5天后再用药物进行乳头封闭。 3.2干奶期的驱虫工作
3.2.1时间:牛只干奶后,必须及时用药驱虫。 3.2.2药物:选择低毒、高效的药物。
3.2.3方式:投放饲料自由采食,对个别不愿采食牛只也可灌服。 3.3干奶期隐性乳腺炎的治疗
在牛只干奶前15天左右,进行隐性乳腺炎的检测工作,对感染乳区(尤其是+++以上)要进行药物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如卡那霉素+红霉素或普青+链霉素)加蒸馏水稀释至50ML。每天一次,连用三天,再干奶。 3.4体细胞大于50万牛只的治疗
对于高体细胞牛只的治疗,鉴于有抗奶的控制,通常采用盐酸左旋咪唑,可口服、也可肌注,每周一次,连用二至三次。建议干奶期用抗生素治疗。 3.5乳头药浴
干奶后及临产前15天内乳腺组织最易感染,因此,为了预防和控制干奶期乳腺炎的发生,有必要进行乳头药浴。常用药液1/3碘伏溶液,每天一次。 3.6日常的检查
干奶期对泌乳母牛来讲是一个休整期,为下一个泌乳期作必要的物质储备,同时也为乳
保健规范
27
腺炎的康复年作调整。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干奶牛群的巡视检查,密切注意乳房、乳头、四肢关节、牛蹄的异常变化。干奶牛要有专人负责。
乳房:形态、色泽、水肿程度、触摸感觉。 乳头:色泽、挤压感觉、漏奶情况、饱满程度。 四肢关节:挫伤、肿胀(血肿、脓肿)、起卧状况。 牛蹄:蹄形、站立姿势、蹄冠部有无肿胀。
4.隐性乳腺炎的检查
4.1隐性乳腺炎是乳腺炎的一种。该乳腺无临床症状且乳汁无明显变化,但奶损失大于临床乳腺炎。目前常用的隐性乳腺炎检查方法有:
CMT——加利福尼亚乳腺炎检测法 PLT——日本乳腺炎检测法 SMT——上海乳腺炎检测法
不论何种检测方法,只要使用方法正确,效果一样。 现介绍上海SMT乳腺炎检测法: 1、试剂配制:
十二烷基硫酸钠 20g 蒸馏水 1000ml
麝香草酚兰 20mg PH调整为6.2~6.4之间 2、设备配置:(附图) a、隐性乳腺炎诊断液 b、隐性乳腺炎诊断板 c、定量加液器 d、塑料桶 3、操作方法:
a、现场各取待检乳区乳样2ml(第一、二把奶废弃),分别置于隐性乳腺炎诊断板平皿内,每个乳头必须分开。
b、用定量加液器对平皿内分别加入等量(2ml)的SMT诊断液 c、将诊断板回旋约10秒钟,使诊断液与奶样充分均匀混合
d、根据其诊断板平皿中的凝集反应轻重程度进行判定并逐个乳区进行记录 e、判定记录后在桶内洗净诊断板平皿内的混合液,而后对下一个牛再进行检测 4、判定标准 判定 阴性 可疑 弱阳性 阳性 强阳性 符号 — ± + ++ +++ 乳汁凝集反应程度 无变化或有微量凝集,回旋后凝集消失 少量凝集回旋后不消失 有明显凝集反应呈粘稠状 大量凝集,粘稠性强呈半胶状 完全凝集,粘稠呈胶冻状,回旋后粘稠向中心向上凸起 结果 + + + 牛号 结果 + + + 颜色反应 黄色 黄色或微绿色 黄色或微绿色 黄色、黄绿色或绿色 黄色、黄绿色或深绿色 5、判定记录表 牛号 说明:
左前 右前
左后 右后 6、判定符号: 28
保健规范
阴性“—” 可疑“±” 弱阳性“+” 阳性“++” 强阳性“+++” 瞎奶头“○” 临床坏奶“X” 血奶“B”
7、牧场各牛舍检测汇总表 附表
保健规范29
年 月 牧场各牛舍隐性乳房炎检测汇总表 — 牛舍 被检头数 被检乳区 + ++ +++ 临床坏奶 瞎奶 血奶 隐性发病率 ++以上占全场泌乳牛 头数 % 乳区 % 乳区 % 乳区 % 乳区 % 乳区 % 乳区 % 乳区 % 乳区 % 合计 检测人: 年 月 日 保健规范 30
“%”计算方法:
1、检测结果乳区占牛舍内总乳区%=乳区÷被检乳区×100% 2、隐性发病率%=+、++、+++之和÷被检乳区×100% 3、牛舍内++以上占全场泌乳牛头数%
=++以上检测乳区的累计头数÷被检头数×100%
5.母牛分娩
5.1自然分娩的优点
遵循奶牛自然分娩原则,适时适当地进行助产。减少人为造成损伤和感染,提高母牛产后康复速度,提高犊牛存活率,尽量减少有抗奶,提高牧场生产效益。 5.2无菌助产原则:(必须做到无菌操作)
5.2.1必须做好所有助产器具的消毒准备工作。
5.2.2助产用具包括塑料桶,毛巾,一次性长臂手套,产科绳,消毒液等用具。
5.2.3消毒液被污染后,及时更换,不得继续使用。一桶消毒液只能使用一头牛的助产。 5.2.4助产结束后所有助产器具全部清洗消毒后,晒干、凉干待用。 5.3助产消毒方法
5.3.1助产用消毒液一般为0.3%过氧乙酸或1/4碘伏液或0.3%过氧乙酸。 5.3.2一只塑料桶消毒液清洗待产母牛外阴户及其周围。另一只塑料桶消毒液专用于消毒助产员手臂和产科绳。
5.3.3助产时母牛外阴户必须涂上药皂 (润滑和消毒作用)。 5.4难产
5.4.1产力性难产
由于子宫及腹肌的收缩力量不足,不能排出胎儿,助产时因考虑子宫颈开张程度,羊水是否干,胎儿死活等条件确定。 5.4.2产道性难产
由于软硬产道发生狭窄,胎儿不能通过。软产道狭窄是子宫颈、阴道、及阴门狭窄。硬产道狭窄是骨盆狭窄,通常是由两种情况造成。 A、幼稚骨盆:是由于母牛配种过早,骨盆尚未发育完全,胎儿大小正常。 B、骨盆腔变形。 5.4.3胎儿性难产
胎儿的体积、姿势、位置及方向异常,不能通过产道。有时胎儿和骨盆的大小不相适应。例如胎儿过大、胎儿畸形或双胞胎同时进入产道也可引起难产。在牛的难产中由于胎儿的异常占多数。 5.5助产方法
犊牛牵引时,拉动胎儿时可增加母牛阵缩和努责。如子宫颈尚未开大,且羊水未破,胎儿活,不要急于牵引,可按摩腹壁以刺激子宫收缩。对于胎儿位置不正等,先矫正胎位再行助产。对于过大胎儿无法拉出时行锯断术取出胎儿。实在无法中从产道中拉出胎儿的难产再实行剖腹产手术。
5.6难产的处理
保健规范
31
5.6.1先确定难产种类及程度。
5.6.2尽可能保护胎儿和母牛,最终以保护母牛为目的。 5.6.3尽可能让胎儿从产道分娩,实在不行进行剖腹术。
5.6.4矫正胎儿时应将胎儿推入子宫内进行矫正。牵拉胎儿应随阵缩徐徐进行,不可硬拉胎儿。 5.6.5如助产时间过长,发生产道干燥,应向内灌注润滑剂、液体石蜡等。 5.6.6牵拉过程中,随时检查产道和胎儿,以免造成创伤。
5.6.7助产过程及助产器具全部随时严格消毒,防止细菌感染,确保母牛安全。
5.6.7助产结束后应及时检查产道,肌注缩宫素、止血敏、抗生素等。子宫内投入适量土霉素。 5.7犊牛的处理
胎儿产出后清除犊牛口腔,鼻腔内的粘液,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粘液。凡留养的犊牛,勒去脐带内血液(一般脐带在2寸左右长)。断处用10%碘酒浸泡消毒。第二天重复消毒一次。称体重、画花纹、填写牛卡、编号、于1小时内喂上初乳。 5.8产后注意事项
母牛分娩后,要随即驱使母牛站起以减少出血和防止子宫外翻。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粘液,并喂给益母膏、红糖、麸皮等有益补剂。正常情况下产后12小时胎衣不下者,应向子宫内灌注抗生素,对发高热者结合全身治疗。对乳房水肿牛只,除适当减少精料(青绿料、付料本来已停)并充分按摩乳头、挤尽牛奶。正常牛只经抗生素检测(TTC)合格者方可机器挤奶。 5.9常见生产疾病 5.9.1胎衣不下
母牛产后12小时胎衣仍未排出者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胎衣不下容易继发其他产后疾病:败血症、子宫炎、乳房炎等。严重倂发者危及母牛生命。
治疗不外于手术剥离和药物治疗,但现在一般不提倡手术剥离,常采用预防和药物治疗。 产后马上注射6单位/支垂体后叶2ML×10支,促进子宫收缩,促使胎衣排出。确是胎衣不下者,用土霉素5g、利凡诺0.5g净水300ml,冲洗子宫,隔天重复一次。一般在3次后,胎衣经药物冲洗后,胎盘分解自行脱落,以后视产道流出恶露情况再选药物处理,直至恶露干净为止。
5.9.2恶露滞留
母牛分娩后胎衣自下,由于子宫收缩无力,子宫颈关闭过早致使子宫内恶露流不出。一般使用药物治疗,选用土霉素、利凡诺、金霉素等。 5.9.3子宫外翻
又称子宫脱出,是子宫向外翻出。子宫、子宫颈和阴道全部脱出于阴户之外。多发生于产后12小时内,是由于产后母牛努责过强或胎儿过大使子宫过度扩张,或妊娠,运动不足或强行牵拉使得子宫脱出。
治疗原则:治疗时牛只必须保持站立状态,整复手术越早越好1、清洗消毒。2、轻而快剥离附着的胎衣。3、脱出子宫用干净布由助手托起。
整复子宫时,可从后子宫角顶端开始,将消毒过的手握成拳放在子宫角顶端凹陷处,向前顶向盆腔内推进,这时助手用手在两侧协助压迫子宫推入阴户内,同时又可将已推入阴户的部分子宫压住。这样由后向前反复多次即可将脱出子宫全部送入盆腔内,手臂随着进入子宫将子宫角展平复位。随即向子宫内灌入土霉素等抗生素,肌注青、链霉素、缩宫素,为防止出血
保健规范
32
肌注止血敏等。外阴户用18缝线缝三针(结节缝合)也可用经过消毒的粗电线缝合,用子宫托固定攀好,过24小时后拆线、拆子宫托再清洗子宫。 5.9.4败血症
主要由于子宫炎、乳房炎、难产等由于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造成牛只体温升高,精神忧郁、食欲不振、眼结膜充血、卧地不起等症状。
治疗原则:以抗菌、补液、强心、防止酸中毒等全身疗法。结合治疗原发病。
用药原则:大剂量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5%葡萄糖盐水补液,也可使用氢化可的松。 5.9.5产后截瘫
是母牛分娩后不能起立的一种疾病,主要原因是胎儿过大或胎位不正或产道狭窄强行牵拉犊牛,挫伤母牛坐骨神经和闭孔神经,导致母牛卧地不起,一般无全身症状。
治疗:静注20%葡萄糖酸钙500ml×2瓶、10%氯化钾10ml×7支、10%安钠咖10ml
×5支、10%维生素C10ml×5支、5%糖盐水500ml×3瓶或加入100mg氢化可的松20ml×4支、百会穴注射硝酸士的宁10ml,0.1gVB12ml×10支,肌肉注射一次量,以后每天肌肉注射VB1,除此以外加强护理。每天患畜翻身,摩擦后肢,促进血液循环,饲喂含有丰富蛋白质、矿物质饲料。若护理不当,可能继发其他疾病,如褥疮、消化不良等。以护理为主,适当配合药物治疗,预防继发其他疾病。 5.9.6犊牛脐炎
主要是脐带血管及其周围组织感染而引起肿胀、发炎、化脓。
治疗:挤尽脐带孔内脓性物,涂擦10%碘酊。肌注抗生素,一般为普青加链霉素为主,疗程为5天。 5.9.7犊牛脐疝
脐带部出现局限性、半球形、柔软无痛感肿胀。用手压迫肿胀物,内容物可退回脐带孔内,可摸到脐孔。
治疗:一般手术治疗,将患畜仰卧保持常规剪毛、麻醉、消毒切开疝囊,剥离腹膜。将
#
腹膜及内容物一起退回腹腔,将脐孔增生物削掉一些,以造成新鲜创面,利于结疤。用3羊肠线袋口缝合或钮孔状缝合,闭锁疝孔最后用18#丝线连续缝合皮肤,涂10%碘酊,每天一次,2周后拆线。
5.9.8临床乳腺炎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型:表现为一个或多个乳区,肿、红、热、痛、有坏奶或黄水清水。产奶量急剧下降、出现体温上升、厌食、精神差等全身症状。
慢性型:没有全身症状,患区僵硬、奶汁呈棉絮状或乳汁清谈,奶产量还逐渐下降。也有急性乳腺炎未彻底治愈的,转成慢性。
治疗:对于急性乳腺炎,有体温高牛只,一般除乳区局部治疗外,结合全身治疗。普青80万、链霉素100万、蒸馏水50ml。一日2—3次、连用3—5天。或乳糖红霉素50万、卡那霉素100万、蒸馏水50ml,一日2—3次、连用3天乳区注射。肌注庆大霉素80万、普青800万、链霉素800万混合肌肉注射一日2次或静注盐酸四环素0.5g×16瓶连用2次。如疗效不好应做药敏试验决定用何种药物。对于慢性乳腺炎,除认真执行挤奶操作规范外,如上述抗生素治
保健规范
33
#
疗无效,可应用黄胺类药物口服或乳区注射,但首量必须加倍。为让变质乳汁全部挤出,可在挤奶前10分钟肌注催产素20个国际单位。对治疗乳腺炎有一定的效果。 5.9.9干奶期乳腺炎
奶牛在60天停奶期间发生的乳腺炎症,一般出现乳区红肿、热痛、硬、大、乳汁呈血水、清水或棉絮状奶。
治疗:1、挤空挤尽患区内牛奶,同时乳区注射青霉素80万、链霉素100万。 1、 硬肿乳区外涂中药消炎膏或鱼石脂软膏。
2、 全身用药:8万庆大、普鲁卡因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肌注或静注。
5.9.10乳头创伤:分为表层创伤及深层创伤
多数由于乳房过大,起立时蹄踏伤或被隔壁牛只蹄踏伤。
治疗:乳头表层创伤,经外科消毒后,涂以5%碘酊或紫药水即可。乳头深层创伤,经常流乳,必须缝合伤口。先局部麻醉用羊肠线缝合粘膜及粘膜下组织,再用丝线缝合皮肤,伤口涂以300万大油剂或红霉素软膏。挤奶时乳管内插上通针,让奶自然流出。 5.9.11乳房坏疽
多发生于奶牛产后,由于致病菌感染而造成乳汁变质、乳房发紫并有皮肤脱落现象。 症状:患畜体温升高在41℃左右、心率、呼吸加速。心率100—120次每分钟、厌食、眼结膜潮红、发病初期精神好,后期转入萎顿。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患区无奶、瞎奶头。死亡率很高,有传染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治疗:1、用发生过本病的牛血1000ml静滴。 2、激素、盐水、大剂量抗生素。
3、局部对症下药,外涂10%碘酊一日二次,乳头孔内注射抗生素。 5.9.12子宫扭转
就是整个妊娠子宫或一侧子宫角围绕自己的纵轴发生扭转。扭转多发生在子宫颈及其前后,扭转程度在90—360度。70%奶牛发生左侧扭转。扭转在分娩或临产前发生,母牛有分娩预兆、有阵缩、外阴户向里收缩,但不见尿囊膜及胎儿外露。
治疗:矫正子宫与扭转同方向翻滚母牛,翻滚次数与扭转程度有关。一般在翻滚时,助手在保定好奶牛时,拉住腹部摇滚几下再合力向一侧翻滚,效果好一些。一般子宫复位后尿囊膜马上露出阴户。等待分娩
6.修蹄
乳牛肢蹄病在上海发病率高,发病情况亦相当严重,与生殖道疾病、乳房疾病成为因疾病淘汰前三位,对牧场损失是相当严重的,定期而规则的修蹄对防止肢蹄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后肢牛蹄外侧趾负重比内侧趾要大,角质生长较快,逐渐变大变厚的外侧趾负重更加增大,过度的异常受力,压迫真皮层容易导致其受损,而发生蹄底溃疡。所以通常外侧趾的蹄底损发病率要比内侧趾要高。大多数蹄底溃疡发生在外侧趾,所以定期而规则的修蹄,使牛蹄直立于地面保证真皮层负重均衡,对于发生蹄底溃疡的牛只应立即进行治疗性修蹄。通常须每年定期二次全面修蹄。(在干乳期能修蹄一次效果更好)
保健规范
34
6.1五步修蹄法的操作方法: 6.1.1量好尺寸,用剪蹄钳剪去蹄尖及尖部边缘角质,使蹄尖与冠端的距离为7~7。5CM,蹄尖上端与蹄底距离0。5~0。7CM。
6.1.2清除蹄底污秽,检查蹄底是否有溃疡和潜洞,通常情况,内侧趾蹄壳厚度较外侧趾蹄壳为薄,故首先按标准将内侧趾修平,且保持蹄踵部分,然后以内侧趾为标准,修外侧趾,如外侧趾没有患病,可将其修至与内侧趾在同一水平上,按此尺寸保证内外侧趾负重一致,如外侧趾有溃疡的则进行下步。
6.1.3外侧趾蹄底患病时,应将蹄底患病处的角质修去更多,使患趾病变部位厚度降低,减少其负重。如蹄底有溃疡应将溃疡处修削干净,暴露活肉组织,让其自行修复,亦可用硫酸铜加鱼石脂包敷,但包敷不能太厚,如太厚又增加了患处了高度,使其负重增加,不利于康复。
6.1.4将蹄底中部蹄弓修成半月形。
6.1.5修去蹄底四周的松散角质,祛除表面渗出物。对有趾间皮炎的牛蹄在炎症处和蹄底溃疡处涂擦10%碘酊。
7~7.5cm
0.5cm
6.2肢蹄病
乳牛四肢每段的皮肤及皮下组织、骨、关节、韧带、肌肉、肌腱可发生病变,所以肢蹄病的种类较多,下面是一些上海地区牧场经常发生的几种常见肢蹄病。 6.2.1趾间坏死杆菌病(趾间蜂窝织炎)
本病为侵害趾间皮肤及皮肤下深层软组织的急性或亚急性炎症,皮肤常常坏死或裂开,炎症从趾间皮肤蔓延到蹄冠,系部和球关节,有明显跛行,有时伴有全身症候,病原菌为坏死梭状杆菌。
临床症状:在病变发展的初期,肢蹄出现跛行,系部及球节屈曲,以蹄尖着地,2~3天后病变更为明显,局限性坏疽型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呈现久不愈合的溃疡,两趾分开,蹄部有剧烈的痛感,病肢不愿着地,进行性坏疽型的,蹄部真皮、腱及腱鞘、关节韧带等部坏死,并有全身症状,食欲减退奶量明显下降。
防治:全身治疗就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局部处理,患蹄用消毒和防腐液切底清洗后,去除趾间游离组织,伤口内放置抗生素或防腐药(纯净的甲醛溶液)。
预防本病可定期用7~10%硫酸铜或5%甲醛溶液进行蹄浴,并保持牛蹄及牛床卫生、干燥。 6.2.2趾间皮炎
本病亦称趾间湿疹,本病是指没有延伸到皮下组织的趾间皮肤的急性慢性炎症。主要是趾间的皮肤潮湿,发炎,并伴有臭味,以趾间无毛处的皮肤发炎为特征。
临床症状:多数病例患牛经常跛行,这是患部不舒适或痛感的表示,早期表现为轻度跛行,病变仅局限于表皮,表皮增厚充血。在趾间有渗出物,并有茄皮形成,后
保健规范
35
期,蹄内侧部的角质有些分离,相邻皮肤发生肿胀,跛行明显,如不及时治疗,即可能出现增生反应,向外蹄和趾间隙的底部发展,可能在角质部出现潜洞和发生蹄底溃疡。患牛呈现严重的行行走困难。
严重感染会现刺激蹄部过度生长,在后蹄跟部产生裂缝,造成外蹄增厚,加大负重量。
趾间皮炎的病原即结节状杆菌,有时也侵害肢的其它部位,甚至侵害乳头。 防治:去除有潜洞的角质,局部用收敛药和防腐药每天二次,病牛较多时,分断采用5%甲醛溶液进行蹄浴或每周用7~10%硫酸铜溶液喷洒患肢蹄部。
保持牛床干燥,定期修蹄,定时用10~15%硫酸铜溶液进行喷雾蹄浴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 6.2.3蹄叶炎
蹄叶炎是由于饲养不正确造成的,是一种蹄部活肉组织的新陈代谢紊乱,在急性和亚急性阶段,有全身症候。
临床特征:在急性病例经常看到肌肉震颤,病趾作划桨运动,母牛活动僵硬并弓背,病畜偏爱四肢一边伸直躺着,起立有时困难。
急性蹄叶炎的局部变化是蹄冠和系部肿胀,触之敏感。蹄底呈现黄色腊样并变软,少数病例蹄壳发热,患肢动脉博动明显增加,静脉有异常扩肿,患病后期,蹄壳有明显变化,形成翘脚趾,蹄壳延长,蹄冠表面呈高低不平的轻状。在后肢系部下沉,蹄冠呈现明显的环或沟,慢性蹄叶炎的主要物征是系部和球节下沉,趾静脉持久性扩张。
防治:
1、消除病因,减少精料、铺以较多垫草; 2、静脉注射抗组织胺制剂和生理盐水;
3、增喂干草,并在精料中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4、冶疗期间少喂蛋白质饲料; 5、适量修蹄;
6.2.4四、腕(跗)关节周围炎
是腕(跗)部结缔组织炎症或假形粘液囊炎。
腕(跗)关节周围组织、骨膜的创伤性和挫伤或反复的轻度刺激是关节周围炎的致病因素。
临床症状:在急性和亚急性病例中,腕(跗)关节数天内出现肿胀及痛感,肿胀部位柔软,有波动感,慢性病例,关节常变粗大而且变形,肿胀坚实,痛感或稍有痛感。有些病例,可变成挫伤性皮肤破裂,流出浆液脓性分泌物,发病后期肿胀变硬,一般病牛关节屈伸正常,不发生跛行或轻微表现出跛行。
防治:给予较厚的垫草,保持牛只的舒适性,减少腕(跗)关节与地面的磨擦,通常在病初发现肿胀时,立即用10%碘酊外涂或鱼石脂软膏包敷(80%鱼石脂80%凡士林加1~2樟脑粉),考虑到抗生素牛奶内的残留,一般情况无需抗生素治疗,但有些病例炎症严重,亦可同进结合抗生素治疗。疗效较好的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及先锋霉素、青霉素油剂亦有一定疗效。疏予治疗的,愈后不良。 6.2.5蹄底溃疡
保健规范
36
是局限在蹄底的特殊病变。真皮局限区域的损伤及出血和角质生长异常与本病发病有关,主要是后肢外侧趾角质生长较快,负重太大,压迫真皮层,造成挫伤和出血最终发生蹄底溃疡,
临床症状:后肢外侧趾稍外展,用内侧趾或蹄尖负重,跛行突然出现,清洁蹄底后可见角质明显破裂,有些病例可见角质退色,变软,深部有出血斑,击有痛感。如已暴露出真皮,缺损面长有肉芽组织,形成菜花样或莲蓬样突起,有些有潜洞的,打开潜洞内有恶臭样液体,如感染则导致化脓性小叶炎。
防治:首先做修蹄处理,暴露患病组织,切除坏死的角质、真皮及肉芽组织。并将患病区域角质较多削去,以降低患部的高度,使患趾负重减轻,亦可用鱼石脂硫酸铜包敷。
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在于定期而规则的修蹄,经常清除放牧场上的尖锐异物,并保持牛舍及放牧场的清洁卫生。 6.2.6风温性关节炎
一般认为风温性关节炎是由感染机体的过敏作用(变态反应)神经营养性障碍及环境因素(突然和持续受冷)致病。
临床症状:疾病游走性最初表现一、二个关节,以后逐渐由一个传导至其它关节或一肢所有关节或四肢所有关节,体温有间隙特征,突然一肢到两肢或更多肢体发生跛行,或是喜卧,不愿起立,本病慢慢过程尚现风湿性多发性关节炎,关凶囊和关节周围组织加厚或少数关节同时发生变形,多半出现在跗关节,腕关节或膝关节,当运动时有捻发音、噼啪声和磨擦音。
防治:冬天牛舍防止贼风,保持干燥,垫草较厚和富于营养的饲料,尽量减少直接对牛身的喷淋,保持牛身的干燥,发病初期即给予水杨酸钠治疗,结合镇痛解热药物。
7.防疫
7.1W疫苗的免疫程序: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通知精神,及周边地区的疫情等,每年定期对牛只进行W免疫接种工作。免疫时应注意:4月龄以下的牛只、临产前后15天内的牛只及生病发高热的牛只暂缓注射,但注意到时补注。注意疫苗的批号,正确掌握注射剂量。注射方法为深部肌注,用75%酒精药棉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一牛一针。注射完毕后应将疫苗空瓶和已开启尚未用完的疫苗集中烧毁处理。尚未使用的疫苗应放入冰箱保存。注射器和注射针用1/4碘伏液消毒清洗,再煮沸消毒达15分钟以上。及时汇总免疫注射情况(包括注射头数、剂量、方法、牛只反应、注射人员等)。注射疫苗1个月后进行抗体检测。合格率100%。 7.2炭疽疫苗的免疫程序
每年的10月份对牛只进行炭疽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免疫牛只为出生一周以上的所有牛只,第二年的3-4月份为补注期。注射时应注意疫苗的批号,严格掌握注射剂量。
7.2.1注射方法:皮下注射,一牛一针,用10%的碘酒消毒注射部位。注射完毕后,将疫苗空瓶及已开启尚未用完的疫苗集中烧毁处理。未用的疫苗冰箱保存。注射器、注射针用1/4碘伏液消毒后再煮沸消毒达15分种以上。 7.2.2及时汇总注射情况(同上)。
保健规范
37
7.3免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整个免疫过程中,应随时注意牛只的反应,对有反应特别强烈的牛必要时可用肾上腺素进行抗过敏处理,也可用大剂量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酸钙等进行静脉注射。如特别反应较多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及时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 7.4可疑牛只的隔离:
7.4.1对二病检疫中出现的可疑牛只必须进行隔离饲养,等待下次的复检。
7.4.2隔离牛只必须做到专用牛舍、专用生产工具、专人饲养。每潮工作完毕后对牛床、生产工具等进行彻底有效的消毒。所产牛奶加消毒液后废弃。粪便加盖生石灰,垫草烧毁。 7.5阳性牛只的扑杀
二次检疫可疑牛只或阳性牛只必须安有关部门的扑杀令,在指定地点进行扑杀处理。在扑杀完毕后对装牛的车辆进行彻底有效的消毒。所在牛的牛床位等也同样进行消毒,排泄物加拌生石灰,垫草等烧毁处理。
7.6周边地区发生疫情时的处置方法
当周边地区发生疫情并危及本场安全时必须立即采取紧急处置办法。
7.6.1增加消毒次数,包括全场所有环境。控制人员及车辆进出,严禁来自疫区的人员及车辆进场。
7.6.2根据上级通知精神,对全场牛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7.6.3停止一切牛只的调动、转移、出售工作。
7.6.4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情况,必要时可对全场进行封锁、隔离,全场人员(除生活采购外)严禁出场,奶车、料车(驾驶员及随车人员不得下车)等进场前必须在大门口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场。
7.7本场发生疫情时的紧急方案
7.7.1一旦发生可疑传染病症状时,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上级有关部门。采集病灶区样本,并妥善保管,以便送检、确诊。
7.7.2迅速将可疑牛只隔离(包括可疑牛只周边的牛只)。派专人、专用工具饲养。有条件的牧场可派专门兽医进行诊疗。所产牛奶加消毒液30分钟后废弃,牛粪加盖生石灰、垫草作烧毁处理。
7.7.3将全场所有环境进行彻底有效的消毒,消毒次数可增加到每天1-2次。特别是发现可疑牛只的牛舍。
7.7.4根据上级精神,对假定健康牛只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7.7.5严禁各牛舍之间工作人员互相串岗。
7.7.6全场封锁,严禁一切人员进出(生活采购除外)。奶车、料车(驾驶员及随车人员不得下车)必须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场、离场。 7.8灭蚊、蝇、鼠的工作
蚊、蝇、鼠能传播各种传染病。每年的夏秋季节是蚊蝇的繁殖、生长季节,对牛只的防疫起到很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做好灭蚊蝇工作。
7.8.1全场环境的大扫除,特别是扫除积水点,消灭蚊蝇的滋生地。
7.8.2药物灭蚊蝇时,应采用高效、低毒,对人畜无害的药物。可采用喷洒(墙面、地面、牛身等),诱杀(用蚊蝇喜欢的食物作诱饵)。
保健规范
38
7.8.3灭鼠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一年四季都要开展。要有专人负责,并要有工作记录。 7.8.4灭鼠的方法可采用药物、笼器诱捕等方法。 7.8.5采用药物时必须要对人畜无害。
8.消毒
8.1消毒药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消毒要求,一般可选择三大类药物:碱类(片碱、生石灰),酸类(过氧乙酸),氯制剂(次氯酸钠、灭菌净等)。注意酸、碱不能同时使用。 8.2消毒工具的配置
不同的消毒要求,采用不同的消毒工具。一般牧场可配置:消毒盆、高压水枪、喷雾器等。 8.3消毒的方法
有液体喷洒、液体洗液、干粉拌和等几种。 8.4消毒的范围与周期:
8.4.1牧场大门口消毒池:每天更换3-5%片碱溶液,洗手消毒盆:每天更换300ppm的氯制剂或0.3%过氧乙酸溶液。车辆清洗消毒:用1%的过氧已酸溶液用高压水枪冲洗出车身等部位,在大门口停十分钟后方可进场。更衣室消毒:紫外线灯必须开启30分钟以上。 8.4.2全场环境大消毒:每二月进行一次,用3-5%片碱溶液喷洒。 8.4.3放牧场:每月一次,用3-5%片碱溶液喷洒。
8.4.5牛舍:每周一次,在不放牧时用0.3%过氧已酸溶液喷洒牛床的后半部、牛粪槽、中间走道等。每周一次用灭菌净干粉拌在垫草中,每二周一次大出棚,如放牧,可用3-5%片碱溶液喷洒。另外,也可用生石灰铺洒在牛床的后半部及牛粪槽,但要注意石灰中的小石子,防止石灰灼伤牛只(可在石灰中洒一些水)。
8.4.6产房:必须每潮消毒。消毒方式可在酸、碱、氯制剂之间交替使用。自然分娩室,在每次产犊后进行彻底有效的消毒。
8.4.7犊牛笼子:每天清扫干净,再消毒,铺上新的垫草。 8.4.8墙面、屋顶等每年二次用石灰水喷白。 8.4.9饮水消毒,可在饮水箱内加入消毒饼。
9.奶牛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
感 冒
一、病因
主要由于天气突然变化,寒冷季节贼风侵袭,早春及秋末受到冷雨浇淋及牛舍原因营养不良而使牛只抵抗率下降而致病。
二、症状
体温升高至40℃食欲减少直至废绝,清神沉郁、呆滞、耳尖发冷也有发热,眼结膜充血、潮红、呼吸心跳频率加快,伴有咳嗽,病情严重时,患体皮温不整、寒颤、反刍停止,常表现前胃弛缓症状,鼻腔内流出清水鼻涕。
保健规范
39
三、诊断
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即能诊断 四、治疗
解热镇痛预防继发感染为原则 五、处方
1、30%安乃近或复方氨基比林40ml,每日二次。
2、复方氨基比林40ml,青霉素80万×10混合肌肉注射每日二次。
3、5%糖盐水1000~1500 ml,10%安纳加30ml,VC注射液40~50ml,静脉注射。 4、柴胡注射液或柴胡注射液普青80万/瓶×8瓶,温合肌肉注射每日二次。
保健规范 40
支气管炎
一、病因
1、由于非特异性细菌在患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趁虚繁殖,且毒力加强,使患体上吸呼吸道发生病变。
2、也有患体由于贼风侵袭,冷雨浇淋感冒而伴发该病。 3、现在上海地区在垫草紧张情况下,一般垫棚多为粉状木屑,由该物刺激而患病。 二、症状
一般气管炎以慢性经过,但无明显症状,当运动后及呼吸寒冷空气时症状加剧,咳嗽会变为频繁并出现支气管罗音,些时体温也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困难为支气管炎并发肺炎而致支气管肺炎时,肺部听诊有干罗音或湿罗音,重者为捻发音体温维持在40~41℃。
三、诊断
1、全面了解病史,认真地临床观察诊断,区别与其它传染病。 2、凡是由于受冷且显现咳嗽,支气管罗音而体温表现不明显者基本可诊断为本病。 四、防治
1、秋末冬初做好保暖工作,防止贼风侵袭,一般以关闭牛舍门窗,也有用彩条布防贼风,加厚垫草。
2、牛体清洁,牛床干燥。 3、预防冰冻饲料。
4、药物治疗一般以抗生素及磺胺类药。 五、处方
1、青霉素80万/×10瓶 链霉素1g×10 混合肌肉注射每日二次。 2、青霉素80万/×10瓶 卡那霉素1g×10 混合肌肉注射每日二次。 一般症状消失时,继续巩固治疗2~3天。 3、适当可强心补液时加入抗生素一起静注。
保健规范 41
支气管肺炎
一、病因
1、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受寒感冒,牛舍及周边环境差及吸入有刺激性气体、尘灰等致使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病原体繁殖而致病。
2、气管炎、咽喉炎影响吞咽动作,也有其它疾病伴发该病,如胃肠炎、子宫炎、放线菌病、肺丝虫病。
二、症状
发病突然,体温升高1~2℃,精神沉郁、呆滞,食欲减少,甚至废绝,呼吸浅快,鼻腔内流出清水样鼻涕,频咳嗽,听诊病灶区,呼吸音增加,并可听到支气管罗音。血液检查,嗜中性白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现象。
三、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一般基本能确诊
实验室诊断,白细胞增多,尤其是以嗜中性白细胞增多为辅助诊断 四、治疗
原则:加强护理,调整饲料配方,加强营养以增强其抵抗力。 五、处方
1、青霉素80万/瓶×10 链霉素1g×10 混合肌肉注射,每日二次。
2、5%葡萄糖盐水1000~1500ml,青霉素钾80万/瓶×15 庆大霉素2ml×10/盒×2 静脉注射每日二次。
3、5%葡萄糖盐水1000~1500ml 青霉素钾80万/瓶×10 卡那霉素1g×10 每日二次。
氢化可的松20ml/支×8 混合静脉注射每日二次。 4、适当强心祛痰。
保健规范 42
创伤性心包炎
一、病因
由创伤性网胃炎伴发此病
主要是误良混在饲料中的各种尖锐异物如铁钉、铁丝、硬扫帚丝、缝针推向网胃,穿破膈膜,引发此病。
二、症状
该病一定有一段消化管道扰乱及腹压增加的病史。病初以创伤性网胃炎经过,体温升高至40℃,奶产量急剧下降,患牛表现为沉郁、废食、心率加快在100次/分以上,心音为摩擦音1~2天,后期转为拍水音,随病情加重,心音由拍水音所掩盖。两侧颈静脉努张明显,在下颌、前胸部出现水肿,且肿大明显,肘肌外展有颤抖,牛体进行性消瘦。心包穿刺有乳白色或乳黄色或棕褐色浑浊异臭液体,常因心包液絮状物阻塞而停止流出。
三、诊断
主要根据心血管的特征症状不难诊断 四、防治
1、预防创伤性网胃炎的发生,一旦发生应作取出异物,可用磁铁吸出,也可用磁铁从口腔内灌服,也可用瘤胃切开手术,用手探查瘤胃、网胃尖锐异物而取出。
2、手术疗法:先作患体全身麻醉,一般使用静松灵。
方法:在剑状软骨与左侧肋弓之间三角区将腹腔切开,再将第7、第8胸骨端切除,通过胸膜后组织用手伸进胸膜下部切开胸腔,切开心包取出异物,对心包腔进行药物冲洗并导流最后缝合。
3、手术进行过程需预防气胸。 五、预防
患牛进行如此手术以后,需加强护理,大剂量抗生素治疗,但要恢复维持以前的生产能力,从生产观点出发,无关际意义,一般都作淘汰处理。
保健规范 43
真胃变位
真胃变位分真胃左侧移位和右侧移位(又称真胃扭转)。先述真胃左移,它指真胃从瓣胃后面由右侧经过腹底移至左侧胁部置于瘤胃与腹壁之间。多发生于分娩后新产牛,左侧11-13胁间叩诊听诊有金属钢管音。
一、症状
多发生于分娩后新产牛,有时重胎牛也可发病。患畜发病后食欲、反刍、蠕动音明显减退,拒食精料,只吃一些干草、粗料,大便干结,有时也拉稀,精神沉郁,日渐消瘦,被毛粗糙,无光泽,产奶量逐渐减少至正常1/4,左侧腹壁处叩诊发出特有金属钢管音“叮叮咚”或用膝盖骨顶住腹壁往上抬,听诊也可听到“叮叮咚”响声,一般患畜体温,心率,呼吸均正常。
二、诊断
一般根据拒吃精料,只吃干草特征和叩诊听到特有金属音可确诊。 三、治疗
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两种。
原则:消除真胃中气体,健胃、补液增加真胃活动。 1、非手术疗法:
外方:大黄酊100ml、橙皮酊80ml、龙胆酊80ml、松节由50ml、消气灵10ml×2瓶,一次口服,三次/日,连用两天,并静注50%糖水500ml×1瓶,20%糖钙500ml×1瓶,5%糖盐水500ml×1瓶加以VC10%×5支,VB120ml×10支,10%安钠伽10ml×5支,一次静脉量协定用两天,并肌肉注射甲基新斯的明2ml×10支,可起到良好效果,在饲喂过程中以后控制精料量,但复发较多。
2、手术方法:目前上海有三种方法:左右腹壁切开法,左侧腹壁切开法和右侧倒卧腹壁切开术
现介绍右侧倒卧腹壁切开术。
1、肌注5%静松灵5~8ml,患畜倒地采用左侧卧保定,牛头抬高一些(术前禁用油类泻剂),手术区域在最后中胁骨下方10cm处,并前后延伸10cm区域作常规剃毛。5%碘皮肤消毒,2%普普卡因200ml作菱形浸润麻醉,待5分种后患畜口流唾液或眼睑反应不敏感时方可手术。
2、一般使用4号刀柄20号钝圆刀片,切开皮肤约20cm,依次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一般小血管出血用止血钳止血或纱布压迫止备。待腹膜露出时,用止血钳轻轻夹住,腹膜往上提一些,再用手术剪刀剪开腹膜,左手一指垫上后全部切开腹膜约15cm左右,露出大网膜。
3、术者沿右侧腹壁用消毒过手轻轻伸入穿越腹中线后到达左侧,触摸到真胃后缓慢拉回至右侧,为防止真胃以后再移位,穿好两根18号白丝线在真胃上方大网膜大弯处固定两针。注意避让大网膜内肠子,针距在5~6cm穿透腹膜,在真胃解剖位置上慢慢拉紧丝线,使真胃与腹壁相贴住,丝细固定在腹外斜肌上。
4、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处,并放入适量抗生素。
5、用3号羊肠线缝合腹膜(一般连续缝合)再作结节缝合各层肌肉,层层用生理
保健规范
44
盐水冲洗创口,并放上适量抗生素,最后用三菱直针18#白丝线结节缝合皮肤,针距在1cm左右。
6、外涂5%碘酊于缝针处,涂上胶棉液,覆上一层纱布。
7、术后连用三天抗生素,若有脱水现象,应补液补钾,一般加强护理2天后,食欲恢复正常,奶产量一周后可复原,2周后可拆线,拆线后暂停放牛,待创口肿势消退后即痊愈。
保健规范 45
真胃扭转
真胃扭转指真胃仍处于腹底正中线偏右方向,但改变了前后位置,造成向后方扭转(顺时针扭转)或向前方扭转(逆时针扭转)。特征是真胃转到瓣胃后上方,呈现气囊,叩诊发出明显金属音。
一、症状
发病急,食废绝,心率加快,眼下凹,伴有脱水,右侧气囊处叩诊发出特有金属钢管音,奶产量骤减,甚至无,病情短,可在48小时内发生死亡。
二、诊断
根据症状即可确诊 三、治疗
原则:矫正真胃位置,排出气体或积液 四、处方
与扭转程度有关。轻者可口服消气灵10ml×2瓶,松节油50ml,石蜡油500ml×2瓶,并驱赶牛在放牧场内。一般可自行调整真胃位置。重者可手术,部位与左侧移位一样在最后切开腹膜后,术者左手托住真胃,用带有6×9输血管的针头,刺入真胃放气排液,慢慢纠正真胃扭转方向,促使真胃中气体和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然后再固定真胃于解剖位置上,再层层缝合,层层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放上适量抗生素,术后一定要加强护理,控制精料喂量,并适量补液和补钾,恢复较快,拆线一般在2周后预合良好。
保健规范 46
犊牛下痢
犊牛下痢一般可分为消化不良,细菌性下痢和病毒性腹泻。 一、症状
犊牛消化不良,主要是犊牛体质虚弱,初乳温度偏低或量过多,使犊牛不能完全消化,导致排粪次数增加,粪便呈淡黄色或灰白色,最后水样或糊状,带有酸臭味,有的粪便中带血,有轻微腹痛,犊牛表现消瘦,被毛粗乱,无光泽。
1、细菌性下痢
呈急性型,体温上升,厌食,剧烈腹泻,脱水严重。病犊迅速衰竭,呈败血症倒地死亡。(腹泻症状不明显表现)。少数病例粪便量少面粘稠,病犊里急后重,频频努责,以至肛门脱出,周围粘结粪便块,极度消瘦。皮肤夫去弹性,体表感觉冰冷。
慢性型:可继发慢性肺炎,关节炎、脐带炎等。 2、轮状病毒性下痢
突然发病,有传染,2~3天内多数犊牛相继发病,粪便淡黄色水样含有气泡及血丝。有的病犊流粘液性鼻涕,咳嗽,初期有体温,3~7天后多数可恢复。
二、治疗
以消炎、抗菌、补液,解除酸中毒为原则
三、处方碳片5g,食母生5g,磺胺噻唑8g。小苏打5g,一次口服,一日三次连服3天。抗生素可使用庆大霉素、SMZ等,严重病例静注生理盐水500ml×1瓶,10%安钠加100ml*1支,0.5g氨化钾10ml×1支,NaHCO3 50ml一次量.
本病关键在于犊牛喂奶定时、定量、定温。
犊牛舍通风、干燥、清洁、每天消毒,增加运动,发生传染性下痢,采取隔离,消毒。
保健规范 47
腹 泻
奶牛场发生腹泻分为三种:奶牛消化不良,细菌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 一、症状 1、消化不良
由于食到霉变饲料或饲料中带有不洁泥土,脏物,使奶牛肠胃功能发生紊乱,消化吸收受阻,粪便变稀、臭,体温一般正常,食欲减退,奶产量下降。
2、细菌性腹泻
体质差或高产、新产、老年,受到不良环境影响细菌侵入肠道,发生腹泻,体温升高,精神差,有腹痛感。粪便恶臭或水样,奶产量减少,恢复较慢。严重时细菌侵入乳房或血液,可呈现败血症,抢救不及时,心率衰竭而死亡。
3、病毒性腹泻
发病时,精神沉郁、废食,体温高,口流涎,鼻流出浆液性液体,咳嗽,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粪便呈水样,逐渐稠厚,恶臭,并混有大量粘液和气泡,奶产量无,重胎牛可早产或流产,持续时间较长。
二、治疗
抗菌、消炎、补液、解除酸中毒为原则 三、处方
一般性腹泻碳片40g,次碳酸铋40g,食母生40g,磺胺脒(70g首次量),NaHCO340g,一次量,一日二次,连用二天。
肌肉注射10%黄连素10ml×5支,严重病例,脱水现象严重,静注复方氯化钠500ml×4瓶,0.9%生理盐水500ml×2瓶,10%安钠加10ml×5支,10%氯化钾10ml×7支,10%VC×5支,一日二次。抗生素可用庆大、卡那、氟派酸等。
发生本病,主要加强员工责任性,饲喂细心、耐心,牛舍干燥,通风、定期消毒。
保健规范 48
前胃弛缓
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神经的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使饲料在前胃中的消化功能发生障碍,产生腐败和发酵,并伴有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临床特征:食欲减退,反刍、嗳气减少或停止,瘤胃蠕动音减弱或停止。 诊断根据症状经过来确诊。 一、症状
1、急性前胃弛缓
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嗳气停止,瘤胃蠕动音弱、短、甚至无。左侧瘤胃三角处平坦,触诊瘤胃内容物充满,呈生面团样或呈粥状。大便干、黑,患畜奶产量下降,一般体温,呼吸,心率值正常。若伴发酸中毒,则病情急剧恶化,精神沉郁,眼球凹陷,严重出现脱水现象。
2、慢性前胃弛缓
多为其他疾病继发或由急性转变。患畜食欲时好时坏,反刍无规律,嗳气减少,瘤胃蠕动音减弱,次数减少甚至无。大便出现便秘或下痢,有时相互交替,奶产量逐渐减少,患畜日渐消瘦,皮肤干燥,无弹性,病情较长者,出现眼球下陷、脱水等,抢救不及时,导致心率衰竭而死亡。
二、治疗
原则:促进瘤胃蠕动,制止内容物发酵,改善瘤胃内环境,防止患畜脱水和酸中毒。
三、处方
肌肉或皮下注射甲基新斯的明2ml×10支。口服石蜡油500ml×2瓶或人工盐300g~500g,加食母生40克,一次量,一日二次,基本康复。严重病例,若出现脱水等,须补液强心。一般静脉注5%糖盐水500ml×5瓶(或加500ml×2瓶复方氯化钠,减少2瓶糖盐水)。10%安钠加10ml×5支,100mgVB1 2ml×10支,10%VC1 10ml×5支,有酸中毒现象另加5%小苏打液500ml×2瓶,一天二次,一个疗程为三天,对于继发性前胃弛缓,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其次加强患畜的饲喂和护理,有利于机体康复。
保健规范 49
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是由于采食大量难以消化饲料或易臌张饲料且瘤胃蠕动音减少、弱所致。临床特征以瘤胃内容物积滞,腹围增大,消化机能障碍为主,严重病例伴有脱水和酸中毒。
一、症状
发病于采食后数小时,早期患畜食欲、反刍、嗳气减少后即停止,腹围增大,左腹中下部明显增大,病牛不安,呻吟,常回顾腹部,触诊瘤胃内容物多而坚实或呈生面团样,蠕动音弱而短,甚至停止,鼻镜干燥,粪便少而干结。一般情况下,体温正常,心率略快,呼吸较急、深,奶产量急剧下降。当瘤胃内有毒的分解物被吸收时,患畜表现中枢的抑制症状,四肢无力,震颤,卧地不起,并伴发脱水,酸中毒。
二、诊断
根据腹围臌大程度,与前胃弛缓、瘤胃气胀,创伤性网胃炎等相区别,加以确诊。 三、治疗
原则:以尽快排除瘤胃内容物,制止异常发酵,促进瘤胃运动机能以及防止脱水和酸中毒为治疗原则。
四、处方
首选药物人工盐500g,食母生40g,小苏打粉40g一次口服,一天两次。若瘤胃内稍有气体,该用石蜡油500ml×2瓶,消气灵10ml×2瓶,食母生40g,一次口服。当出现脱水现象时,应补液强心,用药参照前胃弛缓脱水时治疗。在康复期,应控制好奶牛喂量,口服健胃药,如大黄酊80ml,陈皮酊50ml,一日二次,逐步恢复正常采食量。
保健规范 50
瘤胃臌气
瘤胃臌气又名瘤胃气胀。主要是由于采食了大量易发酵饲料后,在瘤胃内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瘤胃急剧臌大的一种急性疾病。临床上以左肷部突出,腹部明显增大,呼吸困难,反刍、嗳气停止为物征。
一、症状
患畜大多采食后马上发病,最明显特占是左肷、腹部臌胀,尢以左欠部高突,甚至可高出脊背。触诊瘤胃壁坚张而有弹性,听诊呈鼓音。患畜站立不安,时有回腹张望,有腹痛感,呼吸困难,头颈伸直,张口伸舌,口中可流出泡沫唾液,呼吸心率增快,体温正常,严重病例后期出现精神沉郁,站立不稳,最后卧地不起,终因窒息而死亡。
二、治疗
以排除瘤胃内气体,制止瘤胃内容物发酵,改善瘤胃内环境及增强其收缩力为原则。
三、处方
急性瘤胃臌气:在瘤胃三角处经常规消毒,用穿刺针放气,待放气到一定程度(约放掉3/4时),在穿刺处向瘤胃内注射消气灵10ml×2瓶加20ml蒸馏水混合或配以鱼石脂20g,松节油30ml,消气灵10ml×2瓶加适量水一次口服,一日二次,疗效尚可。或服用油类或盐类泻剂均可。
慢性瘤胃臌气或常发本病患畜:除加强饲喂同时,发病时,在牛舌面放一把人工盐(约50g)再用一木棒或一段稻草强制固定于牛口腔中,让患畜不断舔,增加嗳气排
出。
保健规范 51
创伤性网胃炎
创伤性网胃炎指误入金属异物后,金属异物进入网胃造成其创伤并伴有急性或慢性腹膜炎症。特征:患畜日渐消瘦,精神低糜,被毛粗乱,无光泽。
一、症状
本病发生与奶牛大口吞咽饲料习性和网胃的解剖生理特征相关。一旦金属异物穿透网胃壁,造成创伤时,患畜表现为站立不安,体温上升食欲减少,后期可停止,反刍停止,大便量少,干带黑(片状隐血)伸颈、低头拱背,有痛感,四肢常曲于腹下,不愿行走,或很少缓慢小心,病情一长,患畜消瘦、贫血、被毛粗糙,失去光泽,产奶量下降,失去生产价值。
二、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借助于胸部剑状软骨处触诊,有疼痛感驱赶牛时不愿走下坡等现象加以确诊,或借助于血液常规检查时,白细胞总数可增至1~1.4万/MM3,白细胞分类计数,嗜中性可增加50~70%作为诊断依据加以确诊。
二、治疗
取出网胃内金属异物,抗菌消炎,防止腹膜炎发生为原则。 三、处方
固定牛头,用开口器打开牛嘴巴,使用牛胃强力取铁器,使导管慢慢从口空中插入食管再延伸至网胃中吸取金属异物(使用时需两人),并投放磁棒一块,再每天二次肌注普青400万×2瓶,链霉素1g×8瓶,连续一周,起到一定疗效。
本病发生关键在于预防,特别在牛舍、饲料堆放处控制使用铁钉、铁丝等金属物,对于青年牛只每年吸铁一次并投放磁铁一块,也是预防之一。
保健规范 52
瓣胃阻塞
它是反刍动物一种严重前胃运动机能障碍性疾病,特别是瓣胃自身的收缩机能减弱,使内容物不能排除而积聚于瓣胃中(也有干草中塑料片、膜积于其中),使内容物的水分被吸收而变干,致瓣胃肌肉麻痹,导致第三胃发生阻塞。
一、症状
病初有前胃弛缓症状,当三胃发生阻寒后,其蠕动音先弱后消失,患畜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停止,有时空口咀嚼和磨牙齿,鼻镜干燥、脱水、体温略低,呼吸心率增快,尿少而黄,后期无尿,大便无或只有排粪便动作,常呈左侧横卧,头向右侧观腹,四肢伸直有努责和疼痛表现。
二、诊断
根据症状,听诊三胃蠕动音消失,深部触诊有疼痛感,无尿无大便。 三、治疗
原则:软化三胃中内容物,及时排空,保证畅通。
处方:病初,静脉注射糖盐水500ml×6瓶,口服石蜡油500ml×3瓶,肌注甲基新斯的明1mg×2ml×10支,每天一次,连用三天。或三胃直接穿刺注射石蜡油1~2瓶。
后期:常规手术疗法,切开患畜右侧腹壁,皮肤切口长20CM,暴露出三胃和真胃,术者用手按摩三胃,轻轻地让三胃中内容物向四胃中流动,待到三胃中内容物基本软化、流动,再缝合腹膜肌肉、皮肤。一般术后连续用三天抗生素,患畜基本痊愈。对于本病阶段,在于保证充足饮水,减少坚硬粗纤维,饲喂中挑选出脏、塑料类纸屑等,本病发生大大降低,饲养管理好,正规奶牛场发病少见。
保健规范 53
生产瘫痪(乳热症)
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由于缺钙而知觉减退,体温下降,四肢瘫痪,一般多发生在3-5胎次的高产牛,通常在产后三天内发生。病情发展快,如不及时救治,可引起死亡。 一、诊断要点
1、多见于产后二、三天内发病,也有少数在产前或分娩后几周发病。
2、病轻者能勉强站立,但走路摇摆不稳,后肢发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稍低。
二、典型症状
牛只呈现一种特殊的卧地姿势。初始四肢屈于躯干之下,头置地面,但很快就将一侧前、后肢伸向前方,头向一侧弯曲至胸部,头、颈、背脊呈“S”状弯曲。体温下降,四肢末端发凉。
三、治疗
1、迅速补充钙剂、糖水。静脉注射10-20%葡萄糖酸钙1000-2000毫升,同时补充5%糖盐水1000毫升和50%糖水500-1000毫升,及10%安钠咖20-30毫升。如用药后未见效,可隔5-6小时再重复用药。另可肌注适量维生素D3。
2、停止挤奶或减潮挤奶,加强护理,如静注钙剂后仍不能起立因将牛只翻身,注意预防褥疮。
保健规范 54
酮 病
酮病是由于碳水化食物和脂肪代谢 扰乱,血内积有酮体所引起。原发性是母牛由于怀孕分娩和开始产奶时机体内分泌系统和新陈代谢的负担加重,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发生扰乱,产生大量酮体,过多的酮体进入血液引起酸中毒。酮体本身对机体也有毒害作用。继发性酮病是于产后瘫痪、饲料中毒和前胃驰等病引起。 一、诊断要点
1、乳牛多发于产后,病初出现消化扰乱。
2、病牛常感觉过敏和兴奋,如眼球转动,颈部肌肉痉,吼叫,以后运动失调,步态不稳,四肢瘫痪,不能站力、昏睡,呼吸、心跳减慢,最后昏迷而死。
3、其主要特征为呼出的气体,尿、乳汁,有一种酮味,一般靠近牛体也能嗅到气味。 4、乳、尿含有大量酮体。
二、酮病与产后瘫痪的鉴别诊断:
1、产后瘫痪缺乏兴奋症状,一开始牛只就不能站立或呈昏睡状,瞳孔反射消失。
2、在治疗中如注射大量钙剂后病牛仍不能站立,就应疑患本病,并作乳、尿的酮体检查。 三、治疗
1、本病主要是大量补充糖和抗酮,可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100毫升,同时静注50%糖1000-1500毫升、5%糖盐水1000毫升。
2、另可肌注胰岛素100-150单位,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
3、消化不良者应用健胃剂,对于昏睡反应迟牛只,同时注射咖非因20-30毫升。 4、改善饲养,多喂优质干草和多汁饲料,合理调整饲料配方。
保健规范 55
亚硝酸盐酸中毒
酸中毒是饲料中的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而引起中毒。亚硝酸盐主要是一种血液毒和神经毒,神经毒主要表现为对血管舒缩神经有抑制作用,可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血液毒主要表现为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这种高铁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得异常牢固,不易脱落,因而丧失供氧功能,致使组织缺氧。
牛误食硝酸铵、硝酸钾等化学肥料,硝酸盐进入胃肠道也可转化成亚硝酸盐而引起中毒,某些疾病治疗不当也可继发酸中毒。 一、诊断要点
1、急性中毒常在采食后半小时内突然发病。
2、主要症状表现为发抖,痉挛,口吐白沫,呕吐,走路摇摆,歪斜或转圈,同时常伴发臌气。
3、呼吸困难,心跳加速,血液呈棕褐色。
4、体温正常或偏低,结膜充血、发绀,皮肤青紫,持别是四肢蹄部皮肤。 二、防治
1、迅速静脉注射1-2%美蓝水溶液,每公斤体重用1毫升;或用5%甲苯胺蓝,每公斤5毫克。 2、也可静脉注射10%碳酸氢钠1000-2000毫升,同时静脉注射安钠咖20-30毫升,葡萄糖、生理盐水各1000毫升,并可加入10%维生素C50-100毫升。 3、寻找中毒来源,同时合理调整饲料配方。
保健规范 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