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土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024-03-13 来源:客趣旅游网


土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一)施工操作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故从施工操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均要有严格的要求,对操作人员加强质量意识的同时,加强管理,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质量要求。首先,对每个进入本项目施工的人员,均要求达到一定技术等级,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殊工种须持证上岗。对每个进场的劳动力进行考核,同时,在施工中进行考察,对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坚决退场,以保证操作者本身具有合格的技术素质。

其次,加强对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自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质量控制上加强其自觉性。再次,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施工员及质检人员,随时对操作人员所施工的内容、过程进行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施工难点,进行质量标准的测试,随时指出达不到质量要求及标准的部位,要求操作者整改。最后,在施工中各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专业检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工前有交底,过程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式,以确保工程质量。

(二)预埋管件、预留孔洞质量控制

预埋件、预留孔洞是本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机电设备安装和建筑装饰的施工和质量,因此采取以下措施保证预埋件、预留孔洞不漏设、不错设,位置、数量、尺寸大小符合设计要求。

1、图纸会审

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及各专业施工员对土建结构设计图与下道工序相关的设备安装、建筑装饰等图纸进行对照审核,对各类图纸中反映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作详细的会审研究,确定预留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大小、规格、数量、材质等是否相互吻合,绘制预埋件、预留孔位置图,编制预埋件、预留孔埋设计划。

2、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要求,分段对预埋件、预留孔洞进行测量放线,测量放线应执行测量“三级”复核制。对板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应在基础垫层、模板上用红油漆标出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或预留孔洞形状、大小。

3、施工控制

预留孔洞模型按设计大小、形状进行加工制作。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按设计规定的材质、大小、形状进行加工制作。并严格按测量放线位置正确安装,保证焊接牢固,支撑稳固,不变形和不位移。

4、检查验收

预留孔洞模型安装、预埋件安装完成后,由总工程师、质检、工程技术人员组织检查验收,重点检查预埋位置、数量、尺寸、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办理签证手续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结构混凝土浇筑时的保护

工序负责人在施工现场指挥,跟班把关,并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使操作人员清楚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精确度的重要性。对预埋件、预留孔洞中线移位或预留孔洞外边缘变形等而发生质量问题,并制定质量保证措施。

6、模板拆除

禁止使用撬棍沿孔边缘硬撬。拆模后,测量组要对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孔洞尺寸、孔壁垂直度等进行复测,误差是否在规范的允许范围内,超出的尽快修复。对接地体或易破坏的预埋件、预留孔洞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被损坏。

(三)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钢筋绑扎做到“七不准”和“五不验”。

“七不准”:已浇筑混凝土浮浆未清除干净不准绑钢;钢筋污染清除不干净不准

绑钢筋;控制线不弹好不准绑钢筋;钢筋偏位未检查、校正合格不准绑钢筋;钢筋接头本身质量未检查合格不准绑钢筋;技术交底未到位不准绑钢筋;钢筋加工未通过车间车间验收不准绑钢筋。

“五不验”:钢筋未完成不验收;钢筋定位措施不到位不验收;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达不到要求不验收;钢筋纠偏不合格不验收;钢筋绑扎未严格按技术交底施工不验收。

2、钢筋保护层的控制:采取工厂化生产的塑料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塑料垫块分为板和墙两种,根据不同钢筋直径采用工厂化生产,可以保证尺寸完全统一且控制在保护层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墙体钢筋高度越高,其在上部变形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控制模板上口处的钢筋保护层是非常重要的。本公司计划用5MM厚的扁铁用螺栓固定在墙模板上口,顶住墙体竖向钢筋,保证钢筋不向外靠。墙体钢内侧采用梯子筋或U型撑作为内撑,保证墙体钢筋不向内拢,从而确保钢筋保护层的精确。

3、钢筋规格严格按设计采用,框架梁及柱的钢筋直径不得随意变动,钢筋代换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4、柱子钢筋定位措施:采用定位卡在浇筑混凝土前将定位卡套在柱筋顶端,用绑扣将柱筋紧靠在定停位卡上,控制钢筋间距位置,下部用塑料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

5、箍筋质量控制:注意箍筋的加密区位置、长度、箍筋间距、箍筋弯钩长度、平直长度以及支座内应有一道箍筋。

6、水电线盒的固定:采用增加定位措施筋的方法将水电线盒焊接固定。 7、防止钢筋污染措施:在浇筑梁板车混凝土前用特制钢筋套管套在每一根竖向钢筋上(高度不小于500MM),以防止墙、柱钢筋污染,如有个别污染应及时清理混凝土浆,同时也要防止脱模剂污染。

8、板筋(底板、有梁板等)绑扎时的成品保护:绑扎板筋时,必须架设跳板操

作,禁止在板筋上踩踏,禁止碰动预埋铁件及洞口模板。安装电管、暖管或其它设施时不得任意切割和碰动钢筋。

9、保证钢筋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⑴剪力墙水平钢筋定位梯子架

①竖向梯子架的竖筋直径大于墙体竖筋一级,作为主筋使用.梯子架根据水平钢筋间距设固定杆与梯子架竖向筋焊牢。最下端、中间、最上端设三道固定杆,长度与墙体厚度相同,作为模板顶杆使用。顶杆两端刷防锈漆,其他间距固定杆长向两端留出保护层厚度。

②梯子架安装。先用水准仪测出第一道水平钢筋的位置。根据水准点标高安装梯子架,以保证水平钢筋平直。梯子架间距1000~1500MM为宜。

⑵剪力墙竖向钢筋定距框

剪力墙竖向钢筋定距框根据竖向钢筋间距制作,能够很好控制竖向钢筋的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有效控制钢筋位移。钢筋定距框自行焊制,可多次周转使用。

⑶门、窗口暗柱钢筋定位

根据门窗洞口宽度制作暗柱钢筋定距框,门窗洞口宽度加上两端暗柱保护层厚度为两暗柱之间定距框长度。定距框自行焊制,可多次周转使用。

⑷框架柱钢筋定位框

为了控制好框架柱竖向主筋位置,确保保护层厚度,柱子竖向钢筋采用柱子钢筋定位框,固定主筋位置。可多次周转使用。

⑸保护层垫块

①基础底板钢筋较重,用花岗岩垫块,垫块间距800~1000MM,呈梅花形布置。

②框架柱、剪力墙体用轮式专用塑料垫块,根据钢筋直径和保护层厚度由厂家订

购,垫块间距600~1000MM,呈梅花形布置。

③顶板用方块带凹槽专用塑料垫块,根据钢直径和保护层厚度由厂家订购。 ⑹板双层筋马镫

基础底板、顶板双层筋马镫钢筋直径按照底板和顶板钢筋直径制作,通长设置,马镫腿间距600~800MM。马镫排放间距600~800。

⑺顶板钢筋保护

顶板钢筋绑扎完毕,在浇混凝土之前铺设马道,施工操作人员在马道上行走,避免施工人员蹬踩已绑扎好的钢筋防止移位。

⑻钢筋绑扣朝向

钢筋绑扣朝向结构内侧,避免绑丝朝向保护层造成清水混凝土面层返锈。 ⑼钢筋工程检查采取挂牌制度,在钢筋质量检查牌上注明施工部位由质量检查员签字、钢筋施工班组签字、下道工序接收班组签字,并填写最终结论。最终结论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四)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保证质量的措施

⑴采用先进的模板体系,本工程所有墙、柱、梁板模板采用胶合板,胶合板板幅大,自重轻,板面平整。可减少安装工作量,节省现场人工费用,保温性能好,能防止温度变化过快,冬期施工有助于混凝土的保温。锯截方便,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模板。用于清水混凝土工程,最为理想。

⑵进场前严格检查,主要检查模板的平整度、模板的接缝情况、加工精度、支架焊接情况等。

⑶模板安装后应仔细检查各部位是否牢固,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指定专人(原来立模操作人员)负责观察检查,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修整加固。

⑷所有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可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对小型洞孔,套框内可满填软质材料,防止漏浆封闭。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和模板,以免其歪斜、移位、变形。

⑸测量、放样、弹线工作要事先制定好实施方案,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符合计量检定标准,并妥善保管,施工中的轴线、标高、几何尺寸必须测放正确,标注清楚,引用方便,标注线和记号必须显示在稳固不变的物体上。

⑹放样弹线时,除按图纸弹出模板安装线及20CM检查线。

⑺模板施工前,要求场地干净、平整、模板下口及连接处的混凝土或砌体,要求边角整齐、表面平直,必要时可能先进行人工修整,以便确保模板工程质量。

⑻接头处模板应认真配制,防止烂根、移位、胀模等不良现象。

⑼对已施工完毕的部分钢筋(如柱、墙筋)或预埋件、设备管线等,应进行复查,若有影响模板施工处应及时整改。竖向结构的钢筋和管线宜先用架子临时支撑好,以免其任意歪斜造成模板施工困难

⑽模板及支撑系统应联接成整体,竖向结构模板(柱、墙等)应加设斜撑和剪刀撑,水平结构模板(梁、板等)应加强支撑系统的整体联接。

⑾所有模板及支撑系统在模板验收后,不得任意改动。

⑿模板工程施工中,应随做随检,作出验收记录,模板工程完成后应具备完整的自检互检资料。

2、预防措施

⑴防止模板漏浆的措施:支模前,先弹出柱、墙的边线,边线外侧50MM范围用水泥砂浆找平,柱、墙模板底部垫泡沫塑料条子。现浇板底板模接缝处批嵌腻子然后贴胶带纸。构造柱、圈梁模板与砌体接触处先粘贴泡沫塑料条子,再安装模板,防

止漏浆。

⑵防止涨模、偏位的措施:做好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模板经过认真的设计计算,对拉螺栓、背楞适当加密。模板支设前认真放线,定位正确。

⑶防止漏水的措施:外墙对拉螺栓必须加焊止水钢板,要求钢板与周圈螺栓满焊。 ⑷模板面板为复合板,操作和运输过程均须注意保护面板不受损坏,拆模板时,严禁硬砸乱撬,严禁抛掷,以防止损坏混凝土和模板。

⑸在板、墙横板底部均考虑垃圾清理孔,以便将垃圾冲洗排出,浇灌前再封闭。 ⑹模板安装完毕后,应由专业人员对轴线、标高、尺寸、支撑系统、扣件螺栓,拉结螺栓进行全面检查,浇砼过程中应有技术好、责任心强的木工、或翻样“看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施工组、技术组。

⑺所有楼板、墙板内的孔洞模必须安装正确,并作加固处理,防止砼浇筑时冲动,振跑或砼的浮力而浮动。

⑻主体结构顶板支架及梁底模在施工中,应适当预留预拱度,确保构筑物的几何尺寸,预留起拱度,当梁跨度≥4m时,底模起拱度1‰~3‰。

⑼模板拆除应根据规范要求的各构筑物拆模强度决定,禁止早拆、拆除应分步拆除、拆除前应编制拆除说明,并经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拆除。

3、模板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⑴柱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柱位移,截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偏差大。

防止方法:支模前按墨线校正钢筋位置,钉好压脚板;柱箍形式、规格、间距要根据柱截面大小及高度进行设计确定;梁柱接头模板要按大样图进行安装而且联接要牢固。

⑵墙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墙体混凝土厚薄不一致,上口过大,墙体烂脚,墙体

不垂直。

防止办法:模板之间连接用的U型卡或插销不宜过疏,穿墙螺栓的规格和间距应按设计确定,均要设置穿墙螺栓套管;穿墙螺栓的直径、间距和垫块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墙梁交接处和墙顶上口应设拉结;外墙所设的拉、顶支撑要牢固可靠,支撑的间距、位置宜由模板设计确定。模板安装前模板底边应先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以防漏浆。

⑶梁和楼板的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加大,板中部下挠,生蜂窝麻面。

防止办法:模板支顶的尺寸和间距的排列,要确保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刚度,模板支顶的底部应在坚实地面上,梁板跨度大于4m者,如设计无要求则按规范要求起拱。

(五)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预拌混凝土》(GB/T1490-2003)对混凝土质量控制指标:

(1)强度。控制指标是抗压强度,通过按规定测混凝土强度,计算均值、最小值、标准差,检查商品混凝土质量水平,判定强度是否合格。

(2)坍落度。反映和易性的指标。

(3)含气量。影响耐久性、和易性、强度。不掺引气剂的外加剂一般含气量不会超标。掺引气剂的混凝土对含气量应特别注意测试并进行控制。

(4)氯化物总含量。氯离子可导致钢筋锈蚀,应予以测定并严格控制。

判断预拌混凝土质量是否合格时,强度、坍落度、含气量应以交货地点取样为依据。这主要是考虑运送途中可能有些变化。氯化物的总含量可以出厂检验为依据,主要是氯化物在运送途中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交货检验是供需双方在交货地点共同对预拌混凝土质量进行的检验。在合同中有关质量内容应注意两点:

①不得违反现行标准的规定;

②现行标准没有规定的,在合同中应明确规定。 2、泵送混凝土对原材料和配合比的主要要求

根据目前施工实践,当采用预拌混凝土时,为确保质量,对原材料及配合比中骨料、混凝土坍落度、可泵性等提出明确要求,主要有:

(1)粗骨料与输送管径之比,按泵送高度50m以下、50~100m、100m以上3个档次分别给出控制数据,大致在1:2.5~1:5。

(2)粗骨料应连续级配、针片状颗料含量不宜大于10%。 (3)粗细骨料最佳级配曲线(见有关规程)。

(4)细骨料宜采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 (5)按要求掺入粉煤灰和外加剂,尤其高效减水剂或泵送剂。 (6)10s时相对压力泌水率不宜超过40%。

(7)混凝土坍落度按泵送高度30m以下至100m以上分别给出数值在100~200mm。

3、混凝土可泵性

这是混凝土泵送施工中的一项特殊要求。可泵性是代表混凝土拌合物在压力作用下,在管道中流动能力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即在泵压作用下,混凝土拌合物通过管道的流变性能。目前,混凝土泵送施工中往往只用坍落度反映混凝土的可泵性,这是不确切、不全面的。混凝土泵送施工规程根据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了用相对压力泌水率和坍落度2个指标控制可泵性。

4、最佳砂石级配曲线的选用

(1)第1步按普通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及检验方法找出由累计筛余上下限组成的级配范围。

(2)第2步调整实际砂石级配曲线,使其掺量接近第1步中上、下限级配曲线的中部区域,这样就可确定最佳砂石级配曲线。

当砂石级配不合格时,可用下述步骤解决:采用各类大小粒径砂石、按搭配比例混合使用,将累计筛余(%)调整到累计筛余标准(%)允许范围内,从而满足《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中粗、细骨料最佳级配图的要求。

5、混凝土泵送过程控制 泵送混凝土供应

(1)泵送混凝土供应应确保连续、均匀供料,应在交货地点,进行交货检验,并应符合《预拌混凝土》、《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等标准的要求。

(2)泵送混凝土的拌制,其采用的搅拌设备、投料次序、搅拌时间应符合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要求。

(3)泵送混凝土的运送应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每台混凝土泵所需配备的搅拌运输车台数、运途中的转速、运输延续时间等重要参数均应符合标准要求。

6、混凝土的泵送与浇筑

这是《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的核心内容,混凝土泵应严格遵守其安全使用及操作要求,严格执行混凝土泵的使用说明书和其他有关规定。混凝土的浇筑应按预先划分的浇筑区域,按标准要求的浇筑顺序进行。

7、泵送混凝土质量控制

(1)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外加剂、粉煤灰等掺合料、水)及其计量均应符合标准要求。

(2)泵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①可泵性应满足泵送要求;

②混凝土人泵时的坍落度允许误差应符合标准要求;

③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取样;

④建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质量体系,执行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要求,对泵送混凝土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

8、防止楼板表面出现干缩裂缝的措施: 采用二次抹压工艺,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⑴第一遍:由于刚经过振捣后的结构或构件表面已接**整,只需人工用刮尺将混凝土表面的脚印、振捣接槎的不平处刮平,再拉线检查大面,刮至基本平;混凝土表面的松软虚铺高度略高于实际水平线,刮压抹平基本达到均匀一致。

⑵第二遍:当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至无明水并开始进入初凝(可踩出脚印但不再下陷)时,用木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工序,此时抹压时用力要大一些,将面层小凹坑、气泡、砂眼和脚印压平,使面层充分达到密实、与底部紧密结合,以消除此阶段由于混凝土表面失水硬化而产生裂缝的可能性,把裂缝控制在萌芽中;

⑶第三遍:当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抹压收光,抹压时应视结构或构件表面是否要在上继续施工而选择用木抹子或铁抹子,此遍压抹用力应比第二遍抹压再大一些(以感觉到混凝土的干塑性为准),使混凝土的面层再次达到密实,同底部结合牢固,以消除混凝土由初凝到终凝过程中因水分蒸发硬化而产生表面再次出现裂缝的可能性,整个抹压时间要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9、混凝土结构开裂的防治措施:

⑴水泥选择水化热较低的品种,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绝对不准用;粗骨料选粒径级配合理、空隙小、质地坚硬、无碱性反应的有害物质;含黏土、砂粒岩片状均小于1%的粗糙石;细骨料选用中砂粒径粗空隙较小、含泥量极少的干净砂;外掺料如粉煤灰、膨胀剂、减水剂等改善混凝土工作度、降低用水量、减少收缩开裂。

⑵钢筋的制作加工、下料、配置严格按图进行,尤其应重视钢筋品种、规格、数

量的核对、改变、代用要考虑对构件抗裂性能的影响;钢筋位置要正确、保护层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钢筋间距过大、梁柱端加密箍筋的绑扎,均会影响混凝土抗裂性能。

⑶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主要由模板质量来决定。在模板工程中应注意模板构造要合理,防止模板各部分的变形而导致混凝土裂缝;浇砼时梁板侧底部必须有人守护防止下沉或胀出变形;拆模时间不能过早,避开混凝土水化热峰值,以减少砼内外温差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拌合物不允许存在离析现象,振捣应适度均匀。在气温高、湿度低、风速大的环境下要及早洒水养护,早期养护至关重要,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当洒水有困难或不能保证湿润时,用塑料薄膜和草袋保湿养护。

10、剪力墙洞口、楼梯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

浇筑剪力墙中门窗洞口位置混凝土时,应从门窗洞口两侧同时下料,且高差不宜太大。先浇筑窗台下部,后浇筑窗与窗、窗与门、门与门间墙。楼梯段混凝土宜自上而下浇筑,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混凝土抹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