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杨 明乳腺导管原位癌合并微小 ・1161・ 乳腺导管原位癌合并微小浸润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杨明,李光虎,刘国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吉林长春130021) [关键词】乳腺导管;原位癌;微小浸润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004—0412(2007)10—1161—03 随着乳腺钼靶摄影普查的普及,早期乳腺癌,特别是导管 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in Situ,DCIS)的发现率不断提高。在美国,原位癌(绝大部分为导管原位癌)的发病率1973年至 1997年在小于50岁的白人妇女人群中增长率为146%,在黑 人妇女人群中增长率为283%;在年龄大于50岁的白人妇女 人群中增长率为308%,在黑人妇女人群中增长率为 349%I.1 。而在过去10年,浸润性乳腺癌发生率仅增加了 16% 。由于钼靶摄影能够很好的显示不可触及的乳腺微小 病变中的微小钙化,大大提高了DCIS的诊断率,目前在西方 DCIS占新诊断乳腺癌的20%,占普查筛选出的乳腺癌的 30% 。随着原位癌诊断率的增加,原位癌合并微小浸润,特 别是导管原位癌并发微小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i’oinvasion,DCIS—Mi)近年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尚未见 有关DCIS—Mi的报道。 1定义 乳腺癌的微小浸润从其命名起就一直充满争议。大致可 以分为如下几类:①伴有基质浸润的DCIS,未详细说明最大 径;②位于基底膜下的有限的显微镜下浸润的DCIS,但浸润 小于组织切片的10%;③浸润小于或等于2mm,或合计小于 肿瘤的10%;④有1或者2个浸润灶,每个的最大径小于 2mm;⑤显微镜下可见癌症细胞穿出导管的基底膜,未提及最 大径;⑥1个浸润灶,其最大径小于或等于2mm,或者浸润灶 达到3个,每个的最大径小于或等于1mm;⑦导管原位癌合并 管周少量癌细胞的浸润或者细胞团块的浸润 等。 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1997年的癌症分期指南 ,微小浸润的定义为癌细胞 穿出基底膜进入周围组织,但浸润灶的最大径小于或等于 lmm。根据AJcc的定义,当存在数个浸润灶时,只计算最大 的浸润灶,而不要将所有浸润灶的最大径计算在一起,但是应 该记录病灶的数量。微小浸润主要发生在DCIS,即微小浸润 性导管癌,也可以是微小浸润性小叶癌存在于小叶原位癌内。 含有微小浸润的乳腺癌被定义为T mic,T 期乳腺癌的一个 亚型。因此T mic是一种较新的病变、其诊断和病理特点、生 物学特点、治疗是应该和DCIS的治疗相同还是应该适当扩大,和普通的浸润癌相同,是否应该进行腋窝淋巴结切除都有 待进一步研究。 2临床特点 导管原位癌合并微小浸润是较为罕见的疾病,根据文献 其发生的比率不到1%,平均年龄多为6o岁左右,一半左右的 患者有可以触及的乳腺肿块 。微小浸润与导管原位癌的 大小直接相关。研究表明” DCIS—Mi的病变一般较单纯 DCIS大,导管原位癌合并微小浸润临床有肿块的几率要高于 纯导管原位癌(分别为63%和33%),因此,DCIS—Mi的患者 易有可以触及的肿块,在保守手术时容易发生断端阳性。sd一 verstein 报道DCIS—Mi的平均直径为38mm。Laglos等【l J 报道DCIS—Mi的平均直径50nan,并认为DCIS—Mi手术断端 癌残留的阳性率高于单纯的DCIS(分别为75%和57%),是 由于微小浸润癌的原位癌部分的直径大所引起的,而与浸润 灶的大小无关。Prasad Ll 等的研究中,微小浸润癌的DCIS部 分的平均直径为13mm,小于以往的结果,并认为其归功于乳 腺钼靶摄影普查的广泛应用,以及双重免疫标记技术在微小 浸润癌的诊断上的应用。易发生微小浸润的最普遍的导管原 位癌为粉刺型癌。Lagios等¨ 发现45%的直径大于2.5cm 的粉刺型导管原位癌都伴有间质浸润。最近Prasad等 依 据1997年的TNM分期指南,研究了21例微小浸润乳腺癌。 结果表明,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9岁,6o%的患者常规检查 发现有钼靶摄影的异常。微小浸润中,18例为导管癌,3例为 小叶癌,微小浸润灶1—7个,平均每个患者2个。在18例导 管癌的患者当中有16例(89%)导管原位癌部分的核分级高 并合并坏死,13例为粉刺型癌。手术后病理显示13.3%的患 者有淋巴结的转移。中位随访28个月,有2例患者复发。他 的研究中,60%的患者常规检查发现有钼靶摄影的异常,提示 钼靶摄影在发现早期浸润中的重要作用。 3组织学特点 准确的关于微小浸润的病理学诊断对于选择治疗方案是 至关重要的,不合并微小浸润的DCIS的病例,在行乳房切除 术后不需要进行化疗和放疗,手术时也无须切除腋窝淋巴结。 而DCIS—Mi虽然浸润的最大径小于lmm,但已经不是原位 癌,其治疗还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对导管原位癌进行组织 学评价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鉴别是否有微小浸润的存在,因此, 标本取材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SilversteinC 建议外科医 生在手术使用电刀时应该避免高电压,以免由于对组织过分 烧灼而影响病理诊断,在处理标本时固定要充分。 DCIS—Mi的组织学特征为:在基质中有恶性上皮细胞存 在,浸润灶的最大径不超过1mm,浸润细胞周围基底膜和肌上 皮细胞缺如,浸润灶周围问质改变,以及常有淋巴细胞浸润; 微小浸润呈现多灶性,且多在一张片子上;浸润方式有单个细 胞、细胞团以及浸润部分和导管内癌内外相连等方式。由于 微小浸润不足1mm,为了提高诊断率,手术标本都进行连续切 片,但是关于连续组织切片的厚度现在尚无一致的意见。Sil- verstein等¨ 采用2—3nan的间隔对全部组织进行连续切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162- 吉林医学2007年8月第28卷第1O期 4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47.1%,HER一2的过表达率为50%,75%为非整倍体。 5治疗及预后 Silverstein等¨ 的研究表明合并有微小浸润的导管原位 癌经常为高核分级,粉刺型癌,非整倍体,并有HER一2的过 表达。因此,有人建议所有粉刺型导管原位癌都应全面进行 组织学检查以排除微小浸润。在组织学难以明确诊断时有几 种染色有助于鉴别是否存在微小浸润,包括组织化学染色,如 PAS,网硬蛋白以及免疫学染色如4型胶原(针对基底膜),平 滑肌肌动蛋白和重链肌球蛋白等。Silverstein等 叫对909例 由于DCIS是一种无转移的疾病,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其淋 巴结转移为阴性,全乳房切除可以达到99%的治愈率,因此, 大家已经常规放弃淋巴结切除。对于微小浸润癌的淋巴结转 移情况以及是否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还存在争议。有学 者认为微小浸润癌淋巴结转移为0,没有必要进行淋巴结清 DCIS患者和24例DCIS合并微小浸润的患者进行的免疫组织 扫,但是有的学者的研究表明其淋巴结转移的比率为2%一 化学研究表明,DCIS—Mi和DCIS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 20%,因此应进行淋巴结的切除。最近Silverstein等 将前 体阳性表达无明显区别,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分别为63%和 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应用到DCIS和微小浸润癌的手术中,取得 66%,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均为63%。HER一2的阳性表达微 了较好的结果,并建议针对T,mic的患者,不论是行乳房切除 小浸润癌明显高于DCIS,分别为56%和36%。P53的阳性表 术还是行保乳手术,都应该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达分别为25%和14%,微小浸润癌高于DCIS。非整倍体的比 根据不同的关于微小浸润的定义所进行的研究所显示的 率分别为80%和47%,微小浸润癌高于DCIS。Prasad的研究 淋巴结转移情况见表1: 显示 DCIS—Mi的原位癌部分的ER和PR阳性率为 表1献中微小浸润癌不同定义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虽然DCIS—Mi的最大浸润径不超过lmm,但是它已经不 mography:a dilemma[J].J Nail Cancer Inst Monogr,1997,22: 是原位癌,而是真正的浸润性癌,且其原位癌部分常常较单纯 151. 导管原位癌大,因此最好行全乳房切除。如果行保乳手术,则 [3]Swallow CJ,Van Zee KJ,Sacchini V,et a1.Ductal carci- 术后应该进行放射治疗 。Silverstein等进行24例DCIS— 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progress and controversy[J].Curr Mi手术中14例行根治术,其中有2例复发;6例行肿瘤切除 Probl Surg,1996,33:553. 加放疗,未发现有复发;4例进行肿瘤切除而未行放疗,结果有 [4] Sehuh ME,Nemoto T,Penetrnate RB,et a1.Intraductal 3例复发。术后12年随访显示DCIS发生远处转移的比率为 carcinoma:analysis of presentation,pathologic findin ̄,and out・ 0.9%,而DCIS—Mi发生远处转移的比率为8%(尸<0.01)。 ocme of disease[J].Arch Surg,1986,121:1303. 其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明显与导管原位癌的大小相关而和微 [5]Rosner D,LaneⅥrw,Peneranta R.Ductal carcinoma in 小浸润的大小无关¨ ”]。长期随访的资料显示 ,DCIS— situ witll micminvasion.A curable entity using surgery along with・ Mi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预后很好,其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和 out need ofr adjuvant therapy[J].Cancer,1991,67:1498. 单纯DCIS接近。 [6]Silverstein MJ,Wainsman JR,Gamagami P,et a1.Intra- ductal of hte breast(208 cases):clin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treat- 6参考文献 ment choice[J].Cancer,1990,66:102. [1]Bordeleau L,Rakovitch E,Naimark DM,et a1.A compa. [7] Silver SA,Tavassoli FA.Mammary ductal carcinoma in si- rision of four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DCIS using decision analysis tu with microivsaion[J].Cancer,1998,82:2382. [J].Cancer,2001,92(I):23. [8]Solin LJ,Fowble BL,Yeh IT,et a1.Microinvasive duct ̄ [2]Emster VL,Barclay J,Kerlikowske K,et a1.Increases in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treated witll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duetal carcinoma in situ(DOS)ofthe breast in relation to功锄. and definitive irradiation[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9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向钧急性心肌梗死健康教育一体『化的效果评价 ・1163・ 23:961. carcinoma(TImic)of the bresat:elinieopathologie proifle of 21 [9] Americana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 cancer stagin cases[J].Am J Surg Pathol,2000,24(3):422. manual[M].Philadelphia:Lippineott—raven,1997:172. [14]Patehefsky AS,Schwartz GF,Finkelstein SD,et a1.Het- [10] Silvemtein MJ.Duetla carcinoma in situ th mieroinva- erogeneity of intmductla carcinoma of the bresat[J].Cancer, sion[M].In:Silverstein MJ.Due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breast. 1989,63:731. Baltimore,MD:Williams and Wilkins,2002:523. [15]Wong JH,Kopald KH,Morton DL.The impact ofmicro- [1 1]Prasad MP,Osborne MP,Hoda SA.Observations on the invasion on axillary node metastases an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histopathdogic diagnosis of mieroinvasive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intmdaetla breast cancer[J].Arch Surg,1990,125:1298. [M].In:Fechner RE,Rosen PP,eds,anatomic pathology.Chi— [16]De Masearel I,MaeGrogan G,Mathoulin—pelissier S,et cago,IL:ASCP Press,1998:209—232. 1a.Breast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eroinvasion:a defini一 [12]Lagio ̄MD,Westdahl PR,Margolin FR,et 1a.Duetla car- tion supported by a long—term study of 1248 serially sectioned einoma in situ:relationship of extent of noninvasive disease to the duetal carcinomas[J].Cancer,2002,94(8):2134. frequency of occult invasion,multieentfieity,lymph node metasta- [17]Sehnit SR.Mieroinvasive carcinoma of hte breast:a diag- SeS nad short—term treatment failures[J].Cancer,1982,50:1309. nosis in search of a definition[J].Adv Anat Pathol,1998,5:367. [13]Prsaad ML,Osborne MP,Girl DD,et a1.Mieroinvasive [收稿日期:2006—10—26编校:龙英丽郑英善] 急性心肌梗死健康教育一体化的效果评价 向钧,宋春燕,陈玉华,张全英,邢敏丽,邓显侠(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内科,吉林长春130031)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内外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的患者对急性心 肌梗死基本知识及疾病预防技巧的掌握率。结果:2002年1月一2006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共5O例,经过院内外健康 教育一体化模式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基本知识及疾病预防技巧的掌握率达92%以上。结论:院内外健康教育一体化服务,对提 高病人自我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提高康复率,降低死亡率,延长远期存活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有着 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12(2007)10—1163—02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在发达国家已位 均未接受过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系统健康教育。 居心血管疾病死亡之首。在我国,2JD世纪7O和80年代,北 1.2’方法 京、河北、哈尔滨、黑龙江、上海、广州等省市年发病率仅0.2%o 1.2.1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院内外一体化健康教 一0.6‰,其中以华北地区最高。北京16所医院年收住院的 育。 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数1991年为1972年的2.47倍,上海1O所 1.2.1.1 院内健康教育:指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接受的健康教 医院的病例数1989年为1970年的3.84倍 ,显示我国急性 育。入院教育包括:①入院须知;②住院环境的介绍;③特殊 心肌梗死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 检查及心电、血压监护,吸氧,心肌酶检查的意义;④绝对卧床 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影响公众 休息及禁食的重要性。教育方法主要是阅读入院须知和个别 健康的主要问题。医学诊疗手段的不断提高,对急性心肌梗 指导。住院教育包括:①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知识;②急性心 死的临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配合新技 肌梗死的主要检查;③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④一般药物 术、新业务的开展,我们制订了一套院内外健康教育一体化方 治疗的作用及意义;⑤早期溶栓治疗的重要性及意义;⑥抗凝 案,并对5O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跟踪调查,力求探索出 治疗的作用及意义;⑦冠状动脉扩张术的适应征及意义;⑧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内外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 PTCA及支架植入和主动脉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作用及 意义,其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⑨ 1对象及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的护理原则;④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的 护理原则;急性心肌梗死后活动量进程及活动类型;急性心肌 1.1对象:2002年1月一2006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 梗死的饮食原则;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测量心率、血压及判断 人共5O例,其中男33例,女l1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33 异常症状、体征;告之病人及家属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创 岁,平均5O.3岁;干部41例,农民9例。以上患者本次入院前 造良好安静的休养环境对病人尽快恢复健康的重要性。教育 通讯作者:宋春燕 方法包括:①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健康教育手册;②床边演示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