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对联题应试策略
对联也称楹联,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传统语言艺术。对联是中华文化长廊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最能体现出汉语的独有魅力。拟写一副对联,不但要有丰厚的语文知识积累,还要有极强的语感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是一种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因此,这种题目倍受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中的对联题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这一传统的命题方式不但命题形式灵活,而且还与时事结合起来,使得这一传统的题目更焕发了时代的特色。
一、考场反馈。
从阅卷老师角度来看,这种题目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这虽不是一类新型的题目,但大多数考生却在“阴沟”里翻了船,还有的甚至“颗粒无收”。纵观他们失分的情况,主要是对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和主要特点并没有掌握住。如07年福州市的一题:
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上联:商贸繁荣 两塔擎天光禹域 下联: □□□□三山载福毓榕城 A.人杰地灵 B.四季如春 C.人文鼎盛 D.海西明珠
按理说,这一题很简单,只要稍微有点对联知识,就能轻而易举地选出正确的答案C。可是同学们的答题并不容乐观,据统计,只有40%的同学选了C,而另外60%的同学与这题的分数失之交臂。
这些情况在启示我们,决不能对这一“旧题”掉以轻心,要切实掌握住对联的特点和有关知识,并适当的予以训练,这种题目还是很好做的。
二、解题技巧点拨 1.明其特点
我们在做题之前,首先要明确对联的特点,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有些
同学只所以在这一题上失分,很多原因就是不知道对联的特点。试想,连对联有什么特点都不知道,能对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吗?
对联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字数相等。对联可长可短。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作对时,首先要考虑这一点。
(2)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稍长的对联,上联不只一句,上下联句子字数和节奏形式都必须一致。
如湖北咸宁市中考题给出的一副不符合要求的上联,上联是: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是: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让考生对不合适的上联作出修改,我们从句式上就可很快发现,“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与“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句式不对照,只要稍一调整“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就与下联句式一致了。
(3)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中上联“大漠”“孤烟”是名词,对下联的“长河”“落日”,上联的“直”是形容词,与下联的形容词“圆”相对。
(4)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如“大漠”与“长河”, “孤烟”与“落日”都是偏正结构。再如名对“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上联的“山穷水尽”与下联的“柳岸花明”都是并列结构。
中考对联专题训练第1页
(5)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
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上例中的福州市中考题,你会发现这道题其实很简单,上联“商贸繁荣”是一个主谓结构,而四个备选项中只有“B.四季如春 C.人文鼎盛”两项是主谓结构,这样可以把AD排除了。然后再按内容相关的特点,上联说的是“社会”,而下联也应如此,所以又排除了B,那理所当然的只有C是正确的了。
2.使用拆合法。
明确了对联的上述特点之后,我们可以使用拆合法来既快又准地对出下联。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
如07年江苏扬州市中考题:对偶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请为“平山堂下花似锦”写一个下联。(注: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扬州名胜很多。如瘦西湖、何园、史公祠、琼花观等等。)
平山堂下花似锦,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就可用此法来应对,“平山堂下花似锦”就可拆为“平山堂——下——花似锦”三段分别对之。提示中已告诉我们“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它显然是地点名词,这样可以迅速地对出“瘦西湖——史公祠——琼花观——雷锋塔”等等一大串;“下”是个方位名词,我们可以对出“畔——上——边——下”;“花似锦”是个主谓结构,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我们可以对出“柳如烟——烟如雾——花似海——草如茵”等等。这样我们便可轻而易举的从中选出“瘦西湖——畔——柳如烟”“琼花观——边——花似海”“雷锋塔——下——草如茵”等好对。
三、对联的形式。
千百年来,我国人民都喜欢用对联来表示吉祥、抒托情怀、志趣、理想、情操,或歌颂人事,讽喻时世,或酬赠亲友,悼念亡灵。所以婚丧喜庆,送往迎来,应酬赠答,甚至冷嘲热讽都可以用上,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1. 与课文有关的作家及名胜古迹对联。 如:
屈原: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司马迁: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诸葛亮: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李白: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杜甫: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白居易:枫叶四时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辛弃疾: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文天祥: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鲁 迅: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醉翁亭: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桃花源: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 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 黄鹤楼: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
对联讲究的是对偶,即上下两个词组或句子必须是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
2.对联的形式。
中考对联专题训练第2页
义密切相联的。从对偶这种特定的形式看,对联又有不同的对法。就内容来说有人名对、地名对、花木对、鸟兽虫鱼对等;就形式来说又分虚字对、实字对、双声对、叠韵对等;就上下联意义的联系来说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等。从对联的表意形式看,对联可运用多种修辞形式。
1.用典。
指在对联中使用古代故事、民间习俗或警语来表情达意,使联语内涵丰富,韵味无穷。如:
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珠帘,都化作空潭云影;
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江西滕王阁对联)
2.镶名。又叫嵌字,是将人名、地名、物名等专用名词嵌在联语中,使对联新颖,个性化突出。如:
航标引道,旌旗指路,构和平,同创华夏伟业,锦绣河山涛声笑; 国乐迎亲,乡茶叙情,谋发展,共建炎黄愿景,楚汉土地瑜色美。 嵌进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名字。
3.对比。
把正反两方面的事物和情况摆出来,进行对比。如: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苏州拙政园联)
4.叠字。
是把相同的字叠用起来,使重点突出,语气加强。如: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西湖对联)
5.双关。
指一句联语有两层意思,表面说的是这个意思,实际上要表达的则是另一个意思,这另一个意思才是说话的真意所在。这种手法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使联语机智幽默,饶有风趣。
就构成条件看,双关可分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这两种双关形式又可结合使用。
(1)谐音双关。指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构成的双关。如: 塔中点灯,层层孔明诸葛亮;池中采藕,节节太白理长根。
上下联都用了谐音,嵌入了诸葛亮与李长庚(即李白)的名字,颇见奇妙。 (2)语义双关。利用语义的双重性构成的双关。如: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反动政府更加贪污腐化,司法机关也是“衙门八字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当时有人就替法院拟了一副对联: 有条有理;无法无天。
意思是:有金条就有道理,无法币就暗无天日。八个字把反动政权的腐败堕落揭露得淋漓尽致,令人拍手称快。
6.回环。
指的是在对联中巧妙运用回环修辞手法,顺读逆读一个样,形成音韵上的回环往复美。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中考对联专题训练第3页
还有一种借助谐音构成读音回环的对联。据传,明代唐寅一日到朋友家做客,见壁上挂有一幅僧人所画的《出水芙蓉图》,脱口出句曰: 画上荷花和尚画,
联语传开,久而无对。直至清代,才有两个对句。一为李伯元所对: 书临汉帖翰林书。 另一为纪晓岚所对: 观音堂前唐寅观。
7.顶真。
即在联语前后的几个词语与词语之间,由相同的语言成分衔接上下联,上递下承,使得联语结构紧凑,语意连贯,声韵流畅。如:
相传,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来到京城天然居酒楼,忽来灵感,为之题一上联云: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后纪晓岚过浙江新昌县郊大佛寺,见其佛像高达丈余,于是对句: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8.反复。
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强调某种情感,特意重复某个词或某个句子的修辞格式。如: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南京秦淮河风月亭)
9.集句。
指引用名人富有哲理的警句成联。可以增强联语的说服力和语言的典雅性。如: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风景这边独好;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江山如此多娇。 10.用多音字。
指巧妙地利用汉字中的形同而音义皆异的多音字。如: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温州江心寺联)
此联为南宋状元王十朋所作,巧妙地利用了多音字“朝”和“长”,通过写云聚云散、潮长潮落,描绘出了温州江心孤岛那风云变幻、气象万千的景象。
11.缺如。
指在联语中故意隐去某些词语,引发人们想起另一层意思的形式来促成联语。如: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披是“南北”)
联语隐含的意思是“缺一(衣)少十(食)无东西”。
中考对联专题训练第4页
2013年中考试语文对联题
1.【2013年•吉林省】
【试题】8、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文学社开展以“我爱校园”为主题的对联征集活动。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四季美景养灵性 下联: 。 2、【2013年•四川省德阳市】
【试题】27. 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2分) 上联:传承文明,营造书香社会。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3年•内蒙古省包头市】
【试题】6.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3分) (1)上联: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
下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
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 ,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 。
4、【2013年•江苏省泰州市】【试题】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围绕教材中涉及到的经典文学作品,你班开展了“集体视听”系列活动。
(1)【话剧欣赏】活动中,你和同学们一起观赏了《(陈毅市长)选场》的话剧视频。其中有一段对话:
齐仰之(笑):”妙,妙!陈市长真不愧是共产党人的化学家,没想到你的光临使我这个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朽也起了化学变化!”
陈毅:“我哪里是什么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荆。”
晓华同学不理解台词中“ 催化剂”的言外之意,请你结合所学的剧本内容向他做一个解说。(3分)
(2)【广而告之】话剧欣赏活动结束后,大家决定把这段话剧视频向全校宣传推介。 ①语文老师给右边的话剧海报配写了一则广告语——三分钟与三十分钟的对话。请你对这则广告语的妙处进行点评。(3分)
②在宣传推介的过程中,晓华同学打算开展征集对联下联的话动。他拟出的上联是“陈市长亲顾茅庐得良才” ,请尝试对出下联。(2分)
5、【2013年•甘肃省兰州市】
【试题】5.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古典名著的回目多对仗工整、内容丰富,且不同名著之间也可对仗。如:以《西游记》中的“黄狮精虚设钉钯宴”为上联,可用《红楼梦》中的“白玉钏亲尝莲叶羹”作下联。
现有一个上联:猛张飞智取瓦口隘。说的是张飞饮酒,假作贪杯轻敌,引张郃来战,又暗派兵将断张郃后路,并反劫三寨的故事。
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相关内容,对出下联。并简述其故事情节。 花和尚 唐三藏 野猪林 火焰山 路阻 败走 大闹
下联:
故事情节:
中考对联专题训练第5页
6.【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
【试题】6.下列对联与文化名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 为古 今中外君民立允极,合诗书礼易春秋集大成。 ②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③翁去千余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④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源。 A.①孟子 ②诸葛亮 ③欧阳修 ④“三苏” B.①孔子 ②诸葛亮 ③欧阳修 ④“三苏”
C.①孟子 ②诸葛亮 ③范仲淹 ④“三苏” D.①庄子 ②刘备 ③王安石 ④ “三苏” 7.乐山市2013
综合性学习活动。 (4分)
土地滋养了万物,哺育了我们,有谁能离开它呢?今年6月25日是我国第22个土地日,在它即将来临之际,梦想中学九年级准备开展一次“脚踏一方土”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①晓耕地现状。
2008年我国为应对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党中央提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战略决策。实际状况如何呢?请阅读某同学搜集的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材料,概括出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点。
2003年底,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耕地面积为18.51亿亩,比1996年减少1亿亩,平均每年减少了1400多万亩。2005年,国土资源部公布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了542.4万亩。2009年初,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又比上一年度减少了29万亩。
变化的特点是: ②履节约行动。
耕地在减少,生存受挑战。然而,餐桌上的浪费现象惊人。不久前,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光盘行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李老师将珍惜土地与“光盘行动”结合,只拟写了一幅标语的前半句,请在下列备选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组成后半句,与前半句基本相对。
备选词语:光盘行动 开启 践行 勤俭人 收藏 节约风 前半句:珍惜土地资源心怀感恩情
后半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眉山市2013
请你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右下图,在田字格里用规范的楷体字把下面的对偶句补充完整。(2分)
9.山西省2013
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
中考对联专题训练第6页
“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 (2分)
水清鱼读月 山静鸟 天
10.绥化:请根据下面这首有关兰花的诗对出下联。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张学良《咏兰》)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莆田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巍巍壶山,依依兰水,承载着兴化大地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孕育出淳朴的民风和民俗。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莆田,了解莆田,文学社举行了“美丽莆田”的宣传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去吧! 15.舌尖上的美味(2分)
莆田美食品种丰富,历史悠久。下面两句是用来赞美莆田特急美食的,请你运用对偶知识把下句补充完整。
上句:兴化炒米粉传千年八方享誉 ....
下句:莆田焖豆腐烩百昧□□□□
中考对联专题训练第7页
2013年中考试语文对联题答案
1. 【答案】8、宽对即可。(共2分,内容、形式各1分)示例1:满园书香育英才。示例2:一片真情报恩师。
2、【答案】27、(2分)示例:播种知识,享受智慧人生
3、【答案】6.(3分) 示例:(1)做事戒懒,懒会 关闭成功门。(2)白云观里望白云,云散见日升。
4、6.(1)陈毅对齐仰之的思想变化起到了促进作用。(2)①陈毅以高超的谈话技巧,让齐仰之打破谈话不超过三分钟的界限,直到三十分钟,甚至要秉烛夜谈,体现了陈毅求贤如渴,语言幽默睿智,齐仰之固执质朴,有浓厚的爱国热情. ②示例:齐博士打开门扉遇知己 解析:此题结合专题、语文实践活动考查对戏剧的把握。(1)考查对语句言外之意的把握。言外之意,就是“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见《现代汉语词典》),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点,也是在日常生活领域和特定场合下经常用到的一种说话方式。完成此题,应知道“催化剂”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2)①考查对广告的赏析。在赏析的时候,可从修辞、写作手法、动词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②考查对对偶修辞的把握。对偶要求字数 相等、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内容相关。
5、【答案】(4分)1:花和尚大闹野猪林 故事情节: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两位押解差役受高俅指示,欲害林冲性命。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林冲至野猪林,在关键时刻救下林冲。
示例2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故事情节:唐僧师徒西去取经,来到火焰山前,酷热难当,无法前行。孙悟空借来芭蕉扇,扇灭大火,才得顺利西 行。(对联2分,故事情节2分)
6.【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答案】B 7.乐山市2013
①我国的耕地面积从2003年来在逐年减少;或者2003年前我国耕地面积减少得快,其后每年的耕地面积减少得慢。(意思接近即可得2分) ②践行光盘行动开启节约风或开启光盘行动践行节约风
8. 农村或社会等(1分),奔(建)小康(1分)。
9.山西省2013 谈 (所填为动词,使用拟人修辞并符合语境即可。) 10.答案:种幽兰追求淡雅情趣或赏兰花陶冶君子情操
11.莆田15.(2分)十里飘香(四海闻名等)(平仄不作要求,宽对即可。)
中考对联专题训练第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