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谈盐都自贡的古盐井
自贡,因其盐业历史有“千年盐都”的美誉,因其彩灯文化有“南国灯城”的美称,也因其恐龙遗址有“东方龙宫”的美名,而其中与这座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最密不可分的还是她的井盐业历史,即在两千多年的井盐生产过程中,自贡既因盐设镇,因盐设县,因盐设市,也因盐而兴,因盐而盛,成为“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并形成“盐味”十足、“盐色”浓郁的文化特性,既丰富多彩而又个性鲜明,既徇烂多彩而又独具特色,其中古盐井堪称绽放于盐文化奇葩里的佼佼者。
据史料记载,在自贡的采盐过程中曾打凿了13000多口盐井,而使这座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盐井之都,盐井之国,演绎了无数传奇动人的故事,并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井盐业史上许多个“第一”或“之最”,我们在此仅撷取千万盐井中极微小的部分,以一窥丰富多彩井盐文化的冰山一角。 一.自贡第一口盐井—富世井
该井位于今自贡市富顺县城内,它的出现标志着自贡井盐业的开端。在东汉章帝年间(公元76-88年),自贡的先民人便在富顺县城关镇开凿了这口盐井。据传是汉代时候的獠族人梅泽发现了这口井,宋代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因猎,见石上有泉,饮之而咸,遂凿石三百尺,盐泉涌出,煎之成盐,居人类焉。梅死,官之为祠”,梅泽也因此成为自贡盐业的始祖,受到“井神”之尊的称谓。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该井在当时出盐最多,商旅辐辏,至两晋间,更是因其盐多、利厚、贡献最大而得名—“富世盐井”。到了南北朝时期,此井在蜀中以产量高、盐质好而闻名遐迩。到武帝天和二年(567年),为民食和盐政管理的需要,政府特从江阳县(今泸州)划出以“富世盐井”为中心的西北部地区设置了“富世县”,即四川省内第一个因盐设置的县,足见当时自贡的井盐生产已具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并成为促进地方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到隋唐两代,富世县的盐业生产更进一步发展并闻名蜀中,“富世盐井”创下日产6100多公斤的纪录,其税额占到蜀内盐井年税额的23%。直到唐贞观二十三
1
年(649年),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世”讳,改“富世县”为“富义县”,“富世盐井”亦再改为“富义盐井”。到了宋代,富义县境内由于“地多卤鹾,故饶沃衍润,过于他郡,掘地及泉,咸源遂涌,熬汲出素,邦赋弥崇”,宋太祖赵匡胤便于乾德四年(966年)将富义县升格为“富义监”,掌盐利。到了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因避太宗赵匡义之“义”讳,将“富义监”改为“富顺监”,还下设了“富顺县”,但到宋神宗熙宁年初就废除了县置和监置,直到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才重新恢宜富顺县县置。到了明代嘉靖(1522—1566年)年间,“富义盐井”及县诸井因地质原因以及统治者的苛赋重税,迫使其经营者们转向新开发自流井一带的盐井,而至这口连续生产超过千年的古盐井终因盐泉枯竭而坍塌废弃 。但“富顺”二字在此后的数百年间,虽历经多次变动,或升州或属县及至今日归属自贡市,都保持未变,永远留下了它在自贡盐业乃至中国井盐业史上光辉的一页。
二、“天下第一古盐卤井”—大公井(贡井)
据传,该井位于今自贡市贡井区河街子东岳庙菩萨塑像下面,始凿于汉(也有一说凿于南北朝末期),被誉为“天下第一古盐卤井”。唐代以前,大公井已颇有名气,与当时的富义井同名齐辉,交相媲美。该井所出之盐质纯量丰,色白味佳,远近闻名,所以北周武帝(561一578年)时,朝廷在此设立了公井镇,到武德元年(618年),又改镇为县,设立公井县,并据坊间传说,大公井所产之盐曾被作为礼品进献皇帝,供宫廷食用,而成为了朝廷贡品,所以后来“公井”改名“贡井”,即有“朝贡”之意,但也有另一种认为,井名更改是“公”与“贡”语音相谐之故。自雍正八年(1730年),贡井分属荣县管辖,到19世纪初,因盐务的地域关系被划入当时的富荣西场,到40年代正式改称“贡井场”。1880年,由于贡井火少卤多,卤笕业便在自贡兴隆起来。笕管是一种输送卤水的管道,由若干条楠竹打通竹节后衔接而成。在当时,贡井输卤笕管有如万里长城般节节相通,而将卤水输往自流井场,以解自流井卤少不济煎制之困,一天多则可输3000 担以上。后来因为在杨家冲、大坟堡(今大安地区)一带发现了卤含量丰富的盐岩,贡井盐卤便日渐衰落,使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卤笕业到1925年也最终歇业绝迹,但该地区还有些许老井的天车至今依然耸立,而且那条古运河道即旭水河也仍然水波荡漾,只是千船竞帆的运盐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2
三、“川省精华之地”—自流井
关于“自流井”的说法有多个版本,而学界更为普遍接受的是指现在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釜溪河西岸火井沱一带的盐井群,因“井水自然流出,非人力錾凿所成”而得名。据载,它最初本是一口古盐井的名字,即因自喷卤水而得名,其起源各说不一,认为始于晋、唐、宋或始于明的都有,但只有明代嘉靖年间(约1522—1566年之间)礼部郎中熊过《答李令论税粮释盐策册籍事中》一文中有较为清楚的记述:“富义,邓关井,久在坍塌。其新开自流等井,课程自可兑补原额。无井灶丁,自可经免虚赔。”即在当时因富顺、邓关一带的盐井坍塌废弃,自流井周围便由湖广、陕西举家入川而来的商绅大举开淘旧井,钻凿新井,铺笕理灶,从而开掘了“自流井”盐井群,自贡地区的井盐生产中心也开始从富顺、邓关一带向该地区转移。到明末清初,该地盐业发展迅速,至清代咸同年间(1851—1875)便进入鼎盛时期,盐井达900余眼,且气卤兼优,而“富庶甲于蜀中”,成为“川省精华之地”。“抗战”期间,日本侵占我国沿海一带并断绝了海盐的内运,使得自贡井盐成为湖南等内陆省区的主要供应,即盐业史上的第二次“川盐济楚”,为顺应军用民需以及盐场人士之吁请,四川省政府于1939年9月l日批准设立自贡市,取“自流井”和“贡井”两盐井合并之名,自流井也随之改称自井镇,后来又划为自贡市的一个区,并且是自贡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四.现存资格最老的盐井—小桥井
该井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芦厂坝公路右侧(今同兴路),凿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因靠近一座小石桥而得名,它是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乾隆时期开凿的天然气井,也是目前己知的全国生产时间最长的井。小桥井原名洪海井,由一个王姓商民开办,钻了5年见功效。据载,它是一口低压气井,井深304.9米,天车高10米,但井口只有仅仅7厘米,却出现过日产盐超过5000公斤日和日产天然气超过200多立方米的情况。数十年后,随着产气量的下降,此井逐渐废弃,但它始终是自贡盐业发展历史阶段中的一个代表,在随着自贡盐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小口径井逐渐被现代化的深井所代替的过程中,唯有小桥井至今基本完整地保留了清代前期的井型,使用了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凿井、修灶技术和工艺,并较完整地保留了当时就井设灶的生产现场,独具特色,别有韵味。小桥井曾使用过的金盆锅,作为珍藏品现陈列于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中。
3
五.天车最高的盐井—达德井
该井位于今自贡贡井太平山东南麓,离自贡电视塔不远的马窝子,凿于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原名洪涌井。据记载,该井在钻到 468 米的“上脉”时,每天可汲黄卤6担,经过了108年之后,井主续凿“下脉”而见大功,每天可推黑卤120担,到民国十七年(1928),一个叫谢王成的人将该井买过手,更名鸿兴井,可6年之后即因井市衰退,销路疲滞而搁灶停推。直到1938年,井主谢工成将井出佃给王绩良接手后,更名为达德井,并使用电机推汲卤水,从而迎来了这口老井产卤的第一高峰时期,日产黑卤270担。达德井的天车在半个多世纪里历经多次修整、加固、升高,蔚为壮观,但在19世纪40年代“因火烧身”而化为灰烬,又再经历复修,到20世纪50年代,可日产卤水300余担,煎烧火灶14口,并在1958年“升天车,多汲卤”的战斗中,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该井天车即由原来40米的升高到了113.4米,仅圆木(杉木)就用了1800多根,而后在70年代末随着岩盐枯竭而停推,这座堪称世界之最的“东方埃菲尔铁塔”日后也被拆毁了。
天车是盐都自贡最亮丽的名片之一,是自贡盐场的一大奇观,而享有“东方埃菲尔铁塔”的美誉。在自贡盐业的鼎盛史上,天车数量超过万架,它们不仅外表壮观雄伟,而且技艺巧妙精湛,主要由数百根质轻、滤水性好、耐磨防蚀的杉木排列捆扎,组成若干外圆中空、从低到高逐渐收小的木柱,而形成“A”字型的塔式井架,不管是从采卤技术还是从古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都是为中国井盐史上开创的、为盐都自贡所特有的历史见证,也是“千年盐都”的标志和象征,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葩。据考证,它比比西方、美洲1806年类似的井盐汲卤设备早1600多年,而且盐都人民还传说它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神威,曾威慑敌机不敢飞越盐都上空,因疑是射击敌机的军事装备。
六.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燊海井
该井在今自贡市大安区长堰塘侧,开凿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井径上段为114毫米,下段为106.7毫米,深度为1001.42米,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据史料记载,我国早期的盐井都是大口浅井,口径大到二三十丈,人直接下到井下挖掘,其缺点在于凿井深度受到限制,而且劳动强度大,功效慢。到了宋代庆历年间,四川盐民始创“筒井”汲卤,相对于大口浅井来说,它是一
4
种完全新型而先进的技术,用圜刃凿,如碗大,深者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不论是钻凿工具、井身结构,还是扇泥和汲卤技术,卓筒井的确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的科技发明。这一工艺的出现,对于明清时期小口深井的开创,以及对世界近代钻井技术的发明,都起了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进而在卓筒井的基础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燊海井,而10年后在美国的卡诺瓦地区卤井钻井纪录只有1700英尺(约合518米)。燊海井的成功钻凿,代表了当时我国在地质、钻井、开采等方面的最高水平,也同时表明了我国的钻井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并为开发地下深层资源(如天然气和石油等)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世界石油钻井之父”和第五大发明,而且1001.42米的深度成为了中国科技史上的世界高度,不仅是中国古代钻井工艺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科技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七.“古今第一大火井”—磨子井
该井在今自贡市自流井区五星街东方锅炉公司招待所附近,凿于清咸丰年时期(1850年左右—甚至更早,原名集成井),是继自贡开凿千米深井—燊海井之后的第一口大型气井,井深1000米左右。据传,该井见功时曾发生强烈井喷,火舌数十丈高,大火绵延不断,光耀周围数十里,大火熊熊燃烧了很多时日无法熄灭,一直到人们用几十床棉絮以泥浆水浸湿才将其扑灭,而用棉絮浸泥水灭火也成为盐场的一大发明,并沿袭至今。该井是当时自贡盐场也是我国最大的一眼气井,日产量高达100万立方米以上,而其井口压力100Kg/厘米2左右,所以实属高产、高压之井。据推算,该井从1855—1936年约81年间,累计产气量19亿立方米左右,相当于一个小型气田的藏量。民国二十五年熊楚调查自贡盐场时,称之为“古今第一大火井”、“火井王”。磨子井也实在堪称我国古代的一眼奇井,在自贡气田和我国气田开发史上,乃至在世界气田开发史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八.井径最小的盐井—永兴井
该井位于今自贡自流井郭家坳一民宅内,凿于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其口径仅1.8寸,是自贡历代所凿1.3万多口盐井中口径最小的一口。据《中国井盐科技史》中的史料表明,前代至宋初的自贡盐井,多为人力挖的大口径仄子,开凿难,维修也难,而且很耗费人力和财力,所以北宋以后出现了以钻头和竹制套
5
管等装置开凿的小口径仄子,减少了开凿难度及付出成本。该井虽口径仅1.8寸,深度却达660米,日产天然气222立方米,黄卤超过1500公升。据传,此井有一奇特现象:若井水位降到510米以下,就会有黑亮的井油随筒推出,每天可提15公斤左右,而在自贡历代凿成的井中多为气井、卤井,所以有人就给它取名“油井”。当时人们把卤水汲到井外倒入旁边的大桶里,然后把浮在水面上的油渣煎制成油以后上市出卖,老百姓买它来点煤油灯,而药铺买它来可以作“药引子”。1939年10月,当日本飞机轰炸自贡盐场时,一枚炸弹正好落在永兴井井场上,房烧灶毁,全井覆没,井主人迫于财力困乏,便弃井而去。到了50年代初期,当地相关部门曾试对它图复淘采油,但未成功,而附近居民见井口还有微气,便引之用于烧水做饭,直到1984年,一位朱姓人氏因建房彻底封掉了此井。
九、岩口簿保存最完整的井—东源井
“岩口簿”是记录盐井在钻凿过程中的进度、岩层、物相、问题及解决方法等的文字资料,近似一口盐井的“成长日记”,因而拥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而现存最完整的“岩口簿”档案就是自贡盐场的东源井。该井坐落在自贡市贡井区扇子坝大塘山,开凿于清咸丰年间,是一口难得的水火共生井,但当时仅下好石圈子就停搁,直到公元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才由多股盐商合伙集资复淘加深,1892年开始投产,一边钻井,一边生产,于公元1935年最终建成,在钻井过程中,前后断续历时达四十六年之久。该井到现在的生产历史近 120年,而其很多的设施保存如旧,包括地面建筑如碓房、车房等,还有凿井用过的设备如井架、踩架、大车等都遗存较好,是非常珍贵的晚清盐史实物,尤其是它还保存着最为完整的两本“岩口薄”档案,即光绪十五年至二十二年(公元1889年至1896年)的转抄本和民国四年至二十二年(公元 1915年至1933年)的钻井原始记录本,这是研究该井以及自贡地区钻井的管理方法、技术方法等的宝贵史料,也是研究清代以来凿井工艺、地质钻井记录井和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珍贵文献和历史文物,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十.第一口岩盐井—发源井
该井位于自贡市大安区龙井街杨家冲上凤岭145号居民宅墙脚下,凿于清道光年间。据说,它最先叫源泉井,开办的时间至少在咸丰二年(1852年)以前,后改名广西井、广源井等。光绪年间,该井从770米处深淘至871米时,发现了
6
岩盐层,而成为自贡第一口盐岩井,也是中国第一口盐岩井。据说,当时是把开水灌到井里去溶化盐岩,后由于烧开水耗煤多,成本高,改为烧热水灌,再简化为冷水灌,给果冷、热水的效果俱佳。盐岩矿的发现,给自贡井盐生产注人了新的活力,使得该井与临近的怀丰井等井连通,开创一井灌水,多井推汲的局面,而扩展了盐场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益。到1915年,王姓盐绅承办该井并将之更名为“发源井”,进而促进自贡盐场开创了薄层岩盐的开采率高达92.53%的记录,位居全国之首,在世界亦属罕见。1955年,自贡大安盐厂曾把这口盐岩井重新恢复为“渡水”井,后其“渡水”职责被附近新凿的多福等井代替而“功成身退”。
十一.第一眼机器钻凿井—鼎鑫井
该井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的大坟堡来龙坳,是自贡盐场第一眼使用现代高科技——洋机器所钻凿的盐井,在我国钻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1922年初,盐商李敬才从上海以5万多两生银向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订的了一部美国开士车厂翻造的第35号汽力顿钻机,开创以蒸气为功力冲击进行钻井的盐业生产史。次年机器运抵自贡后,厂方派工程师狄德利曲来指导安装,并在4个月时间里凿井280余米,但一学工在自行开动机器时不慎打坏了活塞,狄德利便以此为借口“抽吊桥”离去。不久,其毗邻煜生井用火引燃了篱笆,而把这部外来钻井机器毁于一旦。后来,李敬才的侄儿见此机器只烧毁了木制部分,钢铁部分依然完好,遂配齐烧毁部分,租给土地坡龙兴井安装使用,每天凿井6.3 米,4个月时间钻井787 米多深,可是后来活塞环断裂,龙兴井也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宣告报废,而结束了自贡盐场使用“洋机器”钻井的历史。 十二.第一眼电力吸卤井—利成井
该井位于自贡市大安区凉高山龙洞沟。民国初年,自贡盐场个别卤井开始改用蒸气卷杨机提卤,以钢绳代替蔑绳,产量增加,成效显著,以后逐步推广至更多的卤井,但因造价昂贵,加之钢绳得靠国外进口,后来多数卤井仍改回使用牛力,致使产量大减,但随着抗战时期淮盐供应受阻,需川盐供给,即历史上第二次“川盐济楚”,自贡井盐的销量大大提升而需提高生产能力,也使牛力的成本提高了很多,于是到1940年,自流井人彭九生发明了一台电力推卤机,使自贡盐业的盐卤开采工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部最早的电力汲卤机充分利用原
7
有设备加以改造,保留了大车下井部份,以电车作原动力,用木炭焦碳作燃料,经减速装置,联接原有的“大车”进行运转。彭九生经实验成功后拿到自贡大安的凉高山荣泰井试推,却因井口木柱受震崩塌而受挫。半月后,彭九生拿到利成井进行试推获得了成功,从而结束了千年来自贡盐场用牛力、人力推汲的历史。经测定,电力汲卤每小时能推水三桶,每日可推72桶,每日按60桶计,功效等于60头水牛所推之量。利成井的电力推卤使得该井获利丰厚的消息在报上披露后,吸引各井、灶购买电力推卤机者纷纷前来,川康盐务管理局也为把这一成果推广,于1944特制订了《川康区贷款扶助电力推卤办法》,鼓励各井改用电力推卤机推卤,文中规定:凡志愿并经核准改用电汲之井商,需贷款挟助时,以该井购买马达机车及敷设电路等费二分之一补助之。到1960 年的时候,利成井因事故而被废弃,但其首次电力汲卤之举永远成为自贡盐业史上的一颗晨星。 总体上说来,自贡历史上的盐井不仅数量繁多,可谓“一步三井”,堪称世界之最,而且各具特色,姿态万千,大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而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盐业史和钻井史上的诸多奇迹,在此无法一一列举。其中最小的井径只有碗口(约5、6厘米)大,而大的竟有3米多,且造型特别,千奇百怪,有一个正眼、一个偏眼的“双眼井”,也有一井取卤、另一井同时下陀而连环对开的“鸳鸯井”,还有在狭窄的岩石裂缝中凿成的“坑坑井”,并有顺岩开凿、井架紧贴岩壁的“顺岩井”等等,同时盐井的取名也很特别,极富地方方言和风俗文化特色,比如有狗儿井、抓抓井、络络井、转角井、蓑衣井、皂角井、芋儿井、坛子井、雷打井和杀牛井等等,而且也因井、灶、枧、盐商号等直接衍化出了当时的许多地名(如路面、街名、桥名、校名、厂名、农贸市场名、乡村名、公园名等),沿用至今。据不完全统计,与盐有关而命名的居委会就有18处之多,如盐店街、尚义灏和火井沱等,而与盐有关而命名的街道、小巷等多达235 处,如牛屎巷、盐水沟、道生濒、余庆枧、红旗灶、磨子井、缪沟井、骑坳井、天花井、路边井、石缸井和高山井等等,所以几乎这座城市的一街一巷和每一个角落都铭刻着盐都的历史与变迁的痕迹,述说着这座城市昔日的荣耀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传奇。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