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系列谈之三
字理+心理=合理———依据字理进行识字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特级教师全国字理识字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530023)黄亢美
再如“仙”的谜面为“一人住在山间,从不和人见面;可以不吃不喝,却能活到千年”。这样的谜面设计就较好地体现了形义结合的特点。的确,运用“猜字谜”或“顺口溜”识字能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增强他们识字的兴趣,但是,我们也
一、关于汉字音形义的教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是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虽然不要求学习所有的字时音形义都同时一步到位,但是,对要求掌握的基本字最终必须要达到这样的要求。然而,当前的识字教学对汉字形义忽略和淡化的状况是令人担忧的。这主要表现在归类识字中,多为笔画和结构的分析,如“大”字,只要学生能回答有“三画”“,男”字能说出是“上下结构”,老师就“顶呱呱,表扬他”;在随文识字中,多为讲读前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后就一味地讲读课文,对之前所认读生字的形义未能很好地结合语境进行析解,讲读完课文后就让学生写生字,并认为写字就是字形教学。应该说,“写字”实为理解形义后所进行的书法训练,它关注的是笔画及结构的美观匀称,主要功能应属美学的范畴。正因如此,《语文课程标准》把它划出“识字”之外,与“识字”等列为“识字与写字”。由此观之,相当多的识字课(特别是随文识字课)虽“读准字音”,然而,并未能“认清字
小学教学参考
形”和“理解字义”。汉字的形和义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大”和“男”两字,学生了解了“人张腿伸臂为大”“,男者在田间出力干活,妇女在家纺纱织布操持家务”时,才是真正的“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当前的教学,汉字形义虚化,字理意识淡薄,表面看“量”已达标,然而“质”未到位。一些识字实验也是盲目地追求识字的“量”,漠视识字的“质”,所谓的一年识了多少字云云,大都只是会读而已,至于其形义则不甚了了。如此的“快速”岂不成为“泡沫识字”?
识字教学中漠视汉字形义或形义顾此失彼的现象在“猜字谜”或“顺口溜”等识字方式中也同样严重地存在着。如教学李白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的“朝”字时,一个教师把它拆分并设谜面为“十月十日”,如此拆分字形似乎好记,可是怎能会意出“清晨”的字义?此为顾形而失义。若谜面设为“一轮红日升草间,一弯残月挂天边”,这不就是清晨时分吗?这样的字谜析解不就把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了吗?
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课堂上运用“猜字谜”或“顺口溜”识字是不同于社会上所玩弄的文字游戏的,它必须注意形与义的有机结合,凸显字理的特色,要更好地为孩子们识记汉字服务。
二、关于汉字的新解说由于汉字的不断演化和简化,部分汉字已难以按其最初的意义来析解和识记了。如:“蒸”字,其本义为古时人们以麻秸、竹、木做成的照明物,但此义现在已消亡,伸延为“蒸煮”义;繁体字“塵”从鹿从土,会意为鹿奔跑而扬起尘土,现已简化为从小从土的“尘”,会意为小土为尘。上述的“蒸”“、塵”若还是按其原本的形义向小学生析解显然意义不大。对于当今部分形义演变较大的字和简化字能否“与时俱进”地进行新解呢?著名的语言学家殷焕先先生说“:时代在前进,汉字在前进,字形变了,字音变了,字义变了,再加上人的思想意识也变了,势之所趋,时代性的分析、解释就应运而生……”殷先生还在其《汉字三论》中说道“:新说文解字完全可以提倡,要求是:思
语文2006・326
名师在线
想健康,浅而易见,生动活泼,合乎口味……凡有利于识字教学者,不必拒绝。”(齐鲁书社1981年济南版p23)大量的教学实践亦证明,注意汉字形义的有机结合,依据汉字在现代的实用字义进行析解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的,也是可行的。像著名的特级教师斯霞在教学“蚓”字时引导同学们识记为:蚯蚓是一种虫类,所以“蚓”字有一个“虫”字旁;蚯蚓爬行时身子有时弯弯曲曲的像“弓”字形,有时又拉直了身子像“┃”字形。教者在这里把从虫、引声的形声字“蚓”灵活地当作会意字析解了。如“聪明”的“聪”本为耳形总声的形声字,可是,小学界德高望重的霍懋征老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识记为“:耳”要聆听,“眼”要注视,“口”要勤问,“心”要多思,如此“五到”,就能“聪明”。在这里,两位教坛前辈都灵活地把形声字当作会意字析解并赋予其现代意义,引导小学生这样形象地识记汉字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专家学者对文字学的研究与小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应该是既有紧密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尊崇传统文字学的字源义进行形义析解;如果是形义演化较大的字或现代简化字,教学中一般仍应先提示其字源义,尔后再依照其现有字形和现代实用字义进行灵活地析解和引导学生识记。如“:裕”本为从衣、谷(yù)声的形声字,学生识记为丰衣足食为“裕”“;海”是从水、每声的形声字,学生灵活地识记为“每”一滴“水”都汇流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成了“海”。学生依据自己的体验来识记这些汉字的形义,难道我们非要去纠正他不可吗?大可不必,只要言之有“理”(新的字理),形义结
合,便于形象识记,便可宽以待之,允其成立。
三、关于学生自主识字自主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但是,在识字教学中却不时地出现了一些“自主”变“自流”“、主导”变“不导”的现象。以下是《欢庆》一课教学“庆”字的两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甲教师):
师:你怎样记住“欢庆”的“庆”字呢?
生1:一点、一横、竖撇(广),然后是一横、一撇、一捺(大)。
师:这位同学采用的是笔画记忆法,很好。
生2“:庆”就是“广”字下面加个“大”。
师:用加一加的方法,也很好。“庆”字的:广生3:我是这样记大广大,又广又大。
师:这位同学采用顺口溜的方法记忆,也很不错。
生4:可以记为:广场上来了一只大老虎。
……
片段二(乙教师):
师:“欢庆”的“庆”字是“广”字下面加个“大”,我们前面通过学习偏旁部首已经知道了“广”与房屋有关,与“大”字联系起来“,庆”字可以怎样识记呢?
表示房子,一间“大”生“1:广”房子建好了,所以就要庆贺一番。
师:形义结合得很好。还有其他的识记方法吗?
生“表示房子,房子就是2:广”家“,家”里有了“大”喜事就要庆贺。
师:说得也很符合情理,“广”和“大”的形义也结合得很好。
生“表示房子,房子就是3:广”家,而我们的祖国就是一个大家
庭,这个大家庭最大的喜事就是国庆节,所以到了十月一日我们就庆祝祖国的生日。
师:这位同学能联系课文内容来识记“庆”字。“庆”字的繁体是“慶”,表示别人有了喜事,于是手捧着鹿皮当着礼物前往庆贺。今天我们使用的是简化的“庆”字,同学们能根据“广”和“大”的形义结合起来理解“庆”字的字义,这很好。
在上述的两个教学片段中,教者都十分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识记生字,体现了自主识字的教学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音形义结合是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在“片段一”中,学生识记的方法是多样的,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生1运用的笔画记忆法,这显然是太滞后了;生2采用部件记忆应该说是最初级的,记忆的价值不很大;生4识记为“广场上来了一只大老虎”,这似乎可以形象地识记“庆”由“广”和“大”组成,可是,又如何能由此得出“庆贺”和“庆祝”的字义呢?如果真的“广场上来了一只大老虎”时,人们恐怕就会纷纷逃离了,还会跑去围观庆贺?学生如此的“自主”识记显然是顾形失义的,而教师对这些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识记方法不加以引导纠偏,而是一味地加以肯定,这样的“褒奖”实为“捧杀”,应该说是教师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片段二”中,教师的“导”带有一定的指向性,是在“广”表示房屋的字义范畴内引导学生理解“庆”的形义的。学生虽有多种析解和识记的方法,但都能殊途同归地落到“庆”字所蕴含的基本字理上。这样的自主识字既符合汉字字理,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教
27
小学教学参考
语文2006・3识字时空
师如此的“导”才是真正的主导,是科学而有效的。概而言之,自主识字也要符合汉字的构字理据,强调形义的有机结合,对于学生那些明显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识记要引导他们敢于自我否定,并学会分享他人的学习成果,教师这样的引导才是真正的主导。
四、关于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流派
中国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流派真可谓百花齐放,各具特色。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教材中心2000年11月在北京昌平召开了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会议重点交流并推介了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字族识字、字理识字、注音识字、韵语识字、双脑识字等多种识字教学法。细加分析,这些方法或流派大多是按不同的标准划分的,因而相互间常常是相互交叉。如集中识字主要是按构字规律进行归类集中的,如形声字归类、会意字归类等,这样的集中识字比较突显字理。若不讲“字理”,那么,集中也就失却了它本来的意义。又如下面“盗”字的歌谣:
一人欠着身,俯看皿中物;此物真是美,两滴口水出;于是起坏心,把它偷回屋。上面“盗”字的歌谣既揭示出其字理,又运用了韵语和谜语的形式;既是字理识字,也是韵语识字和谜语识字。若在归类识字中出现,又当属于“集中识字”;若在课
文中出现,那么它又属于“分散识字”。就“盗”字的教学来说,它虽说可以分属于几种不同的识字方法,但是,学生只有懂得“冫”、“欠”、“皿”三个部件的各自含义以及由它们会意而成的“偷盗”的本义才能算是真正地学会了这个字。实践证明,机械记忆容易遗忘,意义识记则印象深刻。因此,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地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佟乐泉文字学家殷焕先先生说:“汉字语)。
是有‘理性’的文字。所谓有‘理性’,即是合乎‘六书’。”汉字的“理性”也就是它的造字原理,简说为字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讲析字理的识字方法是最根本的方法。如果能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那么,就能意义识记,持久不忘。字理识字可以说是中国古已有之的蒙学识字法,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清代王筠的《文字蒙求》等诸多识字教本,都非常注意从构字原理上析解汉字。现代名师徐特立身为人师时,仍苦读《说文》,常一边行走一边于掌心书写篆文,默记字理。由于汉字的演化和简化等原因,部分字的形乃至义已有所变化,教学这些字时,当然不能“强词夺理”,是可以进行笔画或结构分析的,也可以依据其现代实用义进行灵活解说。但大部分汉字,包括大部分的简化字都还是含有“六书”原理的。对这些字,我们就应依据其蕴含的字理进行解说和识记。在我国当代的诸多识字教学流派中,实际上有很多也是渗透字理识字的因素的,如集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根识字等,而“字理识字法”则是最明确、最直接、最集中地强调“字理”的。应该说,字理识字
小学教学参考
教学法实际上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从广义上说,凡是依据构字原理进行析解和记忆汉字的可都视为字理识字。诚如贾国均先生所说:“字理识字具有同步研究的开放性和博采众长的兼容性。”概而言之,要依据汉字的特点进行教学就必须凸显字理,要使汉字音形义紧密结合就必须凸显字理,要通过汉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就必须凸显字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字理是识字教学的根本。抓住了这个根本,再辅以其他的教学方法,我们的识字教学才会有“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大部分汉字来说,依据字理教学,最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如此的汉字字理加上学生的心理,才是最合理的识字教学方法。
在本文止笔之时,让我们一道读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关于汉字教学的一段话———“你看,倚木为休,合手为拿,分手为掰,“牛”和“羊”紧紧抓住了角的不同指向,使温顺听话的羊的形象和牛气冲天的形象迥然不同……然而,试问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借此引发孩子无限遐想,催生他们的创造吗?我们的孩子习惯了字形分析,习惯了死记硬背,他们很少能从识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学习的兴趣也就可想而知了。”
读了于漪老师上面的一段话,那拷问的声音始终在萦绕不逝,而且越来越大。是啊,我们能很好的借助世界上唯一内含字理且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字去“引发孩子无限遐想,催生他们的创造吗?”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当好好的问问自己。
(“识字教学系列谈”连载完)
语文2006・3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