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华传统艺术

2020-01-27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中华传统艺术与中华传统文化

在上这门课之前,我只是知道我们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民族艺术文化源远流长、气势恢弘、博大精深。但是具体的艺术文化有哪些却了解不多,概念模糊。所以抱着了解更多关于中华文明的心态选了这门课。课堂上的的确确讲了非常多知识,让我大开眼界。

几位老师分别在课上为我们介绍了中华传统戏剧、乐器、大鼓、相声等内容。但是对于雕刻、书法、画作等却没有多少介绍。老师们介绍的内容更多的是来自并盛行于民间的用于文娱的艺术,而对于该如何鉴赏其深意却没有太多讲解。这可能也和我们学生的水平比较低有关吧。

我认为中华传统艺术和中华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论是盛行于民间简单如剪纸还是远不可及如宫廷歌舞,都是用艺术在表达中华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区别。中华文化起于农耕,对事物的理解偏于感性,讲究天人合一。就拿画来讲吧,西方的油画旨在把物象刻画得具体、真实,而中华的国画更注重联想与想象,要求人的思考。文化作为艺术的核心,直接指导着艺术的发展方向。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影响着中国艺术形式及中华民族的审美方向。中国的传统艺术,例如琴、棋、书、画、戏剧、茶艺以及园林建筑等无不受到其影响。

我很喜欢听古琴弹出来的曲子。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我更喜欢龚一先生的梅花三弄)。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中华的这些古曲都讲究删繁就简,讲究意境。最近有个歌很火,叫“江南style”。有时候挺不明白的,这个凭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追捧?不过回头想想阳春白雪这样的音乐这样的艺术是要用心感悟才能听懂,才能为之欢欣的。只有这样才能流传于世,不被忘记。那些下里巴人的歌曲,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人遗忘。

古琴演奏中的声音不会过大不会过小,讲究“中声”,“平和”。“中声”指音高、速度适中的有节制的音乐,具体说来,就是规定五声“大不逾宫,细不过羽”。这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一个道理,即追求一种为人简单不过分表现的处事之道。

不仅是音乐,书法也是这样。书法讲究字体结构的安排,还有行间句里位置的规划。所谓“密不透风,宽可走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书法讲究动静结合,一个字既是静止在纸上,体现出其稳重,又是在纸上极力彰显着它的气势。这些和道家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思想若合一契。

西方的艺术注重如何去展现,而中华艺术注重的是表现的是什么。 中华传统艺术无一不在宣传着中华的文明文化。也正是因为不能脱离中华民族的思想,它在艺术上才没有达到其真正独立的地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