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川省广安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2021-05-13 来源:客趣旅游网
四川省广安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1分)

1. (1分) (2018八上·成都开学考) 下面划线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 . 学而时习之(时常) 人不堪其忧(不能忍受) B . 治经为博士(研究) 旦辞爷娘去(早晨) C . 其一犬坐于前(狗) 竟不可得(竟然) D . 但微颔之(下巴) 宜乎众矣(应当)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

2. (3分) (2019九下·苏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早春三月,微微雨,空气中弥(màn)着栀子花的清香,撑起一把花折伞,走进雨巷中,听雨,看雨,数雨,一寸一寸感受雨的清澈与细微。绵绵的雨声里,路面把小巷衬得玲珑(tī)透,意味深常。小桥流水的苏州,宛若含苞的白莲,质朴而雅致地盛开。风是古风,水是遗韵,远眺虎丘塔,古意绵深,近赏拙政园,别致清幽。雨滴滑落叶尖,泌入我的衣领,让我和它一同感受这初春的绿意(àng)然。那无尽的(xiá)想,随着无穷的水舒缓地向前流去……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màn

弥________

________透

àng

绿意________然

xiá

________想

(2) 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改________;________改________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3. (6分) 按要求填空。

(1) 山光悦鸟性,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我挥一挥衣袖,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3) ________,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4) 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5) 陆游在《诉衷情》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再现了词人往日跃马扬鞭、驰骋疆场的勃勃英姿。 (6) 赵师秀在《约客》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梅雨、蛙声烘托出单调、寂寞的氛围。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4. (2分) (2016九上·浦城期末) 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

(1)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英国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2) 《繁星·春水》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的

第 1 页 共 9 页

核心——“爱的哲学”。

五、 名著阅读 (共2题;共3分)

5. (2分) “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是________到修铁路的工地视察时说的。 6. (1分) (2016·河南) 名著阅读。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猪八戒(《西游记》) ②武松(《水浒》) ③米开朗琪罗(《名人传》)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分)

7. (4分)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4题。

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我只好留在母亲身边,觉得这种不同的待遇十分不公道。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1)

从选文看,安排吃牡蛎一情节的主要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让菲利普夫妇有登场亮相的机会 B . 让故事的内容真实可信,不是虚构。 C . 让故事情节得以向前发展。 D . 让“我”看得清父母虚伪的真面目。 (2)

第 2 页 共 9 页

文中的“我”叫若瑟夫。用第一人称来写的好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人称很适合于抒情、议论。

B . 用孩子的眼光来看社会,更加深刻透彻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金钱关系。 C . 这是“我”亲身经历,用第一人称写真实可靠。

D . 因为“我”是小说的主人公,所以用第一人称便于揭示主旨。 (3)

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母亲已经认出是于勒,但仍存一线希望,想让丈夫向船长打听证实。 B . 此时的母亲慌乱、惊恐。

C . 此时的母亲已经有了警惕,怕被于勒认出来。 D . 母亲确认那不是于勒,所以让父亲跟船长打听。 (4)

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综合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他们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拜金相。

B . 几种人物描写层次分明地写出人物紧张、恐慌以至失魂落魄的心理状态。

C . “我”是菲利普夫妇丑恶灵魂的见证人,从全文看,“我”的行为的“纯真”又衬托出了菲利普夫妇行为的“丑陋”。

D .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外貌描写,作者善于从外貌描写上下工夫,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8. (3分) (2016九上·江苏期中)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回答问题。 卖豆浆的孩子 鲁先圣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他在这个地方卖了多少天了,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从我不久前搬到这里来住,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

第 3 页 共 9 页

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我的心中有很多的疑问与不解,在当今这个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早晨起不了床,被父母吆喝起来吃早点去上学了,而他却早早地在这里卖豆浆了。他一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有着许多同龄孩子所没有的经历和背景。我总想找个机会与他攀谈,但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⑤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⑥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⑦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我无言以对。后来,我听别人讲,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在一个工厂里上班。工厂停产放假了,就做起卖豆浆的生意。

⑧每天见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的心里便有许多苦涩的东西在流淌。我想我不能够责怪孩子的父母让这样小的孩子就担负了生活的责任,或许这个孩子挣的这一份,就是他自己的生活费或学费。没有这一份收入,他就不能去读书了。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放下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1)

请简要说说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

第⑥自然段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

第⑧自然段加横线的“苦涩的东西”内涵丰富,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4)

请联系全文,谈谈结尾段中划线语句的深刻含义。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分)

第 4 页 共 9 页

9. (1分) 阅读唐代诗人窦叔向的《夏夜宿表兄话旧》一诗,完成后面问题。 夏夜宿表兄话旧①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②。

注释:①宿表兄:在表兄家留宿过夜。话旧:叙谈过去的事。②酒幔(màn)青:指前酒店门前招客的幌子。 (1)

本诗一、四两联在景物描写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 (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请分点回答。

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

10. (4分)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1——4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节选)

【乙】信①数与萧何②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③,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注释]①信:韩信。②萧何:刘邦的丞相。③上:帝王,这里指刘邦。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臣本布衣(________)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 ) ③何闻信亡(________ ) ④王许之 (________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________ ②此乃信所以去也。 ________

第 5 页 共 9 页

(3)

【甲】段中,诸葛亮为什么向刘禅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 (4)

【甲】【乙】两段中,先帝刘备与萧何在对待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九、 小作文 (共1题;共1分)

11. (1分) (2017九上·诸暨期中) 据央视报道:南京马拉松比赛中,一个24岁的小伙在终点前突然倒地,呼吸、心跳骤停。紧急关头,两名选手为小伙进行心肺复苏,小伙渐渐有了呼吸。

下面是心肺复苏中的“胸外按压”动作示意图,请你根据图示及提示语写一段说明性文字,按步骤介绍“胸外按压”动作。(120字左右)

【提示】位置:两乳头连线中央胸骨处。 方法:以髋关节为支点向下按压5cm。 速率:100~120次/分。

步骤:①平放;②直跪;③按压。 要点:用力、平稳、快速、有规律。

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2. (1分) (2019九上·浦东期中) 题目:这里也有舞台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第 6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1分)

1-1、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

2-1、

2-2、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3-1、

3-2、

3-3、

3-4、

3-5、

3-6、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4-1、 4-2、

五、 名著阅读 (共2题;共3分)

5-1、

6-1

第 7 页 共 9 页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分)

7-1、 7-2、 7-3、 7-4、 8-1、8-2、8-3

8-4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分)

9-1

9-2、

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

第 8 页 共 9 页

10-1、

10-2、10-3、10-4、

九、 小作文 (共1题;共1分)

11-1

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2-1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