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代美术-波普艺术

2024-04-15 来源:客趣旅游网


现代美术-----波普艺术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西方美术史,在我的印象中,美术就是画作,但是亲身经历后,

我的认知被彻底推翻,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美术,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而这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美术,符合当下商业社会的美术就不得不重点提出所谓的波普艺术。

1952年末,一群自称是“独立派”的年轻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评论家,在伦敦的当代艺术学院召开会议,着重围绕大众文化如西方电影、空间小说、广告、机器之美等和它的含义加以讨论。总之,讨论的是一些被认为是当代反美学的种种情况。后来这群人举办了多次展览来表明他们的观点,展出比较多以照相为媒介创作的作品,他们一致努力要把这种大众文化从娱乐消遣、商品意识的圈子中挖掘出来,上升到艺术的范畴中去。

1956年,“独立派”举办了题为“这就是明天”的展览。展览中最具感染力的作品是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创作的一幅小型拼贴画,名叫《究竟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凡响而引人入胜》。画面表现的是一个“现代”公寓,主人公是一个傲慢的裸女和她的肌肉丰满、身体强壮的配偶。公寓里采用了大量的文化产品来装饰:电视、带式录音机、连环画图书封面、福特汽车徽章和一个真空吸尘器的广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个电影屏幕,正放映着电影《爵士歌手》里艾尔。乔尔森的特写镜头。值得注意的是画中男子手中硕大的棒棒糖,上面赫然醒目地印着“POP”(波普)字样,POP既是英文棒棒糖lollipop一词的词尾,又可以看作是“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汉密尔顿的这幅作品最终标志着一种不同于早期现代主义的新风格的出现,而他本人也成为了英国波普艺术的教父。随着这种新风格被社会逐渐接受,汉密尔顿对波普艺术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并赋予它多种文化内涵。他将波普艺术定义为:通俗的、短暂的、易忘的、廉价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机智诙谐的、性感的、诡秘狡诈的、有刺激和冒险的、大众

式的。

而这便是波普艺术的早期萌芽,画作中的一切都恰如其分的出现了众多商业元素,这为以后波普艺术的风格奠定了不可忽视的基础,对于波普艺术走向符合大众的商业化也指明了道路。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消费文明和大众传媒文化初步成熟,以此为社会背景,波普艺术运动在以纽约为中心的大城市里蓬勃发展起来,并很快引起批评家和收藏界的广泛注意,公众和收藏家认为波普艺术是对现实的象征性反映,很容易获得他们的认同感,因而波普艺术很快在艺术市场及批评界获得成功。其实20世纪50年代后期,英国许多波普艺术家就运用了大量得自美国影片、大众偶像、连环画及标记牌的形象。美国的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观察到了这些东西,很快也将浪漫的和多愁善感的色彩逐渐加入了进来。对美国的波普艺术家们来说,一旦了解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和在新主题的创作中的巨大可能性,比起任何干同样事情的欧洲人来,他们就普遍地更加大胆和进取,甚至压倒一切。波普艺术逐渐成为60年代具有世界影响的艺术潮流。出现这种情况的社会学原因主要在于当时战后各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形态向消费社会转型,丰富多样的商品及诱人的商品广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电视为首要代表的大众传媒工业发展迅速,影响不断扩大,大众流行文化艺术不断发展扩张,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都注意到了这种新的现实,并在艺术中对此作出积极回应,最早的一批波普艺术由此而在世界各地诞生了。

随着波普艺术的不断普及,人们对这种艺术的认知更加清晰,也更加热爱,由此,这种这种取材于流行文化的艺术被认为是人民的艺术,这也难怪,波普艺术家们抓住人们熟悉的事物来作为他们的主题,从视觉上就增加了一定的亲切感:他们的画作或雕塑作品都是取材于当时人们每天都会见到的东西。如汤罐头、爆米花这些家庭中常见的产品或是纸币、加油站、路标、旗帜等等。他们选择经常在报纸、杂志、电视和电影上出现的东西作

为自己的题材,比如演员、歌手、歹徒、牛仔、甚至还有卡通人物。而这些事物是人们日常中或使用或看到的无比熟悉的事物。

尽管波普艺术家们使用的事物都差不多,但波普艺术的风格不是统一的。如里奇特斯坦这样的波普艺术家喜欢用平滑的笔触和很多单色块来模仿那些在广告和漫画中常见的艺术风格。而像安迪?沃霍尔则喜欢把电影明星和食品包装上的形象印在画布上。还有一些艺术家。如罗伯特?劳森伯格,则喜欢把粗线条拼凑在一起。

所有波普艺术家都坚信,他们要呈现的是人们生活着的当今社会,而不是过去的社会

在西方美术中,美国波普和英国波普最为出名,而他们的不同之处又是什么呢?

英国艺术家更喜欢把流行形象放在一个新的背景中,比如放在拼贴画中。

而美国艺术家通常复制这些流行形象并用覆盖、重组、变化等形式表现它们,这是他们评论美国社会的方式。

比如沃霍尔复制了电椅的形象,电椅是用来合法杀死罪犯的工具。他说:“当你一遍一遍地看一个可怕的东西时,它就不那么可怕了。”通过对电椅这个形象的大量复制,他希望人们习惯于看一件最为恐怖的东西,而情绪却不被其左右。

一切皆美--所有存在的东西都可以是艺术品,只是呈现和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

安迪?沃霍尔曾说:“一切皆美,波普就是一切。\"他认为一切东西都可以用人们希望看到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虽然所有的波普艺术家都有他们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喜爱表达的主题,但是他们的艺术作品中都拥有同样广泛的主题和思想。

在艺术世界里,人们通常认为一种作品越稀少,就会越珍贵。也有人认为只有出自艺术家之手的作品才真正有价值。但是包括沃霍尔在内的一些波普艺术家却不这么认为。

他们认为即使一些艺术品像其他商品一样在工厂里被大批量地生产出来,也与原艺术品有同样的价值。艺术家称这种被重复生产的艺术品为“复制品”。这些复制品被不限量地生产出来,而更为常见的形式是生产限量版的艺术复制品。沃霍尔创作的20世纪60年代中国领导人毛泽东的版画作品、美元钞票和汤罐头都是非常有名多复制品。

波普艺术从某些艺术家眼中,也是一种复制艺术,这种与主流背道而驰的艺术的魅力究竟何在? 波普艺术家制作复制品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想在同一个主题的基础上尝试不同的颜色和创作风格。

贾斯伯?琼斯曾说过:“找到一件物品.用一种方式表现它,再用其他的方式表现它。”

艺术的流行必然不缺乏先驱,而对于波普艺术,首当其冲的当属安迪. 沃霍尔,这位被称作波普教父的艺术家, 他以特有的创作手法与艺术风格对世界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波普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安迪·沃霍尔出生于美国匹兹堡市,从小酷爱绘画,早在卡内基技术学院学习时便显示出艺术天赋。1949年,沃霍尔移居纽约,最初只是为书刊负责插图设计工作,但很快便在艺术界打响,成为著名的商业设计师。1962年,沃霍尔因展出汤罐和布利洛肥皂盒“雕塑”而出名。之后,他几乎遍涉了所有的大众艺术,从贸易绘画、海报、广告,到波普艺术、地下电影、摇滚音乐等,其最出名的是用丝网印刷方式将大众传媒中常见的可乐瓶、玛丽莲·梦露头像、美元钞票等形象经反复排列后印在画布上,通过画中特有的那种单调、无聊和重复,来传达某种冷漠、空虚和疏离的感觉,以此表现在当时商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

中人们的内在感情。当然,与大部分当代艺术家一样,沃霍尔的作品也饱受争议。很多人对他的这种“花几分钟就能结束这样一幅艺术品”的做法不屑一顾。

然而再多的争议也不能剥夺他对艺术的作用.

安迪·沃霍尔不仅是美国波普艺术的领军人物,他对中国的艺术创作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上世纪80年代初,波普艺术进入中国艺术家的视野,中国艺术家们开始把这种主要来源于美国的波普艺术形式语言借鉴过来,作为反映当时社会问题的一种手段,并以此方式使艺术能及时地参与到大众问题中来。此种美术现象的出现对于当时的中国美术界影响很大。可以说,安迪·沃霍尔触动了世界各地的画家们“投入到现实中去”的情绪闸门,他们在融合与借鉴下又创造出了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语言,形成了新的波普形式。

对于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不得不提的就是玛丽莲梦露的肖像,这是沃霍尔作品中一个最令人关注的母题。在其1967年所作的《玛丽莲·梦露》一画中,他以梦露的头像作为画面的基本元素,一排排地重复排立——那色彩简单、整齐单调的一个个梦露头像,反映出现代商业化社会中人们无可奈何的空虚与迷惘。而其作品《金色玛丽莲》,亦在他去世的10多年后,仍被英国艺术界评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5件艺术品之一。

有人说,安迪·沃霍尔最大的价值是他用一生的实践完成了对传统的艺术价值和社会秩序的反讽和不屑,用虚幻的表象战胜他不情愿的、残酷无情的、没有人性的真实世界。而真正的讽刺是在他离世后,他已经成为新的更大的更空虚的现实中的偶像,他的不屑本身已经成为后世的经典。

波普艺术不是以“作品”的形式来确证自己的存在的,至少,它不是被审美性地欣赏,它也用不着有以往作为一个艺术家所必需的绘画或造型技艺,它不可作为某种范本供学习

者临摹,它经过大批量印刷丝毫不会造成效果的衰减,它的原作收藏不具有艺术价值,甚至它作为一种行为瞬间就消逝了,等等。事实上,波普艺术只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智慧地向人们传达了某种意义,而这个意义只是更集中、更强烈地加深了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等各方面已经存在的某种观念或道理。

而这,才是波普艺术的准确定义.

如今,一些波普艺术家继续用人们熟悉的题材创作波普艺术作品。他们的作品被称为“新波普艺术”。

美国艺术家杰夫?昆斯用意想不到的材料制作雕塑作品,比如用巨大气球制作的狗和用闪亮的金属材料制作的蛋壳。英国艺术家达米安?赫斯特最初因展出鲨鱼标本和在容器里锯开的羊和牛而成名,但是他的作品也通过其他媒介展出。在2007年,他展出了一个由铂金制作的并覆盖着8,000多枚钻石的头骨模型。像沃霍尔和里奇特斯坦这些最早的波普艺术家的作品现在仍然非常流行。他们对艺术、文化、大生产和标志的看法在今天仍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样影响着人们。2011年,安迪·沃霍尔的画作《200张1美元》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4300万美元拍出,如此高的成交额不仅给笼罩在金融危机阴影下的艺术品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也再一次向世人证实了沃霍尔的艺术魅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