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简析孔子伦理思想的特点

2021-11-29 来源:客趣旅游网


孔子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了仁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为人类的道德生活确立了最基本的原则,力图以仁爱的精神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并由此人手来解救社会危机。因此,他以仁为核心范畴,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规范,建立了完整的伦理道德学说,并以此作为自己学说的主体内容。这些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浓重的伦理道德色彩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

阅读配图

在孔子整个学说中,仁是伦理道德范畴;礼可以说是政治范畴,它包括所有的社会规范、典章制度。仁和礼的关系,也就是道德和政治的关系,两者密切结合,溶为一体。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一大特色。

孔子不仅要求统治者把奴隶当作人看待,还提出了一套仁政、德治的现实政治主张,要求对他们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减轻剥削、压迫,缓和阶级矛盾。后来孟子的仁政学说,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原来,在殷周社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目睹礼的破坏和刑的滥用,社会出现大动乱的局面,他提出了新的改革主张,一面用仁来充实礼的内容,要求统治者们克己复礼,作出让步,从道德感情上促进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并主张齐之以礼,使礼也下到庶人,以扩大其作用范围;一面用仁来削弱刑的作用,提供仁政、德政,而不专靠镇压,以缓和敌对阶级的矛盾和冲突。孔子伦理政治思想中这些寓有重现实、积极进取的主张,一经后来进步思想家的批判地发展,就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成了反抗统治阶级专横残暴和揭露政治黑暗的经典根据,成了他们坚持人民立场向当权者作斗争的思想武器。

孔子提出民无信不立(伦语颜渊)这一开明主张,认为如果人民对政府缺乏信心,国家是站不起来的。在他看来,一个国家民信是至关重要的。怎样作才能取信于民呢?孔子的回答是,这个国家要讲道德,要言而有信。为此,他提出了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和为国以礼(论语先进)。他赞尝自己的学生南宫适能总结出历史上,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终有天下的经验教训。

由此可见,孔子是看到了道德和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孔子及儒家所主张的德政就是主张剥削轻点、压迫轻点的王道和仁政,反对剥削重、压迫重的霸道和苛政。这种主张诚然有助于缓和那个历史时期的阶级矛盾,维护当时相对的社会稳定,使得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得到充分发展,这就具有进步性。

孔子把伦理、教育、政治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为统一的整体。《论语》中所记的孔子教育,大量的是伦理道德教育。孔门四科中也以德行为先。孔子认为这是培养士、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政治与教育的关系来说,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以人伦,培养为封建政治服务的士、君子。孔子揭示出政治、教育、伦理三者的密切关系,注意到政治除了刑、政以外,还有道德教育。这方面今天对我们还是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不仅要搞经济建设,同时还要重视道德教育。

道德和法律不同,它不是依靠外力的强制,而是主要依靠自我觉悟。因此,孔子十分注重自我修养。他关于道德的自我修养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讲了学、思、行。学即学习。孔

子很强调学习的重要,《论语》作了精到的论述,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学而不厌(论语述而),博学而笃志(论语子张),等等。这里的学主要是指学礼,但也不排斥学文(知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君子博学于文(论语雍也)。他认为虽然有生而知之者,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圣人也要学。不学古代的礼、文,道德就会产生各种流弊。

思即思考。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脸上的颜色,考虑温和么;容貌态度,考虑庄重么;说的话,考虑忠诚老实么;对待工作,考虑严肃认真么;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人家请教;要发怒了,考虑有什么后果;看见可得的,考虑我是否应该得。总之,要用心里的道德观念来检查,反省自己。一方面,通过思的活动,考察立利,如违背道德观念,就是错的,就要改正,过,则勿惮改(论语述而);另一方面,通过思的活动,如果发现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你就无所忧,君子不忧。学与思的关系是:学而不思则罔(无所得),思而不学则殆(危险)(论语为政),二者不能偏废。

行是指言行、立行。这是道德生活的实践活动。孔子把行看作教育学生的科目文,行、忠、信四教之一。因此,孔子很注重道德修养中的行,他自己则身体力行。他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他要求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他甚至用千里马来比喻要人们赞美品德,他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向)。他反对色取仁而行为,居之不疑(论语颜渊)的伪君子。他反复谴责,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

孔子从正反两方面都反复强调了统治者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多次强调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及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在回答季康子的问政时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颜渊)。他对自己的自我修养过程,也作了概括和描述,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中跄距(论语为政)。三、四十岁是学习、领悟阶段;五、六十岁是安身立命、守道阶段;七十岁古稀之年是自我修养最高阶段。经过不断自我修养过程,最后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这说明,孔子承认人的道德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个循序渐进,不断修养、不断进步的过程。孔子的学、思、行的自我修养的三字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由于孔子很注重自我修养,后来的儒家道德就大力提倡修身,养性和慎独等。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其作用是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之符合于礼。他认为通过以下行为才能达到仁的标准。首先,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论语阳货)。哪五种呢?他说: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一个仁人,要具备这样五种品德:恭则不侮,即保持一定的尊严和恭敬,就不会招致别人的侮辱;宽则得众,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信则人任焉,诚实,言出令从,具有威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敏则有功,善于思考,行动果断,这样在工作中可以取得具体的成绩;惠则足以使人,善于布施一些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就能够使唤人。这说明仁的作用和礼的作用一致。所以,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

其次,孔子认为求仁完全是靠自己的自觉、主动,并不依靠他人的行为。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孔子强调实现仁的自觉性,目的是要人们自觉地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于是,就把礼这种外在的制约,通过仁的德性修养,转化为一种内在

的,自觉的道德规范。孔子还提出了一个人自觉实现仁的简易方法: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还有,仁的行为必须在视、听、言、动诸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是仁的品德的全面性。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对其弟子子路、冉求、子华的政治才能,令尹子文的忠诚、陈文子的清白,都不称许以仁的品德。他认为能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才算为仁矣,能做到刚(刚强),毅(果断),木(朴实),讷(言语谨慎),近仁,能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则仁在其中矣(论语子路)。因此,他要求每一个人不论在怎么仓卒匆忙和颠沛流离的情况下,都要时刻追求这种成果: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个意义上的仁,孔子也叫做道,所以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论语》还提出若干道德行为的准则,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首先,孔子提出仁者安仁(论语里仁),讲的是道德与幸福的关系问题,这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孔子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困难环境),不可以长处乐(长久居于安乐中)(论语里仁)。又说,士志于道(论语里仁),然而粗衣粗食未足评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孔子指出德、福不一致,这种观点是对西周以来的福善祸阴天命观的一个否定。这种观点为汉代王充发展了,他提出祸福不均,作为对达官贵人的批评的一种武器。诚然,孔子这种观点也有消极的一面,因为它使受压迫的人安贫乐道。

其次,孔子提出义利问题,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据之一。所谓义利问题,主要是指道德行为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孔子认为,评价人的行为善恶,主要看义,而不是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他重义轻利,把追求个人私利的人视为小人。他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要做到见利思义(论语宪向)。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中庸问题。他认为中庸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又是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准。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什么是中庸?孔子本人下过确切的定义,即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孔子能透过过和不及这两种绝然相反的表面现象,而看出它们完全相同的本质。这个思想很深刻,包含了辩证法因素。孔子关于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无论当作道德准则,或是当作方法论,都产生过很大的历史作用,今天看来也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中庸也是道德评价问题呢?《礼记中庸》一书解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即所谓执两用中,在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之间,采取既不过又无不及的中道,从而使矛盾得到调和,免于激化。宋儒解释说:中庸,是不偏不倚,平常,正常之道。孔子认为,道德品行、气质,不应偏于一个方面,而应互相牵制。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学而)。孔子评价他的弟子时说:师(子张)也过,商(子夏)也不及,过犹不及(论语先进)。两人都不符合中庸之道。

孔子的学生有若,用中庸思想解释礼,说礼之用,和为贵,又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有若阐明了中庸之道的一个重要原则,即不能无原则地为调和而调和,必须以礼为准绳。无原则的调和,四方讨好,八面玲珑,无是非原则,孔子斥之为乡愿,认为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孔子所以讨厌乡愿作风,就是因为这种好好先生貌似中庸,实非中庸,是败坏中庸的小人。

当然,中庸所强调的是对立必须统一(这是对的),关于统一里面也有斗争,则没有讲到,这就使中庸这一具有深刻辩证法的思想,还留下了一条形而上学的尾巴。但是中庸绝不是什么折中主义,调和主义。它对于从实际出发,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一定条件下,使工作做得适度,使矛盾保持平衡,使合理的状态不向反面转化,使良好的社会秩序保持稳定,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之,孔子是封建道德的奠基人,他的伦理思想,不但注意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而且承认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可见孔子尊重人的人格。正因为如此,他的伦理思想,把伦理与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重视人,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并且阐明了道德原则、规范和道德评价问题,从而为培养新兴封建政治服务的志士仁人和君子的封建教育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先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