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信息技术2.0整校推动实施方案。 一、问题分析
1.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现在学校已实现网络全覆盖,有简易录播教室一间,精品录播教室一间。计算机教室1间,教师人手配备电脑一台。每个班级的教室均有配备班班通设备,但型号各不一样,老机子居多,组织统一的培训较为困难。
2.在设备使用中,电子白板仅当作PPT播放器使用,交互功能几乎没有体现,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它们的潜力和作用,未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真正整合。
3.学校缺少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缺失推动信息化应用工作的方案,同时对教师实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水平的培训和考核实效性不高。
4.教师都能熟练制作并使用PPT实行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有一些基础,但是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知不足,重视不够,缺乏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水平,网络学习与自我提升的主动意识不强。
5. 缺少供学生使用的终端设备,局限了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和意识。 6. 家长对于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的理解不够。 二、提升工程2.0整校推动目标
(一)研修目标
1.制订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工程2.0学校(2019—2022)规划、年度校本研修方案、考核方案等,出台促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奖励。
2. 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网络信息中心部门,切实增强对全校信息设备的监管和维护工作。
3. 依托宽带网络班班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人人通、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校园电视台,展开“信息化校园”建设,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共享优质资源。 4.整校推动,全体教师学习了解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工程2.0的意义,针对个人薄弱点选定任务清单,结合研修课题,展开相关信息技术培训,分层次、分学科、分年龄落实培训任务,并实行考核,促动信息技术2.0整校推动。
5.结合研修课题有效展开线下教研活动,以学科组、教研组为单位展开线上、线下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展示、评课等活动,提升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提升教师信思素养。
6. 完成线上学习和线下成果提交共计100学时。将教师研修成果分类汇总,建立学校电子资源库,并分类、分科、分年度实行校本资源的持续优化升级。
7. 促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尝试展开翻转课堂教学, STEAM教学等新型教学形式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逐步使学校由多媒体教学环境向混合型教学环境、智慧型教学环境转变。
(二)任务清单分解
(1)本校拟完成的任务清单范围
任务维度 任务名称 任务序号 任务内容 提交的作业包括:学情分析方案及学情分析视频,学校要针对学员提交的作业实行评价,评价标准: 1.学情分析方案:提交一份针对某一教学主题的学情分析方案,包括学情分析目的、内容(教学主题、教学对象、教学重点、学习难点等)、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 2.学情分析视频:提交一份针对上述方案的学情分析报告解读视频,说明分析对象、工具应用过程与方法、结果表现与分析等报告主要内容,视频时间不超过5分钟。 提交的作业包括:工具介绍、实施方案、学生体会,评价标准: 1.工具介绍:选择一种你常用的测验与练习工具,介绍其基本功能以及特点,同时结合你的教育教学实践分析其应用情境与使用策略。建议结合图文实行表现。 2.实施方案:请描述测验/练习实施过程,包括实施时机、实施条件、教师准备、学生准备等。以视频形式提交,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原则上不超过5分钟。 3.学生体会:两名学生对参与过程实行了回顾,说明他们在该活动中的体验与感受。以音频或视频形式表现,每个学生的回顾时间不超过2分钟。 提交的作业包括:主题说明、演示文稿制作、演示文稿制作说明视频,评价标准: 1.主题说明:教师自主选择一个教学主题,描述其主要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以PDF形式上传。 2.演示文稿制作:针对上述教学主题,选择任意一种工具制作支持课堂教学的演示文稿,并转成视频形式提交。 3.演示文稿制作说明视频:以视频形式(可采用录像或录屏方式)描述演示文稿制作过程,并说明教学中如何使用。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10分钟。 提交的作业包括:微课程设计方案、微视频、学生体会,评价标准: 1.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师自主选择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撰写微课程设计方案,包括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流程与内容学习资源名称 学情分析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情分析 A1 学情分析的方法、学情分析的功能性策略、学情分析的类型、基于信息技术的学情分析、学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情分析课程,了解学情分析的意义、目的及分析方法和策略。思维导图、UMU、Xmind、EXCEL、ipad等信息技术工具在学情分析中的使用操作方法及各学科应用案例 学情分析 技术支持的测试与练习 B1 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问卷网、问卷星、微信小程序、电子白板等技术工具在学情分析中的使用以及各学科应用案例 教学设计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A3 PPT设计与教学应用、以PPT为基础的多种课件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以及相关案例 教学设计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B2 微课的设计原则、微课制作方法、设计微课程的建议、微课程开发中的创意设计、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中存有的问题、常见微课的制作工具、如何设计制作基于重难点的微课及各学科微教学设计 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B3 教学设计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C1 学法指导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A8 学法指导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B5 设计以及实施思路。 2.微视频:依据上述方案开发并提交微视频,视频长度不超过10分钟。 3.学生体会:两位学生使用微课程实行学习的感想和体会,以录音或视频形式提交。 提交的作业包括:活动设计、技术应用计划,评价标准: 1.活动设计:提供一份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需包括学习主题与目标、学生情况、探究任务、活动过程、学习资源和评价要求等。 2.技术应用计划:介绍本活动设计中的技术/资源的应用设想和目的,以视频方式提交,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原则上不超过5分钟。 提交的作业包括:学习活动设计课程,提交一份学习活动方案、学术成果及点评、教师反思,评价标准: 1.学习活动方案:以自己展开过的跨学科学习实践为例,提供跨学科设计活动方案,需说明主题、学习目标、学习对象、活动流程、学习资源、技术工具及应用策略、学习评价等。 2.学生成果及点评:请提交两份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成果,并分别实行点评。 3.教师反思:结合上述方案和学生成果,总结展开跨学科学习的过程及效果,并回顾活动实施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的?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以视频形式提交,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5分钟。 提交的作业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学生体验,评价标准: 1.教学设计:请提交一份用技术对学生实行方法指导的教学设计,该计划中包括主题、教学对象及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所选技术以及技术使用的目的。 2.课堂实录:依据上述教学设计,选择课堂代表性实录片段(需同时出现教师和学生),原则上不超过10分钟。 3.学生体验:该方法指导活动实施效果如何?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否不可替代?是否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请就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实行总结反思。 提交的作业包括:实施计划、技术使用记录、学生反思,评价标准: 1.实施计划:提交一份利用技术支持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至少需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习活动目标与任务、活动计划(时间、分组策略等)、过程监控举措、学习成效评价、技术环境设计等。 2.技术使用记录:用照片或截图的方式表现课设计案例 自主、合作、探究与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应用APP设计、制作教案、技术支持的科学探究:内涵、外延与路径策略及各学科应用案例 走进STEM教育、STEAM兴起与落地实践、信息技术驱动下的STEAM课堂 学习目标的明晰与表现、交互多媒体环境下实行教学、轻松掌握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使用技巧和方法、互动电子白板的使用技巧-以希沃交互智能平板为例、各学科信息技术支持方法指导案例 协作学习组织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以及各学科应用案例 学法指导 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 B6 学业评价 数据可视化表现与解读 A13 学业评价 自评与互评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B9 技术使用的过程或重要环节,建议配上必要的文字说明(如活动环节、任务等)。 3.学生反思:请两位学生分别回顾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并描述技术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视频形式提交,很多于2分钟。 提交的作业包括:活动设计、展示交流过程描述,评价标准: 1.活动设计:提交一份使用技术手段支持学生展示与交流分享的活动设计,包括活动主题与目标、对象分析、活动过程、所用的技术工具,以及技术工具使用的目的。 2.展示交流过程描述:描述展示交流的过程,包括展示内容、交流展示方式、活动实施效果以及技术的使用过程等。以视频形式提交,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原则上不超过5分钟。 提交的作业包括:数据及表现结果、数据分析视频,评价标准: 1.数据及表现结果:提交一份学生数据及数据可视化表现结果。 2.数据分析视频:针对上述学生数据,以视频形式讲述数据分析的目的和内容、数据可视化表现结果生成过程,并对分析结果做进一步解释。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5分钟。 提交的作业包括:评价工具及说明、学生活动案例、教师反思,评价标准: 1.评价工具及说明:提交一份工具及说明,包括:(1)选择/设计的自评或互评工具(结合学习目标、学习环境、学生情况、活动过程等);(2)描述该工具将如何支持学生展开自评或互评。 2.学生活动案例:请用视频方式记录2名学生/一个小组应用该工具展开自评或互评的过程,或由2名学生描述应用评价工具的过程,原则上不超过10分钟。 3.教师反思:请回顾你所展开的自评或互评活动实施过程,是否出现过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状况?技术在实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还存有哪些问题? 应用APP搭建学生作品展示平台、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及各学科应用案例 EXCEL教学中的若干实用技巧、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评价、工具操作及各学科应用案例 技术支持教学评价的技巧和方法、翻转课堂中学生学习评价案例解析、翻转课堂教学评价的特点和内容、翻转课堂中的发展性评价、翻转课堂中的学习评价技术、翻转课堂中评价的注意事项及发展趋势及各学科应用案例 (2)各教研组拟完成的任务清单 三、团队建设
组织建设本校信息技术2.0整校推动管理及指导团队,明确团队构成结构,负责人及成员各自职责
1.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 组长:李军(书记
)副组长:曹艳(校长)张红莲(教务主任)
成员: 蔡霞、肖英、马俊、刘海燕、王翠萍、陈凤霞、王兰 2.成立学校信息技术培训团队 组 长:张红莲 副组长:蔡霞、杨旭琛
成 员:肖英、王军、夏木西丁、马俊、刘海燕、王翠萍、陈凤霞、王兰及各教研组长
任 务:负责在线上及线下活动中的技术难题及相关教师培训 四、整校推动安排
本校实施信息技术2.0整校推动项目的具体各阶段内容安排
2020年1月7日召开全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部署大会,制定学校(2019-2022)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2020年2.0校本研修计划、考核方案,部署各教研组制定本组研修方案。
2020年1月7日——1月14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实行集中培训,学习相关信息技术软件和APP的使用。指导教师根据四个维度28各水平点,结合学校拟定的任务清单,各教研组选择本组任务清单,制定教研组研修方案,全体教师在教研组任务清单中选择三个不同维度的适合自己的水平点,完成个人研修计划的制定,并按照计划按时实行自主研修。
2020年1月13日——2月20日,以寒假为契机,登录“新疆教师培训网”http://www.xjjspxgl.com/实行线上学习。各教研组及备课
组教师根据个人研修任务清单自主研修,每人完成一个学科工具 的学习任务(本教研组内不重复)。
2020年2月20日——2月29日,展示假期研修成果,再次实行骨干教师培训,解决假期发现的问题。
2020年3月1日——4月30日,将线上学习课程与线下教学有机整合,结合教学实践,拓展教学成果,通过集体备课、磨课、上课、评课、制作微课、撰写教学反思等形式,引导教师提升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水平,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并上传相对应的教学成果。
2020年5月1日——5月22日,结合研修课题成果展开竞赛活动,观摩优质示范课,展示研修成果,反思不足,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完成成果的收集、优秀成果评选推送,以及示范校的申报等工作。
五、制度保障
1.提升理解,切实增强领导。
学校各层干部一定要统一思想, 提升理解,切实增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书记和校长要全面负责信息技术2.0校本研修工作,明确任务,逐级负责。
2.强化管理,精心组织实施。
要卓有成效地展开校本培训工作,必须注重校本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校本培训的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奖惩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实施过程中,要即时做好培训记录,
健全培训档案和教师成长档案。要增强过程性督导检查,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抓落实,求实效。 3.落实经费,保障培训条件。
教师培训所需经费学校应统筹考虑,优先安排;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促动教师成长,努力为校本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确保各项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