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2 托物寓意
3 形状(垂緌)、食性(饮清露)、声音特点(流响出疏桐)
1乱离漂泊中失群之人的痛苦心情。
2 此联从心理方面刻画孤雁。它望尽天际,仿佛那失去的雁群老在眼前晃;它哀唤声声,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响。诗句深切地写出失群者的心情,显示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3 尾联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无意绪”的野鸦反衬情真意重的孤雁。诗人是以“孤雁”自比,“野鸦”则象征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
4 这是一只悲伤而执着的孤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飞着、叫着,追寻它的同伴。 1
这首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2 这两句以“雨昏”“花落”点染环境,形成凄迷意境、伤感氛围。 3 a.这两句以“雨昏”“花落”点染环境,形成凄迷意境、伤感氛围;
b.游子在雨昏花落之时、湖边古庙之中,闻鹧鸪之啼,定会倍感其声之哀怨凄恻。
c.而“青草湖”“黄陵庙”更可勾起读者对屈子怀沙、湘妃泣竹等历史传说的联想,更添凄伤情调。
4 此联运用了烘托手法,“征袖湿”“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乍”“才”两个虚词有力地烘
托了鹧鸪啼声之哀怨。
(游子思乡,思妇怀远,内心凄迷,情思难谴,一曲哀怨的《山鹧鸪》初闻入耳,便让游子、思妇情难自抑。在这里,人之哀情和鸟之哀鸣,虚实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5 此联暗指游子佳人的心灵呼唤。
(这里既可理解成鹧鸪声声回响,也可理解成佳人游子一“唱”一“闻”互相呼应。上句空间开阔,下句时间悠远,言虽尽而意无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