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20世纪初。它最初出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汉语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从而使得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找出一些共同的内容,即文化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赢利为目的,所提供的是具有一定文化含蕴、又能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这些产品或服务的精神价值
高于物质价值,精神存在高于物质存在;文化产业既不是地里长出来的(第一产业),也不是资金衍生出来的(第二产业),而是第三产业中除了商业、流通业之外的部分。
在现阶段,根据既兼顾历史和现实状况,又着眼于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的原则,可以将文化产业分为三个部分:传统部分、扩展部分和新兴部分。第一,文化产业的传统部分,指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文化及其市场化、产业化内容,主要有演出、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出版、文化娱乐等,以及对有关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复制、传播、存储、消费等。第二,文化产业的扩展部分,指原来不属于传统文化范畴的事物,随着文化概念内涵的扩大而逐渐划入大文化范畴的行业和门类,主要有:教育、体育、旅游、广告、会展等。第三,文化产业的新兴部分,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新出现的内容产业、信息产业、数字娱乐业等。
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国际角度来看,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从消费角度来看,在美国与西欧一些国家,文化消费已占到家庭消费的30%以上。它们有着大家耳熟能详的唐老鸭、米老鼠、维尼、加菲猫、小新以及童话王国——迪士尼乐园,有着这些形象所带来了巨大的相关衍生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将《花木兰》、《功夫熊猫》这些中国文化玩的很转;从生产角度看,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0%以上;在英国,2001年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达l 120亿英镑,占英国GDP的8.2%;日本文化产业的产业规模比电子业和汽车业还要大,2000年达到85万亿日元,占GDP的17%,仅动漫业的年产值就在国民经济中占到第六位。
而相比之下我国的情况就有点相形见绌了:相比于白雪公主,我们只有喜洋洋与之媲美,然而它只是一个动画片的成功,而迪士尼则是在几十部动画片,几座奥斯卡小金人之后才建起来的乐园。根据2005年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对全国动画节目播出情况的监测数据(如图1所示)表明,国产动画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国外产品:
7% 20%
美国 中国 日本 73% 图1 全国播出时长前15名动画片来源格局
阻碍我们进程的原因很多,一方面由于一些外国产品大量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其产品的娱乐性、观赏性、知识性的特点和生产制作成本低廉等优势,赢得了那些渴望了解和欣赏外来文化的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在一定时期会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而我国的情况确是文化经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弱,产品质量低。另一方面,文化需求旺盛,市
场潜力很大。文化市场发展的广阔前景,必然会吸引外国资本大量进入。这其中多数是著名的跨国公司,它们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人才经验丰富、熟悉市场规则和运作方式,对中国的市场虎视眈眈。2001年中国加入WTO,在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15年的谈判中,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升级,使中国文化产品与发达国家文化产品形成了成熟与幼稚的不对称,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一产业这与我国的巨大文化资源、消费能力之间不对称,文化产业中以商业技术和产业为代表的承诺开放不对称,最后是发达国家与我国在产业文化上的规则或制度的不对称,这些都是我国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差距。
虽然基础不同,但不可否认我国近些年来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脚步也是加快了的。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主要是新时期以后的事情。
首先从文化产业的总体概况来讲: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正式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标志着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承认和对其地位的认可,具有重要的意义。2001年,发展文化产业被列入国家“十五”规划,文化产业从此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专章论述了文化建设,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文化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2007年,十七大报告又多次提到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是继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讨论并原则通过第十一个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未来几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确定了总体目标,其发布实施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行业增加值逐年递增。例如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相关发展数据(见表1)表明该产业无论是从软件还是硬件来说,都有了很大的并且持续的发展。 表1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相关数据
年 份 类 别 国产电影部数 (部) 影院数(家) 票房收入(亿元) 2003年 140 872 8 2004年 212 1140 10 2005年 260 1216 20 2006年 330 1300 26.2 2007年 400 1410 34.3 数据来源:2005~2008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还有,我们也统计出了近五年文化产业旗下的各个分产业的发展情况,它们的各个年份的总收入额如图2所示:
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图2 近几年文化产业中各分产业收入额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影视收入总额和广告收入总额增长比趋于平缓,而动漫产业做为我国较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其发展势头迅猛。
其次从我国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2004年我国首次公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这些有关活动的集合,并将文化产业界定为核心层、外围层、相关服务层三个层次,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文化用品等十几个行业。从内部结构上看,文化产业核心层有从业人员223万人,实现增加值884亿元;文化产业外围层有从业人员422万人,实现增加值835亿元;文化产业相关层有从业人员629万人,实现增加值1858亿元。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从业人员之比为17.5:33.1:49.4,增加值之比为24.7:23.3:52.0。
2000 1500 1000 500 0 从业人数(万人) 创造增值(亿元) 884 422 223 核心层 223 884 外围层 422 835 相关层 629 1858
图3 我国文化产业内部结构
我国把其作为规划的原因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的情况下下,我国经济也在遭受着这场“金融风暴”的冲击。而文化产业作为以创意为核心的新兴朝阳产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过程
835 629 1858 (亿元)影视收入总额动漫产业收入总额广告营业总额从业人数(万人) 创造增值(亿元)
中,可以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其一,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由硬驱动向软驱动转化,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增强内在动力。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正在步入软驱动替代硬驱动的新阶段。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主要构成,越来越成为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战略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同时,文化产业所特有的教育和感化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在灰色压抑的经济萧条时期,正确认识和对待困境,抚慰心灵、化解疑虑,凝聚心智、激励斗志,点燃希望、坚定信心,推动全社会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其二,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由产业链的延伸向价值链的提升转化,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优化发展方式。传统的产业结构按照研发、生产、销售的一般流程形成单向的生产链,各环节之间缺少横向联系,以垂直一体化为特征。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对危机的适应力很弱,其中一个环节的断裂就可能引发“骨牌效应”,整个流程便可能陷入瘫痪。文化产业打破了这种传统产业链的组织方式,可以同时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生横向的相互融合,并通过价值链的分配来组织生产流程,推动经济发展增加文化含量和技术含量,改进管理模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发展方式更具竞争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就把发展文化产业摆在战略位置,并将其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价值链的关联效应,带动了整体经济的回暖。
其三,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由适应市场需求向创造供给需求转化,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拓展市场空间。文化产业既可以开辟新的需求领域,又可以引导社会消费,拉动内需增长,通过内容供给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心理预期。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从产品的形成和销售,到创意时尚潮流的引领,每个环节都根据受众的需求精心设计,通过产品的创意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潜力,引导消费时尚,形成新的消费市场,同时提升社会品质,促进经济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实现持续增长。
其四,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由资源的一次性利用向多次性利用转化,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优化产业结构。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多数人都认同“现金为王”,纷纷捂紧了自己的腰包。同时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对经济结构内部也会直接产生“倒逼”作用,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巨大推动力。而文化产业以创意内容为主要生产要素,其产品具有可复制、低成本、高附加值等特性,突破了传统产业资源一次性利用的桎梏,形成了资源多次性利用的新优势。这既为人们的低成本消费提供了一种现实选择,又为企业实现资源的多次性利用、降低边际成本打开了上升空间;既可以彰显文化资源利用的可重复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可以推动其它产业更加注重发挥文化效能,加快节能减排进程,从而构筑起经济发展的多元支撑,建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
其五,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由实现单一效益目标向获得多重效益目标转化,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做到一举多得。世界银行一份《文化与持续发展:行动主题》的研究报告指出:“文化为当地发展提供新的经济机会,并能加强社会资本和社会凝聚力”。文化产业这种超越一般产业单一经济目标,实现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人自身发展多重效益的特点,正是其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由于文化产业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的独有功效,使其在经济萧条时具备了逆势而上的显著特点,呈现出比其他产业更加明显的发展优势。它不仅能够直接提高生产总值、增加财政收入,而且能够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增强经济发展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极好切入点,也是当前经济形势下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的重要路径。这也正是国家此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意义之所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