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转型的实证研究
内容摘要:能否处理好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转型问题,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和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江苏苏北地区中扬镇为调查对象,探讨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对苏北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流转 农业 产业转型
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转型的实例分析
(一) 苏北中扬镇的土地流转实例
中扬镇镇域面积107.1平方公里,拥有可耕地面积6.89万亩,全部可以流转,但该镇目前土地流转的实际面积累计2.64万亩,其中以转包方式的是0.94万亩,以出租方式的是1.7万亩,当年新增数是 1.14万亩。该镇土地流转按实现形式分为(即土地流入方的类型是)种养大户或家庭农场占2.29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占0.1万亩,核心基地占0.1万亩、其它占0.2万亩;该镇土地流转按形成途径分为土地使用权流转占0.79万亩、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占0.05万亩、大户承包占1.6万亩、村庄整治和集中置换及其它占0.2万亩;按产业分为粮食种植占0.86万亩、蔬菜园艺业占0.1万亩、水产养殖业占1.5万亩、林业和畜牧业及其它占0.18万亩;按经营规模分为100亩以下的占0.45万亩、100-500亩的占0.44万亩、500-1000亩占0.25万亩、1000亩以上的占1.5万亩;该镇土地流转按期限分为、五年以下的占1.85万亩、6 -10年的占0.14万亩、11-20年的占0.65万亩。该镇建立的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数目前仅有一个。农户间自发流转价格为550元一年每亩(目前该镇的土地流转价格是农户间自行协商)。在该镇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县、乡也出台了扶持政策,本年度当地政府扶持土地流转资金总额是10万元,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实现的土地流转面积是0.1万亩。
(二)从实现形式角度分析
中扬镇土地流转的实现形式主要是种养大户或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的面积为2.29万亩),这说明在该镇已经可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小规模经营,具有了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化经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该镇的现代农业园区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说明该镇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还比较慢,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农民素质有待提高,政府和农民双方都要为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做更多的努力。该镇的核心基地所占比重更是少之又少,这说明该镇的农业发展程度较低,暂时还不具备发展农业核心基地的能力。该镇的土地流转实现形式其它方面还占有一定的比例,这说明该镇在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占用了一些土地,该镇的工业发展也占用了一些土地。
(三)从形成产业角度分析
中扬镇的水产养殖业所占比重最高(1.5万亩),主要由于该镇位于洪泽湖旁,水域面积天然广阔,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并且该镇还享有“青虾之乡”的美誉,养殖业一直是该镇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该镇的粮食种植和蔬菜园艺业所占比重位于水产养殖之后(粮食是0.86万亩,蔬菜园艺业是0.1万亩),可以看出该镇种植业的地位不容忽视,目前该镇的农业仍然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之一,这种情况同时也表明该镇农民对于自己的土地所有权依然很重视,不利于当地的土地流转。该镇的林业、畜牧业所占比重最低(0.18万亩),一方面由于当地地处平原地带没有发展林业、畜牧业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当地农民也没有发展林业、畜牧业的意愿,认为发展林业、畜牧业投入多、收效慢,没有发展种植业的见效快和更有安全保障,所以不愿意去发展畜牧业。
(四)从经营规模角度分析
中扬镇100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所占比重最高(1.5万亩),但是都是水域面积,主要是水产养殖。当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正处于起步阶段,并且规模经营的范围还比较小,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当地的土地流转规模还比较小,难以形成更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型机械目前还不能大规模投入使用。500-1000亩的土地流转规模所占比重最低(0.25万亩),说明当地的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水平目前还比较低,在当地目前还难以实现农业的大规模现代化经营,机械化的发展程度也不乐观。
(五)从土地流转期限角度分析
当地农民目前还不愿意在长时间内丧失对土地的所有权,但目前土地流转的收益又吸引他们愿意流转出自己手中的土地,所以态度比较谨慎。流转期限短一方面有利于增加收入,一方面有利于保障自己对土地的所有权,当发现土地流转收益较低时不至于损失太多。这种短期限的土地流转在农民自身看来对于他们是安全与收益都兼顾。但是对于当地政府来说或者从长远角度来看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土地流转期限短不利于发展规模经济,不利于发展产业经济。
苏北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存在的问题
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当地政府为了搞形象工程建设,大兴土木,违规建设,大规模不合理占用农村耕地,甚至采取非法的手段来达到土地流转的目的,完全不顾及土地流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农业产业转型。为了片面地追求GDP,胡乱规划当地的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在置换土地的过程中侵害农民的合法利益,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甚至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政府领导的主观性、随意性严重影响了当地土地流转的有序规范推进,导致当地农民对于政府的这种做法不满意,不愿意积极地参加到土地流转中,更害怕失去自己手中的土地。这更是导致了当地的农业产业转型发展严重滞后。
社会化服务不到位,服务体系有待健全。目前该镇土地流转的有形市场只有
一个,表明当地的土地流转信息不畅,出现农户有意流转出土地却找不到合适的流入方,而需要土地的流入方又难以找到有流转土地意向的农户,造成转入转出两头难的现象。没有专业的经营权价值评估机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缺乏金融服务支持,土地流转价格具有随意性、主观性和多变性,在主观上延缓了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脚步。
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当地的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低,土地流转的有形市场目前只有一个,而且是农户间的自发流转,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有关部门或熟人介绍的流转,真正通过市场流转的还比较少,不能形成公开统一的价格,不能引导农民有效流转土地。农民不敢相信当地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而当地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发展不完善,自身存在问题,这也使得其吸引不到当地的农民自愿把土地放到其手中去流转,农民只好自己想办法流转出手中的土地。
社会保障不完善。当地的很大一部分农民想流转出自己手中的土地,但是却害怕失去土地后自己的生活没有保障,所以把自己手中的土地视为自己的生命线。当地的医疗、卫生、最低生活保障的发展水平都不尽人意,这就使当地的农民更不愿也不敢流转出自己手中的土地。
规模经营程度低。当地土地分配的高度细碎化,使想流转自己土地的人无法流转出自己手中的土地,或者说流入方无法大规模的流入想要的土地。这不利于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农业,更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操作,现代机器无法大规模投入使用,或者投入使用会导致产出与收益的严重不平衡。
当地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当地有一部分农民愿意流转出自己手中的土地,希望能够从事其他行业,提高自己的收入,但是当地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却制约了其想法。虽然,外出打工也可以提高收入,但是子女老人却无人照顾,所以他们无法放弃自己手中的土地。二、三产业的发展滞后也制约了当地的农业产业转型发展。
当地教育水平低,农民思想保守。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当地农民害怕失去土地的所有权,所以部分农民宁愿自己的土地长草,也不肯放弃自己对土地的占有权。结果导致了一方面是土地资源高度稀缺,另一方面是当地土地经营粗放和撂荒现象,制约了当地的土地规模化流转。
财政对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转型的支持力度不够。当地政府对土地流转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当年度扶持土地流转的资金总额才10万元。当产业化经营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大规模地流转土地,这就需要大额的资金投入,而当地的土地流入方(主要是承包大户)却没有这么多的资金投入,小企业的实力也不够,这就需要政府的金融系统的大力支持。
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完善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要在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引导、管理、服务等职能:加强宣传力度,增加农民对有关土地法规和政策的了解;在坚持农民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实行土地流转,不断建立更多的规范化的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加大对土地流转扶持资金的投入,不断扩大当地的土地流转规模,使当地农民信任政府,愿意把自己手中的土地通过政府而流转,从而不断规范当地土地流转的程序,为当地的农业产业转型奠定基础。
(二)政府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目前该镇的土地流转价格是农户间自己订立,无法形成统一的土地流转价格。当地政府要全面考虑地价的构成因素、合理确定基准地价、做好地价调控管理和监督工作、实行地价公示制度,增强土地市场运行的公平与公正。要不断地培育和发展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同时为了使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有序化、高效化,必须要建立与行政脱钩的、市场化的中介服务组织。中介组织的完善有利于土地流转并为农业产业转型提供服务。
(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当地的很大一部分农民愿意流转出自己手中的土地,但是又害怕失去土地后生活没有保障,并且目前该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障发展情况也使他们不敢流转出自己手中的土地。所以当前解决好农村养老及大病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化解城乡矛盾、确保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为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农业产业转型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对调整、稳定农民的消费预期、启动农村市场、拉动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四) 坚持适度的规模经营
目前苏北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很低,农业生产面临着来自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的巨大竞争压力。来自内外部的双重压力要求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而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与实质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现代化,也是生产资料的规模化使用,也就是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微观基础。适度的规模经营,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农业的投资,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坚持适度规模经营也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更有利于农业产业化转型。
(五)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
要不断的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才能更多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同时使农民可以更加放心地流转出自己手中的土地。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使农民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收入,从而使其改变原有的落后观念,不再认为自己手中的土地是其最终生活保障,最终促进土地流转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在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程度的同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解放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高就业率,安置更多的无业人员,保持社会稳定 ;也可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快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六)政府加大教育科技投入
土地大规模的流转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从而转入其它行业,这必然要求农民自身得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培养现代化农民有利于提高农业的产出率,降低发展现代农业的成本;也有利于使农民拥有一技之长,不再害怕失去土地,在没有土地的情况下依然能保障生活并且能够提高生活水平。加大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也有利于农民转移到其它行业,减少农民适应其它部门的时间,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产值。另外教育可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积极地参与到土地流转的大潮中。
参考文献:
1.阳红星.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职能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
2.张汉江.我国农地流转市场法律规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3.王学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