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公德激励向上向善
作者:王长贵
来源:《新闻传播》2018年第10期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强调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为了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笔者以“武陵都市报圆我读书梦”活动十一年坚守为例,浅析用新闻推进社会公德和激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新闻;社会公德;向上向善;价值取向;武陵都市报
2018年3月,第十二届“武陵都市报圆我读书梦”活动正式启动。“武陵都市报圆我读书梦”活动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武陵都市报》从2007年发起的一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从最初的“武陵都市报助我上大学”到今天的“武陵都市报圆我读书梦”,名称的改变,是活动质变的跨越,不变的是活动的初心,即推进社会公德,激励向上向善。11年来,活动共募集社会资金1900余万元,资助(奖励)了渝东南黔江、武隆、彭水、酉阳、秀山、石柱等6个区县和湖北省咸丰县的贫困(优秀)学生5200多名。“助学平台”成为享誉渝东南乃至重庆市的“爱心品牌”,国务院扶贫办用创意好、平台好、坚持好、效益好“四个好”给予高度肯定,认为新闻扶贫的做法具有社会扶贫的典型性和先进性,值得肯定和借鉴。那么,这个坚守了11年且一直在进行的活动,本文认为,其价值取向在于,强化新闻舆论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闻的温度推进社会公德建设,以品牌的影响激励人们向上向善情怀。 一、经济利益让位社会效益,探索舆论引导公德建设的价值取向 正确的舆论引导,是党对新闻工作的根本要求。
2006年7月,在黔江城区经营女性内衣的个体老板郭立文来到武陵都市报社,要求做一个广告。他的想法是8月份结婚,想拿一笔钱作一个经营广告,成家之时为立业做点准备。事实上,当时的武陵都市报和全国众多的媒体一样,刚从全国报业改革的困境中走出来,经费异常紧张。是让他拿钱来作广告,增加报社的收入,还是让这样一个新闻源从社会效益上传播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新闻更加有温度?在报社内部成了争议的焦点。最终全社统一认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将经济利益让位社会效益,让新闻的温度成就社会效益最大化,建议郭立文将用作广告的钱捐给贫困学生并获得了积极回应,并以此搭建起一个至今已11年的关爱贫困学子的爱心平台。
为了确保捐赠活动落到实处,报社不但为他们的婚礼进行了周密策划和报道,还对捐助对象进行了严格的考察。最终,一对新人不但简化了仪式,连结婚戒子也只花了20元,除将原计划用来打广告的费用外,连亲朋好友给的红包也捐了,共资助了10多名贫困学子。“新闻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得漂亮,新闻有温度,捐助落到了实处。”一时间,这组新闻不但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而且新闻舆论的价值取向得以彰显,既引领了喜事新办风尚,也成了走进公益的风向标。 二、新闻舆论推进社会公德建设,探索媒体加温、企业联手的价值取向
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党对新闻工作的根本要求。面对高高兴兴上考场、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喜悦和看到上学费用后的忧伤,在当时的每一个报人眼里,虽有国家的救助,但总是僧多粥少。有没有一种方式让这样的形式放大?能不能搭建一个平台,让助学活动常态化?武陵都市报从创新传播手段入手,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探索报纸牵手爱心企业的模式。
2007年,报社和重庆征程贸易有限公司旗下的劲搏商城签订了“十年百万助学工程”的协议,第一届“武陵都市报助我上大学”活动从此出发。这一模式,着重解决了过去通过对贫困学生的贫困状况以“苦”进行宣传报道,然后等待好心人前来资助,或通过新闻报道后由记者主动联系企业、商家或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的简单被动方式的问题,实现了整体性策划,整合社会助学资源,让受益的人数倍增的效果。
有了这样的初衷,如何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怎样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从制度顶层设计上,报社对拟资助对象实行“个人报名、学校推荐、乡村证明、教委审核、记者核查、社会公示”六道门槛。六道门槛环环相扣,目的是杜绝人情,让爱心放大。从报道策划上,在每一届活动的起始阶段,对拟资助的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子进行“集束”性专栏报道。随着时代的前进,专栏先后经历了《寒窗苦读》《寒窗乐读》《我的读书梦》《我和中国梦》等。这些专栏里的近千个青春励志故事,不仅传播了正能量,还成为广大市民教育孩子自强不息的活教材。在活动进行中,为了引导受助者懂得感恩,联系企业提供实践平台,开设《劳动让我懂得爱》专栏,刊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为准大学生上好走入社会的第一课。为让更多的企业参与活动,开设《携手共铸和谐》专栏,刊发参与活动的企业、商家或资助者感言。从报道过程看,媒体加温,企业联手,公开、公正、公平,传播了正能量,发出了好声音,从推进社会公德建设到激励向上向善,黔城因此成了享誉周边的爱心城市,并成了招商引资的另一名片。据不完全统计,11年来参与助学活动的单位达1500余个,企业500多家,群众100000余人。其中白石乡的普通农民杨友进从第一届活动到第十一届,年年捐款:2012年一在外打工的黔江籍黄先生,看了报道主动来到报社要求定向资助6名大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直到大学毕业。这感人的一幕幕,不但留存在所有报人的眼里,也深入到了群众中。
三、体现媒体责任担当,价值取向折射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圆我读书梦”活动品牌的深化和发展,以赤诚爱心而举办大型公益活动,其价值取向让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更加体现,武陵都市报不但因此走出困境,而且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落实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对武陵都市报“立足黔江、覆盖渝东南、辐射武陵山区的目标”的定位,2012年,报社开始推动“助学”活动品牌“转”进渝东南的彭水、石柱、酉阳、秀山、武隆各县和拓展到武陵山区的湖北省咸丰县。其问,因其公开、公平、公正的“六道门槛”的进入,对所覆盖地区县的国家助学资金的使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并纷纷以此为例,规范了有限资金的合理使用。在读者心中,武陵都市报是~张诚信报纸:在当地党政领导的心中,武陵都市报社是诚信报社。因一个品牌活动的载体,既推动了发行,又增加了广告收益,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四、创新互动平台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圆我读书梦”活动,开启了新闻扶贫助学新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创新新闻媒体互动平台为基础,通过新闻报道,整合公共资源,吸引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献爱心,以其感染力强、影响面广、救助效果佳而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肯定。
从2014年第八届助学活动开始,黔江区关工委作为主办单位加入,社会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新闻的温度进一步放大。在资助上,改变了以往只资助贫困准大学生这一单一模式,资助范围拓宽到资助黔江区小学一年级以上、高中二年级以下中、小学生。
新闻的温度更加吸引了有温度的责任企业。到2017年,除了黔江本土企业,湖南佳惠集团和重庆中科、金科等知名企业纷纷加入。我们清晰地看到,活动一年一个台阶,参与企业和个人一年比一年多;筹集的助学金,一年比一年多;受助学生范围和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和广。同时对募集的资金,由区红十字会、区慈善会建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接受社会监督,体现媒体责任,极大地彰显了公信之力和诚信之本。 结语
事实上,11年来,凭借诚信和公信,在新闻扶贫助学这一“爱心品牌”之下,我们还建立起了“感恩回报”长效机制,即创建“受助学生档案”。“档案”除持续关心受助学生的发展外,还利用新闻的温度,在潜移默化中坚守感恩教育,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加入了助学行列,品牌的生命力不断充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