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思结合

2024-01-04 来源:客趣旅游网


读思结合 领悟语言内涵

新大纲十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虽然是学生在读书中自己咀嚼语言文字所获得的独特感受,但不等于可以自发产生。教师为学生营造的教学氛围和问题情境,有的放矢的启发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品味,是促成学生感悟多多的重要条件。

教学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这一课时,进行了三次朗读指导。

第一次读书,要求学生边读边思:开始狐狸被老虎怎么样了?后来狐狸怎么样?结果呢?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然后用自己的话回答以上问题,故事内容整体把握了。这次读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读懂课文的大概内容,这符合儿童当时的心理,也符合“初读课文”的要求。“初读”指的就是整体感知课文的阅读。

第二次读书,要求:看谁读得正确、流利。要求不添字、漏字,读准生字音,不读破句,注意标点停顿。这里安排了学生自主选择朗读课文的某一节,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全文的朗读。每一位听的学生手执铅笔边听边不时地在书上做符号,为“评议”找依据。而读后的评议始终围绕着老师提出的“读书要求”展开,目的是让每位学生读正确,读流利。

第三次读书,鼓励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传情,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以下为课文第2节朗读训练片断。

师:……你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生1:我喜欢读第二节。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对老虎说:‘你敢吃.我?’”

生2:我觉得他读得很响亮,很好。因为狐狸是“扯着嗓子”说的,所以嗓门要放大。

师:狐狸说的那句话,谁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读法?

生3:“你/敢吃我?” .

生4:“你敢吃我?” .

这样的朗读指导,最大的区别在没有呈现教师“居高临下”的态势,而是在与学生互动交往中引导学生读中悟情、传情。做到朗读指导不理性化、抽象化。如,课堂上没有诸如“该用什么感情读?哪里停顿?哪儿该读重音?”的话语,而是让学生根据各自的思考来朗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一过程,教师不失时机地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如:肢体语言、暗示的语气、鼓励学生评价等,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要悟出情传情,培养语感。通过行动教育研究,我们不仅普遍重视了读,而且注意了读的指导,力求做到:指导不理性化、抽象化;重情感及变化的整体把握;不仅把朗读作为理解内容的手段,而且把读和品词品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表达方法结合起来。我们认识到语言主要靠读与悟,所以必须注重读思结合,在反复诵读中指导涵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