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入化学
。。如果单纯的讲解化学的定义,学生基本上都很难理解,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下面是笔者总结的几个比较好的例子。
1 、家里做饭时燃烧天然气 。教师在列举这个例子的时候,可以讲解天然气可以燃烧的原因、燃烧的现象、以及燃烧所带来的效果。这个例子大家都非常熟悉,所以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2 、四大发明----火药 火药是让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骄傲的发明,学生从小学幼儿园就开始接触,相信他们早已耳濡目染了。火药的制备以及其燃烧爆炸时的现象都涉及化学反应,同时也可以有机的和例子1中的天然气燃烧衔接起来。火药也和军事以及大家玩的烟花有关,而军事也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一门学科,教师可以结合大家的兴趣开支教学。
3 、大家穿的衣服 衣服的制备过程,同样涉及化学变化,教师可以介绍衣物的材料,不同材质的区别,可以从颜色、手感、质地等方面来展开阐述。
以上几个例子都是学生平常较为常见的,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尽量的引导学生来思考,比如让学生比较不同的同学穿的衣服的不同,这样更能够吸引大家的兴趣,切忌满堂灌。。
二、教程讲解
在教材中的第一课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学完这门课后,有能够判断出反应的类别。教师在对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进行讲解的时候,最好能够结合具体的实验来开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大家做不同的实验,来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两个概念。较为常见的例子有一些几个。
1、烧水至沸腾实验
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见图1-1)。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一个盛水的小烧杯)移近试管口,观察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这是一个大家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同时学生在初二的物理中也接触过水沸腾,所以大家很容易了解这个实验,也很容易和物理变化结合起来。
2、研磨胆矾实验
取两三块胆矾(或称蓝矾)放在研钵内,用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
这个实验实际上就是把一个大块的物品磨碎变成小块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一下,这样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更能够理解相关概念。
3、燃烧镁带实验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段镁带,点燃(图1-3),看到什么现象。
镁的燃烧涉及化学反应,这个实验就危险,应当由教师来操作。这个实验反应比较快,所以学生应当认真听讲、并记录好实验现象。
4、碱式碳酸铜分解实验
把少量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放在干燥的试管里,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加热,注意观察铜绿颜色的变化和石灰水发生的变化。
这个实验有两个现象,学生可以很容易观察到。
前两个实验都是物理实验,后两个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师在他们之间可以形成很好的对比。教师在做完这几个实验后,可以引导学生来总结、对比相应的实验现象。最好能够列一个记录表格来让大家填写,这样大家可以很方便的把不同的现象放在一起比较。下面笔者自己列举了一种记录方式,以供读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情境;教学观念;学习兴趣
一、与生活结合,创建教学情境
课本上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能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才是目前化学教学达到的最良好效果。例如,在讲述硫、二氧化硫、硫酸、硝酸等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引入酸雨这个案例。??再给学生展示酸雨过后对农作物、建筑、人体的危害。最后引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便能掌握相关的硫和氧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遇水反应生成了硫酸等。从酸雨造成的危害中还能引申出建筑被腐蚀的原理,建筑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那么硫酸是如何腐蚀到这些建筑的呢,通过一些提示和引导,试着让学生自己推导出这个化学方程式,增加他们的印象。通过酸雨一系列的危害倡导学生要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由此提出如何减少酸雨危害的措施,采用原煤脱硫技术,降低燃煤的含硫量,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如:煤的气化和液化等,采取一问多答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对化学的兴趣,通过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参与思考,并根据一些已有的概念来认识到所应掌握知识点的内容。
二、通过科学实验,创建教学情境
。例如,在讲述金属钠的性质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这样一个实验。取一盆清水、镊子、几小块存放在煤油中的金属钠。将金属钠置于水中,金属钠浮在水面,熔成闪亮的小球,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同时发出嘶嘶的响声,结束后往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为红色。其次向学生提出为什么钠会在水面上游动,产生了什么气体,最后溶液为什么会呈碱性,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并汇报成果,最后说明实验原理,钠的密度小,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反应有气体生成,生成的产物呈碱性,生成的气体是氢气,碱性物质是氢氧化钠。得出钠与水反应这一性质、现象、化学方程式,并可以引申到如何验证氢气、氢氧化钠的性质等。又如,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之后溶液的体积小于100毫升,这时学生就很难理解,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准备50毫升的黑豆和50毫升的小米,让他们混合之后,学生们就可以观察到小米进入黑豆之间缝隙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了,通过宏观的观察将微观的反应解释出来,学生便能理解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融合后体积就变小了。
三、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富有艺术性的课堂可以形成一个更为良好、和谐的氛围。在设置案例教学中应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在具体实施上应该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理念。这点就需要教师本身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内涵,在讲课过程中幽默诙谐,同时又具备知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深入浅出,对于这些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具有诱惑性的,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的同时也使他们学到了化学知识。比如,我们在课本中学习到的硫酸钡、硫酸盐酸、三氧化硫和碳酸钙的特性,这些中哪些是电解质,我们不用死记硬背,要根据这些物质的特性去分析硫酸钡溶于水时不导电,但熔化时能导电,是电解质,硫酸熔化无水硫酸时不导电,但溶于水时能导电,是电解质,盐酸不是化合物,不存在无水盐酸,不是电解质,三氧化硫熔化时不导电溶于水时起导电作用的离子不是三氧化硫本身电离,不是电解质,碳酸钙溶于水时不导电,熔化时已分解,但碳酸钙是离子化合物是电解质,因此,这些概念的记忆需要理解着去记忆,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运用。
关键词:几何画板 初中数学教学 案例分析
教育事业在我国由来已久,其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经拥有了多种教学方式,且新型教育机构也在不断涌现,使得我国整体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此过程中,我国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社会更加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通识教育等,然而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代教育要求和发展趋势,而几何画板恰恰可以弥补此方面缺憾,我国在将几何画板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后虽然小有成就,但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一、几何画板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势
;2.极具动态感觉,该教学环境的灵活性十足,其可以根据点、线、面不同的特征组成形式各样的几何图形,将数学规律进行动态演示,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拖动、改变几何图形,此种学习方式更加利于开展自主学习,另外,动手操作相较于教师讲解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几何画板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
(一)函数及图像
函数是初中数学中较为重要的知识,并且对于从未接触过函数的学生而言,若单单依靠教师讲解,很难使学生理解其实际含义,而使用几何画板则不会存在此问题。如在区分y=x+4与y=-x+4时,教师即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来帮助自身理解,其所显示的图形中可以看出,y=x+4中,x的值越大,y值越大,可见其为单调递增函数;而y=-x+4中,x的值越大,y值越小,因此此种函数为单调递减函数。学生可以轻易的发现函数单调性的特性,并迅速找到区别其递增、递减的最佳标志,即观察系数,当x前的系数为负,其为单调递减,为正时则为单调递增,另外,当y=-x+4与y=x+4相交时,会出现垂直现象,以上种种知识在几何画板中的显示十分明显,便于学生理解。
(二)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知识虽然不似函数般难懂,但学生自身理解能力不同,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程度也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很难使学生保持在同一水平,但使用几何画板可以避免或减少此种情况发生,学生在自行操作几何画板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变化,也能感受到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因此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如在n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图验证勾股定理,首先绘制三角形,其次将两个直边标为a,b,斜边标为c,然后分别以三个边为基点绘制正方形,Oa,Ob,Oc,最后通过计算即能够发现勾股定理的含义,即Oa面积+Ob面积=Oc的面积。
(三)数学公式
数学公式在数学学科中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其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前提,然而由于数学公式往往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很多学生觉得十分枯燥,并且人的记忆时间有限,此种记忆难以维持很长时间,当学习更多知识时会慢慢将其淡忘,对于今后数学公式的运用,已经今后的数学学习而言极为不利。而几何画板的优势使得教师可以将公式内容形象的演示出来,学生可以直观发现公式的规律,同时掌握更多科学依据,此种由理解促进记忆的方式更有意义。如在学习概率知识时,其中包含了许多形式的公式,如排列公式、组合公式或是加法、乘法概率等,此种知识若学生只专注于记忆,却忽略了理解,则很难在实际应用中迅速解答相关习题,几何画板内容的多样性在此方面的作用可以有更好的体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几何画板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我国初中学子的数学成绩,也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息息相关。不难发现,使用几何画板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也能充分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便于学生理解更深一层的数学知识,此种新型教学环境所产生的作用是前所未有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在实际应用中依然会暴露出些许问题,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使其能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健美.几何画板优化初中数学教学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9).
[2]于桂玲.几何画板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
1.1针对课堂教学不良状况进行重塑:
在一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尚存在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它忽视了直接生活经验的实际作用,忽略了学生对于现实世界和实际生活的个性化感悟,使思想品德教育丧失了人与人心灵的交流,对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宗旨相悖,极大地挫败了初中生的好奇欲望和思想品德学习兴趣,起不到为学生答疑解惑的目的。。
1.2新课程要求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体现: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之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是一门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密切相联的学科,它不但包含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蕴含有极强的现实时代性特征,因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将其知识性内容与生活现实性内容紧密相联,不断拓宽教学资源,广泛地引入生活元素,用真实的案例吸引学生,用融合的生活体验感动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集理论与生活相统一,获得真正的政治价值观学习。
1.3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综合素质发展:
单纯、空洞的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是一种学科化的理性主义教学形式,它最大的缺陷是改造了一批“真空”式的学生,他们在现实的复杂社会情境下却无所适从,因而,融入生活的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学生通过大量的模拟性实践活动,可以真切地感知生活中所蕴含的政治要素关系,并在不断学习的前提下,发现社会生活问题,解决生活实践问题,用个性化的思考,剖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实现真正价值意义上的综合素质发展。
2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运用及案例教学思考
2.1首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我为什么要学”、“我学了有什么用”,为了使学生清晰地对这门课程进行了解性学习,必须帮助学生确立生活化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由认知目标向“生活化”的思绪进行转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要基础理论体系,而是要在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探究,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现实问题融会贯通,建构基本的主动性知识架构。
2.2其次,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充实是教学的前提:
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为了提升“生活化”内容,要不断挖掘活用教材,讲究“生命叙事”,以学生的眼光、话题、范例为载体,对课本内容进行生活化的“二次开发”;。尤其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新课导入环节中,为了吸引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可以导入生活化的内容,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如:开展课前5-10分钟的时事播报、新闻开讲、时事点评等,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素材为索引,通过电视、广播、读报等活动为手段,获得生动而丰富的生活素材,突出思想品德课堂的生活化和可操作化特征。另外,教师还要引入生活中丰富的社会信息,打造趣味读物课堂,使学生融入在新鲜而生动的内容之中,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如:可以组织学生探究身边发生的不良行为原因,如沉溺于上网、痴迷于暴力倾向等,让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明确作为公民所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2.3采用生活化的案例教学为手段: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方式选择,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生活化运用,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学生的知识。;用做游戏、讲故事、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形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最后,案例教学最适于进行分组讨论,其重要的环节便是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环节,它可以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发表出自己个人的见解,在共同参与的讨论中思考、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
3结语
关健词:危险化学品 运输 防范策略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相应危险化学品的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流动速度显著提高,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次数,运输的风险系数增加。因此,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安全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而运输环节遍布于危险化学品从生产、销售到储存、使用的各个阶段。在运输过程中,如因交通意外或其他原因,造成危险品泄露,就会引发安全事故。轻则污染周围局部环境,重则发生燃烧爆炸,造成大范围环境污染,危及运输人员和周围人群生命安全。为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障运输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现对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中的危险因素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讨论,希望对大家提高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一.危险化学品运输特性
一般会用到危险化学品的地方多是企业、工厂或者实验室当中,在运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时候必须按照规定执行,以防发生危险对运输人员以及工人、实验人员造成伤害。正因为这样,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根具统计显示,现在世界上可以被称之为危险化学品的物质有三千多种,而且还在以每年一定数量增长当中,每种危险化学品都具有它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次就是危险化学品之所以能被成为危险化学品,最大的原因就是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很高的危险系数。将危险化学品存放在仓库中或者在运输途中,都可能由于环境变化或者过于颠簸导致激发了危险化学品的活性,造成爆炸或者燃烧,对运输人员造成伤害。还有就是在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和管理方面都有很多限制和规定,因为运输的是危险化学品,除了必须遵守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规程以外还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最后是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专业性很强,在招聘这种化学品的运输司机时,必须选择具备一定化学知识和较高文化水平的司机,而且司机必须具备符合规定的运输证。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车也必须是专门准备的,用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的运输条件。
二.危险化学品运输中的安全防范
l.增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当前,由于从事危险化学品货物运输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专业素养不够,在当前越来越频繁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中,不少工作人员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危险货物运输和管理管理工作的需要,对危险化学晶的特性了解不够全面,再加上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监督效力不够,在运输和卸载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和纰漏。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企业在正式运输之前要确保每个负责运输人员都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同时要求每位参与运输的人员在运输前、运输过程中、运输后都要对运输工具进行仔细的检修,一旦出现可疑事项要立即予以处理和上报。这些同样是员工培训过程中需要强调地方。通过培训的方式来减小因员工技术失误而安全隐患,为危险化学品运输增添一份安全保证。
2.严格把控车辆的准入关
车辆是危险化学品运输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参与运输的车辆的好坏对运输安全性有直接的影响,且随着车辆的使用和耗损以及企业业务的增多,车辆的更新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要严把车辆的准入关,杜绝一切不合格的车辆进入企业,参与到企业的运输中。另外为了进一步确保用于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性能,在进厂后,还要加强对车辆设备的技术管理,对在运输前后对参与运输的车辆进行严格的审查。此外由于参与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与一般的车辆不同,企业在购入后可能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装和调整,因此企业还需要对从事车辆改装和维修结果做仔细的检验,如果仍存有不合格的地方需要退回重检,决不允许任何一辆不符合资质标准的车辆参与到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中。
3.建立道路安全联控机制
如上文所言危险化学品运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危险源处于不断的移动之中,因此为了准确掌握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状况,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企业和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联手建立起道路安全联控机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做全程监控,建立有效耳朵信息互动机制,实现高度的资源共享,设立危险货物运输专用通道以及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检察卡,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从而有效降低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风险性。对于那些超载运行、防范应急措施和设备不到位、不齐全的运输行为要及时制止。从而降低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加强安全管理宣传教育
在对很多事故的事后调查中,人们可以发现,安全意识薄弱,缺乏相关的安全知识是相比制度的不完善、设施的不齐全、技术的落后而言更加严重,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事故也不例外。制度、设施、技术等等都是可以通过外力弥补和改进的,然而再科学的制度、再先进的技术、在完善的设施,如果认识跟不上,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性仍令人堪忧。因此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大安全上岗的宣传力度,将“安全”放在生产的第一位,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警惕意识,尽可能将生产以及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性降至最低。再有明确危险化学品的责任体制,建立追责、问责和责任倒查机制,加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第三,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法制教育,让所有的工作人员对相关运输条例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有进一步的了解,增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其生产运输的规范性。最后笔者认为政府的相关部门与相关企业还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企业中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文化教育,鼓励工作人员相互监督,并积极接受来自外界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从而有效增强一干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
除以上之外,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还要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机制,一旦事故发生就立即作出反应,进行施救,从而将事故所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虽然我们都不希望危险化学品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任何的意外,但是还是要防患于未然,确保一切事项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三.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报警,组织抢救
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现化学品发生泄漏,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泄漏进一步扩大。同时,要隔离现场,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立危险源警示牌,疏散周围群众,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杜绝火源,防止起火
如果泄漏的危险化学品具有可燃性质,应立即消除现场附近的所有可以引发燃烧的因素。车辆停车,关闭引擎和电气设备。现场的手机全部关机或远离现场后再开机使用,避免电火花引燃可燃气体或可燃粉尘。要对破损的容器进行应急处置,尽快堵塞漏洞,防止危化品进一步泄露。堵塞漏洞可使用的物品有软橡胶、胶泥、塞子、棉纱、棉被、肥皂等。
3.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化学品伤害
泄露的化学品,如果具有腐蚀性或毒性的话,要立即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力措施,降低其危害强度,防止对人员、环境造成伤害。如是氯气泄漏,可用大量水对现场进行喷洒,降低空气中氯气浓度。可以使用弱碱性物质和氯气进行反应,生产无害物质。比如在水中或地上加入苏打粉(碳酸钠),或者把漏气的钢瓶破损处放置于石灰乳水中。不但能加大氯气溶于水的速度,利于氯气被吸收、收集,而且最终生成的氯化钙、氯化钠对人体和环境没有毒性。如果是氨气等碱性物料泄漏则在用水稀释的同时,用酸性溶液浸泡。进行处置时,工作人员应穿好防护服,戴好防毒面具、防毒靴、护目镜等,防止化学品通过呼吸、皮肤沾染等方式与人体接触,避免伤害人体。另外,有些危化品,比如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等,在处理过程中除了防止燃烧、爆炸、毒害以外,还要防止冻伤。由于上述物质使用加压液化的方式存储,一旦出现破损,液化的气体会因为外界气压下降而迅速气化。气化过程会吸收大量热量,造成局部空间温度急剧下降。处理人员如果没有做好防护,很容易发生冻伤。
4.加强对现场环境监测
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过程中及之后一段时间,还应对现场环境加以监测。特别是剧毒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泄漏更要注意。安全、环保等有关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和检验设备现场检测,对泄漏的化学品进行详细的分析,测定其性质、种类、危害程度、扩散范围和泄漏量,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后续处理方案。该项工作要持续进行,直至判明危险源已经受到完全控制,并消除干净。对于危化品污染进入周围水体、土壤,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的情况,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危害的发生。
四.结语
关键词:案例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4-0036-03
1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很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之所以称为“文化”,是因为它具有广泛性、传递性和极为深刻的教育性。随着计算机教育的普及,可以断言,再过几年,该课程必然下放到高中学习阶段。根据大纲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较为扎实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为达到此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注重上机实践操作这一教学环节。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材为蓝本,教师一项一项地讲解计算机操作的各项操作步骤,然后学生上机遵循教师的操作步骤学习操作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上机时总认为教师所传授的操作步骤过多,且每个步骤听起来比较简单而不屑一试,但真正让学生独立做出一项完整的任务却又无从下手。这种现象往往使得上机操作课的效果无论是从教学组织还是从教学效果上看都不十分理想,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院“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组的成员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来改革教学。
。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现代教学方法,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
2用案例教学法改革“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理论依据
2.1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所学知识的可操作性强。。由于这些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利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实用型人才,这些正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4.2 案例教学法适应“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
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技能:一是对计算机系统安全与稳定的维护;二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办公;三是能高效灵活地应用计算机网络,为工作、学习提供服务。要掌握这些技能,主要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上机实践途径来实现。教师在指导学生上机实践的过程中,如果对于学生的每一步操作都做出统一的要求并指明操作的详细步骤,学生会感觉枯燥,大大降低学习的兴趣;另外,计算机操作步骤的不唯一性也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必要完全告诉学生操作的各个细节。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3用案例教学法改革“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实施方案探讨
根据我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用案例教学法改革“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可从如下几个环节入手:
3.1 突破传统教材观念,改革教学内容
我院近几年采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虽然有不同的版本,但其内容编排大同小异,涉及到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基本理论、操作系统介绍、O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病毒及防治、网络基本知识等内容。前几年在介绍这些内容或操作过程时,偏重理论的灌输,在操作技能上着重介绍操作的步骤与方法而忽略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如果教师按照教材将各知识点和操作过程灌输给学生,学生虽然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操作技能,却没有独立维护计算机系统、用计算机办公、用计算机学习、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综合能力,这样的教学效果恰恰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违背。
目前,社会上对各类非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要求不外乎也是这几种基本能力:一是能维护计算机系统的稳定与安全;二是能用计算机进行熟练的文字办公;三是能高效地应用网络进行办公、学习和交流;四是能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辅助设计。因此,我们的教学改革就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这四类能力为原则,将所有教学内容进行案例分解。教学内容进行案例分解的项目设置如表1所示。
3.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案例教学法的规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每一个案例的核心就是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通过这个案例所掌握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并能做什么?二是要完成一个案例,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基础技能?三是学生学完一个案例后应该制作出什么样的作品?要解决这三个核心问题,教师除了要在备课的时候做好充分准备之处,还要在课堂上简洁明了地讲述清楚这三个问题。本文以表1所示的案例3为例,阐述案例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
案例3是用Word制作政府公文,在这一案例教学的课堂上,首先教师提出问题:用Word办公软件制作政府公文,也就明确告诉学生,这个案例所学的是Word办公软件;?因此,学生在讨论中明白第二个核心问题:我们要完成这一案例,需要了解政府公文的排版格式(教师提醒学生,这个格式是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的),同时还要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技能;接下来,教师运用多媒体演示制作一份政府公文的全过程,在演示的过程中强调公文各个要素的格式,而忽略如何设置成某种格式的步骤,最后,向学生展示一份完整的政府公文,也就是告诉学生:你们在完成这个案例后,要能制作出同样的或者更好的作品。通过案例教学,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4案例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4.1 引入案例教学法,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工作量
要成功地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在备课,尤其是案例的选择、批改作业等环节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为解决这一矛盾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设计开发高效实用的作业批改系统,二是在教师工作量的考核上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2 引入案例教学法,可能会与现行的教师管理办法、教师能力考核办法出现冲突
进行教学改革后,由于教师的课堂组织形式、上机操作辅导模式等与传统的教学要求有所变化,如果用现行的教师管理办法、能力考核办法进行管理与考核,很可能影响教学环节的实施和教师实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就要注意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主动协调,以期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林卓然.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XP与Office XP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扬树新.案例教学法初探[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1(1).
[3] 王纪中,等.高等教育现状分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4] 蔡家树.各行业对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基本要求[N].电脑报,2005-6-15.
[5]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投稿日期:2006-09-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