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中 问题 对策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合作式、讨论式、分层式等教学方法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在一片“繁花似锦”的背后,高中美术教学也走入了一些误区。这些误区若不及时纠正,必将影响高中美术新课程的进一步贯彻实施。
一、美术教学的误区
1、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单一化在高中美术教学课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写生静物模特或临摹,单纯地说教或强制性地交代作业,最后,课一结束就给予评分,这样会让学生腻烦,没有新鲜感,没有鼓动性,充分认识和巧用学生的这种主观能动性。
2、缺乏良好的教学态度众所周知,高中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有的美术教师把高中美术教学课上成了“自由言论”课,这说明有些老师上课缺乏责任心,教学没什么特点,对高中美术这门课讲解不深入,在美术教学中没去把握美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并引导学生从艺术的、实用的、功能的角度,对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理解。
3、课堂上范画极少如果一个单元的高中美术课失去了对学生利用范画讲授理论而进行审美教导和诸多能力的培养,就会使这门课走入美术教学的误区。美术教师要在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充分认识和巧用学生的这种主观能动性,善于引导和培养他们独立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我认为重视示范教学的可变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获取知识的质量。
4、美术创作少有些老师认为,在高中美术课上只要摆出静物或是人像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好的或是有进步的画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行了,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加的贴切,生动,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
二、高中学生、家长对美术学习的态度冷淡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的成败关系到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几年,应该说有很大的收获,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考进高中的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参差不平,这给老师的上课带来困难,必须承前启后,来推进新课程实验。高中美术新课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但是,高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美术学习的态度较为冷淡。。升学的压力以及美术学科本身的问题都影响了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发展。。家长一心想子女考上大学,目标明确,一切与高考无关的问题免谈。甚至有些同学在家做美术作业都是偷偷地做,不让父母看见。
三、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大纲;教学体系
美术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参与性、感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能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摆在了首位。现行的美术教育改革已打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要求教师对知识的结构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同时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以适应美术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此思路下,学前教育美术专业需根据现实的课程状况进行改革,确定美术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特点及教学制度的完善
中职教育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课程教学、试验和实习;二是强调课程体系的针对性,课程设置不是从学科出发,而是从职业岗位群需要出发;三是突出实践环节教学,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要求,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要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就要从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教学功能和实现中职教育教学目的的教学制度。
二、学前教育专业完整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式
建立健全的美术技能课程教学大纲,进一步修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计划,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美术课程的教学规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应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美术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确定教和学的方法,最后确定美术课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内容能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教学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教学的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能只限于课堂方式,还应采取口试、试验、参与实践、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还可以通过面谈、正式作业、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和写论文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三、突出学前教育教学特点和组织教学活动能力
突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特点,密切情景、活动、智力的关系。关键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在教材中指导――如何有情趣地使用知识点进行教学,如音乐、脸谱、装饰、情景展现与绘画或设计课的综合设计,作为情景教学,进行开发学生思维的训练,切入点灵活,也有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机械地掌握知识的多少、技能的高低为标准。在活动设计中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培养综合教育活动的实践能力。通过提示启发,促使学生在进行学前教育活动指导时,能考虑到家庭、社会因素,能整体地看问题、处理问题。着眼点要大,眼界更宽,考虑问题要辩证、灵活。能具备较好的思维方式,同时能学以致用。
四、课程的设置及自我学习能力培养
绘画、图案、手工、书法四者互动。四者为一个整体,在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材形式上,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使“教与学”之间建立较为牢固、系统、规范的教学制度和宽松的课堂作业时间,从而达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基本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绘画技能的训练。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把美术课程分别细化为:《美术基础》(包括素描、色彩、装饰色彩、书法四部分):《儿童画》(包括简笔画、儿童画、装饰画、版画四部分):《手工与应用》(包括装饰画、泥塑、折纸、教具制作、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制作五部分)。三大块的构成,既突出了美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也加强了实践环节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强调对美点的敏锐感和)和能力,尽可能多地培养、开发他们的表现方法和能力。在学习方法、自学习惯、自我发展能力方面进行培养。三者是互动关系,辅助于学科基本知识点,作用于学前美术教育活动。三方面形成一个紧密的连动结构。通过教材方式,提供自学阅读的空间。。
五、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师资队伍专业化改革
对学前教育美术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化改革,首先要加强对“资源共享式”的美术教师进行幼儿心理、幼儿教育知识的集中培训,加强他们对学前美术教育特点的认识,提高美术教师的学前美术课程教学的专业化程度。加强美术教师的理论和技能水平。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解决技能课教师“教与学”,运用听课、评价等方式进行教学监控。。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不仅专业过硬,更应该是幼儿教育专家。因此,各学校需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业务进修,更新观念与知识,尤其是学前教育理论、教育观念的学习。同时,制定与完善相关制度和激励措施,提供美术教师进行学前教育教学的机会,鼓励教师到幼儿园积累工作经验。。。
六、建立有效的教学体系
现如今美术教学模式要完善必须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学生评价要体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价值观。通过教学试讲和在幼儿园的实习实践进行评价。同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多种评价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业需要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去推动,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去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知的标准。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美术;新课程;鉴赏;自主;多媒体
高中美术考试大纲提出:“美术术科统考要求测试考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和技法的运用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新时期的美术教学不再是单单指基础绘画技能的掌握,也不再是简单的临摹和素描,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素质水平,进而,使学生的美术素养、涵养美感、生活情趣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和提高。最终,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一、借助美术鉴赏,陶冶审美情操
鉴赏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尊重、理解世界多元化的基础。然而,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忽视鉴赏在美术教学中的价值,导致大部分学生只是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鉴赏的价值,要鼓励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石膏像临摹练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也为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欣赏了“大卫”“维纳斯”“米开朗琪罗”“马赛”等等。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欣赏“大卫”线条的细致,去感受大卫心形的眼球,进而,去感受大卫既愤怒又温柔的两面性,这也为学生更好地临摹出具有神韵的作品打下了基础。在欣赏“维纳斯”时,引导学生去感受其身上具有的残缺美,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等等。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要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作品中所包含的美,最终,大大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实施自主学习,激发创新精神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体验、表现、创造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交流。”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环境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在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渗透中,老师要搭建学生自主展示的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挥。
例如,在教学《静物写生练习》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为了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让学生在教室里寻找绘画素材,而是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去生活中寻找素材,寻找最原始的景物形态,这样既有助于准确地表现出对象的光线、色调、空间、体积以及质感、量感等特点,使画面成为艺术的整体,又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而且,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能从不同角度展现出学生的个性,从而促使学生愿意用绘画来展示自我,愿意用绘画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借多媒体技术,拓展发展空间
在网络技术普遍发展的今天,美术课若是单一的依靠教材中的知识是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需求的,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轻松地找到学习的乐趣。例如:还以《石膏像临摹练习》为例,如果仅是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一些石膏像或者是学校美术室里的石膏像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所以,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更多的石膏像,让学生在对比欣赏中感受美,当然,学生的学习空间也会得到拓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均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职教育;美术教学
1.中职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中职美术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以美术学为基础,同时加强美术的应用性学习,将其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满足中职教育应用型的人才的培养目标。从当前中职美术教育的情况来看,过于重视美术教育的应用性,却忽略了美术教育的艺术性,因此而使得美术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趣,大多数学生只会运用软件完成作品的操作,却缺乏足够的艺术美感和创新意识。
(2)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随着中职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设备走入到中职美术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成为了当前美术教学的主流手段。但是,由于对多媒体的过度依赖,使得学生失去了很多亲手绘画和锻炼的机会,美术课堂成为了艺术鉴赏课,久而久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产生影响。
(3)忽略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除了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当前的中职美术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了美术理论和技能的培养方面,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新课改形势下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美术课程作为设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应当在遵循美术课堂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与创新,将其与中职教育的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指导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教师要明确中职美术教学的目标,妥善处理美术教育的应用性和艺术性之间的关系,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美术艺术性的传达,通过美术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同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当学生同时具备设计构思能力和绘画能力时,才能将自己心中所想转化为美术作品,所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转化能力十分重要。
(2)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首要问题,因此,在中职美术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美术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对于学生艺术情操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美术的艺术感染力,就要使学生始终保持对美术的高度热情。一方面,在审美形式上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感官和知觉深入感悟美术作品;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这对于培养学生艺术修为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改进传统的教育方法。为了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必须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以往美术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是由教师展示一幅作品,再由教师描述作品的构图结构和绘画技巧等,然后让学生临摹。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并且针对自己在绘画过程中发现的新技巧、新方法进行论述,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参与到课堂中。同时,也可以走出教室,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素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4)美术课堂教学的拓展。中职学校的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充足,课外活动也比较丰富,因此可以拓展学生的课堂,如组织学生美术比赛、学生美术作品展示等各种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增长自己的见识,从而丰富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从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快乐,学习兴趣渐增,形成良好的循环。。
而美术又是一门特殊学科,学生的作业也具有特殊性,它带有学生个人的审美情趣和年龄特征。美术作业是检验教学结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作业评价是教学的有效辅导手段,是十分有效的师生沟通方式。教师利用作业评语传送期待,激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合理的作业评语能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学习效果,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还给学生以温馨和关怀,有不可低估的心理教育作用。
但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这样普遍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虎头蛇尾”,不重视对学生评价,对学生作品只有“优、良、中、差”简单评价,这样的评价一时间严重挫伤了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那么采取怎样方法能更好的树立学生兴趣和自信心呢?
评价是美术课重要环节。评价的实施要注意加强评价的全面性、过程性、激励性。既要体现学生对美术学习不同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习收获;又要促进学生的的美术兴趣和个性特长。所以,美术课的评价有其特殊的作用:
一、学会欣赏
自评、互评。评价标准不以等第甄别,而以“笑脸”激发自信。每次作品完成,学生都会自觉地完成自评互评,并通过欣赏他人的作品,学习他人的绘画作品中的特点,学会用欣赏的目光去评价他人的作品。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佳的动力。
评价让学生在自信中成长。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通过鼓励性评价更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三、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给自己与他人的评价中,欣赏、发现、探索到他自己没有尝试的绘画技法,构图与色彩的运用。别人的奇思妙想一下子激发了他自己内心兴趣,在下一次作业里他也想来试试。慢慢地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们的作品越来越棒。成就感的由然而生,会使学生更认真地去完成自己的作品。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这样慢慢地培养起来。
四、增进情感交流
“情感”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用学生的眼光欣赏学生的作品,是美术老师不可替代的。学生之间更能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更能沟通情感,更能读懂其美术作品的内涵。
另外,还要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充分发挥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多样性的评价促动着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成为我们之间的“情感”纽带。
(一)教师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小视的,特别低年级学生对老师更是言听计从,教师评价更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一句赞美话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例如在教学《我的故事》时,教学过程可以设计为“说卡通----看卡通——讲故事---画卡通”,讲故事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助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但学生都不敢大胆发言,对于这一突况,我做了合理评价。例如:“你们作品很好,相信你们故事会更精彩“、“你们想法很好”、“想象力丰富”,一时间气氛高涨,踊跃发言。这是过程中评价,更重要是课程结尾的综合评价,一句“你真棒”“真让老师高兴”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在这样鞭策下学生会有大的进步,这就是教学评价的巨大作用。
(二)学生自评
这是教学评价又一重要形式,让学生对自己作品进行自我肯定和为自己不足提出小建议,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书面的。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在作品旁边写上几句肯定的话或自己作品小要求。
(三)学生互评
这种评价方式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把评价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评价。不但对评者有益,对被评者也有莫大收益。在学生互评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例如:你喜欢谁的作品,欣赏哪些地方,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四)家长评价
“美术课不是在培养一个个小画家,而是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奠定五项基础”所以我的评价表多了项“家长评价”。。。
美术评价是一种艺术,好的评价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美术课程 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很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我校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
一.针对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对于新技术技能和创新思维的高要求,我们在传统美术课堂中增加电脑美术课程,打破了美术课即是“绘画与手工制作”的基本格局。
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以“教师讲授示范,学生操作练习”为主,所注重的技能也是以“绘画”和“手工制作”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美术教师的技能掌握能够更加的多元化,尤其是在艺术设计和电脑美术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设计软件和艺术设计技巧。我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考虑到了这一点,就把电脑美术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让学生进行学习。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越来越感受兴趣,思维得到了拓展,了解到图画并不是只能够通过各种画笔等常规工具来完成,运用鼠标也可以制作出漂亮的图案。除此之外,在学生的见习过程中还发现,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都设有机房,电脑教育也普及到了学前阶段,学生可以运动自己掌握的电脑美术技能可以又快又好的制作出节日邀请函、节目单、海报和各类宣传板,自信心和自豪感都得到了提升。
二.“项目导入”搭台,“技能操作”唱戏。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拓展该课程的实用性,教师和学生深入到不同的地区,不同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调研。。
首先,企业形象的创立使要通过“CIS”战略系统来实现操作的,“CIS”被称为“企业识别系统”就是一个企业内部外部认可该企业的统一性内容。“CIS”系统中又包括“企业的理念识别系统MI”、“企业的行为识别系统BI”和“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VI”。幼儿园教育理念、办园宗旨、教学思想、课程特色、文化特色、管理理念、培养目标、 园 训等都归属于MI这一部分;幼儿园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奖惩策略、教师守则、评价体系、管理规范、行为规范、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工作环境、福利制度、公益性、文化性活动、家长手册等一系列内容都归属与BI这一部分。
而企业的视觉识别VI系统是企业理念的具体化、视觉化、亦称为企业的脸面,是静态的识别符号。作为幼儿园的VI系统,一般应包含:幼儿园标志、幼儿园标准字体、幼儿园标准色彩、幼儿园吉祥物、各种办公用品、幼儿园园车外观、幼儿园服装服饰、符号标志等内容。
学前教育机构可以通过VI设计实现品牌的确立。对内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资源整合,有控制的将企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视觉符码,不断的强化受众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
当一个学前教育机构走上正轨,CIS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其中MI和BI是学前教育机构领导者要构建出来的,“VI”则是设计者基于“MI”和“BI”设计制作出来的。当今社会大量的学前教育机构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但是都没有开发“VI”,在已有“VI”系统的学前教育机构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VI质量低劣,无法反应幼儿园的真实水平,原因很简单,对于不了解学前教育机构的设计者来说,设计只是“纸上谈兵”。
2.VI无法应用,很多幼儿园花了很多金钱投入到VI系统中,当VI系统完成后,却发现里面很多内容无法使用和执行,因为“VI”和“MI”“BI”相脱节。
3.VI缺乏独创性,创新性是VI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多学前教育机构的LOGO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如运用颜色的单一性――都用七彩或绿色,运用元素的单一性――都运用花朵、太阳、幼苗等,造型的单一性――圆形、花朵状、曲线造型等等。
针对学前教育机构的需求,我们在电脑美术课程中运用“项目导入法”,即在该课程中针对一所学前教育机构进行“VI”系统的打造:
1.以项目导入为桥梁,在设计初期,学生和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者进行过几次谈话,完成了思想上的碰撞。在谈话过程中,逐渐明晰了该教育机构的“MI”和“BI”,这也将成为她们进行“VI”设计的基础。
2.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明确了自己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制作出了完整的时间表,教师的指导也更加具有目的性,就是帮助学生完成在她脑海中的设计稿,为她们的电脑制作提供技术支持,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因此更加灵活了。与此同时,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积极性也大幅度提高。在完成作品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电脑设计技能与软件操作技术。
如: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corelDRAW和Photoshop两种视觉设计软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把软件的功能按照顺序进行逐一的讲解与操作,学生往往在学了一种新技能后就忘记了前面所学的技能。而运用“项目导入法”的课堂,在软件的讲解上往往是除了基本技能之外,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急需解决完善什么问题就先解决该项技能,技能的学习是为案例所服务,即是以常用的操作技能为基础,之后针对客户要求的不同效果进行不同特殊技能的讲解示范。学生在完成设计作品的同时,也了解了整个设计过程的每一道工序,对学生今后进行其他软件的学习有启迪的作用,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就变成了“活的技能“,而不是“刻板的操作”。
3.确保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及时与客户沟通,让客户了解进度情况,并且及时商讨修改意见,客户在提出修改意见之后,教师为学生在技能上的操作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完善自己的设计稿件,以达到客户的要求。学生在不断的修改过程中进一步熟悉软件,熟悉操作技能,也学会了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同时培养了她们的自信心,激发了她们的学习兴趣。
4.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在学期末,学生的成绩除了由教师提供一半之外,另外一半则有客户提供,客户也可以选择出最心仪的设计作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生的作品在得到了肯定后,自信心也得以提升,毕竟,来自社会和来自教师的双重肯定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在学生时期就做到了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三.将“VI”设计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头脑风暴法拓展学生思维,实现企业与教育机构的“双赢”。
在整个“VI”设计的过程中,学生的脑力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在该课程中,教师运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寻找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等方法来拓展自己的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找到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创意,并且用这个创意来进行设计,用电脑软件来实现自己的设计。大家的创意进行相互的碰撞,又会产生出新的创意,就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为了不和社会上其他的设计作品有相似之处,学生经常会绞尽脑汁,但在课程结束之后,她们又很回味这种竭尽所能的感受。
企业也在参与学生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启示,在启示中不断完善管理和运营方式,可以说,“项目导入”让学校和企业都得到了宝贵的财富,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