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颜丽
【摘 要】通过对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梳理以及当代学者汉语词汇研究的总结,寻找一条词汇研究的新方法,即以选取典籍作为语料依据,运用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理论、语义场理论,采用义素分析法、比较互证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汇做逐一的分析.
【期刊名称】《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13(030)002 【总页数】3页(P53-55)
【关键词】汉语词汇史;研究意义;发展历史;研究方法 【作 者】周颜丽
【作者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吉林吉林13200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H13
晁继周在《二十世纪的现代汉语词汇学》中指出,“世纪之交,有待于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几个重要课题有:一是加强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考察研究。二是把汉语词汇研究与现代语义学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加强汉语语义场研究和汉语义素系统研究。用语义场理论和义素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汉语词义系统和义素系统,使研究成果能为中文信息处理服务,并为词典释义提供一定程度的形式化的帮助。”[1]446加
强词汇体系研究的巨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汉语词汇体系的研究可以推动汉语词汇史的发展
汉语词汇史与汉语语法史、语音史相比,发展最为薄弱。那么如何推动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呢?“五四”以来,国外的词汇理论也不乏引进,特别是早期苏联的词汇理论,介绍得比较多。但是,词汇,特别是它的意义是一种直接与民族生活、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语言要素,如果不通过对本民族语言的研究总结出规律和产生出理论来,只靠引进很难解决问题。”[2]9因此我们必须对汉语词汇有个系统的梳理,之后才能言其规律,不然构建起来的也只能是空架子或不切实际的理论。汉语词汇系统虽然表面上纷繁复杂,但是也有对其进行梳理的可能。“词汇与词义的总体是有系统性的,而词汇系统与词义系统——起码是它的局位系统——是可以通过描写显示出来的。”[3]6,因此对汉语词汇系统进行分析,可以为推动汉语词汇史的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二、对汉语词汇体系的研究对编写字典大有裨益
互训是古代字书中常见的训释方法,它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弊端,即训释得不是很清楚。但现代编写的字典中依然可以见到这种训释。即用A训B,B训C,再用C来训A。如《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诡诈]狡诈”、“[狡诈]狡猾奸诈”、“[奸诈]虚伪诡诈”三个词条。可见,诡诈、狡诈、奸诈之间用的是循环互训,我们很难从以上解释中准确地把握三个词的具体涵义。通过对词汇系统的详细研究,我们发现它们的差别是:“诡诈”侧重其善变,“狡诈”侧重狡猾,“奸诈”侧重虚伪。所以这种对词汇系统的研究可以为编写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提高字典编写的质量。另外,一些字典、词典的始见书证很值得推敲,我们加强词汇系统的断代研究,探索词义发展的源头,也必然会使字典、词典的始见书证更可靠些。
三、对汉语词汇体系的研究历史悠久,方法多样,有助于准确地表达
“我们使用语言,首先要求准确、恰当。同义词就是人们为了精密地表达事物、概
念间的细微差别,为了确切地反映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历代的优秀作品遣词造句都能注意某一义位的同义词群诸词的同中之异,而造成精当的搭配关系。”[4]47对词汇系统进行细致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在表达时准确地选择和使用词语,做到表达的精准。
我国对汉语词汇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尔雅》、《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等,之后各个时期的研究各有所长。
(一)清以前的学者对词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同义词的研究、对词义引申的研究、以及对词语的训释考证
在同义词研究方面,孔颖达用“对文”、“散文”来辨析同义词,段玉裁则创立了“浑言(统言)”、“析言”的术语对大量同义词进行辨析,但他们对为什么会“浑言则同,析言则异”却未深入研究。关于词义的引申,我国古代很早就注意到了。清代,对词义引申的研究更加深入、科学。段玉裁在对《说文解字》具体字词的诠释中展示了词义系统、假借脉络,并从历时发展的角度特别注意阐发词义的引申过程。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是一部全面研究词义的专著,该书“在《说文》解释本义的基础上,补充了字的转注(即引申)和假借义。王力在《中国语言学史》中说:‘朱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全面地解释词义。朱氏突破了许书专讲本义的旧框子,进入了一个广阔的天地。'”[5]5对于词语的训释、考证,在古代主要是对疑难词语的考释,其方式主要是直训和义界两种,方法上有形训和声训。汉代经师主要是以形索义,到了清代,清儒将声训发展至极至——因声求义。清以前学者对汉语词义的研究,为我们从词汇史的角度来探讨词义、词汇规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这些研究还基本上是微观的、原子式的,没注意到词义的系统性。
(二)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末,西方现代学术、文化涌入中国,自然科学崛起,经世致用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受到冷落,只有少数国学大师为之摇旗呐喊 这一期间在词义研究方面比较有成就的是章炳麟的《文史》,它从音义关系上将看
似一盘散沙的汉语词汇系联为一个彼此联系的词族,试图从理论上证明音义间的联系和同源词的历史发展。这是汉语词汇研究上的重要收获,它也是汉语词汇词义研究开始系统化的萌芽。继章太炎之后,杨树达从语源方面研究词义,成绩卓著。但杨树达的不足是:“着眼于解决具体字例的问题,对汉语语源的整体研究不够,尤其是语音系统的问题触及较少,因为他基本上还是从文字的角度研究语源,而不完全是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语源。”[1]70
(三)20世纪50-70年代,由于政治原因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再次受阻,直到80年代开始复苏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只有少数著作发表,词汇方面的有孙常叙的《汉语词汇》、《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内部讲稿)和周祖谟的《汉语词汇讲话》,其研究内容主要是:“词义与概念”、“同义词和反义词”、“词义的发展演变”等问题,探讨领域有所拓宽,但对词汇系统性问题仍缺乏全面的考察和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学术的复苏和中兴,我国学者开始借鉴西方语义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汉语词汇、词义进行新的研究。刘叔新运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了几组同义、近义词,如“行为、行径、行动”,“英勇、神勇、大胆”等;石安石运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了汉语和几种少数民族语言的亲属词系统;贾彦德结合汉语实例,详细介绍和分析了语义场理论和义素分析法,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句义”、“附加义”、“语义演变”、“语义普遍因素”等问题;蒋绍愚运用语义场理论和义素分析法对古汉语词汇、词义进行了全新的研究;符淮青借鉴西方语义学理论和方法,提出了“词义成分—模式”分析方法,对现代汉语词汇、词义进行了大规模的分析和描写。还有不少学者也运用“义素分析法”对汉语词义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6]22。 (四)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同时,也开始从词汇学理论着手,对汉语词汇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
对词汇研究的著作主要有洪成玉的《古汉语词义分析》、赵克勤的《古汉语词汇纲
要》等,这些专著为词汇语义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根植于语义场理论、着眼于常用词历时演变的研究也是当前词义研究的一个热点。从张永言、汪维辉发表《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常用词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识到,词汇学与注重疑难字词的考释的训诂学最大的不同是,词汇学更关注的是常用词的发展演变,因此他们开始着重从某一语义场出发,观察整个语义场中各个词项的历时变化,进而总结出词汇演变的一些规律。 通过对前人及当代学者对汉语词汇体系研究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词汇研究存在的不足源于具体的语言材料分析不足、描写的范围和分析的词量有限,不足以作为理论的支撑。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选取具体词汇作为研究对象,在典型的语料中,对词汇作具体的分析研究。具体研究的方法是:以义场为单位对汉语词汇进行分类,然后确定其中某一义场的词汇作为研究对象,再选取不同时期典型的书籍作为语料依据,到语境中,对各词项进行具体考释,运用传统的比较互证法、以形索义法、因声求义法,同源示义法和现代的定量分析法、义素分析法等,分析它们的同与异,观察它们在不同阶段的些许变化。进而对词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出相关词义系统的规律,为汉语词汇史的建立做一些必备的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刘坚.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3]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4]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6]李红印.现代汉语颜色词词汇:语义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1.
[7]杨凤仙,周颜丽.上古“问”类动词及其相关义场研究[M].香港:中国科学与文化出版社,2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