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浅析跨文化视域下提升中国媒体国际传

2023-06-04 来源:客趣旅游网
文化论坛 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提升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的措施 李婵玉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中国媒体的对外传播能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有显著提高但仍处于弱 势地位,缺失话语权,无法顺利实现向世界表达自我、表达观念的目标。本文以《环球时报》社评《韩国无需证明自己 “不容欺负 》和纪录片《西藏一年》为例,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媒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跨文化;软实力;国际传播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综合国力,尤其是硬实 1.开放心态,彰显大国风范 力飞速提升。然而,中国的科技、文化等软实力发展较为 陈力丹在一次媒体交流中指出,中国媒体应该开放自 滞后,与整个国家的发展态势不协调。中国媒体的对外传 己的心态,以平等、和谐的观念,亲切地与世界沟通、交 播能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 流,这样世界人民才会平和地接受中国、了解中国。对于 放以来,有显著提高。然而,在惯有的“西强东弱”的国 外界的各种批评,我们不应该过于敏感,而应该具有大国 际媒体环境下,中国媒体仍处于弱势地位,缺失话语权, 心态和大国风范,用事实说话。 提升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迫在眉睫。 由于中西方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评判标准的差 一、何谓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 异,媒体报道的不同在所难免。长久以来,每当西方报道 媒体在承担对内报道的同时,也需要担负起在国际舞 中国社会不公平现象、中国政府官员不作为或是中国政策 台上发出中国声音的重任。在世界平台上,中国媒体有能 执行难等内容时,中国媒体的本能反应就是否认并回击。 力代表国家自如地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就是媒体国际 诚然,这是媒体维护国家利益的正当反应,但是这种措辞 传播能力的重要体现。 强硬、主观意识浓厚的“硬推销”媒体产品必然不会受到 国际传播能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 世界读者以及观众的欢迎。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大国,中 了一个国家的话语权和文化推广力。国际传播能力强,国 国应该放开自己的心态,理智地承认、面对发展道路中的 家的声音就会被世界上更多的人听到、接受,就会得到更 不足,政策方面的缺失以及工作的失误,实事求是,树立 多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因此,提升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 大国心态。承认不足之后,中国媒体可以从实际出发,用 力,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必要 事实性的报道对恶意扭曲中国形象、诋毁中国尊严的西方 措施。 媒体予以回击。 二、提升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的缘由 针对2011年末中国渔民“刺死”韩国海警,韩国舆 (一)维护国家利益,媒体义不容辞 论激烈声讨,并有示威者在中国驻韩使馆前侮辱中国国旗 国际传播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 的事件,中国知名媒体《环球时报》在12月14日发表题 权。中国媒体是否能在西方主导的媒体环境下发出自己的 为《韩国无需证明自己“不容欺负”》的社评。社评内容 声音,与中国国家利益息息相关。而媒体作为国家国际传 尖锐、强势,但逻辑混乱,归因不当。该社评认为“中国 播能力的载体,对于表达国家观点、维护国家利益更是义 虽然作为一个国家比韩国强大得多,经济总量是韩国的数 不容辞。 倍,但中国人均GDP只约为韩国的1/5,中国人普遍比韩 除此之外,媒体传播能力的强弱还事关国家文化的 国人穷,中国人平均受教育程度远不如韩国人高,要求中 分享与传播。正是一篇篇关于中国民众生活状态的真实报 国渔民都像外交官一样在与韩警的冲突中彬彬有礼”,这 道,一个个体现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节目,使全世界了 样的要求并不现实。该段评论将中国渔民“刺死”韩国海 解了中国,了解了中国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文化。 警归因于中国人均GDP低于韩国,人均受教育程度不如 (二)话语权缺失,影响力有限 韩国,令国际舆论哗然。必须承认,《环球时报》的社评 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竞争力强的媒体相比,目前中 旨在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尊严,但是这样的报道非但没 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还比较弱,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 起到维护国家利益、争取国际支持的作用,反而在国际舞 舆论环境塑造权还掌握在老牌的西方媒体的手中。CNN、 台上树立一个胡搅蛮缠、强势逼人的中国形象。 BBC等世界知名的西方主流媒体凭借强大的覆盖率和公 2.理性面对,建立交流基础 信力,从自身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在媒体产品中传播中国 中西方媒体报道原则存在明显差异,中国的报道多以宣 的声音、塑造中国形象。它们将中国发生的事情按照西方 传为主,主旋律内容较为丰富;而西方的新闻原则则是报道 国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进行报道。形成了强势的涉华 受众最为感兴趣的内容,即揭示社会的黑暗面,揭露政府工 报道与传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政外交、核心价值观 作人员的不作为等。因此,每当西方媒体报道中国社会不好 等都形成了干预、冲击和扭曲。 的方面时,中国的媒体、政府都难以接受。必须承认,大多 三、多管齐下,提升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 数西方媒体对于中国存在偏见,也有故意扭曲中国国家形象 (一)转变观念,提高国际传播技巧 下接(第211页) 北方文学杂志欢迎投稿:http://www.bfwx.O ・209・ 文化论坛 规定,取消高关税,大幅度降低商品入境税等,使得资产 类、对社会起的作用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出发,不能因其 阶级可以无所顾忌的在工商业方面大显身手,但这些政策 时的政绩,就忽略其在社会发展潮流中的作用,因此, 是路易・波拿巴为顺应当时资产阶级发展潮流的产物:在 马克思对路易・波拿巴的评价是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从 一【3】乌云斯琴.浅评法国历史上的路易・波拿巴政权 叨.20o8(05):15-16. [41曹浩瀚.重构马克思的波拿巴主义理论一对第二帝国 其政治家身份来说,成为马克思嘴里的“小丑”、“痞子”、 2014(06):140-148. “浪荡人”、“冒险家”、“狡猾的骗子”和“王位觊觎者” 历史的研究们.文化教育方面,也是建立在法国自大革命初期至第二帝国 时期对文化教育探索发展的经验总结基础上的,路易・波 拿巴的教育政策也只能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纵观路易-波拿巴上台前后的表现,笔者认为他是个 深晓从政之道,善于玩弄政治书手腕的政坛高手。其在政 治上充分显示了政治家的狡诈阴险,在经济上却促进了法 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指标中的多项指标的飙升, 但在外交上却为法国人民和欧洲人民带了深重的灾难。不 可否认的是,路易・波拿巴是一个有着政治野心、政治手 腕的政治家,但他本身的能力和才华却又不足以驾驭法兰 西帝国,也不及其伯父拿破仑一世的才华,统治法兰西帝 国只能通过政治权术和独裁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自然也就 无法成为法国的救星。政治家本身就有阴险、狡猾,善于 玩弄权术,喜欢玩弄政治手腕的特点,而路易-波拿巴就 历史全貌、从时代发展潮流出发,对路易・波拿巴这一错 综复杂的历史人物进行了客观评价。 注释: ①马克思 恳格斯,马恩选集(第一卷),1995,643-644. ②马克思 恩格斯,马恩选集(第一卷),1995,687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恩选集(第一卷),1995,641 ④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211. 参考文献: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t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吕一民.法国通史叫.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2年. 也就不奇怪了。但笔者认为,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唯物史 作者简介:罗 淳,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 观视角,看到历史人物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以及他对人 究生。 上接(第209页) 的倾向,但这是中西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利益长期作 用的结果,难以改变且在短时期内不会改变。 面对西方的偏见,中国媒体必须理性。既要合理地分 析偏见,揭示偏见所隐含的权力支配关系,又要从西方的 偏见和报道中认识自我。其次,中国媒体还要给西方受众 个亲切的立足点,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失去交往和 交流的基础。 3.国际接轨,提升传播技巧 中国媒体的推广形式以直接宣传、正面报道见长,主 观性、政治性色彩浓重,很难得到西方受众的青睐。因 此,中国媒体要转变自己的叙事模式,中国立场,国际表 达,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发扬中国文化。同时,要 提升国际报道中的传播技巧,引导舆论,先发制人,调整 报道内容,多以展示者、讲述者而非宣传者、布道者的身 份出现。 纪录片《西藏一年》就是与国际接轨,用世界语言讲 述中国故事,并为世界人民接受并认可的经典范例。《西 藏一年》运用人类学田野考察方法,真实记录了寺院喇 嘛、妇女干部、乡村医生等生活在江孜卡麦乡普通藏族居 民一年四季的生活,用讲故事的手法展现了西藏的发展与 变迁。《西藏一年》于2008年3月6日在BBC第四频道首 播后,《泰晤士报》、《卫报》等各国媒体都对该片进行了 赞扬性报道。此后,《西藏一年》又被美国、伊朗、以色 列、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电视台订购与播放。 《西藏一年》的成功,是与国际接轨的报道方式的成功。 (二)树立品牌, 多落地 也求 高收视” 目前,中国具有对外传播能力的媒体不在少数,“落 地率”较高,覆盖范围也较大,已与BBC、CNN等西方 媒体巨头不相上下,但就影响力和收视率来说,中国媒体 明显较弱。因此,树立属于中国的媒体品牌,提升中国媒 一体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是提升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的 必要措施。深入调研对象国文化与需求,因地制宜制作媒 体产品,注重提升媒体产品的质量,是打响中国媒体品牌 的必由之路。 (三)培养人才,建立对外传播人才库 提升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对外 传播人才队伍是基础。转变观念,提高国际传播技巧,树 立中国媒体国际品牌都要依靠优秀的对外传播人才来实现。 四、结语 “你不讲中国的故事,别人就讲中国的故事,你不讲真 实的故事。假故事就流行。”④中国媒体应切实承担起自己 的责任,转变观念,提高国际传播技巧,用世界语言讲述 中国的故事,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响亮 的声音。 注释: ①摘自《媒体“走出去 :提升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 力》,作者:王建峰、吕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 年03月08日。 参考文献: 【1】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叨.中共中 央党校,20l1. [2]王建峰,吕莎.媒体 走出去 :提升中国媒体国际传播 能力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03月08日. 【3】粱凯音.论国际话语权与中国拓展国际话语权的新思路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3期. [4】赵树清.外宣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与提高——兼谈提升 央视国际传播影响力的策略叨.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2010年 09月26日. 作者简介:李婵玉,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 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与语言传播方向。 北方文学杂志欢迎投稿:http://www.bfwx.org ・2 1 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