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改进小学美术课堂来提高教学目标完成的有效性

2023-03-20 来源:客趣旅游网
如何改进小学美术课堂来提高教学目标

完成的有效性

摘要:随着美术学科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美术总体的教学目标从工具性向人文性转变,并使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因此,身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正确解读教学目标,立足过往教学的不足之处,辫证地看待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创新性地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从而设计有效的过程、方法与目标。

关键词:教学目标、完成有效性、小学美术课堂

在教学活动中期待学生掌握多少的教学结果被称之为教学目标,它也是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料、设计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过程以及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有效性教学的表现。根据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不难看出,现在的美术教学目标讲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过去过度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片面学习,转换为文化理解与专业职能并重的教育,从而为学生的学科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学习思维与基础。

1.

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目前,小学美术教学课堂还存在诸多不足,直接影响着课堂目标的达成。具体来说:其一是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将学生是否掌握知识与技能当做全部教学的重心,而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习惯、审美修养与人文意蕴却不甚关注,最终导致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变成只知道“炫技”的匠人;其二在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够生动有趣,没有与小学生天真活泼的学习特征相匹配,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涨,继而注意力不集中;其三在于应试思维的学习压力过早地向小学生倾泄,很多主学科占据了美术教学的课时,继而无法挖掘美术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教学目标也就此不达标。综上所述,小学美术课堂存在以上诸多

不足,严重影响着美术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广大教师积极改进教学策略与方法,提高课堂的质量。

二、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教学目标的完成度 (一)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美学素养

小学生正值人生学习的基础学段,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活泼好动的学习特点。因此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可过于成熟深刻,需要用符合小学生学习特征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趣味的教学氛围来抓住孩子们的眼球,提高教学的效率。众所周知,美术是一门具有绝对视觉性的艺术,是孩子们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一次文化交流,也是他们通过自己双手表现生活之美的一种途径。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课程导入环节,必须建立具有艺术氛围的趣味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美术活泼性的课堂中,最大限度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与渴望,并推动教学内容的深入。通常情况下,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纪录片、电影、动画,从视听两方面覆盖学生的感官,快速抓住学生眼球,使他们在舒适的氛围中获得审美娱乐的体验。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影音资料设置对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目标去进行观看,这样的教学效率更高,课堂节奏也更加合理,且能够进一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开放问题的能力。

1.

示范与讲解并重,提高学生造型表现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学工具的功能多样性与便捷性得以扩展,并给予教师教学很大便利,也为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提供了途径。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最为主流的现代教学设备包括多媒体投影仪、触控白板、电子教学系统等,并具备各自的使用特性,能够适用于教学的不同环节。传统的美术课堂最大的问题便是教学过程缺乏直观性,使学生感到理解困难。正如上文所说,小学生的学习思维还是以图像等视觉元素为主,如果文字理论过多且没有视觉性论证,孩子们就会对文字理论的理解产生误差,那么整节课堂就会离既定目标越来越远。这一点在实践课程的相关教学中尤为突出。比方说造型基础类的课程,一方面需要

教师利用教学工具进行细致的讲解,充实学生的绘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通过电脑控制台、视频微课、投影仪等方式来进行示范,并在示范过程中按照一个步骤一个知识点的方式进行教学,方便学生对照学习,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造型基础。

例如笔者在教学《纸品乐淘淘》一课时,便将“衍纸”概念融入其中,通过各种高清图片展示,来让学生认识到纸艺工艺强大的艺术表现力。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笔者的示范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衍纸制作技法与能力。鉴于纸艺工艺制作细腻,笔者认为教师进行现场示范的效果微乎其微,很多学生都会看不清教师的创作步骤。因此,笔者提前在家录制好衍纸制作的微课视频,每制作一个环节就停下来进行讲解,并搭配字幕辅助,效果比现场示范要好得多。笔者的微课视频是以玫瑰花为主题,并要求学生在仔细观看的同时,跟随笔者的讲解来进行学习。首先笔者在微课中拿出了一只真的粉色玫瑰花,引领学生细致分析玫瑰花的形态特征与层次关系;接着在此基础上,用粉色软卡纸画出每一个花瓣的形状并剪下来,利用奶茶吸管将花瓣的顶部进行正反面的卷曲;然后在卷曲好的花瓣底部剪开一个V型小口,将口两边的卡纸进行重叠,并通过订书机钉在一起,一个个漂亮的花瓣就完成了;最后将这些花瓣按照大小比例依次粘贴在底座上,构成盛放的花瓣模样。学生们看后纷纷热情高涨,并在接下来的创作中进一步巩固了刚才所学的纸艺实践技法。

1.

加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培养学生文化理解力

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认知目标,而对人文、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差强人意。比如说,很多教师把课本中的泥塑教学目标定位为让学生掌握各躯体部位的制作方法。这种教学目标在强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缺乏对陶泥艺术的人文性关照,更使得传统艺术的文化教育出现偏差。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课程标准的条例中看到,目前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是将知识与技能目标转变为三维目标并重的理念。在这里笔者也要强调,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教学时也不可过于沉溺影音资料的播放,那样会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下降,课堂节奏松散,同样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美术作为

一门具有丰富人文性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有裨益。其中,情感不仅是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这些最基础的学习构成要素,更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了心灵上的审美感悟与慰藉。所以教师要在鉴赏课程的相关教学中,合理补充美术史知识,为学生扩充名人画家的艺术经历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端午节》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进行粽子表情包绘制大赛,通过对粽子的拟人化绘画,来锻炼他们的造型能力和表情绘画能力;接着利用对画面的涂色,提高孩子对颜色的搭配能力;最后是进入文化领域的深入讲解,通过纪录片和问题设置来推动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与意识,不断加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深入理解传统节日的人文意蕴。通过这种文化与实践并重的教学,学生们可以在课后的作业中,以更加高层次的审美和认识来创作笔下的作品,而不再只是无意识的元素堆砌。

三、总结

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终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度,笔者身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旨在创新与改良旧有的教学方式,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此来提高教学目标的完成度,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课堂上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还有利于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课外学习,培养其随时学习、趣味学习的能力,这又是另一个层面的教学目标了。

参考文献:

[1]梁月慧.论制定生态式的小学美术教学目标[J].美术教育研究,2019. [2]盖笑松杨兆山.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美术教学目标定位的把握[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

[3]李彬彬.生活美学视域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