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2023-10-10 来源:客趣旅游网
[高考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篇1:古诗词鉴赏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鉴赏: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诗中所托为秋天景物。第一句写枯荷。荷出污泥而不染,本为高洁品质之象征,惟到秋末,池荷只剩残茎,连枯叶也已无存,确是一片凄寂。昔李

古诗词鉴赏篇2:古诗词鉴赏集锦

一、鉴赏古典诗词的思想内容——了解常用典故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

第 1 页 共 9 页

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1)、具体分析, 为何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富于概括力

(2)、此诗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的胸怀有什么作用

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苗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注: 折柳: 即 “折杨柳”, 古乐曲名, 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本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 谈谈本诗语言或表这技巧上的妙处。

第 2 页 共 9 页

4、折腰:《宋书 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 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8、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彭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第 3 页 共 9 页

10、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阅读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

古诗词鉴赏篇3:古诗词鉴赏九入手方法

作者背景标题诗眼词眼意象景物描写用典专业术语

紧扣考试大纲,联系高中语文课本实例,就如何鉴赏评价古诗词,总结了九入手方法。

古代诗词的鉴赏是历年来高考的必考点之一,也是重点和难点之一。诗词鉴赏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综合阅读理解,《考试大纲》在能够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这一总要求之后列出的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E级。它要求考生能对所给的古代诗词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考试说明》中把鉴赏评价具体明确为五个方面:①理解诗词中词语的含义。②概括诗词的中心思想。③分析作者在诗词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④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⑤评价诗词作品的思想内容。围绕这五个方面的要求,对古诗词鉴赏类试题,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九个方面入手。

一、从了解作者、背景入手。

对于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作者,在试卷中一般不会给予解释。而对于比较陌生的诗

第 4 页 共 9 页

(词)人,在诗句之后、问题之前会给予注解。注解有的简单,有的较为详细。较为详细的除了诗人的经历外,一般都附带出该诗的写作背景。这对把握整首诗(词)的内涵以及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㈠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空有满腹才华却屡遭权贵谗毁,终不被唐玄宗所信任。了解了他的生平和经历,我们就能更深刻地品味出李白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芥!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李白《古风》其十五)里那对上层统治阶级贱视贤才的抨击;品味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里那因怀才不遇而引起的深切愤懑;品味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里那深切的孤独与寂寞;品味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里那不愿同流合污的狂傲!

㈡熟悉作者的风格。风格是指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风格是识别和把握不同作家作品之间的区别的标志,也是识别和把握不同流派、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区别的标志。因此,从风格入手鉴赏诗词,无疑也是一条捷径。例如①雄浑(气势雄伟、立意奇特)风格作者: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如《别董大》《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出塞》);②豪放(豪迈奔放)风格作者:李白(如《将进酒》《秋浦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③沉郁(凝重深沉、忧郁)风格作者: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④悲慨(悲壮慷慨,寂寥苍劲)风格作者: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⑤俊爽(英俊豪爽,飒爽流利)风格作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⑥平淡(质朴、自然)风格作者:如王维(《鸟鸣涧》《鹿柴》)、孟浩然(《过故人庄》《宿建德江》)等山水田园诗人;⑦旷达(疏狂不羁,高洁特立)风格作者: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委婉(含

第 5 页 共 9 页

蓄)风格作者:意在言外,曲折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如李商隐《夜雨寄北》,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㈢了解写作背景。如唐代两位伟大的诗人:李白,其诗风格豪放飘逸,而杜甫的诗风格沉郁顿挫。不同的诗风与他们生活的背景有一定的关系:若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李白处于上坡路,他抬头看天,看到的是无尽的蓝天和翱翔的雄鹰,充满了自信与狂放;而杜甫处于下坡路,他看到的是荆棘丛生、坎坷不平的小路,充满了血泪和痛苦。抓住了这一总体特征,我们再看他们的诗作,就不难理解杜甫《春望》《石豪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登楼》等所表现的主题。又如学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词时,如果不了解他是亡国之君的背景,就无法深刻领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无尽愁思和绝望。再如晏殊的《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云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思乡?是怀友?还是忧民?如果不结合写作背景恐怕很难断定。但是我们如果了解了它是写于作者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六年,正在外官任上这一背景时,其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就较为容易理解了:表达了词人被贬官后的忧懑和茫然。

二、从诗词的标题入手。

诗词的标题,就如同文章的标题一样,具有眼睛的功能,是心灵的窗户。如果能够透过这个眼睛(窗户)去分析理解其所告诉我们的有关信息,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把握古典诗词的主旨(心灵)。

例如鉴赏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

第 6 页 共 9 页

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鉴赏时首先可以从标题入手:春夜点明季节和时间,洛城点明作者当时客居的地点(洛阳),闻笛点明作者听到了笛声。具体是写笛声的情况还是写闻笛的感受,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就很好理解了,由于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所以我们可以推测,该诗抒写了离别行旅之苦。又如杜甫的《客至》《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根据标题就可以判断《客至》是写客人到来时的情况或自己的心情,《登岳阳楼》是写诗人登岳阳楼时的所见或所感,《旅夜书怀》则是写诗人某个旅途夜晚心情的抒发。

古典诗词的标题,一般包含下列几种信息:

1。揭示诗词的主要内容。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李白《听蜀僧浚弹琴》等等;

2。交代写作的主要目的。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李白的《月下独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韩愈的《左迁蓝关示侄孙湘》等等;

3。指出吟咏的主要对象。例如,陈子昂的《燕昭王》,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蜀相》,元稹的《菊花》,李商隐的《蝉》《柳》《细雨》《楚宫》等等;

4。点明抒发的主要情思。例如,王昌龄的《西宫春怨》,王维的《相思》,李白的《哭晁卿衡》,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杜牧的《叹花》,李绅的《怜农》,聂夷中的《伤田家》,白居易的《长恨歌》,王昌龄的《长信怨》等等。

5。揭示了作品的线索。例如:李益的《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

第 7 页 共 9 页

当然,诗词的标题还含有别的信息,如主要事件、题写范围、时间地点、内容情调等等,只要我们抓住标题的主要信息点,就能触及到诗词的核心。

三、从诗词中的关键词入手。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如果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我们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例①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中的关键词有见、欲、恐、意万重等。见:秋风无形,本不可见,但它带来的秋色、秋容、秋态却随处可见(如黄叶飘落、百卉凋零)。做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免勾起思乡之情。这一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给了读者暗示和联想。欲: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而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恐:本来写完了又担心遗漏了什么,把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刻画的细致入微。意万重:指诗人心中说不完、道不尽的愁绪。诗中的一切内容都是由意万重引起的,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变化也是由意万重造成的。

例②朱淑真的《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关键词是凉: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第 8 页 共 9 页

例③薛莹的《锦》:札札弄寒机,功多力渐微。惟忧机上锦,不称舞人衣。关键词有寒、微、忧等。寒、微:写夜深天寒,织作不息,以致筋疲力尽,表现了织女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忧:此处是指织女忧而非诗人忧。织女忧的是所织之锦不称舞人衣,实际表达了诗人对织女的同情,对奢靡生活的强烈不满。

例④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