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24-03-23 来源:客趣旅游网
五家户中心学校初中学科 五家户中心学校初中学科

年 级: 级:七年级

学 科: 科:历史

册 别: 别:上册

教 者: 者:付红波

年学册教- 1 -

●第 七 课时

●章节数及课题:第二单元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通过角色扮演,及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应用多媒体与教师的提问相结合,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开垦耕地面积扩大;通过角色扮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讨论,引导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主要知识点: 商鞅变法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 ●所需实物教具: ●所需媒体设备:

●所需电子资料:图片:《自制生产工具图片》、《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战国时期牛耕图》、《自制都江堰平面图》、《都江堰现状全景图》、《商鞅舌战旧群臣》 ●教学内容步骤安排:

课前导学

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根据平面图分析都江堰的工程原理,了解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

导入: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事先准备展示自己的导入设计方案:有的可能从复习上节课内容人手;有的可能会引用课前小故事;或从当前的改革开放入手等等。老师根据情况进行评价打分。

教师小结导入: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而生产力的发展是引发这场\"大变革\"的重要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投影:《北京人的石器》、《半坡人的石器》、《河姆渡人的骨耜》、《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图片,提问:如果给你一块实验田,让你亲手耕种,你会选用哪种农具?为什么?

- 2 -

接着提问: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3、铁农具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当时标志着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因素是牛耕。那么我国大约在什么时期就开始使用牛耕了? 用牛耕以前人们是怎样耕地的?

请两组同学上台演示:一组演示用耒耜翻地(倒退)、另一组表演人拉犁翻地(前进),不久,拉犁者脚步变得吃力,并不断用手擦汗。

提问:看完表演你有什么体会?怎样解决人体力不足的问题好呢?

总结: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劳动效率,为精耕细作、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也为开山凿渠提供了便利,因此,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兴修水利。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国的都江堰。 二、著名的都江堰

1、课前我们已经做了准备,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成果,向大家介绍一下都江堰的工程原理?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都江堰呢?大家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小组讨论一下,然后进行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图讲解原因)

所以治理岷江,人们早已望眼欲穿。公元前3世纪,李冰被秦王任命为蜀郡郡守,成为这个地方的最高长官。李冰有着远见卓识、又通晓天文地理知识,而且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官员。为解除水患,造福百姓,他深入高山峡谷,观山势,察水情,寒来暑往,日夜操劳,制订治水方案。

2、总结:刚才通过几位同学的演示和讲解,我们了解了都江堰的工程原理,它根据防洪灌溉的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控制内江、外江的江水流量,使原来\"旱涝多变\"的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了,至今还在造福于人民,这样高超的设计和工程质量不能不令人赞叹!

3、展示有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同学们,赞叹之余你有何感想?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出示彩图《都江堰现状全景图》)都江堰最为可贵的是,在历经2200多年后,仍在造福人民。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它也焕发了青春,经修整,现在可灌田800万亩。所以它被称为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这里,我们也要知道:水对人类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珍惜水资源,增强节水意识。) 三、商鞅变法

1、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回想一下,前面我们讲过,奴隶

- 3 -

主本身拥有谁分给的田地呢?(生:国家分给的\"公田\")\"公田\"有什么特点?(生:不可进行买卖,要向国家上缴一定劳动产品。)这时,高效率的工作速度使大量荒田被奴隶们开垦出来,而新开垦出来的荒田就变成了部分奴隶主\"私田\",和\"公田\"相比,\"私田\"的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这时的奴隶主们拥有了更多田地。大量的劳动压在了奴隶身上,奴隶生活更加悲惨。而这一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也相当频繁,奴隶们开始趁机逃亡。想一想,奴隶的逃亡对奴隶主会产生什么影响?(生:没人劳动,大量田地开始荒废。)

面对这种部分奴隶出逃、而手中奴隶则无心劳动的情况,如果你是当时的奴隶主们该怎么办呢?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边讲边图示):

这样看来,奴隶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他们有了人身自由,以种田为生, 所以这部分租种田地的奴隶和平民的身份也就转变为什么呢?(生:转变为封建农民。)而私田的主人也就是奴隶主则转变为什么?(生:新兴的封建地 主。)这就使旧的剥削方式被封建剥削方式所取代。

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 (板书:各国变法:)

在大家列举的这些变法中,影响最大、效果最显著的是哪一个?(商鞅变法)为什么商鞅变法会有如此显著的效果呢?我们先来阅读一个关于商鞅的小故事。(请学生表演\"立木为信\"的历史剧故事。)这个故事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呢?(取信于民。),这就启示同学们,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什么品质?(言必信,行必果。)

2、课下同学们一定搜集了不少关于商鞅及其变法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所掌握的资料分别揣测一下:假如你是以商鞅为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你将怎样推行改革。 ●板书设计: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商鞅变法{时间 内容 影响 }

●作业内容:请看课本第39页\"动脑筋\",讨论一下: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课后反思:

- 4 -

●第 八 课时

●章节数及课题:第二单元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过程与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主要知识点:甲骨文

●教学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教学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所需实物教具: ●所需媒体设备:

●所需电子资料:ppt课件 ●教学内容步骤安排: 导入新课:

1、 播放有编钟音乐的幻灯片

(请大家猜一猜)这是十二属相的哪一个属相? 2.同学们是依据什么来猜的呢?(图形,意思) 文字的演变:

(老师讲述)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

(提问一)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 ( 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演示幻灯片)结绳记事“古者无文字,其有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强调)这只是一种记事方法,中国文字是通过另一种途径逐渐形成的。

(小结)不论是结绳记事,还是仓颉造字,要么是一种记事方法,要么是一种古老的传说,都只能是作为一种治史的参考。

那么,我国的文字究竟是由什么逐渐演变过来的呢? (引导学生看书P38《二里头遗志陶器上的符号》) (强调)这些还只是文字符号,还不能称其为文字。 (再看导入框中的灰陶尊,以及内容)(幻灯片,甲骨文)

(提问二) 请同学们注意它的书写材料,笔画结构,以及从中你能会意到什么?

1. 书写材料是龟骨和兽骨,所以这种文字叫甲骨文。

- 5 -

2. 它的笔画结构已经具备了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即:象形、会意、指示、形声、假借、转注。

(提问三)这些龟甲和和兽骨上都写的什么呢? 指导学生阅读P42自由阅读卡

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要去打仗,能胜与否?是男呢还是女呢,等等,全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提问四)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小结):甲骨文是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器刻划符号的基础上。 (幻灯片,猜一猜甲骨文)

(提问六)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甲骨文的被发现,有什么意义?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答案一:说明了我国文字的时间很长,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答案二:说明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继承它们,我们应该为有辉煌的文明而自豪。

[教师总结]甲骨文的发现,其意义非常大,其中主要的一点,便是把文献资料的真伪可以通过考古成果来证明。例如,大学者王国维首先把甲骨文研究用于研究商朝历史,用甲骨文证实了司马迁著的《史记》“殷本纪”中所列商王世系的可靠性,并纠正了其中的某些错误。而且,到目前为止,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仍然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料。 (幻灯片,演示文字的演变)

[教师讲解]甲骨文之后是金文。金文刻在青铜器上,也称“铭文”“钟鼎文”。早在商朝晚期,青铜器上已有铭文,字数较少,用来表明该青铜器的用途、主人、制作人。 ●板书设计: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甲骨文→金文(铭文、钟鼎文)→大篆→战国时期、字体又一次变化 ●作业内容:做课后练习 ●课后反思:

- 6 -

●第 九 课时

●章节数及课题:第二单元第9课时中华文化的勃兴 ●教学目标:

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灵活运用随堂小品、知识竞赛、故事会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要知识点:孔子思想 ●教学重点:儒家思想 ●教学难点:百家争鸣 ●所需实物教具: ●所需媒体设备:

●所需电子资料:PPT课件 ●教学内容步骤安排: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政治风云变幻,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经历着巨大变革。许多有思想的人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今天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去领略大思想家们的风采”。

一 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孔子 教师:山东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是指泰山。“一水”指黄河。同学们,这“一圣人”指谁?(学生回答出孔子,从而导入正文) 第一步: 思想成就。

教师:如果我们要为孔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

说明:通过假设这一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而达到了解孔子的目的

展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让学生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总结孔子的思想成就。然后出示题目 1.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什么? 2.“苛政猛于虎也”什么意思?。 3.孔子的思想在当时社会行的通吗?

说明:通过观看孔子与弟子对话这一短剧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 第二步:教育成就。

- 7 -

教师:你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言论?

(小学学过)教师补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材料展示47页“文献资料栏”孔子的三段话。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讨论:(四人一组讨论)

1. 孔子这三段话的意思是什么?由此我们看出孔子有哪些教育思想成就? 2. 对我们现在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说明: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师生以谈话的方式,合作探究。 出示国画:孔子“逝者如斯夫”提醒学生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 二 思想家老子

教师:孔子如此伟大还经常向一个人请教问题,孔子说他是能上天入地的人,他是谁?。引出老子。 第一步 材料展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让学生快速看书后回答: ①引文反映了谁的学说?出自他的著作_____。 ②引文中包含着什么思想?

总结:这是朴素辨证的思想。举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讲故事。 第二步 展示老子主张“以柔克刚”。 说成语“滴水穿石”。提问:老子辨证的思想对我们有何启发?

总结:老子思想奠定了我国古代哲学的基础。在他思想基础上兴起的道教与儒教、佛教一起成为影响的我国三大宗教。但他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清静无为,万事不要去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三 百家争鸣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及待解决,除了孔子和老子两位大思想家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就战争和统治者如何统治人民发表各自的见解,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思想家及其思想。

1、教师:战国时期有哪几家著名的学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 2、教师:春秋晚期开创儒家学派的思想家是谁?(孔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哪两个?(孟子、荀子)其中哪一个主张保护环境?(孟子)

请同学们自己看课本,完成表格。 学派 代表人物 墨家

主要思想 - 8 -

儒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说明:以图表形式(内容含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帮助学生认识百家争鸣,引导学生归纳出儒、道、法三家的思想特征。 ●板书设计:

一、儒家学派----孔子

政治主张: 1.“仁”包含一切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爱人”要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3.“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办学思想——学校

2.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教学原则——老师 3.温故而知新 ——学习态度—— 学生

文化上贡献:孔子的弟子编写的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叫《论语》 二、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著有《道德经》朴素辨证法的思想。 ●作业内容:做课堂练习 ●课后反思:

- 9 -

●第 十 课时

●章节数及课题:第三单元第十课“秦王扫六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归纳并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中学生有责任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主要知识点:秦始皇的功与过

●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焚书坑儒及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所需实物教具: ●所需媒体设备:

●所需电子资料:PPT课件 ●教学内容步骤安排: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伴着《高山流水》的优美乐曲,师生共同朗诵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从中感受诗人对秦始皇的功过评价。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有不理解的部分,大家共同研究,学生从中感受到了对秦始皇的不同评价后,教师提出问题:历史上的秦始皇到底是怎样的皇帝呢?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回到战国、前往秦朝,去看看他的真实面目吧。

2.探究秦王扫六合建立统一国家的过程

多媒体放映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战国末期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最后统一六国的影象资料。提问:“为什么秦有条件来完成统一?”让学生自由发言。通过刚才气氛的渲染,学生好象置身其中,兴致盎然,情绪活跃,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归纳出原因:(1)客观上的需要: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实际上的可能:秦国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之后通过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分析这种局面分裂给人民和社会带来的灾难,让学生能理解统一的必要性。

3.分组讨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组讨论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之后各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基本上能把措施答全。之后电脑展示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1)专制主

- 10 -

义中央集权制度。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可以运用电脑图示逐次演示,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再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这就是君主专制,这样就形成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成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权是权力的中心。这样通过电脑逐次演示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条理化,既便于学生记忆,又可加深理解。(2)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教师首先放映一段动画:秦统一后天下的百姓是一家人了,一个原来齐国的百姓到秦国来买布,由于货币不同,没有买到。然后他又到原来的楚国,由于布的尺寸不一样,他又没有买到。最后他到原来的赵国,但由于不认识赵国的文字最终还是没有买到。这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刚才的动画片段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提出:“秦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有什么意义?”通过刚才的讨论学生可以很轻松的回答这个问题。(3)焚书坑儒。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师放映课前搜集的“焚书”“坑儒”有关的影象资料,让学生可以清楚的了解“焚书坑儒”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分组讨论:焚书、坑儒这两件事发生的背景、动机,最后让学生谈谈对这两件事的看法,教师可以在旁边引导:秦刚刚统一不久,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我这样安排主要是因为中学生尤其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其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4)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教师播放长城、灵渠的影象资料,使学生能够感受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秦朝的疆域图。

4.课外拓展:请学生就当今大陆与台湾的关系,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小结:先让一位同学带领其他同学回顾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总结:本课主要讲述了战国末期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的过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 ●板书设计: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一、秦朝的统一

二、巩固和加强统一的措施

1、政治: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统一文字 4、思想:焚书坑儒

5、军事:北筑长城,抗击匈奴

6、边疆和少数民族关系:开发南疆,兴修灵 ●作业内容:做课堂练习 ●课后反思:

- 11 -

●第 十一 课时

●章节数及课题:第三单元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主要知识点:秦朝灭亡的原因

●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教学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所需实物教具: ●所需媒体设备:

●所需电子资料:PPT课件 ●教学内容步骤安排: (一)自主学习:

全面阅读教材,标注知识点,并思考下列问题:

1、阅读62-63页“秦的暴政”一目,说出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阅读63-64页“陈胜、吴广起义”一目,说出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简述起义的概况、意义,并在组内交流。

3、阅读64页“农民起义推翻秦朝”,回答:刘邦、项羽是如何推翻秦朝统治的?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1)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这给我们什么启示?(组内讨论)

(2)秦朝灭亡之后,出现了“楚汉之争”,即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那么,楚汉之争仍属于农民战争吗?楚汉之争的结果如何? (三)拓展延伸

这节课内容涉及的成语故事很多,大家查找一下(包括课本、成语词典、课外读物),看谁找到的最多。

- 12 -

(四)系统总结

1、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网络,复述本节内容。 伐 秦的暴政:(表现) 无 陈胜、吴广领导(第一阶段) 道 秦末农民战争 项羽、刘邦领导(第二阶段) 历史意义: ● 板书设计: ●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原因 经过 结果 历史意义

●作业内容:1、陈胜、吴广起义军建立政权的地点在( )

A. 大泽乡 B. 渔阳 C. 咸阳 D. 陈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 国人暴动 B.牧野之战中商军阵前倒戈 C. 陈胜、吴广起义 D.项羽、刘邦起义

●课后反思: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 13 -

●第 十二 课时

●章节数及课题:第三单元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 ●教学目标:

一、阅读本课内容,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二、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对历史作用的影响。 三、思考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主要知识点:大一统出现的原因 ●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所需实物教具: ●所需媒体设备:

●所需电子资料:ppt课件 ●教学内容步骤安排: 一、前知测评:

1、秦朝末年发生了哪两场战争?它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但农业也遭到严重破坏。 2、西汉是怎样建立的? 二、检查预习:

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

2、汉初这样一片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3、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如此局面,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4、汉朝的大一统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在预习中遇到哪些问题,请组长提交到班上。

四、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以上同学提的问题,组内解决不了的可以到其它组去探究。

五、小组合作探究。

(一)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知识结构及补充资料)

材料一:有一次,有人献给文帝一匹千里马,文帝说:皇帝出门前面有仪仗,后面有从车,一日走50里,我一个人乘千里马能跑到哪里去?他把马还给献马人,并发给路费,叫他回去,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

材料二:下诏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汉书·景帝纪》)

材料三:自今上(指汉武帝)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

- 14 -

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都城)鄙(边远地方)廪(粮仓)庾(露天谷仓)尽满,而府库余财货。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太仓(京师的大仓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沁园春·雪》)诗中的“秦皇汉武”分别指谁?为什么诗词中把汉武帝与秦始皇相提并论呢?

(二)、阅读第68页小字部分材料,思考,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三)、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让学生画图来形象的说明)

(四)、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马陵”。武帝在那儿下马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从课本中找证据)

学生活动:表演历史短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五)解决预习4汉朝的大一统体现在哪些方面? 六、拓展延伸:

1、回忆一下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再对比一下他们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

2、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的功劳有哪些相似之处?谁的功劳更大?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 大一统出现的原因 意义

●作业内容: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课后反思:

- 15 -

●第 十四 课时

●章节数及课题:第三单元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

●主要知识点:认识和了解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战。

●教学重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是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所需实物教具: ●所需媒体设备:

●所需电子资料:ppt课件 ●教学内容步骤安排:

一、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PPT展示) 时间: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________________ 二、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1.条件:______________ 2.时间:_____________ 战役: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 三、 昭君出塞

1、呼韩邪单于归汉:时间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 2、昭君出塞: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1、与当时匈奴强盛相比,西汉初年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什么是和

亲政策?西汉对匈奴为什么要采取和亲政策?

2、为什么汉武帝时期开始大规模反击匈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哪三次战役?(识图P78页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

3、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56个民族中有

匈奴族吗?

4、回顾前两课内容,结合本课,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

些方面?

- 16 -

小组合作 及时鼓励

精讲点拨:1、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匈奴南下掠夺,是掠夺战争。

虽然没有侵略与被侵略的性质,但是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因为它给汉匈人民带来了灾难。在和平时期,各族人民之间的杂居相处,友好往来,还有和亲、边境贸易等。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是历史的主流。

2、匈奴是我国北方蒙古草原的古老少数民族,战国时建立奴隶制政权,活跃于秦汉时期的历史舞台。匈奴的兴起对我国北方草原的统一和经济开发作出了贡献。祖国的历史是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都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

3、汉武帝时经济的繁荣和国力强盛为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准备了条件。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中原农业文明的发展。

4、卫青、霍去病为击败匈奴,建立了赫赫功勋,他们这种以民族利益为重,而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5、汉初的和亲政策是被动的,是屈辱的,是用所谓“和亲”来换取边境一时的安定,其原因是汉初国力太弱。而昭君出塞是西汉国家强盛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再是被动的屈辱的求和,而是平等的结合,它带来的不再是短暂的边境安宁,而是民族融合的长久的和平。

●板书设计: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课件显示 ●作业内容:

1.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 )

A.可汗 B.单于 C.赞普 D.大王 2.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 )

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制瓷业发达 D.逐渐有了农耕 ●课后反思:

- 17 -

●第 十五 课时

●章节数及课题:第三单元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

2通过将中原地区治乱兴衰与开发经营边疆地区的背景结合起来认识,培养学生思考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培养学生全面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主要知识点:丝绸之路的影响

●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所需实物教具: ●所需媒体设备:

●所需电子资料:ppt课件 ●教学内容步骤安排:

(一)激活经验,设疑导入。约5分钟。

1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新疆好”,教师说,今天的新疆,汉朝时称西域,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核桃、胡罗卜等都是古时候从新疆传人中原的,你还能举出一些吗?学生回答后,教师一一出示葡萄、石榴等实物。

2教师设疑:那么这些东西是怎样传入中原的呢?新疆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正式行政区?现在有一条旅游热线叫丝绸之旅,那你知道丝绸之路是怎么回事吗?(这样,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状态,从而拉开了教学的帷幕)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约20分钟 1 张骞通西域

(1)引导学生回忆上课学习的汉初和汉武帝时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教师点明当时匈奴不仅控制大漠南北还控制着西域诸国,借助地图讲清西域的地理概念,让学生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

(2)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张骞出使西域”,学生归纳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意义。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充分想象描述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挫折,教师总结成功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有胆、有识、有行、有恒。(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3) 让学生读教材,动手设计西域与中原物质、技术交流的示意图,看

- 18 -

谁设计的又快又好,教师用图示总结。(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情,积极参与教学,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认识到开发边境的重要意义。)

(4)用课件展示“西汉疆域图”,学生读图、读教材回答西域督护府设置的时间、职能、意义,教师强调“督护”就是总监护,新疆从西汉开始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 2 丝绸之路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学生读教材、读图,进行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的拼图比赛。

(通过活动竞赛,使历史知识趣味化,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思,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读图、拼图建立“丝绸之路”的空间概念。)

(2) 学生分组讨论: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全面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突破教学难点。) 3 班超出使西域

(1)教师出示图片,指导学生按阅读提纲读教材代替教师讲述下列三个问题:(1)中国古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讲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朝代?主要活动?(2)甘英出使大秦是怎么回事?(师生角色换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 让学生设计表格,比较张骞、班超的主要事迹、时间、结果和意义,并评价两位历史人物。(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应用实践,发展能力。约10分钟

1指导学生将本节知识要点编码记忆:一条古道(丝稠之路的情况)二件大事(设置西域督护和欧洲同中国的最早交往的有关情况)三位人物(张骞、甘英和班超的主要活动)(目的是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2各组互相考测本节知识要点的记忆情况,教师为各组记分。(目的是强化基础知识。)

(四)总结收获,训练思维。约5分钟

(这样,学生在有效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总结,注重了情感体验和个性的发展,使本节知识内化为生活经验。) (五)畅谈想法,回归生活。约5分钟

1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自己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还有什么疑惑,用今天所

- 19 -

学知识美化生活的设想,学生提出后,相互解答,学生答不上的,教师点拨。

2教师提问:新疆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省份,根据你课前收集的资料和本节所学的内容,结合教师出示的图片,请你谈谈新疆应在哪些方面进行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各组交换意见并分析建议的可行性。

(这样,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活学活用知识,为生活服务,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也许学生的看法有些简单肤浅,但却大大缩短了学生与历史、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体现了人文主义和实践精神。最后一个问题的设置又为下节学习留下悬念。) ●板书设计: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西汉:张骞出使

丝绸之路

西域 西域督护

东汉:班超经营

●作业内容:做课堂练习 ●课后反思:

- 20 -

●第 十六 课时

●章节数及课题:第三单元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 能力目标:了解造纸的工序;分析地动仪的原理

情感目标:认识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主要知识点:

●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地动仪 ●教学难点:张衡的地动仪 ●所需实物教具: ●所需媒体设备:

●所需电子资料:ppt课件 ●教学内容步骤安排: 一、[导入] 提问:“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学生很快回答出:有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接着教师指出:“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出现在汉代。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往加强,这就成就了昌盛的秦汉文化。今天我们将学习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本课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时期在造纸、数学、天文学、医学方面领先世界的成就 。现在让我们一睹昌盛的秦汉文化的风采。”(演示板书) 二、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在自学基础上,完成下列表格)(ppt课件展示)

科技 造纸术 数学 天文 医学

人物 朝代 - 21 -

成就 影响 引导学生对照课本巩固记忆。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一)分组讨论(阅读课本导入框和正文3段),思考: 1.纸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有哪些?

2.以上这些书写材料各有什么缺点?这些缺点纸都能克服吗? 3.早期生产的纸有什么缺点? 4.蔡伦怎样改进了造纸术?

组织学生先同位交流,再指名全班共同订正,及时反馈、让学生巩固。

(二)看图学史(看本88页汉代造纸示意图)

5.简要描述造纸的过程。说说纸的广泛使用有什么意义?(小组内进行后教师点拨)

(三)发现探索,深入了解 出示如下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6.如果将地动仪放在北京博物馆,测量新疆南疆地区发生的地震,内布铜柱导向哪个方位?

7.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试分析地动仪的发明有何意义?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师:结合本课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整理一个答案再全班交流。

1.纸广泛用于人类生活得各个领域,你能说说有哪些方面吗? 2.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人们提倡用“再生纸”又有何重要意义?

3.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借助网络传播成为必然,请对纸张用途的前景作一番预测。 四、教师点拨,知识整合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小组之间互相说说有哪些发明创造、发明人是谁、他(它)们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地位,我们应学习他们的什么品质。

●板书设计: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Ppt课件展示

●作业内容:

1.以下关于造纸术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西汉前期就已经出现了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D.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 22 -

2.下列历史人物中,对人类文化的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

A.张衡 B.蔡伦 C.张仲景 D.司马迁

●课后反思:

- 23 -

●第 十七 课时

●章节数及课题:第三单元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佛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道教的兴起;佛教与道教广泛传播的原因;王充与《论衡》。 能力方面:通过分析佛教和道教对我们周围事物影响的实例,说明佛教和道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理解宗教迷信的危害,培养辨别是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面:通过对王充的著作《论衡》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学习他积极战斗的精神。

●主要知识点: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佛教的传入和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难点:宗教的本质和影响 ●所需实物教具: ●所需媒体设备:

●所需电子资料:ppt课件 ●教学内容步骤安排:

[导入] 提问:秦汉时期有哪些科技成就?总结,引入思想、宗教。 一、佛教的传入(课件展示)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创立于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牟尼。其教义主要有人生是苦难;要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入极乐世界。西汉末,佛教经中亚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传入我国后,分内传佛教、藏传佛教。

佛教传入我国后,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一些贵族供奉佛像,建造寺庙,有人还翻译佛经。佛教之所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是因为它要求人们忍受现世的一切苦难,而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来世的幸福,从而起到麻痹人民斗志的作用。正是在封建统治者的支持之下,东汉末年,佛教在我国逐渐流传起来。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总是利用宗教来麻痹人民,以使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相信\"神灵\"的力量,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和天国,从而放弃为争取现实幸福的斗争,而安于被奴役的命运。 二、道教的出现

道教,由道家思想和民间神仙方术发展而来,它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得道成仙,道教迎合了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也符合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需要,道教的影响:如建筑(道观)、医药(炼丹、

- 24 -

火药)、武术(武当派)、气功等。 三、王充与《论衡》

联系前面曾经涉及的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荀子(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王充,东汉人,著《论衡》,提出无神论,即唯物主义思想。

当时的社会环境是迷信思想盛行,分析其原因主要有科技落后,统治者利用封建迷信麻痹人民,在这种社会氛围下能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违世之说就显得更为可贵。 [小结] 思想和宗教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今天社会上还有一些迷信思想的残余,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一些事物。

四、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西汉人,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著作《史记》。其体裁纪传体,纪指皇帝的传记,传指将相和名人的传记。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二三千年的历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让学生阅读书上内容,然后进行总结。)司马迁编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要深人探究司马迁著《史记》成功的原因。

在史书体例中,最常见的是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它们的特点是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纪事本末体以记事为中心。注意区分通史和断代史。

五、秦兵马俑

秦汉时期艺术成就中的雕塑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代表。

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以下的内容:第一,秦陵兵马俑的发掘;第二,秦陵兵马俑的壮观和宏大;第三,秦陵兵马俑的价值和发现意义。秦始皇陵位置:陕西省临潼县;规模:大(骑、步兵俑7000多件,陶马600余匹,战车100多辆)

●板书设计: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课件展示

●作业内容:做课堂练习 ●课后反思:

- 2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