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文化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认识活动,是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领悟文化的内涵和接受文化的熏陶,并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一种追求文化的情感(英国学者泰勒)。
跨文化意识主要是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培养文化意识,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吸收各界文化优秀成果的意识,促进学生自觉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1.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谈到中西文化差异,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种活动,时间由邀请方确定,被邀请者视收到邀请为一种荣幸, 一般都会按时赴约。 而在美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些活动被视为占用别人的时间,需要双方协商有关的时间。因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风俗传统。在美国收到别人的礼物应当面打开表示对别人的礼貌、尊重,而在中国当面打开礼物是不礼貌的行为。所有这些说明了,在日常学习中,要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2.理解英语文化背景有助于阅读。
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文化背景知识。实践表明,阅读英语作品有困难主要是因为文化意识的缺乏。这一点许多英语学习者深有体会。因为英语作品的作者对文章的背景文化一般都比较熟悉,材料中词语的运用以及文章意义的表达都自然得体,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但是读者不一定了解这些文化背景,这就容易出现读者认识每一个单词却不能理解文章意义的情况。 3.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的介绍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感受异国风情。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策略与途径 1.课堂内的文化渗透。
(1)课堂用语的使用要讲究技巧,让学生多接触英语及领会其内涵。
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多使用英语,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作为一节课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要尽量用,而且要用得得当、用得巧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会到英语在它特定背景中的丰富内涵。
(2)挖掘新教材内容,渗透相关文化知识。
英美文化渗透在新教材的每个章节中,对新教材的内容有必要进行挖掘和延伸。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采取相应的方式。 2.课堂外的文化渗透。
有效利用课堂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仅仅凭每天课堂的45分钟,要让学生真正地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也是勉为其难的,所以教师也可以在课外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来帮助学生吸收和体验外国文化。高科技的发展、英特网的诞生、便捷的信息交换,给我们学习外语提供了多种渠道和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通过看一些体现外国文化的电影、电视、录像,听一些当地简易的英语新闻,读一些体现英语文化的简易读本,让学生跟英语的使用零距离接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耳濡目染,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还可以组织英语剧社、英语角等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形式的语言环境。 四、加强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中学英语新课标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靠单纯灌输语法知识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就能有效开展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文化知识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文化具有民族性、独特性,是变化的。离开英语文化,要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英语是不可能的。因而,英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学习运用外语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2]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