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闻学概论

2023-01-21 来源:客趣旅游网
新闻学概论

绪论 一、新闻学

1 定义:新闻学是指研究人类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的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新闻学以新闻和它的载体---由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新闻媒体所组成的新闻事业为研究对象,研究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新闻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学是指新闻学这个独立学科的完整的知识体制,包括历史新闻学、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等;狭义新闻学专指理论新闻学,即通常说的新闻理论

2.内容: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 3.历史:

1)新闻学从18世纪开始,到19世纪末初步形成。在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闻学逐渐融入到大众传播学。

2)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徐宝璜《新闻学大纲》(1922年出版)、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年出版)、和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年出版),这三本著作构筑了我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结合中新史的丰富论点地位)

二世界各国的新闻学主导理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干涉,报刊只对法律和社会负责,政府唯一的职责是保护新闻自由;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利;“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要义是让人民群众,让各党派都利用报刊充分的,自由的表达各自的意见;对事实的信念。(四大新闻学概论)

2.社会责任论: 3.发展新闻学:

4.党报理论:新闻媒介是当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第一章新闻活动

1.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2.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相关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其特点包括:大众传播是专业化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传播对象时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或内部传播活动;大众传播也有反馈机制,但这种反馈一般是之后的,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

2.群体传播:是指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传播互动机制。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这个过程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其特点包括:信息传播在小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是一种双向性的直接传播;群体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群体意识越强,群体的凝聚力就越强,越有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在群体交流中形成的一致性意见会产生一种群体倾向,这种群体压力能够改变群体中个别人

的不同意见,从而形成分众行为;群体中的“舆论领袖”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具有导向作用,往往是开展健康传播的切入点。社交网络(人际传播)。

3.公共传播:是指政府,企业及其他各类组织,通过各种方式与公众进行信息传输和意见交流的过程。公共传播是信息在当代社会的一种传递方式,包括新闻传播和舆论传播,也包括多媒体视频音频和网络媒体等最新传播形式。公共传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人际层面的公共传播,如政府部门的相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专家与公众进行的面对面交流;群体层面的公共传播,如座谈会;组织层面的公共传

播,如在公司或组织内传递信息;大众层面的公共传播,如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在公共传播中,新闻或信息发布机制和新闻发言人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人际传播:新闻社交化 第二章新闻

一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新闻报道迅速及时的要求 二两种新闻定义:新闻史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史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三新闻本源来源:新闻本源是事实,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交代新闻来源的目的:让受众了解新闻的权威性,可靠程度;解释提供或发布新闻的意图新闻来源的三大途径:记者采访;记者现场亲眼目睹;查阅有关资料和信函

四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是指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即who what when where why

五新闻类别

新闻内容:政法新闻,经济行文,文教卫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

新闻发生地: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 新闻时间性: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 新闻与读者关系:硬新闻软新闻

1)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改变,政局变化,市场行情,疾病流行,重大灾难事故等。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硬新闻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同时还要求报道竟可能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严肃的高级报纸(在中国以党报为代表)以刊登硬新闻为主。注意简化第一句话最重要(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实效性2)软新闻:是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或作为人们

茶余饭后的谈资。软新闻的发生往往没哟明确的事件界限,多属延缓性新闻;软新闻的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不过软新闻很讲究写作技巧,需要写出情趣。大众通俗报纸(在中国以晚报、都市报为代表)有更多的软新闻。

第三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一新闻与信息

1.信息:新闻学里,信息之能够消除受传者随机不确定的东西 2.信息的客观性报道:

1)客观报道:即用事实说话。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就是用新鲜的事实来说理。客观报道实际上是一种宣传方法,是以客观的外表掩饰主观的宣传动机

2)客观性报道:要求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记者应超然与所报道的事情之外;记者

不应该对事实发表评论

3)客观性报道的操作方法:完整报道,西方新闻学称“多维的背景材料”,即要把构成该事件的主要事实和盘托出,给读者留下完整印象,不能有意隐瞒某些材料;平衡报道,当社会上对某一事件有多种不同意见时,或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时,报道应让各种见解有同等的表达机会,不能在版面上(篇幅,播出时间)偏袒一方;采用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运用引语;避免记者直接发表意见。信息消除不确定性

二新闻与宣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1,宣传定义: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2.宣传和新闻

1)联系:宣传与新闻一样都是一种普遍的射虎现象,都是从人类一诞生就开始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了利用新闻来进行宣传,这在中国的新闻媒介运用得尤为普遍,两者联系尤为密切。

2)区别:a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宣传者自身的需要,新

闻的出发点是受众的需要;b归宿点不同:宣传的最终目的是要有人们去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新闻发布者发布新闻,除了以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去判断,做出决策;c 传播方式不同宣传常常要重复,往往用同一种形式或不同形式向人们重复宣传一种观念;信息总是包含着新的原先人们不知道的东西,一条信息的传播从来都是一次性的;d 传播的要求不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同意;信息沟通要求定量准去,具体要求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即时,准确

3)影响宣传效益的因素:宣传者;宣传对象;宣传内容;宣传场合;宣传时机,宣传动机,宣传方法

出过论述题:通过案例分析区别往外宣靠拢 三新闻与舆论 1.舆论

1)定义: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2)基本要素:

主体:公众;客体:某个特定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本体:人们大致相同的意见或态度总和;载体:公开的传播活动

3)社会功能:舆论的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既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它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

2.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新闻媒体功能

1)新闻媒介反映并代表舆论: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实际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双重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常常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2)引发舆论: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新闻媒介报道外界信息是经过仔细筛选和过滤的,并采用种种手段把媒介认为重要的新闻记忆凸显,使之成为公众焦点,甚至引发公众舆论

3)引导舆论: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

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

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这是新闻媒介通过报道中隐含的意见倾向,或者通过直接的评论,表达观点立场,引导舆论。

新闻媒介与舆论紧密相关,它反映,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这就提醒我们,在认识舆论强大社会功能的同时更要明确新闻媒介在其间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导向作用。要善于正确利用这种作用,为营造良好健康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公众舆论的积极正面的作用奠定基础。

现在的意见领袖与过去的区别:中在意见而非领袖 相关名词解释总结:

舆论导向:又称舆论引导,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是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舆论导向包含三方面内容: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

第四章新闻事业的产生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

口头新闻(中国茶馆,西方咖啡馆--新闻市场);信号媒介(烽火台,敲锣报警等);书信新闻;印刷媒介(邸报);其他(露布,牌报旗报,悬书,揭帖)

二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三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产生

1.报纸:16-18世纪报纸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手抄新闻的出现和盛行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威尼斯 2)第二阶段:新闻书的出现

3)第三阶段:周刊(周报),日报的兴起

A 1609年德国奥格斯堡《德国观察周刊》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周刊

B 1663年德国莱比锡《莱比锡新闻》世界上最早日报

C 1665 11.16 英国《牛津公报》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单页两面印刷

D 1702 伦敦《英国每日新闻》按日出版,四开纸,两面印刷,成为现代日报始祖

2. 广播:

1906年范斯顿马萨诸塞州广播诞生

1920.8.31 美国底特律8MK实验电台广播了世界上第一条广播新闻

1920 10.27 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具有合法经营权的第一家电台 1923年初美国记者奥斯汀在上海外滩开设“中国无线电公司”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

1940年12.30 延安的新华广播电台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

3 电视

1930年,BBC和贝尔德试验成功了有声的电视图像及其传送 1936年11.2 BBC 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电视发射台

1940年美国无线电公司首先试制成功彩色电视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首先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

1958年5.1 北京电视台成立不久改为中央电视台1973年开办彩色电视节目

4. 新媒体:以互联网为依据的融合媒体 四近代汉字报纸产生

1 邸报:又名进奏院状报,朝报,邸状,邸吏状等,是指在政府中枢部门同意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主要以皇帝圣谕,朝廷公布的法令,大臣奏折为主要内容;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

2 近代中文报纸产生 第五章互联网与新媒体 一互联网与新媒体

1 互联网

1)含义:是指将若干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王阔操纵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播的计算机系统。

2)发展:雏形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与1968年启动的阿帕网;第一个分水岭198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建立了基于TCP/I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NSFNET;第二个分水岭1990年6月阿帕网被NSFNET取代,后者成为internet主干网;商业化:1995年4月30日NSFNET宣布停止运作,美国政府制定太平洋贝尔公司,美国科技公司和斯普林特三家企业替代它,标志互联网彻底商业化。

2 新媒体

1)特点:即时性(Web2.0 UGC用户生成内容);海量;互动;个人化;融合;细化

2)代表:电脑,手机,手机报(2004年7.18 《中国妇女报手机报》开通中国第一家手机报);iPAD;

3)其他传播形式

A 博客:是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用户以张贴文章的形式,发表自己的心得和思想,并与他人互动交流的综合性平台

最早1994.1 中国内地博客始于2002年8月,方兴东的个人网站“博客中国”创办

1998年美国人马特德拉吉在自己博客上披露了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特的绯闻,一炮走红

B 微博: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是基于web2.0平台的一种可以发布及时消息的系统。微博可以使用户通过网页,手机,M软件(如QQ,MSN)和API等方式发送图片和文字信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显示

与博客不同的是,微博发布信息受到字数限制,最多不能超过140个字

特点:短小精悍,信息量密集,契合人们快节奏生活准入门槛低,

实现话语权平民化

微博概念最早出现与2006年美国人埃文威廉姆斯率先推出了推特(twitter)服务---一个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和即时通讯为一体的交流平台;国内第一家微博网站是与2007年5月成立的饭否网;微博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尤其深刻得影响了互联网舆论的深度和广度,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

微信:

C 论坛:是一种交互性强,内容丰富而即时的Internet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并发布信息,进行讨论和聊天

世界上第一个论坛是1984年的the well 由brand 和brilliant创办;中国论坛最早建设者是网易,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

D 新闻网站:我国传统媒体上网始于1995年,《神州学人》和《中国贸易报》成为中国国内最早上网的杂志和报纸

3.中国互联网现状:用户规模快速扩大,域名总数增长迅速;网络应用种类繁多;盈利模式逐渐多元化,商业化态势日趋深入:广告在营业收入比例降低,网络游戏和移动增值业务比重加大,付费服务成为新的盈利渠道

4.互联网发展趋势:移动终端,大数据,云储存 二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 1.老媒体:报纸广播电视

新媒体: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门户网站视频网站 舆论新特点:

自发性;突发性;鲜明的指向性;诉求明确直接;故事情节戏剧性传播符号娱乐化;网上网下开始频繁互动,发生几率上升

2.互联网三大公害:谣言泛滥;侵犯隐私;群体极化 三争夺传播主导权--新传播革命的新课题 1 公众设置议程; 2.多种信息解读; 3 舆论导向新力量

1)新意见领袖:新意见领袖相对于旧意见领袖而言,是一个新群体,其力量源自背后数以万计的忠实粉丝群。忠实粉丝群赋予新意见领袖强大的社会动员力。他们引领新的消费浪潮,倡导公益活动,最让新意见领袖大显身手的领域是网络舆论,新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上引发,引导,引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力。

2)各种社会思潮

四互联网与新媒体早就传媒新业态

1.传播结构上变化:实体上,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是新兴的传播--接收终端;内容上,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既有其独特的传播内容,但也并非完全独立。

2.传播理念上转变

报业:回归精英;电视:主导娱乐;广播:受众细分 3.业务操作上调整

信息数字化;新闻采编流程转变(全能记者);媒介产品融合 4 媒介产值链重组 相关名词解释:

1.三网融合:又称三网合一,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表现为技术上趋同一致,在网络层面上实现互联互通,在业务层面上相互渗透和交叉,在应用层面上使用同一的通信协议。其目的是通过优化现有的网络配置,综合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采用全十字花链接,宽带数据交换运输、高度集成业务、简化终端接入、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等方式改造多媒体信息网络,向用户提供视频,数据,语音等多媒体信息服务

2.IPTV 网络电视(interact protocol TV)是指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或计算机)作为主要终端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通过互联网络协议(IP)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的一种崭新技术。IPTV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交互功能,因此也被称为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 的实现形式主要是:通过上网的个人电脑;通过网络机顶盒+普通电视机。国内IPTV 发展也远未成熟,商业模式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第六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网信办,发展新闻学) 1.新闻媒介所有制:

1)私营媒介:完全由私人独资或集股兴办(股份制)(门户网站新浪澎湃)

特点:董事会未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构;依托财团;以营利为目的;广告收入为主要来源;迎合受众;监督政府有一定力度

2)公营媒介:通过国际理发而建立,受政府保护。以英国广播公司,日本放送协会和德国广播联盟为代表(nhk,bbc)

特点: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半官方机构;以视听收费为主要来源;强调对公众负责;基本不播商业广告

3)国营媒介: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国家

特点:完全信赖政府;政府的宣传机构;节目严肃呆板(中国和西方媒体处理的方式不同)

2.通讯社:报纸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出现,是适应各种报纸的共同需要而产生的,可以用来补充各报通讯网不足。通讯社不直接向社会大众发布新闻,它仅仅向各新闻单位提供新闻稿,经各新闻单位采用后公之于世。(新华社,中新社)

最早通讯社:法新社(第一个),哈瓦斯创办于1835年;1850年德国人路透创办路透社;美联社1848年,前身港口新闻社

我国新华社:江西瑞金的红色中华报社 3.报纸的新闻文体(中国新闻奖) 新闻:消息通讯

言论:新闻评论,时评,政论

杂交品种:新闻特写,新闻述评,调查报告,深度报道,杂文 西方分法:(普利策奖)

纯新闻(straight news report) 解释性报道(interpretive report)

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又称:揭丑报道 特稿(feature) 4新闻教育事业

世界:1908年开办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1912年哥大新闻学院 我国新闻教育始于1918年,北大成立新闻研究会旨在”灌输新闻知识、培养新闻人才“

第七章新闻媒介的性质

1.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共性即新闻媒介的一般性质,是指包括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各个阶级,各种类型的所有新闻媒介的共同特点。具体表现在:新闻媒介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机构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同属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它仅仅是舆论机构,没有立法、司法、行政机构那样的强制性和指挥权;新闻媒介作为以传播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和其他传播意识形态机构,载体有一定区别。

2.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是指新闻媒介作为反映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既从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又属于信息(娱乐)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不但是一支强大的精神上、道义上的力量,而且还是一支强大的经济力量。新闻媒体不但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其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进而形成新闻事业具有双重属性的认识,即新闻事业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适应。“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上述双重属性在当前我国新闻事业中的外在表现形式。

3.《羊城晚报》是新中国成立后办起的第一章大型综合性晚报1957年10.1创刊

4 便士报:又称美分报,是指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廉价报纸,因购买报纸只需要1便士,所以称为便士报。世界上第一份便士报是美国的《纽约太阳报》主要特点是廉价大众广告传媒

5.全党办报:是指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实行的号召党组织和党员参加党报工作的方针和优良办报传统。1944年由《解放日报》上的社论中首次提出,后毛泽东系统阐述了全党办报思想。内容包括:党报是党的耳目,喉舌,党组织要领导和指导党报的工作,要善于使用党报指导各地的工作;党组织和党员要关心党报,要阅读党报,要为党报

写文章;党组织和党员负有推销党报,扩大党报发行量的责任;每个单位都要办墙报,增加报纸数量。

第八章新闻事业的功能和效果 第九章大众传媒与社会 1.当代中国传媒业新的生态环境

1)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时代,传媒尤其号称第四媒体的互联网扮演着关键角色。因为,“全球化的基础就是信息”。在全球化时代从事信息传播,需要有国际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区域,甚至仅仅局限在中国。在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最基本问题就是话语权的争夺2)高风险社会

3)多元社会

2.新闻传媒的公共性:新闻传媒的公共性是指新闻媒介面向社会公众进行信息传播,是社会的舆论公器,具有塑造公众舆论的作用。作为传播社会信息的公共机构,新闻媒介必须尽力反映公众的态度与立场,必须维护公众利益

3.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亲和力释放出来的对世界无形形象力。软实力一词是相对于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而言的,其核心的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1990年首次提出,他认为,冷战以后,作为劝说,吸引力和同化力的文化力量在国际政治中越来越重要,“软实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媒业处于“软实力”的核心地位。传媒业对于塑造国家形象作用巨大,而面对重大突发性事件,传媒业争取国际舆论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

第十章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

1.新闻自由:是指新闻传播领域内实施的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包括新闻采访自由、传递自由、报道自由和收受的自由、报纸的出版自由,广播电视的播放自由、发表新闻评论及开展批评的自由。新闻自由这个口号,是1644年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一文中提出的,1978年在与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

后证实列入宪法条款。资产阶级曾利用它作为反对封建文化专制主义,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武器;无产阶级也借此宣传自己的主张,打破统治阶级对社会舆论和精神交往的垄断。新闻自由推动了近代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

2.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历程

1)第一时期:16-17世纪封建王朝采取高压政策妄图扼杀出版自由

星法院法令:英国都铎王朝与1586年颁布的禁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有搜查、扣押、没收非法出版物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利。该法一直持续到1641年,是英国新兴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最大桎梏,也是欧洲各国王朝上百年出版禁令的范本

2)第二时期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法国大革命时期(1789-1794)《杜歇老爹报》《铁嘴报》鼓吹推翻僧侣和贵族统治

第三时期17--19世纪反对资产阶级政府控制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宣布“国王不得干涉人民的言论自由” 美国1791年12月通过宪法修正案第一条:思想与意见的自由交换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

因此,每一个公民享有言论,著作和出版的自由 德国魏玛共和国

各国政府先后采取的扼杀出版自由的方法:出版物事先审查制;制定煽动法,诽谤法扼制出版物;征收印花税,实行津贴制

3.我国新闻自由权:1982年《宪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新闻法规

1)对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司法控制,行政控制,资本控制,媒体自律

2)两条基本法理:明显和即可危险;定义平衡标准

3)防止滥用新闻法规:国家安全法,新闻诽谤,隐私权,保护青

少年法

第十一章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 1.当今世界主要的媒体运行模式

1)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题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制 以赢利作为最终目标;以收视率作为节目制作、播出的直接目标;以迎合受众为节目策划的基本原则;垄断竞争是美国整个广播电视业运作的基本模式

美国三大广播公司:CBS ABC NBC

2)以西欧各国为代表的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

公私兼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主要在西欧和日本;欧洲各国允许甚至鼓励私营电视台的创办,同时继续保留,保护公营台原因:政治上防止极少数人或少数集团垄断,控制全国舆论,保护民主制度。经济上公私并存,相互竞争,从不同渠道获取收益,防止恶性竞争。文化上保护本民族文化传统。

3)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机制

电视台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即党和政府的喉舌;电视台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责;电视台的经费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都有政府拨款

不同的运行模式决定新闻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 第十二章传媒业经营

1.核心竞争力:是指一家传媒超越其他对手的强项,这个强项是一家传媒能够占得市场先机,或稳固地占据市场相当份额。即一家媒体的绝活,是他人难以超越的独家武器。在当今传媒市场上,凡是能长久不衰的,都因其具有核心竞争力

2 媒介公信力:是指公众对于一家媒体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它是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它是媒体自身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也是媒体赢得受众信赖的能力。媒体公信力的高低,决定其舆论影响力的大小。媒体公信力是衡

量、批判其舆论影响力最重

要、最根本的标准之一。对于媒体而言,就是以其主体业务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保持独特优势的资源和能力

3.4C理论:于1990年由美国营销专家劳特鹏提出,即需求(consumer wants and needs)、成本(cost)、方便(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具体指消费者需求,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为消费者所提供的方便,与消费者沟通4C理论强调企业整个营销应以消费者为这新,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方向和营销策略,决定了广告的内容和形式

4 “三跨”经营:指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跨媒体即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不同媒体组件成一个集团公司;跨区域即跨国界,跨不同行政区划;跨行业及传媒业以外的资金,人才大批因今年传媒业,尤其是电讯,金融行业进入传媒业最为普遍。从去阿牛传媒业发展情况看,三跨是促使传媒业迅速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美国传媒业巨头维亚康姆(Viacom)就是典型

5 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忠实于客观实际的性质和程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衡量一切新闻价值的首要标准。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要求:细节准确真实;新闻报道事实和客观的事实总体要一致;揭示事物的本质

6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新闻价值要素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和价值尺度。西方新闻学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价值的试金石。新闻价值理论产生于西方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时期。中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是徐宝璜

7.新闻专业理念:是指新闻媒介必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新闻专业理念是为了确保新闻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有效功能的一种保障,也是新闻业赖以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立足的保障。它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