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裴文敬——管窥“透明的红萝卜”中阴暗感的成因及其令读者接受的技法
摘要:本文将沈从文和莫言的成名作反映的社会现实进行比较,说明前者极光明,后者感觉极阴暗都是文学的真实,又尝试归纳了后者的真实是如何让人信服的。关键词:莫言;透明的红萝卜;文学的真实如果沈从文不离世,1988年极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该奖。沈从文的“边城”和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是各自成名作,主人公都是老百姓家的孩子。从文学造诣上讲,两部小说都是登峰造极,难分伯仲。这既因各自高超的写作功力,又因各自家乡对他们深深的浸润。 但两篇作品所反应的社会现实却是两个极端。一个极美好极光明,一个感觉极丑陋极阴暗。前者的凄婉因天意,后者的悲惨却因人祸。解放前的边城和文革中的高密东北乡对我一个高中生来说都是遥远陌生的。 可同为中国百姓群体,怎么判若云泥?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造成的差距那么大吗?若不是,那两者反应的社会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呢? 我认为,以现实为标准,都没把实话说全。但是以文学的标准却都是非常真实的。 沈从文年少当兵,看尽人间黑暗。厌恶之情,反而促使他在文学创作中形成了追求生活真善美的艺术风格。边城就是他的桃花源。边城不仅是边远的城,也是远离他与之格格不入的庸俗化的现代都市文明的城;是他理想的,经过美化的城。 再来看莫言的黑孩,爱走神冥想,不会偷懒,不识好歹,对疼痛寒冷的感觉因习惯而迟钝,沉浸在自己对自然的感觉,始终没跟人有一句话的交流。若放在普通环境里。就仅是一名需要心理治疗的自闭患者。深度不够,不够独特,缺乏文学价值。就像萤火虫的光亮若耀眼需要黑暗。黑孩塑造的成功需要他的环境有恶劣阴暗的感觉。最精彩处,他一度把寻找透明的红萝卜,盯火时间长造成的一个错觉当成追求。因恶劣阴暗才合情,才震撼人心。阴暗的感觉起到令整件艺术品更完美,更夺目的作用。 边城里的真善美是人们向往的,乐于接受的。黑孩周遭阴暗的感觉浓重为什么读者又觉合情合理,真切感人呢?第一感情真挚。作家把自己年少时偷生产队萝卜被抓后造成的心灵创伤中全部的悲情渲染到黑孩身上,激发了读者的悲悯之心。第二极具生活气息的对白,文采斐然的描写牢牢抓住你眼和心,让你愿意相信。 此种精彩,书中俯拾皆是。第三环境选取得当。把时代放在可批判的文革中是很好的选择。刻划人物的同时,反映社会,相得益彰。人群是修闸临时凑成,因陌生众人会觉不相关,疏远冷漠。第四在具体描写中人物是立体的,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后娘一喝就醉,喝醉了他就要挨打,挨拧,挨咬。”可是又有“那时候他比现在当然还小,但比现在身上肉 多,那时候父亲还没去关东,后娘也不喝酒。”虐待在酒后,男人消失前并不喝酒。后娘的坏就有缘由了。 黑孩食指指甲盖伤成好几半,菊子姑娘给包扎后,一贯冷漠的“女人们也都停下了手中的锤子,把湿漉漉的目光投过来,石堆旁一时很静……女人们脸上都出现一种荒凉的表情,好象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待了好长一会儿,她们才如梦初醒,重新砸起石子来,锤声寥落单调,透出了一股无可奈何的情绪。…… 女人们很快又忘了他,“嗄嗄咕咕”地说笑起来。”将一群一直冷漠的人无用的同情写得栩栩如生了 第五层层铺垫,事前伏笔是让人信服的又一原因。 黑孩拿热钢钻这匪夷所思的事也相信是因前文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铺垫:“笤帚打在他屁股上,不痛……好象在很远的地方有人用棍子抽一麻袋棉花。”“黑孩正和沙地上一棵老蒺藜作战,他用脚指头把一个个六个尖或是八个尖的蒺藜撕下来,用脚掌去捻。他的脚象螺马的硬蹄一样,蒺藜尖一根根断了,蒺藜一个个碎了。” 俩铁匠为淬火水温的传授引起的纠葛写得很残酷。但也很真,伏笔在小石匠小铁匠第一次争吵时,老铁匠吓退了小石匠,小石匠看到老铁匠小臂上深紫的伤疤,像一只古怪的眼睛盯着自己。后来老铁匠坚决烫伤强试水温的小铁匠手臂,也是先有车后有辙呀。 第六善良同情被掩盖、不起作用、起反作用,让文章显得阴暗浓重。开头队长的骂骂咧咧掩盖了让黑孩做的是可以偷懒的活儿。结尾写他如何被剥去衣服,却没交待黑孩那崭新帆布大褂子怎么来的。看地“老头子看着这个一丝不挂的男孩,抽抽答答地哭起来。”除了让读者绝望,对黑孩毫无用处。详写了菊子待黑孩的关心。但这种关心不能突破黑孩最终的信任,热度不能持久,起了反作用,引起黑孩对小石匠原始的恶毒的嫉妒。以致在对打中反帮小铁匠,间接导致了菊子一眼失明,彻底失去了对他最好的两个人的关心。黑孩的生活更加阴暗了。 两篇小说一个是牧歌,一个是哭诉;一个画的是桃源的艳阳天,一个画的是寒夜的萤火虫;一个是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个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用不同的视角和色调选取了不同的内容。我觉得现实是花,作家是蜜蜂,作品是蜜。蜜有花的味道而已。作家选取,虚拟的材料都要服务于作品的整体基调,而不必面面俱到的表现现实。就如莫言没去写黑孩的大褂子是怎么来的。如果见了文中阴暗的感觉浓重,就认为当时整个农村暗无天日,甚至认为是作家在丑化中国,那就是读者失之偏颇。 两篇小说都有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有启迪人情感的深化。都是卓然独特,不落俗套的。(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
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