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送自己一份满意的新年礼物吧! 一、书写。(10%)
1.本卷要求书写端正,卷面整洁。5%
2.请将下面句子抄写在方格里,书写工整、行款整齐。5%
生活已张开臂膀迎向我,我已做好准备,准备开创明天的美好生活。 生 活 已 张 开 臂 膀 迎 向 我 ,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二、基础积累。(35%) 3.读拼音,写汉字。4%
yí yí jié ji é
挪( ) 怀( ) ( )然不同 张灯( )彩 4.根据语境和拼音,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语。6%
“向前走”是一种生命cháng tài( ),走过suì yuè( )的四季,我们一路向前走;穿过历史的chén yān( ),我们的民族向前走。总有一种力量jī lì( )我们向前走。“走”不仅强调jiǎo tà shí dì( ),也蕴含沉甸甸的zé rèn( )和力量。 5.根据要求,完成练习。12%
(1)“通过提练,我们发现了隐藏在这种植物体内独有的元素。”句中错字为( ),改为( )。
(2)“名胜古迹”一词中“胜”可以解释为( )。
(3)“粗糙”的反义词是( ),“追根求源”的近义词是( )。
(4)居里夫人的美丽( )在于容貌,( )在于心灵和人格。(填写关联词语) (5)“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6)《灯光》由现在的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这种写作方法称为( )。
(7)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我们阅读过他的作品《 》。 (8)“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 )的语气;“曰:非然也”应该读出( )的语气。
6.按课文内容填空。13%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 )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 )里,没有声音,也没有( )。
(2)《为人民服务》是( )于1944年9月8日在( )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提出了:我们这个队伍( )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 )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通国”可解释为( )。“孰为汝多知乎”中的“孰”可解释为( )。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唐朝伟大诗人( )。“白日放歌( ),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一词在诗中指( )。这句诗具体表现了诗人( )的心情。 三、阅读理解。(25%)
(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7.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先提出自己的观点: ; 然后用 、 和 三个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结构完整。4% 8.读句子,回答问题。6%
(1)文中加点的“差不多”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
(2)“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一俗语,形象表达了 的精神。2% (3)“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语按收获由 排列,让我们感受到平常的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2%
(二)奇妙的经历
在一个古塔高处,有一个工场,是一个陶艺工场,放满了一桶一桶彩色的釉(yòu)、辘轳(lù lu)和窑(yáo ),当然还有陶土。窗边放着一个大木桶,有一个重重的盖子,陶土就放在里面。深深地藏在桶子的底部,有一团最老的陶土压在角落。他已经不记得上一次是什么时候被触摸,因为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每天,重重的盖子都会被掀开,许多手会伸进来,快速地挖走一袋或一团陶土。小陶土会听到人们忙碌工作时愉快的声音。
“什么时候才轮到我呢?”他想知道。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陶土在木桶的黑暗中,失去了希望。有一天,一群小孩子跟着他们的老师来到工场。许许多多小手伸进桶子里。小陶土是最后一块被选中的,他总算出来了!“这是我的大好机会!”他在光线中眯着眼睛想。
有个男孩把他放在辘轳上,用最快的速度转动。“好好玩啊!”小陶土想。辘轳一边转,男孩一边试着把陶土拉起来。小陶土觉得很兴奋,因为自己将要变成一样东西!男孩试着做一个碗,可是后来放弃了,把陶土拍成一个圆圆的球。
“清洁时间到了。”老师说。工场里充满孩子擦拭清洗的声音,到处都是湿乎乎的。男孩把陶土丢在窗边,急忙跑到朋友那里。过了一会儿,工场空荡荡的,房间既安静又黑暗。小陶土非常恐惧,他不只想念湿润的木桶,他也知道自己有危险。“完了!完了!”他想。“我只能待在这里干掉,直到变得像石头一样硬。”
他坐在窗边,窗子开着,他不能动弹,觉得身上的水分在一点一点流失。既是
阳光曝晒,又是晚风吹拂,他快要变得像石头一样硬了。他硬到几乎没办法思考,只知道自己满是绝望。然而,在小陶土的深处,还剩下一小滴水分,小陶土不愿让它流失。
“下雨吧。”他想。 “来点水吧。”他叹息。
“求求你。”干渴绝望的他最后挤出了这句话。
一片浮云同情小陶土的遭遇,奇妙的事就发生了:豆大的雨点,打进开着的窗子,落在小陶土身上。雨下了一整夜,到了早上,小陶土已经变得像以前一样柔软。
有声音传进工场里。
“糟糕!不好了。”有个女人说。她是常常来这个工场的陶匠。
“有人把窗子开了整个周末!我们要好好清理烂摊子了。我去找抹布,你先拿些陶土做做。”她对女儿说。
小女孩看到窗边的小陶土。
“看起来这小陶土最合适不过。”她说。
很快的,她就把陶土搓揉成各种好看的形状。对小陶土来说,小女孩手指头带来的感觉舒服极了。
小女孩一边做一边想,有目标地动手搓揉。小陶土感觉被揉成一个圆圆的、中空的形状。又捏了几下,他就有了手把。
“妈妈,妈妈!”孩子喊,“我做了一个杯子!”
“太棒了!”她的妈妈说,“把他放在架子上,他会被放进窑里烧。然后,你可以上你喜欢颜色的釉料。”
没多久,小杯子就可以去新家了。现在,他住在厨房的架子上,在其他杯子、碟子和马克杯旁边。他们都很不一样,有些真的很漂亮。
“吃早餐啦!”妈妈叫道,同时把新杯子放在桌上,倒满热巧克力。
小女孩轻轻地拿起他,他多么喜欢自己圆润线条的新造型。他是多么称职啊! 小杯子得意地坐起来,他说:“终于——我成为一样东西了。” 9.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2% ( )雨水使陶土湿润和柔软。 ( )女孩将陶土做成一个杯子。 ( )陶土在木桶里。
( )男孩试着用陶土做成一个碗。 ( )陶土快要干硬了。
10.故事开始时,小陶土有什么愿望?2%
11.为什么小陶土后来能从木桶里出来?( )1%
A.其他陶土全被用光了。 B.他在其他的陶土上面。 C.男孩特别喜欢小陶土,所以选了他。 D.老师叫男孩使用那一团陶土。 12.男孩离开陶艺工场后,小陶土的心情如何?( )1% A.满意 B.害怕 C.生气 D.得意
13.小陶土在窗边躺了很久后,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情?对小陶土来说,为什么这件事那么奇妙?4%
14.以下哪一句话告诉你,小女孩知道她想做出什么?( )1%
A.“小女孩手指头带来的感觉舒服极了。” B.“小女孩看到窗边的小陶土。” C.“小女孩轻轻地拿起他。” D.“她有目标地动手搓揉。” 15.故事的作者把小陶土当作一个人来写。作者这样做,是要让你想象什么?( )1% A.雨中的感觉。 B.小陶土的感觉。 C.捏陶土的感觉。 D.制造一样东西的感觉。 16.你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3%
四、习作表达。(30%) 17.题目:小事不小
提示:小事往往包含着智慧、道理;小事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真可谓“小事不小”。你在生活中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小事,请选择其中的一件写一篇作文,表达真情实感。
轻轻提醒你:(1)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文章不少于400字。 ........
参考答案
二、3.移 疑 截 结 4.常态 岁月 尘烟 激励 脚踏实地 责任 5.(1)练炼 (2)优美的景物或境界 (3)光滑 追根问底 (4)不仅 而且(5)列数字 (6)倒叙 (7)《汤姆·索亚历险记》 (8)疑问 肯定 6.(1)溜 大海 影子 (2)毛泽东 张思德 完全 彻底 (3)全国 谁 (4)杜甫 须纵酒 春天的景物 听到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
三、(一)7.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洗澡水的漩涡 紫罗兰的变色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8.(1)不能。因为说明文要讲究准确性,“差不多”表示大多数成功者善于从细小事物中看出问题,去掉“差不多”就是所有成功者都如此,这样用词太绝对,不准确。 (2)锲而不舍、不断探索 (3)小到大
(二)9.4 5 1 2 3 10.小陶土的愿望是想从木桶里出来,成为一样东西。 11.A 12.B 13.这件奇妙的事是:豆大的雨点,打进开着的窗子,落在小陶土身上。因为这件事让快要干硬的小陶土变得像以前一样柔软。 14.D 15.B 1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才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要经得起考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