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年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0-11-27 来源:客趣旅游网
2022年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

A(有答案)

一、选择题

1、当一个管理者组织制订公司战略以寻求企业进一步发展时,他扮演的管理角色是明茨伯格所说的( )。

A.领导者 B.发言人C.企业家D.混乱驾驭者

2、( )是第一个将管理定义为一组普遍适用的职能的人,他认为管理是人类所从事的一种共同活动。

A.明茨伯格B.法约尔C.德鲁克D.韦伯

3、某电器公司决定采取收购方式进入家用空调产业,以分散经营风险,从战略层次或类型的角度看,该战略属于( )。

A.公司层战略 B.事业层战略 C.职能层战略 D.技术运作层战略 4、“奖金”在双因素理论中称为( )。

A.保健因素B.激励因素C.满意因素D.不满意因素

5、在20世纪30年代,确信管理者的工作是激励雇员做出更多努力,并首先提出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观点的学者是( )。 A.亨利·法约尔 B.马克斯·韦伯 C.切斯特·巴纳德 D.埃尔顿·梅奥

6、当态度之间以及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任何不协调或不一致时,我们称之为( )。 A.态度紊乱 B.认知失调C.知觉混乱D.晕轮效应

7、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组织”(organization)所共同具有的三个特性?( ) A.明确的目的或目标 B.精细的结构

C.文化 D.人员

8、企业选择产业中的一个或者一组细分市场,制定专门的战略向此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这是典型的( )。

A.增长型战略 B.别具一格战略 C.专一化战略 D.公司层战略

9、归因常常存在各种偏差。当管理者高估内部因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而低估外部因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时,管理( )。

A.表现出自我服务偏见 B.犯了基本归因错误 C.曲解了员工的控制点 D.犯了假设相似性的错误

10、如下选项中哪个不属于影响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A.组织的层次 B.权力的大小 C.环境的不确定性 D.未来投入的持续时间

二、名词解释

11、人际关系角色

12、有限理性决策

13、强文化

14、组织变革

15、路径—目标理论

16、工作专门化与部门化

17、差别化战略

18、跨职能团队

三、简答题

19、列举高效团队所具备的特征。

20、简述控制的必要性与控制过程。

21、创建一家成功的创业型企业意味着什么?成功的企业家又意味着什么?

22、组织对多样性有一个清晰的定义为什么重要?

23、系统方法和权变方法如何使得管理者更加胜任工作?

24、请解释对于知觉的理解如何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个体行为。请描述在评判他人时所采用的三种捷径。

四、辨析题

25、人力管理的第一步是人员招聘。

26、“毫无疑问,管理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你同意吗?为什么?

27、“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竞争优势的概念与其在营利性组织中同等重要。”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五、案例题

28、高绩效团队

某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钱文硕这几天心情想好却好不起来。钱经理所在的是一家合资的日用消费品生产制造企业,这家企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平均每年都有10%以上的销售增长。虽然近两年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由于公司在前几年打下了扎实的管理基础,公司仍能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

但最近钱经理越来越感到本部门的创新氛围大不如前。现在部门成员对本职工作都非常熟悉,工作完成情况较好,但就是感到他们都有一种不思进取的态度。另外,部门成员对待其他部门的态度看法也与以前不同,平时言谈中总是流露出不满的情绪,诸如某某部门的人员如何“没有理念”啊,“没有思路”啊,自满懈怠的情绪在部门成员间平时的交谈中表露无遗。郑胜甫感到一种可怕的东西在笼罩并渐渐吞噬着自己的这个团队。他觉得现在到了该好好想想本部门问题的时候了。

钱经理于五年前进入此公司并在生产管理部门担任部门负责人,生产管理部共有四位员工,他们是当时进入公司刚满一年的李文先生,田甜小姐,进入公司三年的郭林先生与吴晓敏小姐。

在进入此部门两星期后,经过观察,钱经理发现李文做事有条理,交给他做的事总能有计划地完成,但缺点是在工作中主动性不够;田甜天性活泼开朗,经常在工作中会提出一些新鲜点子,但是做事条理性欠缺,老是丢东落西的。郭林先生从公司刚成立就已在此部门工作,经验丰富,而且工作积极主动。吴晓敏与郭林同为公司资深员工,工作经验丰富,且人脉活络、人缘很好,在公司各个部门都有朋友。

在四年前公司ERP系统成功上线后,经过业务流程重组,钱文硕负责的生产管理部门主要包括以下这些工作职责:制作生产计划;制作产能计划;安排日常生产排程;制作采购计划;制作分销资源计划。

钱文硕利用业务流程重组的机会,将手下四位员工的工作职责进行了重新划分,经验丰富的郭林被安排负责制作生产计划与产能计划,同样经验丰富的吴晓敏负责制作分销资源计划。李文负责安排日常生产排程,田甜负责制作采购计划。

由于公司采用了目标管理工具,每个员工都要参与制定每个人各自的工作目标,所以大家都清楚知道个人及上级的工作目标,郑胜甫为生产管理部制定的目标是生产计划达成率为90%以上;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控制在4000万人民币以下;客户订单的交货期为5个工作天以下。

而此目标又分解到部门其他四位员工,如田甜负责采购计划,她的目标是原料库存在2500万人民币以下,缺料率在2%以下,主要原料缺料率为0%。由于每个人都有落实

到自身的具体数字目标,都可衡量,且ERP 系统保证了所有的数据都可随时提供,绩效反馈非常有效,公司的激励制度也得以有效实施。

公司各方都对这个部门的工作满意度较高。由于本部门工作完成情况要与其他部门的配合,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与人沟通才能完成,如要完成生产计划,不仅要与本部门生产排程、采购计划、分销计划充分沟通,还需要与市场部、财务部、研发部、技术部、工程部等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钱文硕在部门内一直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并积极提倡协同配合,使大家都明了每个人的工作都需要部门内其他人员的帮助才能完成。大家逐渐地形成了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开诚布公的氛围。钱文硕要求各成员将各自的具体工作细节写成流程,供部门内所有人员参考,相互学习后,部门内所有人都具备了单独完成各项工作的能力。

过去,在钱文硕的倡导下,部门中一直活跃着创新观念,如“鼓励提出不同意见”“不能提出改进意见,就不要反对别人的观点”“不提出改进意见,就完全按别人意见做”等等小口号都是他们总结出来的。

经过这几年的成长,生产管理部已成为一个工作绩效高、学习能力强、工作满意度高、内部凝聚力强的团队,部门内的成员都以在这个团队中工作为荣。然而,当前在这个团队中出现了诸如篇头提及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下一步钱经理该怎么办? 1.该公司这个团队过去之所以能够塑造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钱经理下一步该如何办?

六、论述题

29、论述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说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明茨伯格将管理者的角色分成三类:①人际关系角色,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②信息传递角色,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③决策制定角色,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题中,管理者制定公司战略以寻求企业进一步发展属于决策制定角色,其扮演的管理角色是企业家。 2、【答案】B

【解析】亨利·法约尔被称为过程管理之父,他第一个将管理定义为一组普遍适用的职能,他认为管理包括以下五大职能:①计划;②组织; ③指挥;④协调;⑤控制。 3、【答案】A

【解析】公司层战略决定了公司所开展的、应当开展的或希望开展的业务以及开展这些业务所要做的工作,它建立在组织的使命、目标和组织业务单元将发挥的作用的基础之上。题中,“电器公司决定进入家用空调产业”属于公司层战略。 4、【答案】A

【解析】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保健理论)认为,内在因素(激励因素)与工作满意度相关,而外在因素(保健因素)与工作不满意度相关。保健因素,指导致工作不满意的、与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有关的外部因素,包括:监督、公司政策、工资、工作条件、个人生活、地位以及工作保障等。 5、【答案】C

【解析】切斯特·巴纳德的观点主要包括:①实际的管理者将组织看做一个需要协调的社会系统;②确信管理者的工作是沟通和激励雇员做出更大的努力;③首先提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6、【答案】B

【解析】认知失调是指态度之间以及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的任何不协调或不一致。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任何形式的不一致都会令人感到不舒服,因此个体会努力减少这种不一致或不舒服。换句话说,个体寻求的是一种能把失调降到最低程度的稳定状态。 7、【答案】C

【解析】组织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的而对人员的精心安排,具有三个特性:①组织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最典型的是组织希望实现的目标。②每个组织都由人组成,由人来完成工作以实现组织的目标。③所有组织演化出一个精密的结构,使得组织成员能够完成工作。该结构可能是开放和灵活的,没有具体的工作职责或不需严格遵循特定工作安排。 8、【答案】C

【解析】专一化战略是指在狭窄的细分市场上寻求成本领先优势(成本专一化)或差别化优势(差别专一化)。也就是说,管理当局选择产业中的一个或一组细分市场,制定专门化的战略向此细分市场提供与众不同的服务,其目标是占领这个市场。 9、【答案】B

【解析】A项,自我服务偏见表现为个人把成功归于内部因素,而把失败归于外部因素的一种倾向;B项,基本归因错误表现为对别人的行为做出判断时,低估外界因素影响和高估内部因素影响的趋势;D项,假设相似性表现为相信别人像自己一样。 10、【答案】B

【解析】计划(planning)是指管理者设定目标,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并且制定方案以整合和协调各种活动。计划既关注结果(是什么),也关注手段(怎么做)。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包括:①组织的层次;②组织的生命周期;③组织文化;④环境的波动性。

二、名词解释

11、答:人际关系角色是指涉及人与人(下级和组织外的人)的关系以及其他礼仪性和象征性职责三个人际关系角色包括名义领袖、领导者和联络员。具体表现为:①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要经常代表组织出席一些礼仪性活动,如工程剪彩、社会捐助、宴请宾客等,这时扮演着名义领袖的角色。②管理者要领导和激励员工实现组织的目标,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负有重大责任,此时管理者是组织的导航者,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③管理者在组织的内外还扮演着联络者的角色,在内部要联络各部门和个人,营造融洽的

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在外部要与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各界经常保持联系,建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和外部关系网络。

12、答:有限理性是指管理者受到个人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理性地作出决策。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管理者作出令人满意的决定,他们接受“足够好”的策略。管理者的决策受到组织的文化、内部政策、权力考虑以及承诺升级现象的强烈影响。承诺升级是指不断加强对一个决策的承诺,尽管有证据表明这个决策可能是错误的。

13、答:强文化是指在组织或企业中强烈坚持并广泛共享基本价值观念的文化。一个组织文化的强弱或居于其间与否,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历史、雇员的流动程度以及文化起源的强烈程度。雇员对组织的基本价值观的接受程度和承诺程度越大,文化就越强。

(1)

强文化比弱文化对员工的影响更大,在许多组织中,尤其是强文化的组织,

其中的一个文化维度通常会高于其他维度,并塑造着该组织的个性以及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强文化组织中的雇员比弱文化组织中的雇员对组织的承诺更多一些。而拥有强文化的组织也在利用招聘的作用力和社会化的行为来实现对雇员的承诺。

(2) (3)

强文化与组织绩效是紧密关联的,可以预防任何绩效下降的可能。其缺点

在于,可能会妨碍员工进行新的尝试,特别是在快速变革阶段。

强文化对管理者管理方式的启示是:当组织文化变得更强时,它将对管理

者的行为即他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方式产生更大的影响。

14、答: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组织的变革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目的。一个组织的动态平衡包括的内容有:①有足够的稳定性,以利于达到组织目前的目标;②有足够的持续性,以保证组织在目标或方法方面进行有秩序的变革;③有足够的适应性,以便组织能对外部的机会和要求以及内部的变化条件作出合适的反应;④有足够的革新性,以便使组织在条件适宜时能主动地进行变革。组织变革的具体目标有:①完善组织结构;②优化组织管理功能;③和谐组织的社会心理气氛;④提高组织效能。

15、答:路径—目标理论是罗伯特•豪斯发展的一种领导权变理论。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一致。“路径—目标”是指有效的领导者既要帮助下属充分理解工作目标,又要指明实现目标所应遵守的路径。根据路径—目标理论,领导者的行为被下属接受的程度,取决于下属是将这种行为视为获得当前满足的源泉,还是作为未来满足的手段。

16、答:(1)工作专门化

工作专门化是指把工作活动划分为各项单独的工作任务,个体员工“专门”从事一项活动中的某一部分而不是整项活动以提高工作产出。工作专门化高效地利用了员工所拥有的各项技能,有助于使员工变得更加高效。工作专门化在刚开始被引入时,能够带来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但超过了某种程度之后,由于劳动分工所造成的人的非经济性(厌倦、疲劳、压力、低生产率、糟糕的质量、频繁旷工和高离职率)会超过原有的经济优势,工作专门化将不再带来生产率的提高。

(2)部门化在决定工作任务由谁来完成之后,一些共同的工作活动需要组合在一起,使得工作可以一种协调一体化的方式完成。工作岗位组合到一起的方式称为部门化。部门化有两种流行趋势:第一种趋势是顾客部门化。争取顾客和留住顾客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而顾客部门化强调了监控和回应顾客需求的变化,因此会对争取和留住顾客产生积极的作用。第二种趋势是跨职能团队。即由来自不同职能领域的个体组成的工作团队。当工作任务变得日益复杂并需要各种技能才能完成时,越来越多的组织会采用跨职能团队的方式。

17、答:差别化战略又称差异化战略,当一个企业通过提供受到客户广泛认可和重视的独特产品来展开竞争时,它遵循的即差异化战略。产品的差异性可能来自极高品质、特别服务、创新设计、技术能力,或者是一种非同一般的正面品牌形象。实际上,任何一种成功的消费品或服务都可以被认为是差异化战略的一种示例。差异化战略的实施途径包括产品差异化战略、服务差异化战略、人员差异化战略和形象差异化战略。它的实施者需要提供顾客认为独特和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18、答:跨职能团队是由来自不同职能领域的个体组成的工作团队。其团队成员聚集到一起以解决那些对他们各自的职能领域有影响的共同问题。理想状态下,用以分割职能的人为界限将会消失,团队将聚焦于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三、简答题

19、答:不是所有的团队都是有效的,团队并不总是能够实现高效。高效团队的特征如下:

(1)清晰的目标。高效团队对于需要达成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团队中的成员致

力于实现组织的目标,了解他们应该实现什么目标以及他们将如何共同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2)相关的技能。高效团队是由有才能的个体组成,这些个体能够提供必要的技术技

能和人际交往技能,共同努力做好工作并协助期望目标的实现。

(3)相互的信任。高效团队成员非常信任彼此的能力、性格和诚信。

但是,信任是相当脆弱的,维持这种信任需要管理者的谨慎。

(4)一致的承诺。一致的承诺使团队成员具有这样的特性,成员致力于团队目标并乐

于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实现这些目标。

(5)良好的沟通。无论是言语信息还是非言语信息,成员之间都能以一种容易理解的

方式彼此传递。另外,反馈有助于为团队成员提供指导并纠正误解。

(6)谈判的能力。高效团队需要不断对由谁来完成什么任务进行调整。这种灵活性要

求团队成员具备谈判技能。由于团队里的问题和关系会经常发生改变,所以成员需要能够正视和调解分歧。

(7)合适的领导。有效的领导能够激励一个团队与其共进退内部和外部的支持。从内

部角度说,团队应该拥有一套健全的基础结构,这就意味着恰当的培训、一套清晰合理的考核系统以全面衡量员工的绩效水平、一项激励计划以认可和奖励团队活动,以及一套提供支持的人力资源系统。从外部角度说,管理者应该为团队完成工作提供必备资源。

20、答:控制是监控、比较和纠正工作绩效的过程。作为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控制建立了与计划的联系。有效的控制可以确保所有的行动都是按照实现目标的方式完成的。控制是否有效取决于它们如何帮助员工和管理者实现他们的目标。

(1)控制的必要性

控制之所以重要,原因有三:①这是可以知道目标是否实现,如果没有实现,原因何在的唯一方法;②控制提供了信息和反馈,因此管理者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员工授权;③控制帮助保护一个组织及其资产。

(2)控制过程

控制过程是一个测量实际绩效、比较实际绩效和标准以及采取管理行动来纠正偏差和调整不合理标准的三步过程,具体如下: ①第一步:测量实际绩效

管理者用来测量和报告实际绩效的四种方法是个人观察、统计报告、口头汇报和书面报告。测量内容往往决定员工的工作内容,比测量方法更为重要。管理者需要采用一些控制标准,如员工满意度、流动率以及缺勤率等在管理情境中通用的控制指标。大部分的工作活动都能量化,但在必要的时候需要采用一些主观标准。 ②第二步:比较实际绩效和标准

通过比较可以判断实际绩效和标准之间的偏差。确定一个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即实际绩效与标准之间可接受的偏离程度)至关重要。

③第三步:采取管理行动采取管理行动包括什么都不做、纠正实际绩效或修改标准。 a.纠正实际绩效。根据问题的类型,管理者可以采取不同的纠正行动: 直接纠正行动,即为了立即纠正问题以使绩效回到正确轨道上所采取的行动。 彻底纠正行动,即首先探查绩效偏差产生的原因和机制,然后纠正产生偏差的根源。 b.修改标准。如果制定的标准过高或过低,则需要对标准实施纠正行动。注意,当绩效没有达到标准时,不能轻易地质疑目标和标准。

21、答:(1)创建一家成功的创业型企业意味着企业家准确地把握了市场机会,有能力持续创新并继续扩张和发展,也有可能意味着企业家自我价值的实现或者实现了对国家的回报等。

(2)成功的企业家意味着其在创业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创办和管理企业的能力,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也有可能意味着更多的人生光环、更多的人脉,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等。他们通过自己所创办的企业实现自己的目标。

22、答:员工多样性是指使得组织中的人不同和相似的方式。员工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它既有可能因观念不同而造成摩擦和冲突,影响正常工作秩序,也有可能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发挥多样化员工队伍的优势。因此,让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够正确看待和理解多样性是十分必要的。

对员工多样性的管理有助于管理者最大限度地将员工多种多样的能力和才华转化为组织的有效产出。员工多样性主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绩效及战略层面等三个方面给组织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利益。

(1)

在人员管理方面,对员工多样性的管理首先有助于降低组织的劳动力成本;

其二足有助于吸引和留住有才华的、多样化的员工;其三是多样化员工组成的工作团队因为差异的存在更容易出现不同意见的碰撞而产生更有创造力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2)

在组织绩效方面,员工的多样性带来的利益包括节省成本和改善组织运营

效率。对员工多样性的管理为不同的员工充分发挥其与众不同的独特能力创造了条件,从而降低员工辞职率、缺勤率和法律诉讼案件来大量减少非生产性成本。此外,与员工多样性相伴的多种技能提高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系统灵活性。

在战略层面上,员工多样性的第一个战略利益是能够促使组织更好地预见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并为组织提供多种多样的视角和及时抓住机遇的方法,从而改进营销方式,充分挖掘公司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的潜力。第二个战略利益是存在多种不同声音和观念的内部环境有助于激发创新,引导活跃的、创造性的辩论以产生新的创意。在全球化数字化的时代,创新能力是组织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来源。第三个战略利益是员工多样性体现了企业为所有的人提供平等机会、公正对待每位员工的道德信念,提升了企业重视每一位员工并为他们获得成功创造条件的道德责任,为企业树立了值得信任的良好公众形象

23、答:在科学管理理论中,泰勒提倡寻找组织工作的最好的方法,但根据系统理论和权变方法可知,在组织中做任何事情都不存在唯一的最好的方法。在组织内外环境中,有大量因素都会影响员工或组织的活动,而环境也处于不断变动之中。

(1)系统原理对管理者的指导意义

①管理者把一个组织设想成是由“相互依赖的因素构成的,其中包括个体、群体、态度、动机、正式结构、互动、目标、地位以及权力”。当管理者协调自己组织中各个部分的工作活动时,他们需要确保所有这些部分都在共同努力,以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 ②系统方法认识到组织并不是自给自足的。它们要依赖于它们的环境,以获得至关重要的输入,并且还需要环境吸收它们的输出。管理者应该使组织时刻保持动态的平衡,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从而能迅速地应对外界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的变化。

③管理者应在组织内部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成本,从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2)权变方法对管理者的指导意义

权变方法告诉管理者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管理原则,管理者应该研究他们面临的情境,并确定处于特定情境时,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因时因地制宜。

管理者应正视员工和组织的多样性,采用系统的观点,充分研究组织所处的情境,创造性地将管理理论运用于组织管理活动中。

24、答:(1)对知觉的了解帮助管理者更好的理解个体行为的解释

知觉是指个体通过组织和解读自己感觉到的印象而对周围环境赋予意义的过程。影响知觉的因素有:

①知觉者。当一个人看到某一对象并试图去解读他所看到的事物时,该个体的个人特征会极大地影响这一解读。这些个人特征包括态度、人格、动机、兴趣、经验以及预期。 ②被观察对象的特征。在某一群体中,比较招摇的人比相对安静的人更容易被注意到,并被视为极具吸引力的人或极度不受欢迎的人。

③观察事物或事件的情境。观察事物或事件的时间点可能会影响知觉,地点、光线、温度、颜色和其他任何情境因素都有可能会造成影响。 (2)评判他人时所采用的三种捷径

①假设相似性或“与我相似”效应,即观察者对他人的知觉更大程度上会被观察者自身的特征而非他人的特征所影响。

②刻板印象,即我们有时会根据自身对对方所属群体的印象和看法来判断对方。 ③晕轮效应,即当我们根据个体的某种单一特征(如智力、社交能力或外貌)而形成对该个体的总体印象。 7.请描述归因理论的关键因素。请讨论基本归因错误和自我服务偏见。 答:归因理论指的是我们对他人作出的判断取决于我们对于某种特定行为的归因。

(1)归因理论包含以下三个关键因素:

①区别性,是指某一个体是甭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②一致性,是指身处相似情境的每一个人都以同样的方式予以回应。

③一贯性,是指该个体是否长期以来都表现出一致的行为,该个体是否一段时间内都以同样的方式予以回应。

(2)归因错误的类型包括:

①基本归因错误,是指当我们判断他人的行为时,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并高估内部因素的影响。

②自我服务偏见,是指把自己的成功归于内因,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外因。

四、辨析题

25、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力管理的第一步是编制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第一阶段包括三项任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解聘、甄选。其中,人力资源规划是管理者用来保证正确数量、类型的合格人员在正确时间处于正确位置的一个过程。通过规划,组织能够避免突如其来的人员短缺和人员过剩。人力资源规划包含以下两个步骤:

(1)评估当前的人力资源

①管理者在开始人力资源规划之前,通常会对当前员工的情况进行统一整理。这种整理通常包括员工各方面的信息,比如姓名、受教育程度、所接受的培训、工作经历、所掌握的语言、特殊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等。 ②工作分析是当前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定义工作及从事该工作所需行为的评估。利用从工作分析中得到的信息,管理者可以制定或修订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

a.工作说明书或职位说明书一般是描述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书面声明。 b.工作规范描述的是任职者成功开展某项工作所必须拥有的最低任职资格。它确定了有效开展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2)满足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

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确定依赖于组织的使命、目标和战略。组织对员工的需求来源于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在对当前的能力和未来的需求进行评估之后,管理者能够估计组织中人员匹配不足或过剩的领域。

26、答:我同意这种说法。原因如下:

(1)管理是一项发明

发明是指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发明的成果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加工制作的新工艺、新方法。管理作为一项综合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协调组织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协调组织资源,进行流程再造都可能提出新的工艺和方法。提出新的流程和方法是发明的成果,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管理是一项发明。

(2)管理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如果没有管理原理的指导,没有各类组织中的管理者的领导,那么社会便无法达到目前的发展水平,人们也无法享受到文明发展的成果。通过有效地管理,可以顺利地组织人类的各种活动,从而达到目标。如果没有管理者的贡献,人类历史上的成就也都是无法完成的。正是因为管理者在农业、科学、医学等各个领域的协调和监管,才使得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27、答:我同意这种观点。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从事营利性活动的组织。从非营利组织收入的来源来看,如果组织收入的大部分来自外界的捐赠,就称之为“赞助型”组织,如红十字会、敬老院等;如果组织通过销售产品或服务为自己筹集绝大部分资金,则称为“商业型”组织,如医院、学校等。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竞争优势的概念与其在营利性组织中同等重要。具体分析如下:

(1)

竞争无处不在。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对于营利组织来说,竞争不

言而喻,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竞争同样存在。尤其是对于“商业型”的组织,医院和医院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他们为了给自己筹集绝大部分资金,需要相互之间展开竞争。非营利组织除了相互之间竞争以外,还不可避免地要和营利性组织竞争,例如公立医院要和一些私家诊所进行竞争,国家邮政要和一些速递公司竞争等。此外,“赞助型”组织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人们会在两个同类型的组织之间进行比较,一般会向那些管理相对良好的组织进行捐赠,这就要求这些非营利组织用心管理,建立优势,从而争取更多的赞助。

(2)

现如今,战略管理已经超出了营利企业的范围,进入到政府机构、医院以

及其他的非营利组织中。例如,当美国邮政服务组织发现它正处于与隔夜包裹递送公司、电子邮政服务以及私人邮递服务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时,它的首席执行官利用战略管理来确定重要的问题和设计适当的战略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普遍应用自粘的邮票以及一种电子邮戳来为电子邮件的信息做保单。而进行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五、案例题

28、1该公司这个团队过去之所以能够塑造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答:在案例中,可以看到钱经理作为一个团队的领袖,成功地带领了他的小团队,形成了一种高绩效的良好工作态势。而这个团队过去之所以能够塑造成功,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

(1)部门小,便于管理和沟通,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凝聚力相对容易形成。(2)因为他们成员之间的能力和经验具有互补性,弥补了成员间各自的不足。

(3)

效对接。

绩效考核的目标明确,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公司和部门的激励机制与之有

(4)

注重相互学习的氛围的培养,信息共享的速度快、范围广。在这个过程中,

成员彼此包容了个人差异,也加强了团结。

2钱经理下一步该如何办?

答:当团队进入服从期以后,团队的领导人就必须面临着调整,首先必须能够正确认识遇到的障碍,组织团队成员共同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变现状。本案例中可以从任务完成、士气、文化、团队提升、个人成长、能力、领导等几个纬度来分析钱经理的团队遇到的障碍,经过这几个纬度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钱经理是五年前进入此公司并在生产管理部门担任部门负责人,而该团队的成员在当时最短的工作年限是一年,最长的是三年,也就是说到目前该团队成员在同样岗位的工作年限是六至八年,当员工长期重复从事同样的工作时,工作本身对于员工的牵引作用就会很小,往往会出现动力不足的现象。该团队员工的成长成为该团队遇到障碍的根源所在,员工所表现出的不在被激励状态主要问题是出在个人及团队发展上,企业的行政晋升通道终究是有限的,作为团队的领导者,钱经理就必须拓展其他的发展通道来激励下属,具体的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项:

(1)重新定义发展的概念:员工的发展除了行政岗位晋升外,还应当包括了能力的发展,郑先生可以在团队内开展建设学习型团队,将员工的工作目标引导并确定为不断提升和改进上,而不仅仅是完成任务。(2)建立专业发展通道:在对生产管理领域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在团队内部可以尝试建立专业发展阶梯,例如设立一级生产管理员、二级生产管理师、高级生产管理专家等专业阶梯,明确每一级别的标准,并在本人控制资源范围内尽可能地鼓励和激励团队成员在专业上的晋升。

(3) (4)

引入新的刺激: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引入新的团队成员,输入新的信息和

方法等打破原有的分工和文化氛围,努力激活团队。

团队领导作用的发挥:郑先生本人应当努力成为团队成员的教练员,而不

仅仅是管理者,充分发挥教练的职能,强化沟通、绩效导向、伙伴关系和向导作用。

六、论述题

29、答:(1)控制工作的概念

控制是指监督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从这个概念中可以清楚地得到如下三点:①控制有很强的目的性,即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中的各项活动按计划进行;②控制是通过“监督”和“纠偏”来实现的;③控制是一个过程。在实践中,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完成控制的职能,因为要保证组织的活动按照计划进行,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2)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①控制是完成计划的重要保障。在变化着的内外环境中,通过控制工作,随时将计划的执行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若发现有超过计划容许范围的偏差时,则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使系统的活动趋于相对稳定,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没有控制就很难保证每个计划的顺利执行,而如果各个计划都不能顺利执行,那组织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没有控制,计划目标就得不到保障。

②控制是提高组织效率的有效手段。控制工作提供授予了权力的下属工作绩效的信息和反馈,因此管理者应该授权,同时管理者对下属的决策负有最终的责任。管理者通过授权,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机制来了解目标进行的状态,以此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那些重大决策,从而极大地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使组织的结构也调整得非常有效。

③控制是使组织适应环境的重要保障。在组织制定目标到目标实现这一时间段中,组织内部和周围环境会时不时地发生一些变化,如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政府新法规的颁布实施、组织内部人员的变动等。这些不仅会阻止目标的实现,甚至可能要视情况的变化对目标本身进行修改。控制系统帮助管理者预测和确定这些变化,并对由此带来的机会和威胁作出反应,从而使组织能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

④控制是管理创新的催化剂。在某些情况下,变化的内外环境会对组织提出新的要求。主管人员对现状不满,要改革、要创新、要开拓新局面。此时就势必要打破现状,即修改既定的计划,确定新的现实目标和管理控制标准,使之更先进、合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对管理的手段、方式等进行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控制是管理创新的催化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