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某国进口商品以后再向第三国出口而赚取利润,这对第三国而言是( )贸易。 A、过境贸易
B、转口贸易 C、直接贸易
D、间接贸易
2、( )往往反映出一国商品在国外缺乏竞争力。
A、净出口 B、净进口 C、复出口 D、复进口 3、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标准的是( )
A、总贸易体系 B、专门贸易体系 C、有形贸易 D、无形贸易 4、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称为( )
A、对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 C、贸易差额 D、无形贸易 5、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间的差额称为( ) A、对外贸易额 B、贸易差额 C、对外贸易量 D、对外贸易值 6、实物商品的进出口称为( )
A、有形贸易 B、无形贸易 C、直接贸易 D、转口贸易 7、各国在编制进出口统计时采取不同的方法,美国采取的是( )体系。 A、总贸易 B、专门贸易 C、对外贸易 D、国际贸易 8、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 )来表明。
A、对外贸易 B、贸易顺差 C、有形贸易 D、贸易差额 二、多项选择
1、从历史的角度看,对外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国家的形成 B、市场的形成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商人的出现 D、部落的出现 三、本章教材上的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一、选择题
1.世界市场上以( )为基础的国际价格。
A国际价值 B各国国内价值 C进口国价格 D出口国价格 2.国际分工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自然条件 B社会经济条件 C国家文化基础 D生产力水平 3.以生产要素投入的相对密度而言,国际分工可分为( )
A劳动密集型 B资本密集型 C土地密集型 D资源密集型 E技术密集型 4.以各国在参加国际分工时所处的地位来划分,可将国际分工分为( ) A垂直型 B水平型 C混合型 D无序型 5.( )是推进国际分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经济基础 B科技水平 C社会生产力 D文化基础 6.当代国际分工以( )为核心而展开
A国家地位 B价值链 C产品品种 D自然资源 二、课后习题
第三章 自由贸易理论及其新发展
一、填空题
1.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 密集型产品。 2. 里昂惕夫之谜是对 理论的实证检验。
3. 一个密集使用本国 要素生产的产品价格相对比较低。 4. 赫克歇尔和俄林将比较优势的差异原因归结为各国 的差异。 5. 国际贸易会 一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二、选择题
1、亚当.斯密在其发表的( )中,首次提出了主张自由贸易的绝对优势论。 A、《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B、《政治经济学原理》 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 D、《国际贸易纯理论》 2、绝对优势论和比较优势论都主张( )的贸易理论。
A、自由贸易 B、保护贸易 C、国家干预 D、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结合
2
3、按照绝对优势论,若两国能够进行国际分工生产和贸易,其结果会使两国的福利水平( )
A、一国提高,一国降低 B、均提高 C、均降低 D、不确定
4、按照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若中美两国生产1单位小麦分别需要60小时和10小时的劳动,生产1单位丝绸分别需要30小时和20小时的劳动,则( ) A、中国同时生产小麦和丝绸,美国不生产 B、美国同时生产小麦和丝绸,中国不生产 C、中国生产丝绸,美国生产小麦 D、中国生产小麦,美国生产丝绸
5、根据要素禀赋论,如果一国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力要素相对丰裕,则该国应( )
A、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B、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C、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D、引进资本要素,输出劳动要素 6. 要素禀赋学说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 )
A.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 B.商品价格的国际差异 C.自然资源的国际差异 7. 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
A.自然资源说 B.人力资本说 C.技术差距说 8. 俄林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依据的是( )
A.商品绝对成本差异 B.规模经济效益递增 C.要素禀赋相对差异
9. 一国拥有的劳动要素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
A.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B.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C.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
10. 按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是由( )提出的。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和俄林 11. H—O理论说明:
A.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B.一个劳动力资源对非劳动力资源比率较高的国家,应当减少对国际贸易的参与。 C.一个非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将不会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3
D.国际市场的力量将引导各国专业化于生产和出口大量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的商品。 12. 对于H—O理论来说,导致不同国家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要素禀赋。B.国民收入。C.技术。D.消费偏好。 13. H——O理论成功的解释了:
A.发生于美国之外的产品创新过程和产业的布局与发展。 B.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的国家变得更为重要。
C.由于在要素禀赋方面的类似性,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在日益增加。 D.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 14.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国在产品成熟期应选择( )
A.海外直接投资战略 B.商品出口战略 C.海外间接投资战略 15. 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
A.产业内贸易理论 B.技术差距理论 C.重叠需求理论 16. 重叠需求理论是由( )提出的。
A.弗农(Vernon) B.俄林(Ohlin) C.林德(Linder) 17. 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品通常是( )
A.技术密集型产品 B.劳动密集型产品 C.资本密集型产品 18. 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禀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19. 规模经济指( )
A.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 B. 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增 C. 产品的单位成本不随产量变化 20. 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同行业企业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形成 B同行业企业集中有助于知识外溢 C同行业企业扎堆使土地价格上升
21.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引入期,贸易特点是( )。
A产品在创新国生产并出口到其他国家
B创新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C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三、判断题
4
1. 要素价格均等化意味着两国同一种要素的价格将会完全相同。 2. 要素禀赋理论从需求方面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3.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4. 如果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大,那么两国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5. 根据H—O理论,一国如果比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土地,该国便是“土地丰富”的国家。 6. H—O理论假设各国拥有相同的商品偏好。
7. Stolper-Samuelson定理认为,贸易将使丰富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入,同时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高的实际收入。
8. 根据H—0理论,各国应进行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9. 要素禀赋理论能够解释产业内贸易。
10. 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在很大程度上由历史或偶然因素决定。 11. 市场规模大的国家生产的差异化产品种类一般较多。 12. 两国的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越相似。 13. 人均收入水平接近的国家,重叠需求的范围比较大。 14. 产业内贸易在充分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行。 15. 规模经济是指资源的平衡增长导致平均成本上升。
16. 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包括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以及收入分配效应。 四、分析题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两国都能生产小麦和丝绸,在不考虑其他条件,假设生产中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的情况下,两国的生产成本如下: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构成(劳动小时/单位) 中国 美国 小麦 丝绸 60 30 10 20 1、运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基本观点,计算并说明两国的分工格局和贸易模式。 2、若两国的交换比例为1:1,计算并说明贸易后两国的获利情况。 五、问答题
1、简述比较优势理论模型的主要内容。
5
2. 简述并评价要素禀赋理论。 3.简述产品生命周期论。
4. 简析内部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 六、课后习题
第四章 保护贸易理论及其当代新发展
一、判断题
1.重商主义即追求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2.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护主义倾向日益抬头,出现了超贸易保护主义。
3. 一国实行何种贸易政策与其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当其经济实力较强时,多倾向于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当其经济实力下降时,又多倾向于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4. 李斯特把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分为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工业时期和农工商时期。
5. 凯恩斯把反映生产增长和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乘数或倍数理论。
6.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对外贸易乘数的作用只有在国内总进口值增加或降低出口商品价格时才能实现。
7.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向制度化、系统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8. 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创始者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普遍存在。 二、选择题
1. 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
A.富国与穷国之间。B.类似的高收入国家之间。 C.发展中国家之间。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2. 以下哪项陈述最为正确?
A.规模经济决定了各国的比较优势。
B.规模经济不能决定各国的比较优势,而是将现有的比较优势转变为低价格和产出与贸易的扩大。
C.外部经济可以比内部经济更好地解释比较优势,因为外部经济意味着其他竞争公司产出
6
的扩大。
D.比较优势可以由内部经济得到最好地解释,因为后者导致了公司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3. 规模经济更容易发生于:
A.小规模的纺织业。B.飞机制造业。C.制鞋业。D.小企业。 三、问答题
1.简述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学说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该学说存在哪些缺陷。 2. 举例分析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原理。 3. 进口代替政策和出口代替政策各有何利弊? 四、课后练习
第五章 国际贸易政策
一、试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贸易政策。 二、试述二战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第六章 关税措施
一、判断题
1. 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和劳务。 2. 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
3. 普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是指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特别是农产品普遍给予的关税优惠待遇。
4. 普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是指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普遍给予的最惠国税率的待遇。
5. 从量税与从价税相比而言,其缺点主要表现在具有累退性(Regressive), 税负不合理。 6. 选择税是指对同一种进口商品同时规定从量税和从价税两种税率,选择其中税额较高的一种征收的关税。
7. 混合税是指对同一种进口商品同时规定从量税和从价税两种税率,选择其中税额较高的
7
一种征收的关税。
8. 当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一定时,对所需原材料所征收的名义关税税率越低,对最终产品的保护作用越大。
9. 当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一定时,对所需原材料所征收的名义关税税率越低,对最终产品的保护作用越小。
10. 出口税的征收会影响商品的国内、国外价格和出口量,这种限制出口的政策是否成功并不取决于国内外的供求状况。 二、选择题
1.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_______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按照国家制定的关税政策和公布实施的税法及进出口税则,向本国进出口商所征收的一种税。
A 关境 B 国境 C 边防线
2. 国际贸易中的最惠国税通常被称为: A 普通税 B 正常关税 C 特惠税 3. 关税按征收的对象分,可分为:
A 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B 最惠国税和普通税 C 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4. 关税按征收的方法分,可分为:
A 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B 最惠国税和普通税 C 从价税、从量税、选择税和混合税 5. 进口关税主要可分为:
A 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B 最惠国税和普通税 C 从价税和从量税 6. 进口附加税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两种:
A 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 B 最惠国税和普通税 C 从价税和从量税
7. 普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是指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特别是______普遍给予的关税优惠待遇。
A 制成品和半制成品 B 农产品 C 初级产品
8. 普惠制对给惠国的保护措施的做出了相应规定。若给惠国以某些受惠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其产品已经能适应国际竞争而不再需要优惠待遇为由,单方面取消这些国家或产品的普惠制待遇,则这一条款叫做:
A 预定限额 B竞争需要标准 C 毕业条款
9.当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一定时,对所需原材料所征收的名义关税税率越高,对最终产品的保护作用_____。
8
A 越小 B 不变 C 越大
10.当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一定时,对所需原材料所征收的名义关税税率_____,对最终产品的保护作用越小。
A 越低 B 不变 C越高 三、问答题
1. 什么是关税?简述关税的特点和作用。 2.关税主要有哪些种类? 四、课后练习
第七章 非关税措施
一、判断题
1. 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针对性、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2. 进口配额是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所规定的限额。在规定的限额以内商品可以进口,超过限额就不准进口,或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 3. 自动进口许可证本质上也是一种进口限制措施。
4. 数量性外汇管制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的数量直接进行限制和分配,旨在集中外汇收入,控制外汇支出,实行外汇分配,以达到限制进口商品品种、数量和国别的目的。 5. 成本性外汇管制是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复汇率制,利用外汇买卖成本的差异,间接影响不同商品的出口。
6. 成本性外汇管制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的数量直接进行限制和分配,旨在集中外汇收入,控制外汇支出,实行外汇分配,以达到限制进口商品品种、数量和国别的目的。 7. 海关估价是指海关按照国家规定,对申报进口的商品价格进行审核,以确定或估定其完税价格,海关估价制度本质上是一种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8. 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即进口商要预先按照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在规定时间到指定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进口。该措施增加了进口商的资金负担,影响了资金的流转,从而起到了限制进口的作用。
9. 所谓新贸易壁垒,是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而言,是指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包括环境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所有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
10. 环境壁垒也称为绿色壁垒,是各国基于保护生态环境而采取的各种规定演变而成的一种
9
传统性的贸易壁垒措施。
11. 我国迄今尚未使用反倾销手段对外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12. 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已经由发达国家拓展至发展中国家。
13. 作为财政措施的补贴,既可以包括直接资金转移,也可以包括税收减免等财政上的优惠措施。
14. 补贴与反补贴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受到国家经济实力、贸易地位、国际利益分配格局,乃至国际政治外交关系的影响。
15. 出口配额是由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某些商品的出口的最大数额,实行出口配额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国内外供求的具体情况。 二、选择题
1. 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由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主要包括进口配额制、_________和“自动”出口限制等。 A 进口押金制 B 进口许可证制 C最低进口限价 2. 进口配额可以分为很多类型,其中国别配额可分为:
A 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 B关税配额和自主配额 C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
3. 若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在某一时期内某种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配额。这种配额常常被称为:
A “自动”出口配额制 B “自愿”进口限制 C 国别出口配额 4. 按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划分,可将进口许可证分为:
A 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和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B 自动进口许可证和非自动进口许可证 C 数量型进口许可证和成本型进口许可证
5. 政府通过外汇管制达到限制进口的作用,这种非关税壁垒措施属于:
A 传统的非关税壁垒 B 技术性的非关税壁垒 C 外汇倾销 6. 歧视性政府采购属于一种:
A 新非关税壁垒措施 B 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C 出口管制措施 7. 专断的海关估价措施和歧视性的国内税属于:
A 鼓励出口的措施 B 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C 出口管制措施
8. 社会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引入的社会壁垒标准主要是:
10
A IS B IS09000 C SA8000
9.出口信贷中若是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厂商提供贷款,则这种出口信贷方式被称为:
A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B 买方信贷 C 卖方信贷
10.一国根据本国的出口管制法案,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对本国某些商品出口进行审批或颁发出口许可证,这种出口管制方式叫做:
A 单边出口管制 B 双边出口管制 C 多边出口管制
11. 出口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给予出口厂商一定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其中出口退税是出口补贴的常用方式之一,它属于一种:
A 直接补贴 B间接补贴 C 反补贴税
12. 在自愿出口限制制度中,与关税制收入相对应的收入的获取者是: A.进口国政府。 B.进口国消费者。 C.出口国。
D.与进口品相竞争的产业。 三、问答题
1.说明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
2.什么是新贸易壁垒?为什么它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障碍? 四、课后练习
第八章 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贸易组织
一、判断题
1.我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如果没有收到反倾销调查的书面申请,是不可以自行决定立案调查的。
2. 按照WTO的规定,保障措施的实施是有条件的,而且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的纪律。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滥用保障措施,从而引发诸多贸易摩擦
3. 保障措施与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均为WTO所认可的、用以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和限制进口的合法措施。
11
4. 保障措施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它是针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目的是遏制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
5. 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承诺了过渡期保障措施条款。
6.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 7. 关税同盟是比自由贸易区更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8. 从世界范围看,贸易创造造成福利水平的下降。 9. 关税同盟的建立必将使成员国福利水平上升。 10. 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的商品实现了自由流动。 11. 欧元区包括了所有欧盟成员。
12. 从世界范围看,贸易转移造成福利水平的下降。 13. 亚太经合组织的一体化程度比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高。 14.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地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 15. 中国尚未参加任何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二、选择题
1. 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中,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在实现商品自由流动的同时,还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转移。这种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叫做------:
A共同市场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优惠贸易安排
2. 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中,区内各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方面均完全统一,在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商品、资本、劳动力、服务等自由流动的人为障碍。这种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叫做------:
A自由贸易区 B完全经济一体化C经济同盟 D关税同盟 3.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中,欧洲经济共同体处于------: A自由贸易形式上 B关税同盟形式上 C完全经济一体化形式上 D经济同盟形式上 4.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有------: A阿根廷 B巴西 C墨西哥D智利
5. ------是经济一体化较低级和松散的一种形式。
A优惠贸易安排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D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6.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高组织形态是------。
A关税同盟 B共同市场 C完全的经济一体化D经济同盟
12
7. 共同市场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 A生产要素在成员之间的自由流动 B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流动 C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 D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
8. 有些国家建立关税同盟,这些成员国的关境------。
A大于国境 B小于国境 C等于国境 D有的大于国境,有的小于国境 9. 关税同盟各成员国对非成员国实行-------。 A各自独立的对外关税 B共同的统一的对外关税 C共同的统一的对外关税,但农产品除外 D共同的统一的对外关税,但工业品关税除外 10. 亚太经合组织------。
A执行开放的区域主义 B禁止新成员加入
C在一体化程度上已达到关税同盟水平D是主权国家组成的经济组织 11. 按照WTO规则的规定,实施保障措施的条件是
A. 某种产品进口大量增加 B. 存在“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的事实 C. 两者兼而有之并存在因果关系
12. 根据WTO所倡导的公平贸易原则,针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限制措施是 A. 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B. 保障措施C. 特殊保障措施
13. 要求成员必须在非歧视原则的基础上将限制措施适用于所有其他成员,并不得区别进口产品的来源的是
A. 反倾销措施B. 反补贴措施C. 保障措施 14. 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一般为 A. 4年B. 5年C. 8年
15. 权益受到影响的出口成员有权要求实施措施方提供相应的贸易补偿的是 A. 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情况下B. 实施反补贴措施的情况下C. 实施保障措施的情况下 16. “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 简称“特保”是
A. 专门针对中国的B. 针对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 针对WTO所有成员方的 17. WTO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取消的时间是在 A. 1995年1月1日B. 2005年1月1日C. 2007年12月31日 三、问答题
1. 按程度区分,一体化可分为哪几种形式?
13
2、简述关税同盟的静态和动态效应。 3、简述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情况。 四、课后练习
第十一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跨国公司
一、判断题
1. 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和协调一致的共同政策、策略等一般是由中央决策部门制定。 2. 生产国际化是离不开国际贸易的,跨国公司的发展也不能不依赖国际贸易的纽带作用。 3. 资本积累的增加,造成资本输出快速增长,为早期的跨国公司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 4. 跨国公司把研究和开发、加工、装配、销售以及服务等过程通过分支机构遍及世界各地,因而最高决策权也分流给各地的子公司,以便其进行正常经营。
5. 机动灵活的价格转移制使跨国公司避免了由于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公司经营成本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降低。 二、选择题
1. 由于东道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因而企业在当地设厂,就地销售,此种投资动机属于: A.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型 B.优惠政策导向型 C.技术与管理导向型 D.市场导向型 2. 最早的独立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是:
A.内部化理论 B.垄断优势论 C.比较优势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 在产品成熟阶段,创新企业的战略是:
A.国内生产,对外出口 B.国内生产,同时对外直接投资 C.国外生产,并从国外进口 D.国内生产,同时也从国外进口 4. 在下列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被称为对外直接投资“通论”的是: A.垄断优势理论 B.内部化理论 C.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D.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5. 根据转移定价理论,在“三地模型”中,税率均高的两个国家为了逃避所得税,需引进一个特殊的公司,这个公司是( )
A、母公司B、母公司下嫡系子公司C、东道国公司D、避税地公司 三、问答题
14
1. 何谓跨国公司?其基本特征有哪些?其理论有哪些发展? 2. 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四个阶段?
3. 当代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四、课后练习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