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云
《易》经,在被神秘化的历史进程中,孔子却将其阐述用于人类社会与个人发展的演化方向。据说他读易勤奋到了“韦编三绝”,还慨叹“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还针对弟子的提问对《损》《益》卦辩证地讲了自己的独到看法。
生活中人们对易经的兴趣往往集中于其占卜功用。但孔子讲“不占而已矣”,循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用于砥砺不同处境中的人。梁启超、张岱年与清华校训所提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易》里的智慧。
邵雍的《渔樵问答》里,以一问一答的方式,从鱼与人、水与火、名与实、誉与毁,渐渐讲到了君子与小人,以及君子小人的言与行。物物相对,这又恰如老子里相对而生的智慧。
“卜以决疑,不疑何卜”,《左传》里将“卜”在特定情形下定为了下策。但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卜”却时常以各种方式伴随着人们。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未来总是孕育于今日之中,未来的方向在自己的脚下,结果正如卦“蒙”一般,既要有目标,又不唯目标、不目标至上,有心栽花,无心插柳, 一路爽朗心情,时时心明月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