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

2022-11-22 来源:客趣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

作者:戚光远 张妍卓

来源:《行政与法》2015年第04期

摘 要:本文从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等方面探讨了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从分析对比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生产的人工成本普遍持续上涨,由此推动着农产品生产价格呈现长期上涨的趋势。同时,流通成本上涨已成为农产品价格长期上涨的重要原因,而影响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最直接的因素是市场供求关系,即供给的不稳定性是首要因素。

关 键 词: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成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4-0046-05 收稿日期:2014-12-05

作者简介:戚光远(1979—),男,吉林长春人,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张妍卓(1982—),女,吉林长春人,南方航空公司吉林分公司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成本管理。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呈现持续上涨趋势,农产品价格指数如“过山车”一般一直处于波动状态,给消费者的生活和农民收入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2010年以来“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词汇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话题。据相关资料统计,从2009年12月31日到2012年3月3日,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从160.40上升到200.90,仅仅15个月的时间价格水平就上涨了25.25%。同期,与广大居民密切相关的“菜篮子”类农产品涨价情况更为严重,批发价格指数从159.70上升到202.80,上涨了26.99%(资料来源:2009年-2012年农产品成本收益年鉴)。

目前,政府十分关注农产品市场价格问题,连续出台了多项稳定物价的政策和措施。2012年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是关系群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大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力度。经过几年的努力,虽然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大中城市近郊菜地和零售网点不断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不断增加,“卖难买贵”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探讨农产品价格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稳定农产品价格,是政府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从生产成本、流通成本、供需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以期为解决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提供参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的生产因素

商品价格是以其成本为基础的。一般情况下,农产品成本决定其最低价格。从价格形成过程来看, 农产品价格主要由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和利润三部分构成。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成本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生产环节发生的成本成为其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1.以玉米为例分析粮食生产成本。我国是玉米生产、消费大国,玉米不仅可以作为主粮,也可以作为饲料,因此,玉米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几年,我国玉米平均每亩产量出现了大幅度波动的状况,从2008年的457.2公斤/亩下降到了2010年的452.74/亩,降低了0.98%;而生产总成本却迅速升高,从2008年的1.144元/公斤上升到了2010年的1.397元/公斤,上涨了22.04%。在生产总成本中,上涨最快的是人工成本,上涨了34.15%;其次是土地成本,上涨了34.06%;而物质与服务费用上涨了8.14%。从成本结构来看,物质与服务费用的比例最高,占到41.19%的比重;其次是人工成本,占37.16%;土地成本占21.65%(资料来源:2008年-2010年农产品成本收益年鉴)。

由此可以看出,近些年玉米生产成本上涨,特别是人工成本上涨推动着其生产价格升高。同时玉米价格的持续升高对粮农增收产生了正面效应,即种植玉米每公斤纯收益可增加55.94%。

2.以露天黄瓜为例分析蔬菜生产成本。近几年,我国露天黄瓜平均每亩产量持续增加,从2008年的4019公斤/亩提高到了2010年的4098.91/亩,增长了1.98%;生产总成本迅速升高,从2008年的0.549元/公斤上升到了2010年的0.659元/公斤,上涨了20.14%。在黄瓜生产总成本中,上涨最快的也是人工成本,上涨了42.85%;其次是土地成本,上涨了30.25%;而物质与服务费用却下降了1.42%。从成本结构来看,蔬菜是浪费人工的产品,人工费用比例最高,占到51.28%的比重;其次是物质与服务费用,占40.27%;土地成本仅占8.45%。 由此可以看出,近些年露天黄瓜生产成本上涨主要是人工成本上涨推动着其生产价格升高。同时,蔬菜价格的持续升高对菜农增收产生了正面效应,即种植露天黄瓜每公斤纯收益可增加37.78%(资料来源:2008年-2010年农产品成本收益年鉴)。

3.以生猪为例分析畜产品成本。近几年,我国生猪平均每头主产品产量略有减少,从2008年的112.1公斤/头减少到了2010年的111.56公斤/头,减少了0.48%;而生产总成本也略有降低,从2008年的11.74元/公斤减少到了2010年的11.21元/公斤,减少了4.55%。生猪生产成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中比重最大的是物质与服务费用,占到80.88%的比重;另一部分是人工成本,占到总成本19.12%的比重。生猪生产的人工成本大幅度增加,两年间上涨了28.33%(资料来源:2008年-2010年农产品成本收益年鉴)。而物质与服务费用却略有减少,减少了9.98%。从物质与服务费用的主要明细资料来看,占总成本比重52.23%的精饲料费用迅速增加,从2008年的570.52元/头上涨到了2010年的652.92元/头,上涨率高达14.4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只是因为仔猪进价成本降低,才使得物质与服务总费用明显减少。仔猪进价成本受生猪市场价格影响非常大,可以说,仔猪价格与育肥猪价格变动是同步的(资料来源:2008年-2010年农产品成本收益年鉴)。

事实上,生猪的生产成本并没有减少,而且生产成本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例如:2010年比2008年的平均出售价格降低了13.09%,养猪户的纯收益严重减少,降低了65.47%。因此,生猪的生产成本只能解释猪肉产品价格降低的原因,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猪肉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三种类型农产品价格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生产的人工成本普遍持续上涨,蔬菜产品人工成本涨幅最大,其次是粮食作物和畜产品。人工成本的持续上涨推动着农产品生产价格呈现长期上涨的趋势。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对农产品生产者的纯收益具有正面效应。但从生产成本方面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猪肉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二、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的流通因素

流通成本是农产品价格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在不同条件下,不同农产品的流通成本有所不同。

目前,我国缺乏统一、规范、有序、合理的农产品流通市场,省与省之间彼此封闭、信息不畅。笔者在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南调查时发现了一个怪现象:所有的蔬菜批发商都说他们的蔬菜是从山东寿光买过来的,即这些省份的蔬菜都是从山东寿光转过来的。换言之,部分农产品在上到老百姓餐桌之前已经在公路上运输了几千公里。众所周知,流通成本主要包括能源费用、人工成本等,如果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过多,就会导致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以蔬菜为例,从田间到餐桌,蔬菜要经过菜农、产地收购经纪人、全国或区域流通中心、批发市场、超市或社区、消费者这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污损、装卸、运输、人员成本、资金成本、利润等。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成本将增加5%-10%,加上各种税收和管理费用,总体算下来,物流环节会将蔬菜价格提高一倍以上。近些年,成品油等燃料价格持续攀升,劳动力价格也迅速升高,因而流通成本上涨是必然趋势。因此,流通成本也是农产品价格(特别是蔬菜等生鲜易腐农产品)长期上涨的重要原因。

据农业部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流通成本在最终价格构成中占有较大比重,粮食、生猪、肉鸡、牛奶、蔬菜等的流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分别达33.01%、13.10%、23.33%、54.17%和57.43%。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生产形成了区域化布局,农产品流通呈现出了广域化、大流通的趋势,在流通过程中,流通距离较远、流通环节较多,导致流通成本较高。我国蔬菜流通环节的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3倍。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的资料显示,从2005年至今,我国物流总成本占当年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8%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同类指标是8%到10%。物流损耗太大、物流成本高直接抬高了农产品价格,运输体系不健全、市场布局不合理则是导致物流总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需求与供给因素

从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的角度分析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后笔者发现,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并不能合理解释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换言之,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不能完全以生产成本为依据,而是要考虑到市场上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即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波动的直接因素。

目前,我国生猪、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出现了一个周期性现象:供不应求——价格大涨——大量种植或养殖——供过于求——价格大跌,这一现象符合蛛网理论规律,是我国农产品价格呈现较大波动的主要原因。

以价格波动较严重的生猪为例,自1985年取消生猪派购、放开猪肉市场以来,我国生猪价格一直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状态。从需求方面看,由于消费观念和饮食习惯等原因,在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消费长期占主导地位,而且城乡居民对猪肉需求数量相对稳定,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因此,需求是猪价变化的被动因素,而不是推动猪价变化的主动因素,因而问题就应该出在供给环节。

从生猪供给方面看,自1996年以来,生猪重大疫病频繁发生导致生猪产量大幅降低,最终体现在生猪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上。1996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在我国首次爆发,致使当年生猪产量大幅降低,减产率达到13.44%,供给的减少直接导致了1997年猪价暴涨。2005年,四川等省发生猪链球病和人感染猪链球病疫情,虽然局部地区发生猪链球病并没有造成全国生猪产量降低,但是人感染猪链球病疫情扰动了生猪市场,导致2005—2006年猪价下跌。随即2006—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严重爆发,遍布全国19个省份,大批能繁殖的母猪或病死或被杀死,严重影响了全国的生猪生产能力,养殖户的跟风行为也加速了生猪产量的降低,2007年减产率达到7.80%,导致2006—2007年两年内生猪价格的暴涨。2010年初,农业部公布了部分省份的口蹄疫疫情,全年区域性的猪病此起彼伏,导致2011年生猪价格再创历史新高。

目前,我国生猪生产者的生产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偏低,养殖技术落后,从众心理较强,导致其无法成为价格的引导者,只能作为价格的跟风者,而生猪生产者的跟风行为又加速了价格的大幅波动。 四、结论与建议

为了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我国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如生产补贴、消费补贴、保护价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这种经济的持续增长、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对粮食的需求加速增长,而另一方面则因为有效务农人数锐减(所谓有效务农人数锐减,不仅指务农人数的绝对减少,还包括因大量青壮年外出而带来的务农人员质量的降低)和有效播种面积的大幅缩水(虽然名义上种植面积可能扩大,但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管理的精细程度和管理的质量可能因人手不足而下降)而导致粮食供给相对减少。这两种方向相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便是粮价上涨和CPI上涨。政府的职能之一是引导国家经济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以,由政府伸出“有形的手”来干预市场是合情合理或者说是必不可少的。以粮食为例,如何通过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来弥补市场调节缺陷所带来的损失即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粮食直接补贴,制订最低收购价可以视作为对农产品的保护。在粮食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一方面,国家要制订粮食保护价,不至于让粮价过低,否则,会导致农民一年的辛苦“打水漂”,损伤其种粮的积极性,最后反而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国家也要做好粮食储备工作,将一年中多余出来的粮食作为应急储备,在粮食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时及时调粮来平衡物价。而粮食直接补贴可以让农民们吃上“定心丸”,这样,无论丰年灾年,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益都可以得到有效保证。唯有如此,才能够鼓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证我国粮食供应的稳定。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黄金期,因此,政府应该合理地干预和调控市场。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产品价格又是农业的基础,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至于出现“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情况,为了保障国家经济的安全和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⒈政府应时刻关注农产品价格,在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保证农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性,同时,也要通过建立符合我国实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价格预警系统,动态、系统地监测农产品价格波动状况,为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农业政策提供依据。

⒉政府要加大对农业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农业供给不能落后于人口经济增长的速度,确保粮食总产量的增长;构建包括猪肉、粮食在内的农产品储备制度以抑制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稳定基本的农产品价格。

⒊政府要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手段调控农产品市场,适时变更补贴的范围和方式,加大补贴的力度,进而保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同时,要推动我国农业生产体系和农产品价格市场建设,使农产品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一体化、市场化,增强联动性,这样,政府才能够灵活地实施调控政策,提高调控效率。

⒋优化农产品流通结构,减少供应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从农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看,其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成本增加。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应搭建多种形式的农户与消费市场直接交易的平台,减少流通环节和流通成本,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农户增收,而且会相应地降低消费者的购买价格。在政策上,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储备机制,特别是要加强粮食、肉类、油类等涉及国计民生的农产品的战略储备,从而及时有效地调控农产品价格,使其维持相对稳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⒌加强农村基础交通设施与道路建设,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农产品价格和损耗。即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充分利用运输资源,优化运输网络,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减少运输事故损失,从而减少运输成本。

总之,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阶段,但农业现代化步伐却相对滞后,因此,农产品价格的温和上升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农产品价格的上升趋势是必然的。工业反哺农业,责无旁贷地要在技术、生产设备等方面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促进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向集约型、规模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民劳动收益的提高。对此,农业管理部门应及时监测农业投入品的价格,根据监测信息,科学地设置警戒线,将农业生产成本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同时,政府部门应合理支配财政收入,最大限度地向农户提供生产资料综合补贴,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林洁,徐丽艳.农产品价格的基本构成及其控制主体[J].农村经济,2011,(12). [2]宋则.对农产品流通成本真相剖析[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1,(31).

[3]胡卓红,申世军.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中的流通成本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08).

[4]周敏丹,金建华.新形势下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探析和对策建议[J].湖南社会科学,2011,(04).

[5]刘兵等.应对猪价波动培育“新中国猪种”策略初探[J].农业经济问题,2011,(增刊). [6]吕杰,綦颖.生猪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07). (责任编辑:高 静)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Qi Guangyuan,Zhang Yanzhuo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our country from production costs,the cost of circul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etc.From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we can see that the labor cost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generally continues to rise,which make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ice show 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