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8个重要文言虚词的用法

2024-04-02 来源:客趣旅游网


18个重要虚词的用法

1.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③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

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

- 1 -

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定)语和中心词,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

2.何

(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如: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作宾语,主要代指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

(2)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怎么,怎么样”。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2 -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

3.乎

(1)语气助词

①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如: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

②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

③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如: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

④用在句中的停顿处。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

(2)介词

①相当于“于”。如:生乎吾前。(《师说》) .

②用作词尾,“……的样子”。如: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

- 3 -

4.乃

(1)副词

①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转折,译为“却”“竟(然)”“反而”等。如: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译为“就”。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

③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如: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④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译为“仅”“才”。如: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

(2)代词,只表示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

(3)动词,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如: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 4 -

5.其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可译为“他(们)的”“它(们)的”。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应译为“他”,也可译为“它”,不能加“的”。如: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用为第一人称。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⑤指示代词,可译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

(2)副词

①表测度、估计,可译为“大概”。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②表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

- 5 -

③表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如: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

④表期望、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3)连词

①在句首,表假设,译为“如果”。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

②构成“其……其……”结构表选择,译为“是……还是……”。如: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耶?(《逍遥游》) ..

6.且

(1)连词

①表示递进关系。如: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

②表示并列关系。如:河水清且涟猗。(《诗经·伐檀》) .

③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如:

- 6 -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

(2)副词

①相当于“将”“将要”。如: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

②“暂且”“姑且”。如: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

7.若

(1)代词

①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如: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

②作定语,译为“你的”。如: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

(2)连词

①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

②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 .

- 7 -

8.所

(1)所字结构,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

(2)为……所……,组成“为……所”的格式,表被动。如: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

(3)所以

①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来……的”,“凭借来……”。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②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如: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

9.为

(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用为“向”“对”等。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

- 8 -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 .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

⑥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为“被”。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2)助词,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可译为“呢”。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

(3)动词,叫作、称为。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 .

(4)连词,如果,假如。如: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策四》) .

- 9 -

10.焉

(1)语气助词

①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如: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

②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如: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

③作形容词、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如:空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代词

①表示他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如: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

②表示疑问,译为“哪里”“怎么”“什么”。如: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

(3)兼词,相当于“于之”,译为“于此”。如:

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 .

- 10 -

11.也

语气助词

①表示判断语气。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表示肯定语气。如: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③表示疑问语气。如: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表示感叹语气。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师道之不传也.

久矣。(《师说》) 12.以

(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如:愿以.

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11 -

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④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头”。如: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

(2)连词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

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行为与后一行为是先后关系,不可易位。可不译。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

- 12 -

③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作“来”“用来”“以致”等。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

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译为“因为”。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3)副词,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

13.因

(1)介词

①表示动作或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

②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依据,可译为“凭借”“依靠”。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依据,可译为“通过”“经由”。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 13 -

(2)副词

①于是。如: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

②趁着。如: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

(3)动词,沿袭。如: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

14.于

介词

①引进动作的处所,译为“在”。如: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

②引进动作的对象,译为“向”。如:学于余。(《师说》) .

③引进动作的方面,译为“对于”。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

④引进动作的趋向,译为“到”。如: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

⑤引进动作的原因,译为“由于”。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

⑥引进动作的对象,译为“同”。如: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

- 14 -

⑦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如:

良曰:“长于.

臣。”(《鸿门宴》) ⑧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如:

非常之谋难于.

猝发。(《五人墓碑记》) ⑨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如:

臣诚恐见欺于.

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15.与

(1)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跟”“和”。如:

秦伯说,与.

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2)连词,表并列,相当于“和”。如:

备他盗之出入与.

非常也。(《鸿门宴》) (3)语气助词,通“欤”,语气助词,表疑问、反问或感叹。如:

- 15 -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16.则

(1)连词

①表示承接关系。如:

项王曰:“壮士! 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

②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③表示假设关系,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

④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

⑤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如:

- 16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

(2)动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17.者

助词

①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可以根据语境译为“……的”“……的人”“……的事情”“……的情况”等。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

②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③与“若”配合,组成“若……者”“似……者”,译为“像……的样子”“……似的”。如: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

④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

⑤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 17 -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

18.之

(1)代词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

(2)助词

①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②结构助词,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③结构助词,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 .

④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

- 18 -

西。(《捕蛇者说》)

⑤音节助词。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

(3)动词,作动词谓语,译为“到……去”。如: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

- 1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