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
【教学目标】
1、明确文章的六要素,把握全文。
2、学会用细腻的外貌、动作、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通过朗读品味作者感人至深的语言,感受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文章感人至深的原因。 2、体会主人公对战士深厚的情谊。 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朗读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
本文的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东西──蜡烛,谁能告诉我蜡烛有何作用? 师:蜡烛的最大作用就是照明,然而在本文中它又被赋予了什么意义呢? 二、介绍相关背景资料(作者及文体) 请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1、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2、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史实。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学生朗读课文(默读),理清这篇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四、品读课文,理解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齐读。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揣摩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练笔。
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细读文章中的这段话,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1
(引导学生从老妇人对苏联红军战士的崇敬与热爱以及对失去战士的悲痛心情等来描写。)
如:⑴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一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⑵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老妇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做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⑶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3、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⑴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交代蜡烛的来历,表明这支蜡烛的珍贵,有着特殊的意义。表明老妇人的至情至爱。
⑵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这里提到围巾的颜色“黑色”,暗示战争的残酷,表明老妇人对失去苏联红军战士的悲痛之情。 4、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是一个十分勇敢、不顾生死,把苏联红军战士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不畏法西斯恶势力的人。
⑴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⑵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⑶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炮火连天(环境危险)──不顾生死。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六、问题探究
1、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⑴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⑵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⑶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文中几次提到“德国人的炮火轰响”?有什么作用? 五次,表现出法西斯的残酷和老妇人的勇敢。 七、小结
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啊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
2
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然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中。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体会文章中铺陈和反语手法的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语言。
3、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接受真是人类文明成果、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先生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同学们都听说过圆明园吗?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的,现在又变成什么样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抢掠,并将这个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废墟。作为当时法国统帅将领之一的巴特勒上尉称这次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并征求雨果的意见。那么雨果对这个事件持怎样的态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资料助读 1、作者介绍
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圆明园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
令中华民族抱恨千古的是,这一世界园林艺术的伟大杰作,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的野蛮的劫掠和焚烧,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现在,经整修后的遗址,已成为人民群众凭吊和游览的场所。 3、书信格式
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六部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字词
赃(zāng)物 箱箧(qiâ) 制裁(cái ) 给(jǐ)予 恍(huǎng)若
3
琉(liú)璃(lí) 珐(fà)琅(láng) 眼花缭(liáo)乱 惊骇(hài)晨曦(xī) 瞥(piē)见 劫(jiã)掠
2、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a、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
b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明确: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 自读1-3段,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 (二)自读4-10段,找出雨果讽刺侵略者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 教师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合作探究,交流时教师可以结合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1、雨果评价圆明园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 明确:奇迹
2、圆明园作为奇迹,它的价值体现在哪? 明确: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3、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
明确:大理石,玉石,青铜,瓷器,异兽,花园,水池,喷泉,成群的天鹅、朱鹭、孔雀等 4、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
明确: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亲爱的爸爸妈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用意。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习如何欣赏句子、词语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记住历史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一)、导入
4
提问:有人知道“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吗?
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侩子手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从这段资料里,我们知道了这个令当今儿童欢欣鼓舞的一个节日,居然是来源于二战期间,成千上万无辜儿童的被毒害这么一个悲惨的事实。
在南斯拉夫,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会来到一个叫做克拉库耶伐次的地方举行这么一个悼念活动——悼念半个世纪前,被德国法西斯在一天之内残杀的300个孩子。这个悼念活动的场面如何?那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是怎样的?我们将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整体感知文章
1、参观完这个遗址,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萨特一段文字。也就是文章开头的这段引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留意下萨特着重用哪几个词表达自己的观感呢? 2、自由朗读,把握文章内容;复述重点,把握文本情感。
第一个是坟地所见所闻;悼念活动的气氛怎样?如何理解文中开头“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明确: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涌向屠杀的地方。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读者的阅读速度自然放慢,读两个字,停顿一下,想像一个画面。这样的开头,让读者感受到现实中的空气,弥漫着无尽的悲哀,而一切皆源于历史。
这部分写悼念活动的所见多闻,那么作者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l 明确:回顾历史,现实中的悼念场面,两位沟通历史与现实的老人。 第二是记述各种演出记念活动;
在开头,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怎样理解这句话? (强调要记住历史,不能忘记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信客
目标定向: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 2.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5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师:大家现在写信吗? (生答)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很少再用笔和纸来写信了,改为发电子邮件,甚至实时地通过QQ或MSN等进行沟通和信息传递。你可能想像不到,在过去,邮局出现之前人们是如何传递信件的。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余秋雨笔下的《信客》,一方面,能够了解过去的信息沟通方式,另一方面,这是一篇以诚信为主题的文章,我们读来从中能接受到诚信的教育。 二、作者介绍
我们在走进《信客》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的作者余秋雨:(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作者简介”部分)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作品:《行者无疆》,从书房《出走十五年》,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文化苦旅》。在渡《霜冷长河》时,无意捡拾到一些《文明的碎片》,不禁发出《千年一叹》。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进了《山居笔记》
三、自学生疑,字词注音
认识了作者,我们就正式走进《信客》的世界。现在先请大家听读课文并找出文章中需要掌握的字词、多音字,然后回答有关问题。(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 1.字词注音:
嫉妒(jídù ) â(噩)耗 猝然(cù) jì li3ng(伎俩) 昏厥(juã) 连声nuî nuî (诺诺) 文绉绉(zhōu) 颠 pâi(沛) 吊唁(y4n) 焦 zhuï(灼) 诘问(jiã) 时 m2o(髦) 唏嘘 (xīxū) 2.多音字辨析: 积累lěi
四、学习释疑,回答问题
(1)掌握了有关字词,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一起寻找信息。信客是怎样一种职业?明确:信客是城乡之间捎物带信的特殊的私人职业。
(2)原来信客是城乡之间捎物带信的特殊的私人职业,那么,如果我要为一个落后的村子招聘一位信客,我的招聘启事应该怎么写?什么样的人才符合条件?我这里有张招聘表,大家帮我填完整吧。(活动——填写招聘启事) 职位――信客
学历――能识文断字
6
职位描述――主要负责乡村城市间的信、物的传递;还要代读代写书信;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时,还要帮忙处理后事、安慰家属。
职位要求(职业道德)――信,诚信,信用
(3)从我们填写的招聘启事,我们可以看出,信客,最注重的是什么?(从原文中找语句回答) 明确:“信”。原文: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 五、点难拨疑,合作讨论:
(1)那么作者又是怎么样刻画这位至始至终讲求诚信的信客的?重点写了他的哪些事? (不论标准答案,学生自由发挥。) (2)作者后来写信客不当信客后当了老师、校长,为什么他无论是当老师还是当校长都是好样的? 明确:因为他眼界开阔,对各种新知识都能容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深察世故,很能体谅人,很快成了这所小学的主心骨。
(3)如此优秀的,受人爱戴的信客为什么临终留下遗言,要与不够诚信、坏了名誉的老信客葬在一起呢?
明确:因为信客理解老信客,同情他,敬重他,感激他。 (4)从这句话中,我们是否可以看出“作者为什么在写信客之前要先写老信客”?(适当时用“老信客的经历”来引导)
明确:先写老信客,实际上说明了信客这一职业的两个特点:路途艰难;强调他的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惨痛的教训又时时警醒着年轻信客。这些都促使他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
(5)从信客的葬礼我们可以看出信客很受人爱戴,是一名合格的、出色的信客。那么,我们从这位信客身上着手,总结一下,当一名合格的信客,将会经历什么?需要什么精神?
(学生自由发挥,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容,善良厚道均可。) 六、反思学习
通过欣赏余秋雨的《信客》,了解了什么是信客以及做一名合格的信客需要具备什么素质。我们可以从文章最后看到以诚信德名远播的信客去世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之多,可见诚信之人必受人尊重。这篇文章让我们意识到诚信对于人立足社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21世纪是个讲求诚信的时代,人无信而不立。作为新时代的主人,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八荣八耻,坚决做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七、迁移创新
为这名优秀的信客写段墓志铭。
桥 之 美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爱桥的原因。 2、品味文章优美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3、学会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7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出一下) 二、作者简介
吴冠中教授,是当代著名的画家,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
三、整体感知
1、吴冠中先生在文中说“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 他自己对桥当然也是情有独钟,他对桥的喜爱是否有其独特的视角呢?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的眼中桥之美在何处?
明确: “桥的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2、本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桥之美? 学生回答,老师明确。
明确:作者列举了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以及《清明上河图》中的桥、人造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小结:作者就是借助对这些桥的具体说明详尽的阐述了他所认为的桥之美,即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四、研读与赏析
重点研读第④小节。让学生学习观赏四幅桥之画面,理解桥要与周围环境既对照又和谐才能构成美景。
芦苇石桥:密密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感觉舒畅。
细柳拂桥:柳枝的动、细弱、年年发芽和石块的静、厚重坚硬、历久不变形成对比。令人销魂。 长桥卧龙:在宽阔的水面上的长桥,打破了单调的背景,整个环境充满了灵气和生命。宛如史诗。 风雨廊桥:廊和厅的安闲自在和亭下水流的湍急、山峰的险峻又形成对照。形式独特。 五、拓展延伸
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两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等角度进行比较、评析。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表格使其更加清楚,表格设计如下: 比较篇目 说明对象 着眼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语言特征 石拱桥,是一 历史悠久、形式中国石拱桥 由一般到特殊, 举例子、引用、 语言平实自然篇较为规范的说优美、结构坚固、先概括后具体 列数字、打比方等 而又准确、严密 明文 成就突出 桥的美学价值, 文章语言优美, 举例子 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8
桥之美 在画家眼里桥美发掘桥在不同环在何处 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总—分—总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胜收的景致,或纤弱或雄壮或含蓄„„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大干世界吧! 七、作业布置:
说“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二)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2、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写法,实际运用,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3、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演能力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我国有一种名叫屏风的家具吗?”学生回答后,展示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屏风的图片,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多媒体展示) 师:“那这种家具有什么作用呢?”(起遮挡视线和装饰的作用) 师:看来同学们对屏风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陈从周先生的《说“屏”》,更多地了解美丽的屏风。
二、 检查预习情况,弄清重点词语的读音。 (多媒体展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回顾学习说明文的基本方法(步骤),师生先朗读,再根据这个方法自学课文。遇到困难可小组讨论或者询问老师。出示问题提示有困难的同学:
①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几方面说明其特点? ②本文运用的是哪一种说明顺序?
③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具体说明作者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写说明文时,依据什么来选择说明方法? ④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评点时侧重①③)
2、 谈谈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为我国有如此巧妙的屏风而自豪。 四、练一练,说一说(任选一题)。
1、多媒体展示几幅屏风图,现场讨论准备,让学生扮演店主和顾客,出售屏风。 2、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工艺品,作一段说明。
9
让学生了解向别人介绍一件物品时,可介绍它的质地、特点、作用,也可和同类事物作比较说明。把所学的说明文知识学以致用,使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语文。 五、作业布置: 1、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像这样的有较高的审美和实用价值的工艺品不计其数,他们漫漫演变成了一种器物文化,如中国的茶具、扇子、雨伞、陶瓷、编织工艺品等。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感到自豪,更有责任把这种文化发扬光大。请同学们任选一种工艺品,写一段说明,200字左右。
落日的幻觉
一、导入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画,你观察到了什么?再看第二幅,你看到黑点了么?其实,第一幅图中,轮子并没有转动,第二幅图片中一个黑点也没有。这都是我们的幻觉。即便是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也不一定是真实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二十课《落日的幻觉》去探索落日的奥秘。(板书课题)
师:一个成功的人,都是一个善于提前做好准备的人,对于科学奥秘的探索更得如此,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好,咱们进入第一个环节:自学探究 二、默读课文 自学探究 读课文思考: 1、注音 2、解词
3、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文章介绍了落日的幻觉这类自然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板书:幻觉、原因) (先概括后提问第二题) 三、重点研讨
快速从文中勾画出描写落日幻觉以及解释幻觉产生的原因的句子。
师:文章第几段描写了落日的幻觉景象?(第二段)同学们想不想看到落日的奇异画面?(想)那么,我找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二段,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落日的每一幅画面。放音乐! 看到落日的画面了吗?美不美?
现在请判断图片中出现的是落日中的哪一种幻觉,并用科学道理来解释落日中的几种幻觉形成的具体原因。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看哪个小组判断得快。
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是怎样将抽象的科学道理说明白的呢? 三、小组合作探究
1、找出文中的过渡段并分析它的作用。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介绍幻觉产生的原因和描写幻觉的顺序一致吗?为什这样安排?
3、本文为了更好的阐明事理作者恰当地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师: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科学道理很抽象,作者又是怎样吸引读者去阅读呢?答案是准确生动的语言。现在我们就赏析一下本文的语言。 四、赏析语言
1、如果把“可是观赏者不会想到吧,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一句中的“大”去掉,
10
可以吗?为什么?
2、除了准确周密外,本文还有一个特点是:生动优美,这主要体现在第( )段。请你摘抄你最喜欢的一句进行赏析。 五、拓展练习
发挥想象力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 六、夕阳下的收获
提示:1、学到了哪些知识?
2、有何启示?(养成观察的习惯,就会增长知识,受益无穷)
七、教师总结:地球就犹如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它无时无刻不向我们展示着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自然画面。让我们用心灵去观察,用知识去探求,尽情地享受生活中“发现”的乐趣!因为你们是朝阳不是落日。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