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程序和内容
1.1
风险点确定 风险点划分原则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1.1.1
1.1.1.1
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工贸企业风险点划分可按照原料、产品储存区域、生产车间或装置、公辅设施等功能分区进行划分。对于规模较大、工艺复杂的系统可按照所包含的工序、设施、部位进行细分。
示例:按区域场所划分如原料仓库、生产车间、成品仓库、储罐区、制
冷车间、污水处理场、锅炉房等;按工序划分如纺织行业的前纺工序、织造工序等;按设施划分如除尘系统等;按部位划分如铁合金生产企业的炉前部位、炉面部位等。
1.1.1.2
操作及作业活动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作为风险点。
示例: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危险区域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
业。
1.1.2
风险点排查
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1.1.2.1
工贸企业应按照风险点划分原则,在本单位生产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确定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区域位置、可能
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建立风险点统计表,参见附录A。
1.1.2.2
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
1.2
危险源辨识 辨识方法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针
1.2.1
1.2.1.1
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参见附录B.1,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表,参见附录B.2。
1.2.1.2
企业可以针对设备设施等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
源辨识,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参见附录B.3,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参见附录B.4。
1.2.1.3
对于复杂的工艺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危险度
评价、事故树分析法等进行危险源辨识。
1.2.1.4 1.2.2
有能力的工贸企业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不限于以上推荐的方法。
辨识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
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1.2.3
危险源辨识
企业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培训,按照确定的辨识
1.2.3.1
范围组织全员有序地开展危险源辨识。
1.2.3.2
辨识时应依据GB/T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四种不安全因素:人的
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应充分考虑国家安监总局组织编写的《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中提及的较大危险因素。
1.2.3.3
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时,应在
对作业活动划分为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地辨识危险源。在作业活动划分时,应以生产(工艺、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为主,也可以采取按地理区域划分、按作业任务划分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划分出的作业活动在功能或性质上相对独立,既不能太复杂(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
1.2.3.4
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场所、设备或设施等进行危险源辨识,
应将设备设施按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
附录A风险点统计表
管控层级 序号 名称 类区域型 位置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 现有风险控制 措施 责任 责任单位 人 备注 附录B.1作业活动清单
(记录受控号)单位:№: 序号 作业活动名称 作业活动内容 岗位/地点 活动频率 备注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注:当选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时可不填写活动频率
附录B.2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记录受控号)风险点:岗位:作业活动:№: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现有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 建议改进(新增)措施 管工培个应控备程管训体急层注 技理教防处级 术措育护置措施 措措措施 施 施 施 作序业 号 步骤 危险源或风潜在事件可能发生工管培个应可严频风评险(人、物、的事故类程理训体急能重次 险价分作业环型及后果 技措教防处性 性 值 级级 境、管理) 术施 育护置别 措措措措施 施 施 施 注:1.分析人为岗位人员,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
上级负责人。
2.当选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法时可不填写频次。
3.现有管控措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按五种措施分类填写,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
4.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结合工贸行业特点依据GB6441填写,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等;
5.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6.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7.管控层级是指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情况确定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
附录B.3设备设施清单
(记录受控号)单位:№: 序号 设备名称 类别 型号 位号/所在是否特备注 部位 种设备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注:1.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
2.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
附录B.4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记录受控号)风险点:岗位:设备设施:№: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现有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 序 检查项号 目 不符合标风工管培个应可严频风评准 险程理训体急能重次 险价情况及后分技措教防处性 性 值 级果 级 术施 育护置别 措措措措施 施 施 施 标准 建议改进(新增)措施 管工管培个应控程理训体急备注 层技措教防处级 术施 育护置措措措措施 施 施 施 注:1.分析人为岗位人员,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
上级负责人。
2.当选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法时可不填写频次。
3.现有管控措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按五种措施分类填写,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
4.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结合工贸行业特点依据GB6441填写,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等;
5.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6.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7.管控层级是指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情况确定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
附录C危险源统计表
各等级危险源数量 蓝(4级、5橙(2级) 黄(3级) 级) 序号 风险点名称 红(1级) 合计 备注 合计 附件A:风险点分类标准
A.1物的不安全状态
A.1.1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 a)设计不良
——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好;——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型缺陷、外露运动件;——缺乏必要的连接装置;——构成的材料不合适;——其他。
b)防护不良
——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不完善;——没有接地、绝缘或接地、绝缘不充分;——缺乏个体防护装置或个体防护装置不良;——没有指定使用或禁止使用某用品、用具;——其他。 c)维修不良
——废旧、疲劳、过期而不更新;——出故障未处理;——平时维护不善;——其他。
A.1.2物料
a)物理性
——高温物(固体、气体、液体);——低温物(固体、气体、液体);——粉尘与气溶胶;——运动物。
b)化学性
——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
c)生物性
——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源因素。
A.1.3有害噪声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 A.1.4有害振动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 A.1.5有害电磁辐射的产生
——电离辐射(X射线、γ离子、β离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超高压电场、此外线等)。 A.2人的不安全行为
A.2.1不按规定的方法
——没有用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等;——使用有安全隐患的机械、工具、用具等;——选择机械、装置、工具、用具等有误;——离开运转着的机械、装置等;——机械运转超速;——送料或加料过快;——机动车超速;——机动车违章驾驶;——其他。
A.2.2不采取安全措施
——不防止意外风险;——不防止机械装置突然开动;——没有信号就开车;——没有信号就移动或放开物体;——其他。
A.2.3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调节
——对运转中的机械装置等;——对带电设备;——对加压容器;——对加热物;——对装有危险物;——其他。
A.2.4使安全防护装置失效
——拆掉、移走安全装置;——使安全装置不起作用;——安全装置调整错误;——去掉其他防护物。
A.2.5制造危险状态
——货物过载;——组装中混有危险物;——把规定的东西换成不安全物;——临时使用不安全设施;——其他。
A.2.6使用保护用具的缺陷
——不使用保护用具;——不穿安全服装;——保护用具、服装的选择、使用方法有误。
A.2.7不安全放置
——使机械装置在不安全状态下放置;——车辆、物料运输设备的不安全放置;——物料、工具、垃圾等的不安全放置;——其他。
A.2.8接近危险场所
——接近或接触运转中的机械、装置;——进入危险有害场所;——上或接触易倒塌的物体;——攀、坐不安全场所;——其他。
A.2.9某些不安全行为
——用手代替工具;——没有确定安全就进行下一个动作;——从中间、底下抽取货物;——扔代替用手递;——飞降、飞乘;——不必要的奔跑;——作弄人、恶作剧;——其他。
误动作
——货物拿得过多;——拿物体的方法有误;——推、拉物体的方法不对;——其他。
其他不安全行动 A.3作业环境的缺陷
A.3.1作业场所 ——没有确保通路;——工作场所间隔不足;——机械、装置、用具、日常用品配置的缺陷;——物体放置的位置不当;——物体堆积方式不当;——对意外的摆动防范不够;——信号缺陷(没有或不当);——标志缺陷(没有或不当)。
A.3.2环境因素
——采光不良或有害光照;——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压力过高或过低;——湿度不当;——给排水不良;——外部噪声;——自然危险源(风、雨、雷、电、野兽、地形等)。 A.4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
A.4.1安全生产保障
a)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
b)没有安全管理机构或人员; c)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d)违反法规、标准。 A.4.2危险评价与控制
a)未充分识别生产活动中的隐患(包括与新的或引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有关的隐患);
b)未正确评价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包括与新的或引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有关的危险);
c)对重要危险的控制措施不当。 A.4.3作用与职责 a)职责划分不清; b)职责分配相矛盾; c)授权不清或不妥;
d)报告关系不明确或不正确。 A.4.4培训与指导
a)没有提供必要的培训(包括针对变化的培训); b)培训计划设计有缺陷; c)培训目的或目标不明确;
d)培训方法有缺陷(包括培训设备); e)知识更新和再培训不够; f)缺乏技术指导。
A.4.5人员管理与工作安排 a)人员选择不当
——无相应资质,技术水平不够; ——生理、体力有问题; ——心理、精神有问题。
b)安全行为受责备,不安全行为被奖励; c)没有提供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或设施; d)工作安排不合理
——没有安排或缺乏合适人选; ——人力不足;
——生产任务过重,劳动时间过长。 e)未定期对有害作业人员进行体检。 A.4.6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a)没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缺陷(技术性错误,自相矛盾,混
乱含糊,复盖不全,不实际等);
c)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落实。 A.4.7设备和工具
a)选择不当,或关于设备的标准不适当; b)未验收或验收不当;
c)保养不当(保养计划、润滑、调节、装配、清洗等不当);
d)维修不当(信息传达,计划安排,部件检查、拆卸、更换等不当); e)过度磨损(因超期服役、载荷过大、使用计划不当、使用者未经训练、错误使用等造成);
f)判废不当或废旧处理和再次利用不妥; g)无设备档案或不完全。 A.4.8物料(含零部件)
a)运输方式或运输线路不妥;
b)保管、储存的缺陷(包括存放超期); c)包装的缺陷;
d)未能正确识别危险物品;
e)使用不当,或废弃物料处置不当;
f)缺乏关于安全卫生的资料(如MSDS)或资料使用不当。 A.4.9设计
a)工艺、技术设计不当
——所采用的标准、规范或设计思路不当; ——设计输入不当(不正确,陈旧,不可用); ——设计输出不当(不正确,不明确,不一致); ——无独立的设计评估。
b)设备设计不当,未考虑安全卫生问题;
c)作业场所设计不当(定置管理,物料堆放,安全通道,准入制度,照明、温湿度、气压、含氧量等环境参数等); d)设计不符合人机工效学要求。 应急准备与响应
a)未制订必要的应急响应程序或预案; b)未进行必要的应急培训和演习; c)应急设施或物资不足;
d)应急预案有缺陷,未评审和修改。 相关方管理
a)对设计方、承包商、供应商未进行资格预审; b)对承包商的管理
——雇用了未经审核批准的承包商; ——无工程监管或监管不力。 c)对供应商的管理
——收货项目与订购项目不符;
(给供应商的产品标准不正确,订购书上资料有误,对可修改订单不能完全控制,对供应商擅自更换替代品失察等造成)
——对产品运输、包装、安全卫生资料提供等监管欠妥;
d)对设计者的设计、承包商的工程、供应商的产品未严格履行验收手续。
监控机制
a)安全检查的频次、方法、内容、仪器等的缺陷;
b)安全检查记录的缺陷(记录格式、数据填写、保存等方面); c)事故、事件、不符合的报告、调查、原因分析、处理的缺陷; d)整改措施未落实,未追踪验证;
e)未进行审核或管理评审,或开展不力; f)无安全绩效考核和评估或欠妥。 沟通与协商
a)内部信息沟通不畅(同事、班组、职能部门、上下级之间); b)与相关方之间信息沟通不畅(设计者、承包商、供应商、交叉作业
方、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应急机构、邻居单位、公众等); (上两条的“信息”包括:法规、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危险控制和应急措施,事故、不符合及整改,审核或管理评审的结果等。)
c)最新的文件和资讯未及时送达所有重要岗位; d)通讯方法和手段有缺陷;
e)员工权益保护未得到充分重视,全员参与机制缺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