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及其展望

2023-05-27 来源:客趣旅游网


摘要:近年来, 中国 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发生了重要转变。一方面,由于持续的 经济 增长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人口结构对劳动力市场的 影响 开始显现。因此,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 时代 趋于结束。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看,市场机制日益完善,劳动力市场环境有所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劳动力市场转折是长期趋势的开始,因此,需要从劳动参与、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市场发育等方面积极地应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新变化。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发育 就业形势 劳动力短缺

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 发展 和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劳动力市场机制日益完善。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等影响劳动力供给的长期因素开始发生转变,使中国劳动力市场开始面临供求关系的重要转折。要有效应对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新变化,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在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中的作用,也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 目前 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本文将回顾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总体态势, 分析 劳动力市场供求转变的原因及其对未来的影响,最后就积极应对劳动力市场的转变提出几点看法。

一 劳动力市场总体态势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总体态势向好的方向发展,不仅顺利地消化了城市经济重组带来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而且实现了就业总量的持续增加,使失业率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同时,部门之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在逐渐提高,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综观近年来的劳动力市场态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由于经济增长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就业总量不断扩大。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二元经济而言,非农部门的扩张是产生就业需求的主要来源,相形之下,农业部门一般是劳动力富余的部门,并不断释放出劳动力。因此,如表1所示,就近年来的就业形势而言,一方面,就业总量呈现不断增加的局面,2006年和1996年相比,就业总量增加了7450万人,增加的幅度为10.8%。另一方面,就业结构也具有更明显的 现代 经济特征,城市地区成为就业创造的主要区域。数据表明,城镇就业总量一直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改革开放之初,城镇就业总量仅为9514万人,到2000年末达到23151万人,2006年为28310万人。改革开放以来的28年中,城镇就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与10年前相比,城镇就业总量增加了8388万人,增长幅度为42.1%。而乡村就业中非农就业的比例也在不断扩大,并成为非农就业总量扩大的重要因素。

第三,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反映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然而,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一时间却存在着争议。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包含着几层含义:首先,对于一个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而言,不同所有制的经济部门之间劳动力流动的增加,有利于打破劳动力市场上的所有制分割。不同所有制部门间的一体化,既能够体现经济转轨的特征,也是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中最具约束性的环节;其次,城乡间劳动力市场的统筹发展是打破二元分割的社会经济体制的最有效手段;再次,区域间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体现了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

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城乡关系的不断改变是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劳动力的流动是实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最有效的方式,而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突出作用是城乡劳动力市场正在统筹发展的最好证明。同时,劳动力跨地区的流动也有效地促进了区域间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根据对单位就业的制造业工资水平的变动和区域间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变动趋势分析,工资在区域间都呈现出收敛的

趋势。这表明区域间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不仅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发育,也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从而增强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第四,劳动力市场环境日益改善,劳动力市场规制更加规范。劳动力市场发育还体现在对劳动力市场的规制日益成熟和规范,大大改善了劳动力市场环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劳动力市场规制的措施和手段日益丰富。近年来,有关劳动力市场规制的 法律 、法规、条例和政策相继出台,使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有法可依。对部分法规的修改不仅适应了形势的变化,也更加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劳动法》、《最低工资条例》、《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在管理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次,政府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的能力也有所加强。例如,在劳动力市场形势严峻、失业比较严重的时期,综合运用积极的就业政策,起到突出的效果;城市劳动力市场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比较严重的时期,对 企业 行为的规范管理有效地制止了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这些调控手段的运用表明中国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正在走向成熟。

二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转变

一直以来,中国都被认为是一个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国家。也就是说,在二元经济社会中,来自农业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非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力无限供给,因此,虽然就业总量不断增加,但是工资水平却保持不变。然而,这种局面在近年来开始打破。从现象上看,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的情况已经比较明显;从供求关系来分析,则可以看出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和有限的劳动力供给使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发生了明显转变。以下,我们从供求两个方面来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并对未来的趋势进行简单的预测。

(一)人口结构的转变:长期趋势的开始

从加总的水平上考察,在给定人口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所占的比重,而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又和以前的生育率水平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观察21世纪上半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供给趋势变动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劳动力供给总量的边际递减现象已经发生,劳动力供给绝对数量的减少也将很快出现。迄今为止,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以及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劳动力市场供给不断增加的基本源泉。这不仅形成了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也成为近20年来“人口红利”的主要来源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根据最新的预测,中国人口高峰将在比预期早得多的时候,图1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下降趋势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社会 科学 院人口与劳动经济 研究 所王广州提供的预测数据。即大约2030年前后在14.4亿人左右的水平上达到,劳动年龄人口从2013年左右开始上升趋势就会十分平缓,2016年达到最高峰后开始绝对减少,而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目前已经是逐年降低,并且下降速度趋于加快。如图1所示,从近期看,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都处于增加的态势,而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实际上反映的是劳动力的边际增长)则已经开始下降。因此,劳动力供给的边际递减在21世纪初已经开始,而根据图1所示,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减少,则大概在2017年以后开始出现。而在未来几年中,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将持续下降,到2010年会下降到800万人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人口结构变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由于生育率的下降是导致这种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而生育率水平是一个具有相当大惯性的变量,因此,人口变迁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具有不可逆转的性质,是一个长期趋势的开始。

(二)非农就业弹性的变化

从劳动力需求面看,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不断创造着旺盛的劳动力需求。由于农业部门基本不产生新的劳动力需求,所以假定非农部门的gdp是就业岗位的来源。据此,可以根据

现有统计体系中gdp和非农就业统计来 计算 20世纪90年代以来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于农村劳动力使用情况的统计不足以反映非农就业的情况,同时,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有限。因此,本文计算的非农就业弹性从1991年开始。的就业弹性变化。

非农gdp的计算相对简单,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资料,可以计算出第二和第三产业按1978年不变价格的生产总值,然后,我们可以得到每年非农部门的gdp增长率。非农部门的gdp通过非农就业活动创造。非农就业包括城镇就业和农村的非农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就业岗位,而农村的非农就业又包括乡镇企业就业、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部门产生的就业岗位,这样,可以得到非农部门的总就业增长情况。图2就是根据非农部门的gdp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计算的历年就业弹性,它反映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就业需求的变化情况。图2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农部门的就业弹性虽有波动,但并没有表现出递减的趋势。除了个别年份非农部门的就业弹性不足0.1以外,其他时期基本保持在0.2以上。近年来,则一直在1991~2006年的平均值0.28左右小幅波动。

非农部门劳动力需求的这种变化特征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就业弹性没有表现出明确的趋势性变化,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特征尚未出现根本的改变,劳动力密集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部门。同时也意味着,按照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可以实现就业岗位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没有表现出系统性的结构变化,因此,根据以前非农部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推演和预测未来的就业需求是合理的和可行的。

1991~2006年,非农部门按1978年价格计算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1.8%,标准差为2.9%;同期的非农部门就业弹性平均值为0.283,标准差为0.14。假定保持1991~2006年gdp平均增长率和平均就业弹性为预测的中位值,高出半个标准差为高位值,低半个标准差为低位值,我们可以相应的得到9种非农部门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的组合,并可以据

此计算出不同的非农就业增长水平,如表3所示。因此,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没有出现巨大波动的话,就业增长以低增长、低弹性的组合为下限,以高增长、高弹性的组合为上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