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2021-11-11 来源:客趣旅游网
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高职院校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科体系、课程体系、专业体系和管理体系相辅相成、互为依存,切实更新教师队伍教学理念,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以期建立有序的课程思政教学机制。

一、设计教学目标,强化课程思政思想认同

育人方向决定育人思路。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首先应标定不同专业课程的优势特点,研究细化不同专业课程的育人目标,以此强化课程思政思想认同。一是科学设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目标。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做到思政课程系统阐述思政知识,确立德育整体框架,扩大德育辐射范围,设计教学目标时应从学生求知需求出发,注重“术”与“道”的有机结合,将思政工作融入每个教学环节,深度拓展教学内容。二是科学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思政课程教育管理者应与专业课程教师一起,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进一步细化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例如:结合对思政元素的开发,设定具体章节的思政教学目标;梳理各章节思政教学目标的内在逻辑;将具体的教学目标写入教学大纲,确定具体课程的思政教育教学目标体系。三是科学设计单次课思政教育教学目标。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立足课堂教学,研究制订具体章节的教案,确定每节课的思政教育教学目标以及与其对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单次课的思政教育教学目标来自课程思政教学总体目标的具体分解,而这种分解是基于对单次课固有知识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的分析而定。

二、优化教育内容,契合课程思政时代要求

课程思政只有进入学生内心、拨动学生心弦,才能实现育人功能。这就要求教育内容应当契合时代要求,积极构建充满时代气息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一是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专业课程教师只有弄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才能有效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达到教育预期效果。重点需要运用好哲学思想,

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读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掌握新时代职业教育基本政策依据,学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育具体指向。二是深入寻找德育实质。结合课程德育培养目标,在厘清学科体系的基础之上,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激情,寻找与家国情怀、红色文化、革命精神、创新思维、学术修养、工匠精神等相关的德育信息,在课堂适当时间节点、适当教学情境中引出恰当的思政主题,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三是注重探索育人内涵。专业知识的确立都经过漫长的实践,通过科学的思维、创新的意识、执着的追求讲授知识背后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鼓励他们珍惜当前、憧憬未来,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发挥网络优势,优化课程思政方法模式

课程思政建设离开不网络信息技术,应拆除传统教育的时空围墙,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机整合,推行网络化、开放式的在线学习模式,以此实现有效教学。一是用好网络教学平台。遵循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探索运用翻转课堂、雨课堂、微课、慕课等新媒体新技术,用好线上线下课程思政教学模块,使课堂教学形式新起来、方法活起来,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化教育模式。二是推进在线资源建设。丰富的在线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是网络平台的基础,应充分发挥“教育+网络”的优势,积极引进优质在线课程,重点开发特色在线课程,组建优秀专业课程教师团队,规范在线课程资源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和交流研讨,实现新时代高职院校在线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跨越式发展。三是课内课外同心共育。坚持以学生为教育主体,根据课程思政阶段教育内容、网络热点话题和学生兴趣点确定主题,在课内教学主导的基础上,课外围绕主题由学生自主创作短视频、摄影作品或情感短文,力求价值观正面正向、聚焦点新潮新颖,成果择优推送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号等新媒体,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实现学生自我教育,以网络促进课程思政的针对性、互动性、一贯性。

四、构建评价体系,踩实课程思政根本落点

课程思政与一般的课程教学不同,通过传统的评价方式很难做出准确的评价。尤其是在涉及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专业伦理等问题上,如何科学有效评价课程思政的效果,如何评价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课程思政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一是注重复合性评价。应确立党委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坚持党委把方向,各类评价主体共同参与,构建复合评价机制,实现从党委机关、职能部门、专职教师共同参加评价的复合评价模式,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研、以评促建的目的,提升评价的参与度和合理性,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注重多维度评价。除了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使授课教师、学生、辅导员、督导专家都参与到评价中,还要广泛吸收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益经验,搭建具体、准确、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课堂内外有机结合,形成课内课外有机联动,以期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评价。三是注重发展性评价。改革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把思政元素列入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和教学考核之中,不断加以总结完善,使专业课程教师边教学边评价边调整,便于在督导检查时有效检验学生在专业课程考核中的课程思政收获。

五、提升能力素质,铆定课程思政关键支撑

开展课程思政,对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想意识、施教能力、综合素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把功夫下在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的提升上,为其有设计、有策略、有意识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提供保证。一是加强政治锤炼。教师的政治修养是落实课程思政的“总开关”,广大教师应坚持传道者必先明道信道的理念,丰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储备,通过锤炼政治品格,不断在理论思维上有新提升、思想认识上有新感悟、践言践行上有新收获,切实用高尚人格感染学生,以深厚理论功底引导学生。二是加强合力攻关。坚持教研室把关定向、课程组实践打磨,采取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方式,对课程思政计划方案进行研究优化,培养教师的主动意识,增强教师的学研质效,确保科学合理、有序衔接、详略得当。三是加强交流互鉴。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集体备课,定期组织课程思政示范课,做好内

部交流互动,定期召开恳谈会、专题会研讨课程思政实施难题,形成团队增益效应,在学习借鉴、消化吸收成功做法的实践中确保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取得应有质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