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作文训练(六)
怎样把人物写具体
写人时,要着眼于所写人物的特点,把人物写“活”。
1.人物外貌要有特点。没有特点的外貌描写是徒劳的,写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形象逼真地刻画要处,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 “我们院里来了两个乡下小孩。一个是姐姐,梳着小辫,穿着小花褂。一个是弟弟,脑门上留着头发,就像扣了个茶壶盖儿。”这段描写,就十分符合农村小孩的特点。
2.人物语言要符合身份。每个人的性格、年龄、职业、地位、思想各不相同,如果我们笔下的人物说的都是“通用话”,就不能反映其性格特点。我们要因人而异,让小孩说小孩话,老人说老人话,工人说工人话,农民说农民话。请看下面这段话有什么问题:
一天晚上,我把吃剩下的一小块馒头扔到了桌子上。奶奶看见了,严肃地对我说:“孩子,你扔掉的不是馒头,而是劳动人民后代应有的品德!你现在不知道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将来更会大手大脚的,要给国家造成多大的损失呀!还怎能谈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你对得起党和人民对你的培养吗?”
这段语言描写显然是不实在的。孩子不爱惜粮食,奶奶批评几句是无疑的,可是,老奶奶好像在演讲、做报告似的,是不符合实际的,给读者的感觉是别别扭扭的。
3.恰当运用动词,写出人物动作。要表现一个人,不仅要描写语言,更重要的是具体写出他怎样行动,才能反映出他的品质和精神。一位同学写了片段练习《打针》:
1
康大夫拿起一支装着役苗的小药水瓶,把略带黄色的药液吸进针管,又夹了一小团酒精棉球在要向我注射的左臂上擦了擦,就把针拿起来,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迅速把针头扎进我左上臂的肌肉里。眨眼间,康大夫用拇指把针管熟练地一按,就把药水推进了我的体内。她把针头麻利地拔出来,然后用棉球轻轻揉一揉。咦?说来也怪,我还真没觉得疼,这针就打完了。
这段描写,作者选用了“拿、吸、夹、擦、扎、按、推、拔、揉”等动词,把打针时的情景真实地再现出来了,把康大夫的形象也烘托出来了。假如把“打针”这个片段描写只是空洞地写为:“康大夫给我打针,动作很快,一会儿就打完了。”你读后会不会摇头表示遗憾呢?
4.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我们要把人物写“活”,除了外貌、语言、行动之外,还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描写。如:“晨练时,我没有认真、用力,上篮动作轻率、应付,不接受王老师的指教,还顶了嘴。放学前,班长通知我去体育室。”这段话,由于没有加入心理描写,让我们感觉很空洞。请看下面修改后的语段: “早晨,我和她顶了嘴。这一回她又会狠狠地批评我一顿。为了挽回难堪的局面,不让她再生我的气,我就装出极为恭敬的样子,低着头,哈着腰,小心翼翼地进了门。我克制住自己,叫了声“王老师”,就呆呆地站在那里,等待着王老师电闪雷鸣般的发作。我仿佛听到了刺耳的责骂声,严厉的训斥声,紧张得连大气也不敢出,心“怦怦”地跳着。” 这段描写,就真实地反映出“我”精神紧张时的心理,把人物写“活”了。
【例文引路】
师生之间
你曾告诉我:“花摇曳的是容貌,草散发的是气质。花开了,瓣上露珠清如泪;草长了,叶间长风行似吟。花将草揽在身边,草将花捧在胸前。但你知道吗?其实,每一朵花都是一株草,每
2
一株草都是一朵花。”我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我知道,我是一株不起眼的草,但我又不明白为什么花是草,草又是花。
我是一个自卑的女孩,没有美丽的容貌,没有优异的成绩,没有富裕的家境,上课从不举手发言,从不敢抬头看老师。是的,我卑微为草,可是老师您却注意到了我,您总是在默默地鼓励我。我能感觉到,每次我回答您的问题时,您总是对我颔首微笑,虽然我依旧在您课堂上不抬头。您从没有亲口对我说过什么,每次总在我的作业上打个鲜红的“优”字,在我的作文本上写几句独到精辟的评语。因为您,我开始努力学习,非常努力地学习。我很在意您的评价,我知道您打的“优”不仅是对我的鼓励,更是对我的一种肯定。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被人关注的满足,尽管您不曾亲口对我说过什么,尽管我还是低着头。
那一天您在放学的路上遇见我,轻声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我低着头跟随您来到桃花林,在那里您说了令我一生难忘的话。我终于抬起了头,我看见桃花纷飞,您的笑容也如桃花般明艳,桃花树下的叶和草也焕发出亮丽的绿色。老师,您没有过多的话语,没有对我特别的照顾,但您所做的一切已足够了,足够让阳光照进我的心里。以前我低头看见的是自卑与苍白的世界,如今我抬头看到的是自信与美妙的风光。我想说:老师,是您让我的世界变得美丽而璀璨。
我记住了您的话,我抬起头,每天给您一个微笑。我开始明白了为什么“花开了,瓣上露珠清似泪”,那是花奋斗后的喜悦泪水;我开始理解了“草长了,叶间长风行似吟”,那是草默默成长的诗意人生。我知道您想告诉我千万别因偶尔得失而消沉,不必在乎外在的条件,要追求精神的充实与内在的气质。
感谢您,老师!我们之间仿佛不仅是师生关系,更像是朋友。让我怎样感谢您?当我走向您的时候,我想为您采撷一枚枫叶,您却给了我一片枫林。让我怎样感谢您?当我走向您的时候,
3
我想为您采摘一朵鲜花,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经历了多次失败与挫折,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您那些话语的深意。花有花的美丽,草有草的独特。每一朵花都淡泊如草,每一株草都明艳如花。开落有序,花运作的是时光;枯荣无常,草经营的是岁月。用缤纷的眼光看世界,如花;用纯净的心态对生活,像草。
老师,只要用心去看,每一株草都是花,是吗?
【写作启示】(1)巧用比喻考生在整篇文章中巧用比喻,寓理于花与草的关系中,使抽象的道理浅显化。考生用“花”比喻那些学习优秀、有特长、各方面条件优越的学生;用“草”比喻那些学习成绩稍差、有待提高的学生。文中老师说:“其实,每朵花都是一株草,每一株草都是一朵花。”说明了在这位老师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由此可见这位老师对待学生一视同仁的优良品质。
(2)前后照应文章开头提到了“其实,每朵花都是一株草,每一株草都是一朵花”,中间有“每一朵花都淡泊如草,每一株草都明艳如花”,结尾进一步补充说明“只要用心去看,每一株草都是花”,进一步说明了学生没有好坏之分的主题。
(3)主题深刻,立意高远考生通过“花”与“草”的关系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学生本没有好坏之分,这与新课标提倡的“观照自我”“重视自我”的理念不谋而合。这个主题与现在提倡的新型师生关系很吻合。
(4)本文文笔优美,说理深刻语句诗意而不乏哲理,是一篇优美的哲理散文。
细雨淋湿的路上
4
有一种梦,轻灵地在春的光艳中跳舞,像新鲜初放芽的绿,柔嫩喜悦的水光浮动着梦中期待的白莲;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是爱,是暖,是希望,那就是你的童年!
——题记
梦醒了,不会有人再和我打架,把我推在雨里;不会有人再抢我的棒棒糖;不会有人再帮我想办法……只有你,但这些早已逝去,只留我一个人在这细雨淋湿的路上独自回忆。
七岁,讨厌的你
七岁,我们一起步入一年级,记得我是班长,你是助理。我一直以为,我们吵架的原因是因为你嫉妒我,可是后来才知道是我错了。依稀记得,七岁的你在我心中是那么讨厌。
细雨飘飘的黄昏,教室里一片喧闹,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我独自一人维持纪律,而你却若无其事地在写作业。我轻轻走到你的面前,对你说:“夏,维持一下纪律好吗?”我本想你会帮我,而你却冷不丁地还我一句:“写作业呢,没看见哪!”你的那句话就像针一样刺在我的心上,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有心中的那抹怨恨。
一放学,我就拉你出教室,雨一直下着,打在你的肩上、我的发线上,就像一串晶莹的露珠一样。你不屑一顾的样子,眼里透出无所谓,一句话也不说。我知道这是暴风雨的前兆,哼!不就是助理吗,我才不怕你呢!但心中又害怕你是不是又有什么鬼主意。我瞥了你一眼,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你一个人在风雨中站着。一会儿听到背后有跑步的声音,一回头撞见你可怕的眼神,你的衣服已淋得透透的,鼻尖上还挂着水珠。你把我推倒在水里,衣服上、脸上、头发上,全是泥。而你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我在雨中哭泣。
5
细雨淋湿的路上,有你令我讨厌的身影。
九岁,机灵的你
一次次的争吵,已经伴我们走过了两年,升入三年级的我们,有了一丝丝成熟,不再是那么任性、那么倔强,谁胜谁负在我们各自的眼里似乎平淡了许多。我们渐渐地能够一起商量事情,能够相互取长补短。我们友谊的开始就是那次雨中的记忆。
雨已下了一整天,我呆呆地望着窗子上雨滴交织的画面,错落有致,与我现在的心情截然相反。鞋已经在上学的路上弄得湿透了,而且还沾着泥,怎么回家呢?又没有伞,我的眉头又紧皱了起来。同学们都陆续回家了,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教室里只剩下你我两人。你走了过来,问:“你?”我知道你的意思是问我怎么还不回家,我怎么说?说我没有伞,将要淋成落汤鸡?
接着我便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生怕自己的尴尬被你看穿。“没有啊,我只是……想看……看窗外的雨!”每个字都显示出我的伪装,而此时的我脸已红得像是个猴屁股。只记得你一笑:“对呵,今天的雨景真好看!”接着你把头转向了窗外,真好像窗外的景色是多么好看,可其实窗外全都是同学进出教室鞋上的泥,而你却看得津津有味。我知道你在维护我的自尊心。你接下来的话更是让我大吃一惊:“陪你一块回去吧,一起观赏一下这雨景!”“好……好啊!”我紧张地说。
雨在我们的头顶上下着,幸亏有你的雨伞,我才没有被淋湿。一路上我们一句话也没说,直到最后我才说了声“谢谢”。可是到家的那会儿,借着我家的灯光,却看见你淋湿的半个身子,心里一阵感动。望着漆黑的夜,你孤身一人回家的背影,我的眼里一阵湿润。
细雨淋湿的路上,有你令我感动的身影。
6
十一岁,幸福的你
忘记了什么是糖的滋味,只觉得和你在一起的日子是那么美妙,满是幸福的味道。我们一起吃饭,一起学习,一起出去玩,你总是把我最喜爱的棒棒糖抢去。我想那时,你已忘记了我们曾经的吵架、曾经的不和、曾经的一切,也包括那个细雨淋湿的夜里,你送我回家的场景。只记得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共患难的朋友。
我俩穿着大大的雨鞋,走在泥泞的路上,一步一个印记地回家。走到一个大坑里,我一脚迈了进去,拔不出来了,而脚的四周全都是泥。你和我一起用力把我的脚拉了出来,而你的脸上也全都是泥,像一只花猫,我的脚丫也露了出来。你笑我是黑脚,我笑你是花猫。
一路上全是欢笑。泥泞的路上,我们肩并着肩,手拉着手,一起向前走去。因为在路的前方有我们追逐的梦想。
细雨淋湿的路上,有我们幸福的身影。
十三岁,难忘的你
你走的那个早晨,也下着雨,天异常的压抑,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把一只千纸鹤塞到你的手里,你只是低头接了过去,一句话也没说,就像七岁那年你把我推倒在地的样子。我知道你在哭,当你头也不回地走了的时候,我的心也碎了,多么渴望你能够再回来推我一把,狠狠地将我推倒在地,只要你不走。而你还是走了,雨一直下着,直至模糊了你的背影,我的视线。
细雨淋湿的路上,有你离去的身影。
从那以后,我变了,不再喜欢吃棒棒糖,尽管下雨会想起你。童年的梦醒了,而你也像梦中
7
的天使一般离我而去,让我措手不及。我们的一切我都记着,我喜欢听雨落,细碎的雨落在房顶上,落在我们曾经走过的小路上,落在窗外的叶子上。“嗒嗒嗒”,雨又落了,而我仿佛又回到了过去,与一个快乐的你、幸福的你、倔强的你、机灵的你、讨厌的你……走在细雨淋湿的路上……
【写作启示】(1)巧用场景烘托气氛。文章分四个部分,每一部分,作者都把它安排在雨中。正是这种特定的场景的烘托,使故事也就更具有一种打动人心的美在里面。少年意气用事的不更事,稍大点的乐于助人,一同享受的快乐时光,分别时的依恋不舍,这些往事,都通过细雨作见证。场景的烘托和人物的心情有机交织在一起,增强了文章唯美的意味。
(2)刻画人物生动传神文章围绕“我”和“你”的故事,重点刻画了“你”,“你”的讨厌,“你”的机灵。两人的幸福和伤心的离别,都通过具体的事例加以描述。在刻画人物时,注重了细节的描写,使“你”的形象如在眼前。
(3)“背影”贯穿意味深远文章的四个部分,都以“你”的“背影”作结,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这样处理材料,一是使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晰,二是增强了文章的空间张力,使读者看到背影,就能想象到人物的面部表情,比直接的描写更传神。
(4)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文章运用题记导入,主体部分以时间为序而写,结尾部分总述。这样处理文章,层次井然。文章的语言不疾不徐,很有散文的舒散味道。题记中化用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中的句子,更使文章有了文化味
浓浓咖啡品成长
曾经,不明白为什么小孩子不可以喝咖啡,为什么坐在咖啡馆里的大姐姐们看上去都
8
那么有气质,为什么咖啡那么贵还有那么多人去喝,为什么小孩子都有着一份对咖啡的憧憬。
我想喝咖啡了。
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守株待兔”。终于,妈妈出门了。我立刻打开食品柜,小心翼翼捧出咖啡盒,舀了三勺咖啡粉倒入咖啡杯中。添进滚烫的开水,一股热气升起。玲珑的小勺欢快地旋转,一圈圈巧克力色的泡沫在杯里泛起。我抑制着急切的心情,自认为极其优雅地舀了一勺咖啡送往嘴里。虽然很烫,但是绝对不能大叫,虽然很苦,但是绝对不能说“苦”,因为那是很没有气质的举动。突然楼下传来脚步声,我立即惊慌地把杯子塞到桌子底下,快速把咖啡盒放回原处,急急忙忙坐回椅子上,若无其事地写着作业。脚步声到了楼上,我舒了一口气,端出热气腾腾的咖啡,想象着韩剧里漂亮女主人公喝咖啡的情景,很有气质地搅动了几下咖啡后,却突然又听见钥匙插在锁孔里的声音。我的神经一下子绷紧,妈妈斥责的神态浮现在眼前——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端起咖啡,十分没气质地一饮而尽。
这次喝咖啡的尝试,只让我领教了咖啡的苦涩,以及喝咖啡过程的胆战心惊。
后来我向好友抱怨,虽特地上网查了喝咖啡的礼仪,结果还是大为失态。好友摇头晃脑地说:“要讲什么礼仪?自己的咖啡当然要用自己的方式品尝。”她靠过来,嘴里的热气弄得我的耳朵直痒痒:“你明天……”
第二天中午,我溜到超市买咖啡。结账的时候,总觉得收银员在盯着我,我不禁脸红心跳,不停地把衣服往下拉。
9
中午,爸妈都不在家。回家冲好“自己的咖啡”,我有些笨拙地搅着——不觉间,我还是想学习大人们的优雅,却怎么也学不来。突然,脑海里清晰地响起了好友的话:“既然你努力地想长大,就应该努力地塑造自己的个性,塑造自己的明天。因为,成长不是模仿秀。”于是,我端起杯子,和水壶碰了一下,一饮而尽。咖啡味道真的很特别,苦与甜交织,香与涩混合。
这一次我明白了,喝咖啡是没有所谓规则的,成长也是如此。做自己想做的,不用在乎他人的眼光,更不用盲目地追随与模仿。晚上,我对妈妈说:“今天,我帮您洗碗。”妈妈笑着说,我的宝贝长大了。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