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我国风景区规划中的旅游价值观重构

2022-03-01 来源:客趣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论我国风景区规划中的旅游价值观重构 Rebuilding the Value of Tourism in Chinese Scenic Sites Planning 乌恩 WU En 摘 要:旅游是风景区最基本的利用方式,但是,指导风景区规划实践的旅游价值观念,并没有在农耕时代“天下名山”思考模式基础上有 大的更新和发展,因此,今日的风景区规划需要在深入传统寻求资源的同时,借鉴国外经验,重新建构我们的旅游价值观系统,需要明确风景区 旅游不仅仅是产业、更是事业的价值观,需要强调并实践“旅游就是教育”的理念,需要重视风景理解中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新辟风景区 需要从“天下名山”审美模板向“国家公园”审美模式转变,游憩形式需要从”观光”向“户外活动”转变。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景区规划;研究;旅游价值观;重构 文章编号:1 000—6664(2007)04—001 8—04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7—02—26;修回日期:2007—03—15 Abstract-To develop tourism iS fhe initial way to make fhe besf use of scenic sites.However.fhe tounsm value which guides fhe practical planning in scenic sites has not developed much from the ffamous—mountain pattern”in the agricultural era.Therefore.by learning examples fr0m developed countries,the tourism value should be rebuilt while exploring the natural resources by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lf should be clariifed that,scenic site tourism is not for profits only,but for enterprise also;if delivers an idea 0f “education”:fhe relationship of fhe relative and fhe absolute in understanding fhe scenic sitse needs to be emphasized;exploitation of new scenic sites should fransf0rm fr0m“ ̄mous—mountain pattern“to”national park pattern”.and therefore,tourists experience will change fr0m sightseeing to outdoor activities. 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dure;Scenic Sites Planning;Study;Tourism Value;Rebuild 旅游是风景区规划所涉及诸多内容中的一个方面,同全 映各个主体在旅游业中寻求什么性质的哪些利益。 球各地的国家公园一样,旅游也已经成为我国风景区最基本 政府的旅游价值观对风景区规划产生最重要、最根本的 的利用方式,并且,旅游活动也是冲击、影响风景区资源环境 影响,风景区管理局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它的价值观应与政 的主要因素。但是,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风景区管理体制、 府一致,是在风景区实现政府旅游价值取向的重要主体。 学科教育和研究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局限,从旅游利用角度审 旅游者是推动风景区旅游业发展方向和水平的市场力 视风景区规划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不能令 量,尤其在旅游供给已经很丰富的今天,大多数旅游者的旅 人满意。本文通过讨论风景区规划中旅游价值观的重构,期 游价值观,即在旅游活动中寻求的利益,对旅游开发具有更 望引发学者、规划师、管理者思考如何更新、丰富、完善我国 大的影响。如果国民中有很多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的环保主义 风景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者,那些破坏风景区环境、文化价值的劣质开发就没有了市 场。学者通过研究、专业教育活动(大学的课程设置、向学生 1旅游价值观 传授的旅游价值观、知识体系)影响风景区规划、管理、开发 “价值”这个范畴,包含着的是“什么东西”(价值客体)的 经营从业者,引导社会的旅游消费价值观念提升。规划师会 价值和对“谁”(价值主体)的价值这样两个问题,价值就是客 将自己的旅游价值观反映到他的规划、设计中去,对风景区 体对主体的效应…,或者说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生存、发展 的旅游发展质量、风景区的建设管理产生直接的重要影响。 的用处和意义。基于上述认识,笔者给旅游价值观下了一个 定义,它是指旅游系统中的各方主体,包括政府、旅游地管理 2风景区规划中的旅游价值观重构 机构(如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当地社区与居民、非政府组织 2.1规划的前提价值观——旅游不仅是产业,更是事业 (NGO)、旅游者、学者、规划师、旅游开发商等对旅游活动及 受国情条件的限制,风景区管理者似乎更加看重旅游能 其相关要素(如旅游资源、设施等)的效用、本质的认识,它反 够带来的经济收益,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风景区门票价格飞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一个观念根源,而很多国家、地区的国立公园甚至不设置 优质的服务,而且,风景区向商业机构收取的“特许费”未必 门票或只象征性地收取费用,践行的是另一种旅游价值 会低于目前的自营收入。政府的风景区旅游利用价值观做出 观——国家公园旅游是通过提供游憩机会增加国民福利、通 如上调整,必将会对风景区规划的目标、内容、重点、方法等 过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通过招徕客源带动社区振 带来巨大的、革命性的影Ⅱ向。 兴、居民致富的手段,正如刘滨谊教授所言,旅游业的首要目 2.2规划中亟待更新、发展自然审美观 标和最终结果都不是经济问题,旅游的根本目标不是只为了 2.2.1打破自然审美的“李约瑟难题”现象 “赚钱”f21,风景区旅游尤当如此。 一般认为,西方人系统性地关注自然美,始于文艺复兴 在日本这样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国立公园免费开放, 时期。文艺复兴虽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 政府认为国立公园旅游是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 产为旗帜,但实质上是为了建立新思想和新文化 。今天,作 实施环境教育的场所,是活化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因而,国 为学问和意识形态的“自然审美观”在西方日益系统化,并且 家积极推动国立公园地区的旅游发展,并通过法律 、政府投 具有哲学化倾向和思辨色彩,这应与古希腊文化的理性、思 资、政策措施等主导国立公园地区旅游业与环境、地方社会 辨传统深入社会和个体生活的各个层面有关,也与文艺复兴 协调发展。在日本的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中,都有专门 所主张和后来引致的人的“个体的觉醒”有关,学者在面对自 章节大篇幅涉及国立公园旅游业的内容[31,仅日本环境省就 然的时候,能够从自然的本体价值、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关 在自然公园地区推行了诸如“故乡自然公园国民休养地”计 系、思想与实践、经验与创新等多维角度思考自然的美,而 划(1973年与1980年)、“国民保健温泉地”计划(1981年)、 且,伴随着市民社会的建立和经济进步,在环境保护运动、绿 “自然观察森林”计划(1984—1990年)、“国立公园设施整 色革命等社会思潮的影Ⅱ向下,自然审美的意识和理念也日益 备——生态野营”计划(1993年)、“自然公园核心地域综合 进入普通民众的生活、行为当中。 整备事业——绿宝石计划”(1995年)等一系列推进国民亲 中国人发现、欣赏自然的美比西方更早,也更自觉,《诗经》 近自然公园的措施[41。政府提供很多机会鼓励国民到自然公 中就有“桃之天天,灼灼其华”、“绿竹青青”、“杨柳依依”等描摹 园地区旅游,其中由环境省建设管理的,遍布全国各个国立 自然景物的句子,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山水诗文更是浩如烟海。早 公园的“日本国民休暇村”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日本休暇村协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山水诗文相呼应的山水画也开始作为一 会对“休暇村”功能的定义是:在代表日本优美自然环境的国 个独立的画种出现le,甚至可以说,“自然”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 立公园、国定公园中设立经营的机构,是人们亲近自然、利用 本范畴,或者说是原范畴171。但是,正如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提出 自然公园的据点 的“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 我国政府应确立起把风景区旅游作为一个事业看待的 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一样, 价值观,而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产业,使风景区成为为国 我们的自然审美观念直至近现代都缺乏更新,没有发展出类似 民增加福利、亲近自然、受到教育、振兴社区的手段,并且需 西方近现代那样系统性、哲学性、思辨性的自然审美观。 要建立起将这样的价值观体现在开发管理中的体制、措施系 2-2.2亟须讨论的问题示例 统。各风景区管理机构目前的性质,兼有环境资源保护者和 (1)审美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旅游开发国有企业的双重身份,追逐短期经济利益成为很多 台湾著名建筑学家、艺术家汉宝德教授认为,人类最早 风景区的核心工作内容,极难发挥提升环境质量、促进环境 都是以“气候温和、山明水秀、鸟语花香”作为“判断大自然美 教育和细致周到地考虑旅游者游憩体验质量的作用。现阶 丑的首要原则”181,中外各个民族概莫能外,例如发端我国,远 段,国家应该在保留门票的前提下,让重点风景区管理机构 播日本、韩国、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的“八景”审美模式(如 退出经营活动,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首先在重点风景区建立 我国的潇湘八景、燕京八景、西湖十景,日本的近江八景等), 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特许经营”制度。实施特许经营制度后, 无不以景观的秀美、婉约等为衡量尺度,充分印证了汉宝德 风景区管理当局和获得特许经营权的商业机构将会各司其 的说法。笔者认为,人们对自然的欣赏、理解是随着历史发展 职,管理当局的工作重点将是保护资源环境、实施环境教育、 不断变化进步的,人们正在逐渐明白“美”不仅仅是大自然的 提高旅游者的游憩体验水平、监管商业机构的经营活动等, 客观存在,旅游中的自然审美收获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视觉审 而获得特许经营权的商业机构将会向旅游者提供更加专业、 美愉悦以外,还与人的环境伦理立场、自然审美经验、情境、 ①19本休暇村协会.http://www qkamura or.JP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心理、欣赏途径等许多维度相关,也就是说,审美活动、审美 量、设施泛滥”就是以“天下名山”模板理解、处理风景区而出 标准有一个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问题。在西方,荒野曾经 现败笔的典型事例。 被认为是可怕的、潜伏着危险的、人们应该避免进入的地区, (3)发现、理解荒野之美 而今天却被认为是值得赞美、充满乐趣的场所[91。我们以往对 荒野的“美”其实是前述“(1)审美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中 风景的理解、大众审美标准和风景区资源评价标准过于强调 的一部分,但因这一理念的重要 ,笔者将其单列一项以进行 绝对性,而对其相对性关注不够,现在提倡的“寻常风景之 强调。1964年美国颁布的《荒野法》定义荒野为“地面及其生 美”、“野草之美”等概念就是对相对性的重视。 物群落未受人类影响的地方,人们可以到那里参观,但不可 其实,让规划师从绝对性、相对性的视角审视自然美,就 以在那里留住”,未受影响是指“人类的控Ngu操纵不妨碍自 是让他们在规划实践中,能够从环境伦理立场、自然审美经 然力的随意活动”。通常禁止在荒野进行商业性采伐和修筑 验、情境、心理、欣赏途径方面面对、处置风景区。例如,日本的 永久性道路,并且不准“使用机动车、机动设备或汽船,不准 湿地地区只有游览栈道等少量设施,规划设计尽量避免损害 搞建筑和安装机械”[131。荒野环境、景观本底价值在人口众多 自然原生性,引导游客理解湿地的生态价值和自然本真之 的我国更具现实意义,现在,农业利用侵蚀荒野的现象在趋 “美”,这就是从环境伦理立场理解、体现湿地的“美”,以“简单 于减少,反倒是不当旅游利用正在成为破坏荒野的罪魁祸 的栈道徒步旅行”这样的欣赏途径强化湿地的自然之美。我国 首。提倡发现、理解荒野的美,也是强调在风景区应该尽量保 拥有大量湿地资源,但“园林化”、“游乐园化”、“水上公园化”的 持原生自然性,尽量减少设施,并尽量将设施集中于特定区 做法令人担忧,这些完全是无法超越历史审美经验的做法。 域。目前,很多规划师、设计师还在用传统造园或城市公园建 (2)新辟风景区:“天下名山”审美模式向“国家公园”审美 设的思路、手法规划、设计风景区,以园林化的视觉景观塑造 模式转变 为第一要义,习惯于用铺装道路连接所有”观景点”,规划各 五岳等“天下名山”【1 ‘是山岳文化集中荟萃的、有自然 种活动区并引入各种城市公园中常见的活动与设施,结果就 景观之美和人文景观之胜并显示较浓厚的宗教色彩,具备一 产生了设施、活动对风景区自然美的严重冲击,背离了风景 定规模和区域格局的山岳综合体”[11l,并且,“天下名山”还是 区开发的基本原则。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阿尔山地区为 古代中国“社会群体话语权利的载体”蚴,从泰山封禅中可以 例,它的“美”在于未受农耕影响的浩瀚林海,现在,在干百万 看见君权神授的意味,从九洲五岳的空间秩序中可以看见大 年来没有人工痕迹的杜鹃湖畔,人们按照自己的审美经验修 一统的理念,寄情山水也有政治上得意与失意的区别。可以 建了“园林建筑”,对杜鹃湖进行了“颐和园化”,可是,世间并 说“天下名山”是我国农耕时代的伟大创造,在人类历史上都 没有增加一个颐和园昆明湖,也不需要再增加一个昆明湖, 具有非比寻常的地位和意义,是灿烂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 但是我们可能真的会失去又一块“净土”——杜鹃湖。 部分。但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天下名山”的空间格局、设施安 2.3规划要体现“旅游是教育”的价值观 排、游览方式也成为大多数国人评价风景区的审美模板,甚 国际保护自然及自然资源联盟(IUCN)对国家公园的定 至成为很大一部分学者、规划师进行风景美感质量评价、空 义中明确指出了国家公园应该以“游憩、教育及文化陶冶为 间布局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和游览活动安排的主要依据。我 目的㈣”,“教育”被认为是国家公园具有的与游憩同等重要的 们不难想到,在今天,仍然毫无保留地以农耕时代的“天下名 功能。国家公园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系统的环境解说和有 山”为模板来规划新辟风景区,试图复制一个个泰山、华山、 组织的环境教育两个方面,国家公园的教育功能是指向所有 黄山,不但“画虎不成反类犬”,而且离现代“国家公园精神”、 到访者的,并不单指少年儿童。我国风景区的环境解说还停 “国家公园运动”会越来越远。所以,笔者认为现在有一 由 留在仅仅涉及游览路线、植物物种简介等表面层次,缺少有 “天下名山”审美模板向“国家公园”审美模式转变的问题,让 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 国民尤其是学者、规划师理解“国家公园”的本质和精神,在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环境教育的国家,而最先开始实施 借鉴国外国家公园理论,保护管理好历史上的“名山风景区” 环境教育的地方就是自然公园。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认为环 的同时,新辟风景区的规划要尽量“国家公园化”,以展示原 境教育的目标是养成“能够正确认识人与环境间的关系,对 生自然、培养环境意识、传播新的自然审美观念为旅游价值 自己的行为具有环境责任意识的,能够成为创造可持续型社 观念的核心。直至20世纪80年代还保持高度自然状态的武 会的主体的公民”,通过实施环境教育使旅游者对环境保护 陵源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亮“黄牌”,批评“建筑过 从“认识”、“理解”发展到自觉地“行动”[151。日本国立公园中自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然观察会、自然讲座、志愿者解说活动、自然学习教室(了解 当地自然环境或学习当地手工艺、饮食制作方法等的短期课 程)等是非常普及的环境教育形式,为此,日本从20世纪80 定风景区建设发展质量的根本性问题之一,我们今天要做的 是,在深入传统寻求资源的同时,借鉴国外经验,重新建构我 们的旅游价值观系统,并将思想体现在风景区规划的理论和 实践中,使我们的风景区更快地实现“国家公园化”,为建设 年代开始实施“自然观察指导员制度”,政府和民间团体资助 培养能够在自然公园指导游客进行自然观察活动的专职指 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承担起责任。 导员或志愿指导员,每年都召开全国自然观察指导员大会总 结经验、研讨问题【161。政府于1 987年正式确定每年的4月29 日为“绿色日”,各个自然公园都在这一天开展环境保护主题 活动,这一天也已经成为重要的国民节日117]。 加拿大国家公园的环境解说服务已经有100多年的历 史,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1日:第一阶段,介绍 公园中最具有吸弓1力的地貌、自然物;第二阶段,介绍公园范 围内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景观的构成;第三阶段,除介绍公 园内的情况,还涉及环境问题、绿色生活方式等话题。 规划中考虑风景区教育功能的体现,首先需要在中央管 理机构建立总体目标、实施规范的前提下,从每个风景区的 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基于国民理解能力、接受习惯的环境解 说系统,弓1导人们进行环境伦理思考。 2.4利用形式多样化——“观光”向“游憩”的转变 传统规划中,风景区旅游利用的形式似乎只有观光,其 实,随着社会发展和旅游者价值观念的变迁,人们在风景区 这一“场地”中的活动形式已经开始日益多样化,所以,规划 师应建立风景区旅游利用形式多样化的观念,对风景区旅游 活动的理解应从“观光”转向“游憩”,虽然观光(观赏风景)永 远会是第一位的需要,但“游憩”的内涵、意义会更加丰富。加 拿大国家公园共有42种允许开展的游憩活动类型,并且对 一些活动类型提出了明确的限定条件,如只有当鱼群种群数 量在提供一定程度的收获量以后仍然不会危急种群的生存 力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体育性的钓鱼活动 。 传统利用形式——“观光”中,人们从一个风景点或象形 山石赶往下一个风景点或象形山石,笔者谓之“景点式旅游”, 导游的解说也是以按照象形山石的形态特点演绎“故事”为要 义,寻找象形山石并予以命名也是规划师的一大任务,使人们 的体验停留在肤浅层次。“游憩”的内容除了自然观光,还强调 身体锻炼、意志培养、环境学习和伦理责任,强调五感的体验。 从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地区广受政府重视的“长距离步道”, 以及我国近年开始出现的徒步旅行爱好者人群不断增长的现 象,我们可以理解这种游憩形式转变的意义。 3结语 总之,旅游价值观是决定风景区旅游发展质量、进而决 参考文献: …王玉梁.当代中国价值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刘滨谊.旅游哲学观与规划方法论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3(3):12—17. 【3】(日)捧富雄.全国缝合冈凳 画 括l,否靓光.L,夕IJ工一 暑、/ 政策 变暹【A】.日本靓光研究学会14回全国大会 文集【C】.东京: 日本靓光研究学会,1999. 【4】(日)日本造国学会.‘自然匕 。i、札南L、’c圈})否国 施策、事 棠 例 . ’/ 叉 一 研究,1996(3):178—18O. 【5】刘军宁.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N】.南方周末,2006—12一O7. 【6】刘谋.中西自然审美观论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 (1):52—55. 【7】赵志军.作为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自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6. 【8】汉宝德.美,从茶杯开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f9J(美)阿诺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fM】.长 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1O】李如生.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11】周维杈.中国名山风景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2】李小波,袁霜凌.解读名山:中国名山风景区的权利话语【A】城市 景观的本土解读与旅游意义【C】.成都:[]ill大学出版社,2006. 【13】沙琢.荒野的保护和管理 .世界林业研究,1997(6):28—32. 【14】张凌云旅游景区景点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 【15】(日)伊藤弘,下村泰彦.‘瑕境教育匕 F叉 一 ’c:南广二々 . F叉 一 研究,2004(4):289. 【16】(日)中井逵郎.NACS—J自然靓察指孽员全国大会 .自然保 萋,1999(434):6—7. 【17】(日)日本国立公国协会.自然匕。i、札南j办 lJ 日 集L、 . 国立公国,2002(604):26—30. 【18】(日)吉中厚裕.力于罗.,≮’/7国立公圜【=挡付否公国情赧提供 F M 才放送【J】.国立公国,1996(537)7—11. 【19】刘鸿雁.加拿大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生态学杂志,2001(6):50—55. 作者简介: 乌恩门971年生/男/内蒙古人/博士/副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教研室主任(北京 1000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